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江城坊考
此文章可能侵犯著作權
这篇文章被怀疑侵犯版权。在Wikisource:版权讨论上有关于这篇文章的说明。 参与者必须确保他张贴的文章符合Wikisource:版权信息,否则文章将会被删除。管理员和其他用户可能会检验文章的合法性,但是他们并没有义务去做这些。 如果你提交的文章属于公有领域;或者这篇文章允许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或与之兼容的协议,或是GFDL下使用;或者您就是该文章的版权持有人:请在这篇文章的讨论页或版权讨论说明。 |
宋平江城坊考 作者:王謇 |
卷一•西南隅
[编辑]大街 今名臥龍街。盧熊洪武《蘇州府志》:張馬步橋、祥符寺橋、西章家橋,大街張紫琳(霞房)《紅蘭佚乘》:「臥龍街南北直貫城中。形家云:街為龍身,北寺塔為尾,府學為首,雙塔為角,取辰巽之氣也。府學正門前雙井為目。旁地為腦,出薄荷不甚卒辣,清芳酷烈似龍腦香,爾龍腦薄荷,其莖若絞絲。」
樂橋《祥符圖經》、《吳地記》均著錄。趙汝談績補范成大《吳邵志》:「唐白居易詩曰『紅闌三百九十橋』。本朝楊備詩亦云『書橋四百』,則吳門橋梁之盛,自昔固然,今圖籍所裁者三百五十九橋。在郡城者,今以正中樂橋為準,分而為四達,隨方敘之。」《吳郡志》:「樂橋東南「花月」、「麗景」,皆淳佑十二年郡守丘崈建,雄盛甲於諸樓。」盧熊《志》:「自宋以來,皆疊石甃甓,堅巧致密,始不用紅闌矣。熙寧中,度支郎中韓鐸乃命刻石於旁。楊備亦云『畫橋四百』。龔、氏云『三百六十』。皆舉其大概耳。今以市心樂橋為中,而左右分為兩縣:其在左者居東,屬長洲縣;其在右者居西,屬吳縣。」《姑蘇志》:「樂橋,吳赤烏二年建。元至正六年,李道寧重修,會稽楊維楨記。」舊志:樂橋題字,正書,至正六年十月,《姑蘇志》:「漢蕭王廟,在樂橋上。相傳橋近市曹戮人處,以蕭何制律,故祀之。《姑蘇志》:韓奕字公望,宋魏公琦之後。其先自安陽再徙居吳之樂橋。父凝工醫,載《藝術傳》。乾隆《吳縣志》:「隱士韓奕宅在樂橋,一在皋橋。」馮《志》:「嚴都憲德瑉宅,在樂橋。」元釋維則創刊所著《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十卷,抄刻施主功德意旨文疏:「平江在城樂橋北菩薩戒弟子張子明施財刊此第一卷。奉為父親張國英增固壽齡,發明實相。願欽奉慈嚴以求密義,永離二障所纏,蒙宣示深奧,以顯真心,同向一門超出。」「平江在城樂橋北菩薩戒弟子張子明施財刊此第二卷。所冀母親楊氏妙德,開大慧目,得如意輪。因八還以識見元,猶失乳兒忽遇慈母。知五陰不離妙性,若能轉物即同如來。」「常熟州承化里何舍土地渡江大王界居弟子殷憲同室張氏妙真施財刊第三卷。近徼景福,遠植勝因。歸命總持不動尊,隨眾生心而周遍法界、令我早登無上覺,度恒沙眾,而名報佛恩。」卷四缺。「泉州在城菩薩戒弟子蔡普明發心施財刊第五卷,所願資培福智,洗滌根塵。言妄顯諸真,悟菩提心而成法解脫。彈指超無學,因師子吼而助轉佛輪。」「平江在城孔聖坊居信士沈右謹發心施財刊此第六卷。願承大士之慈恩,願達大經之了義。求子得子,願生福德智慧之男;熏聞成聞,願中真實圓通之選。」第七卷缺。第八卷缺。 「泉南弟子李從道並西域沙門阿咱剌、阿倫、速咱納釋理,菩薩奴速葛實理,各抽衣貲,同刊此第九及第十卷。所冀掃絕魔宗,流通聖教,親歷禪那現境,成無上道圓滿菩提,不遭邪慮枝岐,作大覺清淨標指。」佩諍案:是經藏。」海中藏上海中廄廣場圖書館。自第一二兩卷張子明、第三卷沈右兩施主外,餘均流寓人士。惜四、七、八卷付諸闕如,未知施刊者為土著抑流寓否也。第九與第十兩卷,係西域沙門之流寓吳中者,尤為吳乘流寓、釋道兩傳別開生面。特錄第一、二兩卷樂橋北施主於此,而以餘人附焉。沈右別見「孔聖坊」下,仍互見於此,俾後人知刻此經之一段因緣。平江雖不稱府,亦不稱路,每卷之尾又均無年月,宋遺民高風亮節、互相砥礪之遺跡,猶有存者。此經諸卷尾之功德疏,亦我諸夏民族光也。
