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一个海陆互补的多线通路系统
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并行发展,海陆通道的兴衰更替主要取决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陆上与海上的国家实力
海陆兼顾的多通道通畅对国家和贸易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形成对外文化交流多重窗口,扩大战略迂回空间
阶段一:环大西洋贸易兴起(15世纪-20世纪初)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欧洲和美国国家崛起;环大西洋沿岸的欧美国家主导世界贸易体系阶段二:环大西洋贸易兴起时期(20世纪中-21世纪初)
新科技革命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美日及东亚主导的世界贸易格局阶段三:环印度洋贸易时代的到来(21世纪后)
国际金融危机与新兴经济体崛起背景下多极主导的未来贸易新格局; 中国、东盟为代表的环印度洋地区国家贸易逐渐举起从“传统输出”转向“投资+贸易”
从向全球市场输出廉价消费品以获取能源矿产资源的传统模式转向输出高科技产品、成套设备和服务贸易的未来模式,带动产业布局的结构性调整。从“传统输出”转向“投资+贸易”
从向全球市场输出廉价消费品以获取能源矿产资源的传统模式转向输出高科技产品、成套设备和服务贸易的未来模式,带动产业布局的结构性调整。全面的区域政策:西安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优化提升。
41个开放平台的投放:东/南部21个,中部7个,西部10个,东北3个。
四区分工: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的现代服务业(金融等)主要布局在东部、中部、东北。
11个国家新区的设置:东/南部6个,中部0个,西部5个。
4个自贸区设置:东/南部4个 中部0个 西部0个
整体重东轻西:西部内部联系薄弱,尤其是西南地区通道建设严重不足。
西部重北轻南:内陆人口经济重心在南边,但设施水平北线高于南线。
节点建构:从中心集聚到门户引领,形成三类战略节点
国际化门户:三大沿海国际化门户(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内陆国际门户(关于与兰因本城市群、成渝、滇中南城镇群);边疆战略支点、海外战略支点
“一带一路”是融合对外经济、跨境合作、空间布局、实施举措等多方面的综合战略,南海经略、西部崛起、西北通衢……,将促成国家新的空间格局。
从欧盟与美国的发展战略方向来看,都是推动多向开放来实现应对全球格局的变化,开放多个扇面应对不同的对外联系。
从沿海的产品贸易走向产业与技术的内陆崛起
从地理大发现至工业革命时期,各国的贸易主导方式经历了“产品贸易-金融贸易-产业资本-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伴随着贸易方式的转变,主导区也经历了从海港地区逐步向内陆莱茵河地区的转移。
海陆联动的合作共赢发展
欧洲的快速复兴得益于联合发展,打破欧洲各国间贸易与政治壁垒,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强了人员的流动性与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建设海陆一体的集输运体系,统一了空间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刘丹,2013)
以莱茵河流域为核心的“蓝香蕉”地区为欧洲海陆联动的战略核心
以莱茵河为主导的“蓝香蕉”地带,形成欧洲海陆联动的货物输送体系中心结构(麦贤敏 2008)。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依托大西洋面向欧洲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国家战略是以东部纽约的港口贸易为核心、以中西部芝加哥大都市区的制造业为腹地,通过运河及铁路与沿海的大西洋地区相联系。
西部依托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
19世纪下半叶,美国国家战略是东西并重,西部矿业城市向创新、娱乐、贸易、航空、信息等行业转型,形成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三大沿海都市区。
南部依托墨西哥湾面向拉美地区
20世纪上半叶,由石油资源及国防投资的带动,美国国家战略向南开放,形成达拉斯、休斯顿、亚特兰大、奥兰多等4个大都市区。
南海地区是国内市场和东南亚新兴市场的枢纽
创新优势: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珠三角企业凭借创新优势已广泛走向世界市场,并逐步占领产业高端环节。
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全球经济枢纽
通过链接东盟、南亚等全球新兴市场和我国西南地区等内陆市场腹地,一方面巩固新兴市场,另一方面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加快构建环印度洋地区的经济新格局,引导中国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融入世界市场。
展示中国和平崛起的窗口
改变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对外输出结构,转向以高技术和现代服务为主的产业输出结构,通过传递世界市场的势能推动南海地区率先转型发展。
东南亚经贸文化合作中心
广泛加强与东盟、南亚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以经贸和文化合作为纽带与沿线国家共同迈入现代化,树立珠三角在东南亚地区经贸文化局合作中心的地位。
西南地区水土条件良好,是长江流域开发最早的地区,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前沿。
近代以来,面对来自沿海和苏联方向的外部压力,西南地区多次成为我国战时后方。抗战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大量的要素向西南地区集中,客观上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长江水道联通东西的作用,西南地区逐渐成为我国内陆制造业集中地区和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
西北地区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是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欧洲的纽带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平台。
两千多年前,东起古代中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达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既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重要经济动脉,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友好通途,在沿线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资源。
东部沿海已经形成“国家新区+自贸区”的战略布局。在多向开放的国家空间新结构下,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急需增设“国家新区+自贸区”的战略节点。
建议未来进一步考虑在关中城镇群,增设西咸国家新区+自贸区,在滇中南城镇群,增设昆明滇中新区+自贸区,在北部湾城镇群,增设南宁五象新区+自贸区。
“一带一路”战略谋划世界中的中国,更在重塑中国面向的世界。我们基于发达国家已有空间战略的案例研究,聚焦国内全域格局发展,试图建构“一带一路”战略 下我国的整体空间框架,通过提出各区域的战略举措,促进国内空间战略调整、自贸区政策区建设,构筑中国自主的全球贸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