夊
外观
|
漢字
- 夊
說文解字 | |
---|---|
行遲曳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凡夊之屬皆从夊。 ——《說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
---|---|
《丑集下》《夊部》 夊 《唐韻》息遺切《集韻》山垂切,𠀤音衰。行遲貌。《說文》夊夊,象人兩脛有所躧也。《精薀》安行也。 又《廣韻》楚危切《集韻》初危切,𠀤音吹。義同。 又《玉篇》古文綏字。註詳糸部七畫。——《康熙字典》 |
字源
[编辑]象形,同「止」,象足形。「夊」本是倒寫的「止」,而「止」象足形,和「止」相關的字在構字中通常和行走有關。「夊」和「止」方向不同,在有些字表不同意。「止」是腳掌向上的,在「出」會向前、離開之意;「夊」是腳掌向下的,在「各」、「夆」中會到來之意。「夊」和「夂」本一字異體,僅是出頭和不出頭的關係,唯一的區別是「冬」、「終」的初文在秦文字及以後類化成「夂」,但「冬」、「終」初文秦文字以後也不再單獨使用。傳統字書訓讀「夊」為楚危切,可能來自「骽」,即「腿」,又同音假借「綏」。
- 作為偏旁:通常位于字下側。參見Wiktionary:部首索引 夊。(注意與攴、夕不同。)
筆順 | |||
---|---|---|---|
0 strokes |
参考
[编辑]编码
[编辑]“夊”的Unihan資料 | |
---|---|
|
漢語
[编辑]- 夊
讀音
[编辑]字義
[编辑]- 古同“绥绥”,形容慢慢行走的樣子
日語
[编辑]夊
讀音
[编辑]
異體字
-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