紙廊巷 盧熊《志》著錄。 王鏊《姑蘇志》:「花巷對」。 案:乾隆《吳縣志》訛作「紫廊巷」。金陵有「紅紙廊」,明為製紙坊,則此廊亦紙坊矣。《姑蘇志》:「宋林螵宅在紙廊巷,知府謝師稷表其居。」《吳郡志》:「彩箋,吳中所造,名聞四方。以諸色粉和膠刷紙,隱以羅紋,然後砑花。唐皮、陸有倡和魚箋詩云:『向日乍驚新繭色,臨風時辨白萍文。』注:『魚子曰白萍。」此豈用魚子邪?今法不傳,或者紙紋細如魚子耳。今蜀中作粉箋,正用吳法,名吳箋。」盧《志》:慶元間,郡人顏方叔創造佳箋。其色有杏黃、露桃紅、天水碧。俱砑成花竹鱗羽、山林人物,精妙如畫。亦有用金縷五彩描成者。近年有青膏箋、水玉箋,絕佳,魷色尤奇。《姑蘇志》:「元時又以繭紙作,蠟色,兩面光瑩,多寫《大藏經》傳流於世,故有宋箋、元箋。近年所造者,幅小於昔,雖便於用,而無古法。」張燕昌《金粟箋說》:「金粟山藏經箋,造於蘇州承天寺。今承天寺造紙乃其遺制。」宣統《吳縣志》案:「承天寺紙作專造還復紙,見《吳門補乘》。」案:還復紙一稱還魂紙,謂以破故紙重作紙漿,而造新紙也。
武狀元坊《吳郡志》:樂橋南紙廊巷。林螵所居。螵為廷魁,郡守謝師稷以表其閭。
草鞋橋《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盧騰龍康熙《蘇州府志》:「草鞋橋,樂橋南西側。」案:在紙廊巷口。《太平寰宇記》:草履,田家婦工也。盧《志》:土人善以蒲為鞋,以草為履。杜荀鶴詩云「草履隨舡賣」。則由來尚矣。《新計書》云:文帝時,吳越間織瑣草履,纖如綾縠,前代所無。獻花橋《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康熙《全》:「獻花橋,草鞋橋南。」《五燈會元》:「世尊因地布發掩泥,獻花於燃燈。燃燈見布發處,遂約退眾,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刹』。」今案:此橋命名之意,或以附近多梵刹,如「永定」、「西竺」之類,故云然爾。
望婆橋《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康熙《志》:「望婆橋,獻花橋南」。案:二橋在紙廊、憩橋二巷之間。今案:「望婆」。文字淺俗,非通都大邑坊巷、橋梁慣例,疑為「孟婆」之誤。望,舌音,如「綱」。吳語「孟」。「網」音近。北齊李駒賒問陸士秀曰:「江南有孟婆,是何神也?」士秀曰:「《山海經》云,帝之女遊於江中,出入必以風雨自隨。以帝女,故曰孟婆,猶《郊祀志》以地為媼也。」案:《山海經》稱風神為「不周負子」。「不周」為犬風之切音。「負子」為老媼,迭見《漢書》高、宣兩《紀》。「王負」、「許負」是也。此處無風雨壇,而以「孟婆」為名,亦不可解。
豆粉巷 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全》:「紙廊巷西」。 同治《志》:「豆粉園,本稱巷。或云本稱寶廢園。」劉毓盤《濯絳宦存稿•噙椒詞•徵招小序》:「友蘭巷寓牆外,土山壞然,相傳為吳王時竇妃墓,史乘失,故知湮沒者多矣。」
鷹揚巷(未見著錄。)
市曹橋《祥符圖經》、《吳地記》、《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 盧熊《志》:「西市坊,即西市門。又西,則市曹橋。」《北史•魏宗室暉傳》:「遷吏部尚書,納貨用官,皆有定價,天下號曰市曹。」《星經》:「市樓六星在市門中,主闤闠之司,今市曹官之職。」佩諍案:今改名式觀橋。
