主旨演讲并对话
钱颖一对话法国经济学家阿吉翁:自由研究与充分竞争,是追赶创新向前沿创新迸发的关键
一方面,需要创新租金来鼓励创新者进行创新,而另一方面,既有的创新者往往利用这些租金阻碍后起的创新,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遭到创造性的破坏。阿吉翁在演讲中提出,这正是市场经济中政府规制需要处理的矛盾:既要提供租金以激励创新,又不希望这些租金被用来阻止未来的创新。钱颖一提出,政府制定的竞争政策一方面要鼓励创新行为,另一方面又要鼓励更多未来创新者进入市场。那么,政府如何能够确定租金的合适范围,以及哪种程度的竞争才是合适的?
嘉宾
- ·Philippe Aghion(菲利普·阿吉翁),法兰西学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第四任院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
朱民:总需求管理是中国经济宏观管理的主要方向
中国经济明年要有一个有韧性的强健的合理的增长,我们的政策就得聚焦到总需求管理。随着中国经济整体越来越大,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管理越来越需要聚焦总需求管理。
-
白春礼: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科技发展态势
目前,人类对受控核聚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磁约束核聚变,一是激光核聚变。激光核聚变具有时间短,发电效率低等特点,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可应用在一些特殊领域,离商业发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江小涓:以高水平开放助力经济复苏和中长期增长
从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来看,我们现在有条件转向制度型开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工具是相对稳定和定型的,它最大的特点是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开放体制。
-
里夫金:须重新审视人类治理概念和经济管理方式
必须重新思考人类的治理概念;必须重新审视管理经济的方式;必须寻找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必须重新思考孩子的教育;甚至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存在的意义。
-
吴尊友:今冬疫情感染率约10%-30%
假如“新十条”提前到今年1月3号,按照全球奥密克戎死亡人数推算,中国大陆将会造成约25万人死亡;如果按照美国奥密克戎死亡人数推算,中国大陆将会有约103.8万人死亡。
-
隆国强:明年经济更多依赖内需 需进一步稳外贸
明年的全球经济可能会陷入低速增长,出口外需会降低,我们需要进一步稳外贸,继续外部市场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上有所改变,但必须客观地看到,明年的经济增长更多的要依赖于内需。
-
蔡昉:形成新中等收入群体 大幅扩大消费内需
消费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要形成新的中等收入群体,大幅度的扩大消费内需。中国经济从明年开始复苏或会有三种情形可作为参照。
-
张燕生:明年稳外贸难度加大,经济整体好转有信心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现已出台举措改善行业资产负债状况,城镇化为行业带来支撑,明年希望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上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把稳增长稳在全面深化改革努力上。
-
Andrew Tilton: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翻一番
近期和当前的增速放缓,是受到了新冠疫情重新传播与相关限制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重新开放,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会翻一番,包含消费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将得到改善。
-
乔虹:2023年经济增长最主要推动力是消费
2023年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是内需,而内需里,消费将是最主要的。从投资来看,基建维持相对平稳的增长,但在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方面,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弹。
-
黄益平: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一,要有一个比较强大的经济,但开放度要非常高;第二,得有一个非常活跃的,开放的、有流动性的、有很多丰富金融产品的市场;第三,得具有一个相当完备的法律、金融等制度体系。
-
管涛:央行对汇率的涨跌应当善意地忽视
预计对于降准降息总量工具应当会慎重地使用。这取决于我们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度。如果明年人民币面临新的调整压力,而我们容忍度比较高,就会减少货币政策的束缚。
-
刘元春:在扩投资和扩消费两端形成契合刺激政策
要中期实现资源跨期最优,就会产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扩内需到底是以扩投资为主,还是以扩消费为主?希望在消费和投资两端形成相契合的刺激政策的方案。
-
李扬:在财政金融上设常设性机构并建立常设机制
现在强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是因为下一步为政府的债务融资是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需要用金融手段去筹集的资金量越来越大。
-
王信:绿色低碳转型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短期内,如果调整过快过猛,消费水平可能受影响,发展中国家高碳产品出口会受到抑制。中长期,经济有序低碳转型,通过促进就业增加和资本形成,加快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可促进经济增长。
-
刘尚希:增强经济复苏动能需要改革再出发
当前我国经济有不少亮点,但取得的成绩是过去的,将来经济会怎么样,并不能做简单的推理,未来不在过去的延长线上。理性告诉我们,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对未来的困难和风险要充分估计。
-
杨元庆:穿越周期,韧性前行
企业天职就是要从不确定性中创造价值,在挑战之下保持韧性。只有保持韧性,企业才能穿越周期,去实现长远的发展。而只有企业韧性强、发展稳,国家和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增长、高质量的发展。
-
白重恩:平台规模大才有生存价值 监管应抑垄断
