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的首位。“新质生产力”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由中机院新质生产力研究所跟大家一起探讨吧!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教育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基础支撑。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中机院自2000年以来一直深耕于产业市场研究,拥有13大类产经数据库,调研网络覆盖100余个一级行业组织及节点城市,专家顾问成员已超600名,并成立了新质生产力研究所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及新质生产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化升级。这包括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快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如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新增长引擎的培育。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涉及到促进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全产业体系。
深入推进数字化经济创新发展。这包括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和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促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建设智能工厂和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
此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如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同时,培育新质生产力还须重视新型劳动者队伍的建设,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9月8消息,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因此,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未来产业(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将在新时期释放出发展红利,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机遇。
沿着以上新质生产力指引下的市场机遇逻辑方向,我们将分别对相关产业布局方向进行细致梳理,以帮助大家更详细地了解在新质生产力指以下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具体的市场布局方向。
新质生产力的五大要素如下:
第一,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它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最核心的内涵是创新,也是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根本属性。
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了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这两大内容。具体来看,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转变融资结构,而从国际对比的视角来看,当前中国直接融资的比重尚且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条件逐渐具备,正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科创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重要驱动力量。
了解更多>>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核心特征与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
加快积累与优化数据要素,夯实新质生产力新要素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