西憩橋巷 盧熊《志》著錄。 《姑蘇志》:「孝義坊對」。 案:《姑蘇志》作憩橋巷。。咍志:「魯班廟,在憩橋巷,祀周魯公輸子。」《績吳都文粹》:「晚圃,在憩橋巷。弘治中,錢孟滸所築。孟滸,常之巨族,為武肅王後裔,後著籍長洲。涉獵經史,精通繪事,因以『晚圃』自號,人亦以『晚圃翁』稱之。公安王軾為之記。」《夷堅志》:「平江城內憩橋巷民鬱大,好養鷹鵲之屬,以捕烏鵲。一黃鷂尤摯,每出,所遇無得免者。嘗拉其友葉生等擎鷂出郊,至虎邱道中,見群鵲啄食陌上,旋解絛,將縱取之。鵲作人言曰:『饒我!饒我!』眾愕然佇立之次。鵲飛起,自空中墮三卵於地,蓋驚怖之極,隕其胎也。鬱痛自悔恨,亟還家盡放所畜,終身不復業。」
憩橋《祥符圖經》、《吳地記》均著錄。 《吳郡志》引《吳地記》云:「吳軍憩歇,因名之。」 案:今本《吳地記》無此文。
吳敞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中均著錄。 《吳郡志》:「吳斂坊,西憩橋巷。」 案:吳歙,古樂府歌辭名。宋元曲調稱為「吳音子」。見金董解元諸宮調《西廂搊彈詞》。
勾欄巷 盧熊《志》未著錄。。弆熙《志》:「憩橋巷西」。 同治《志》:「亦稱幽蘭巷。」案:勾欄,或作構闌。勾闌,本為殿上闌干。故李明仲《營造法式》即以「勾闌」注《魯靈光殿賦》「軒檻」。《景福殿賦》「欞檻」。 《武林舊事》:「瓦子勾欄,城內隸修內司,城外隸殿前司。如北瓦、羊棚樓等,謂之『遊棚』。外又有勾欄甚多,北瓦內勾欄十三座最盛。或有路岐,不入勾欄,只在耍鬧寬闊之處做場者,謂之『打野嗬』。此又藝之次者。」《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條:「東去則徐家瓠羹店。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裏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餘座。」《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你如今和我去勾闌內,打喚王金榜來書院中,與它說話。」《元明雜劇》:「藍采和,俺先去勾闌裹收拾去。」又:「俺在這梁園棚內勾闌裏做場。」《東京夢華錄》「中元節」條:「構肆樂人,自過七夕,便般《目蓮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元曲選》「丹邱先生論曲」條:「構肆中,戲房出入之所,謂之『鬼門道』。」
彈子橋 《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芮橋西。」
白磋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穀市橋南。」《寶鐵齋金石文字跋尾》報恩寺塔磚,楊公遠殘刻「今寄平江府吳縣利娃鄉白磋橋北章家巷街□□居住」。案:盧《志》陸侍郎巷附近,有章家巷。今不可考。
蛾眉橋巷 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 今名三山街。
蛾眉橋 《祥符圖經》、《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市曹橋南。」