数字经济企业,尤其是平台企业,天生就必须规模大,才有生存的价值。所以我们不应该限制平台企业的规模,规模大才有效率。但如果利用规模大实施垄断行为,就有可能产生一些对社会不利的影响。
-
刘永好:企业抓新机遇关键在于人才,理念,模式
当我们发现一个新变化、新赛道,经过研判确认它既有需求又有痛点的时候,我们认为这就是机会和动能。企业如何抓住新机遇、新赛道?关键在于用什么人,用什么理念,用什么模式。
-
高德康:经营品牌就是经营消费者的感觉
品牌要想有高度,产品就必须有深度,产品的深度来支撑品牌的高度。有创新的产品力才有强大的品牌力,要让消费者感受到你的产品,你的服务,更加有价值,有体验感。
-
徐立:标准化赋予了AI行业更多想象力
标准化不是对AI行业的限制和约束,而是赋予了行业更多想象力,其核心在于推动形成产业共识,从而加快行业分工,让技术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最终推动产业应用蓬勃发展。
-
陈清泉:新能源汽车发展快速增长存四点规律
新能源汽车发展要快速增长有四点规律:第一,创新驱动。第二,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第三,依赖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和好的商业模式的三好。第四,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和人文网的融合。
-
周子学:逆全球化背景下,要开启供应链保卫战
建议加快研究保障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安全,探索引领制造业发展转型的对策:第一,要继续旗帜鲜明的用行动来反对逆需求化;第二,主导制定亚太地区贸易新规则,构建新体系;第三,要开启供应链保卫战。
-
王朝阳:亟需大力发展安全的快充技术
要实现双碳目标,第一,在交通领域当中全面的去碳化,这里面动力电池是关键技术。第二,在电网当中尽可能更全面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第三,经济大幅度向电气化转移。
-
王飞跃:不认为人工智能用到生产和管理里是首位
现在不是突围的时候,而是实时的,我不认为人工智能用到生产里是第一位的,用到管理里面是第一位的,我个人认为平行管理之于智能产业,就是科学管理至于现代工业。
-
唐本忠:科学研究的哲学反思与范式转移
我们的生命科学已经到达了分子层次,人类身体里的任何一个分子,化学家在实验室都可以还原出来,但非常可惜的是,还没法把这些分子“堆”成一个人,甚至“堆”成细胞都不行,还原是有极限的。
-
邓兴旺:第三代杂交育种在小麦里大规模推广可行
实验室的技术层次已经突破,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用最新分子遗传理论,获得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和基因组杂交系统的保持性,设计了三套功能基因的验证,花了十多年现已基本成功。
-
汤涛:解决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问题需技术与人才
而对于解决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根本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还需要培养一大批拥有软件研发能力学科背景、科学背景的领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来解决问题,现在国内科学计算软件领域已经有不少声音。
-
杨学明:高端科学仪器对实现科技自立非常关键
高端科学仪器是我们国家科技领域非常明显的短板,对于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非常关键。科学仪器对于科学研究、高科技和产业发展、科研领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李菂:“三次意外”推动射电天文学不断突破
它们所展现的宇宙探索的努力和精神,现在由克服意外困难的中国天眼继承过来。我们希望继承的不光是宇宙探索,同时也将更为正面和建设性的人类发展蓝图和精神,拓展到21世纪。
-
罗嘉进:新能源开发要取得成功需要把握三大要点
在地缘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背景下,各大经济体应重新审视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传统能源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保障脱碳过程中,如何能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
吴森:可再生能源发展应对全球能源危机成共识
要推进以新能源为主要增量的政策机制和产业环境,尽最大努力加快新能源的发展,让新增的新能源可以大部分满足新增的电力需求,不要出现电力能源短缺的情况,确保能源供应,这是“立”。
-
周园:中国新能源市场巨大 风光燃氢发电均升
到2030年预测火电比例会下降为32%,光伏跟风电分别上升到27%和21%;到2050年,我们的火力发电会进一步下降到8%,光伏、风力、燃氢机组都会有非常长足的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在新能源方面有非常大的市场。
-
李俊峰:维护能源安全,要建立有韧性的产业链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在这种情况下,能源安全也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只有世界是安全的,中国才是安全的,世界能源是安全的,中国的能源才是安全的。
-
周大地:中国不存在能源危机 需调价格传导机制
中国不存在能源危机,但是市场合理运行,特别是价格的结构和价格的传递机制现在矛盾比较突出。所以既要保证中国整个经济价格水平不要随着世界所谓的通货膨胀来回波动,同时需要调整价格传导机制。
-
倪鹏飞:加大政策力度,争取房地产实现软着陆
采取措施稳住市场已是共识,但是需要清醒准确把握房地产市场形势的特征、性质,准确的分析房地产发展的趋势与任务、条件与风险,才可以确定精准有效的房地产政策目标与措施。
-
孟晓苏:“双轨制+租购并举”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如果能把住房保障体系建立起来,“双轨制+租购并举”就能构成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核心。通过保障房和房改,能够让全体居民住有所居,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
秦虹:探寻房企新的发展模式
过去房企高负债没有问题,而现在就有问题?首先房地产发展阶段发生变化,人口等部分红利减弱;其次企业盲目追求规模造成经营问题,出了很大风险;还有只堵未疏的房企融资政策,都是造成问题的原因。
-
邱晓华:土地售价要适当降低带动开发商成本下降
在政策的春风下,房地产市场最近将出现边际性的改善,初步预计投资恢复有可能快于市场销售恢复。需要继续加大温度,尽早使房地产市场升温。还要射出更多箭,使得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春天早日到来。
[京ICP证09002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40250]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241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