跨街樓《吳郡志•宮宇門附市樓》:「跨街樓,西樓之西。」《武林舊事》:熙春、三元、五閑、賞心、花月等,「皆市樓之表表者。每樓各分小合十餘,酒器悉用銀,以競華侈。每處各有私名妓數十輩,皆時妝袨服,巧笑爭妍。夏月茉莉盈頭,香滿綺陌。憑檻招邀,謂之『賣客」。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強聒,以求支分,謂之『擦坐』。又有吹簫、彈阮、息氣、鑼板、歌唱、散耍等人,謂之『趕趁』。及有老嫗以小爐炷香為供者,謂之『香婆』。有以法制青皮、杏仁、半夏、縮砂、苴蔻、小蠟茶、香藥、韻薑、砌香、橄欖、薄荷,至酒合分俵得錢,謂之『撒暫』。又有賣玉麵貍、鹿肉、糟決明、糟蟹、糟羊蹄、酒哈蜊、柔魚、鰕茸、踞乾者,請之『家風』。又有賣酒浸江鰩、章舉蠣肉、龜腳、鎖管、蜜丁、脆螺、鱟醬、法鰕、子魚、{製魚}魚諸海味者,謂之『醒酒口味』。凡下酒羹湯,任意索喚,雖十客各欲一味,亦自不妨。過賣鐺頭,記憶敷十百品,不勞再四,傳喝如流,便即製造供應,不許少有違誤。酒未至,則先設看菜數碟,及舉杯則又換細菜,如此屢易,愈出愈奇,極意奉承。或少忤客意,及食次少遲,則主人隨逐去之。歌管歡笑之聲,每夕達旦,往往與朝天車馬相接。雖風雨暑雪,不少減也。」「彈阮」,阮,月琴也。《宋史•樂志》:「今琴、瑟、塤、篪、笛、簫、笙、阮、箏、築」。《武林舊事•酒樓》:和樂、和豐、中和、春風、太和、西樓、大平、豐樂、南外庫、北外庫、西溪庫,並官庫,屬戶部點檢所。「每庫設官妓數十人,各有金銀酒器千兩,以供飲客之用。每庫有隻祗直者數人,名曰『下番』。飲客登樓,則以名牌點喚侑樽,謂之『點花脾』。元夕,諸妓皆並番互移他庫。夜賣各戴杏花冠兒,危坐花架。然名娼皆深藏邃閣,未易招呼。凡肴核杯盤,亦各隨意攜至庫中,初無庖人。官中趁課,初不籍此,聊以粉飾太平耳。往往皆學舍士夫所據,外人未易登也上。」洪武《志》著錄「和豐樓,在樂橋之南」云:舊名清風樓。嘉熙四年,郡守趙與[B170]展拓其址重建。前為樓三間以臨街,又為復樓,故更名和豐樓。《吳郡志》著錄:黃鶴樓,在西樓之西;跨街樓,在西樓之西;麗景樓,在樂橋南。又云:樂橋東南「花月氣」、「麗景」,皆淳祐十二年郡守丘崈建,雄盛甲於諸樓。盧《志》云:「花月樓,在平彙坊,淳熙改創。中和樓,在吉利橋西。淳熙八年郡守鄭霖創。」而《圖經續記》則謂:「望市樓,據元微之《寄白樂天詩》云:『弄湖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 注云:「望市樓,蘇之勝地也。今觀風樓為近市,殆即此耳」舊注將此樓列入長洲境,殆即此長洲境之跨街樓耶?此為本圖未著錄,亦頗疑望市樓宋末已破。盧《志》多采宋元之交古跡,而獨著錄破樓巷於閻橋、燕家巷之間,極可體會。
案:樂橋東南花月樓,當在平權坊。此作「平彙」,諸志無明文,疑盧《志》校誤。《南禪大藏跋文搜錄》載宋人題記云「平江府長洲縣樂安上鄉跨街樓北街東面南居奉佛弟子顧氏千五娘」云云。全文詳錄《鄉都門》。案:樂安上鄉,屬長洲縣。據明以來志《鄉都門》,所管轄者,為言橋、富仁坊巷、條坊巷一帶。所謂言橋,即閻橋。洪武盧《志》列破樓巷於醋庫、燕家二巷之間,又列附近之范虹蛻巷、郭樂官巷,與近志閻橋附近之紅衣子巷音節適合,頗有蛛絲馬跡可尋,特不能確指其址。則吳中有兩跨街樓,明矣。《南禪大藏題記》與此同載入刊本。後者有「蘇台鄉念八都傀□智寬」一刻。今案:樂安鄉之地,時時與鳳池鄉相出入。鳳池鄉魚城橋東北有廢園,曰灰堆園者。幼時有受雇我家之香山徐姓老媼,居其中一隅,頗不解命名之義。今讀《路史》,所謂豗傀氏,分為傀氏、豗氏,則謂之豗傀氏可,謂之傀豗氏亦可。傀豗、豗傀均與灰堆音近,頗疑灰堆園即豗傀氏之故園,而世人未之詳耳。范、盧、王三《志》以下《第宅園林》從無著錄豗傀園,於以見書闕有間者,即方志亦有之,不獨古史然也。明千戶唐嶽宅之在唐家巷者,疑即其地,後圃廢為灰堆園耳。惟傀氏何時在鄉,何時遷城,均不可考。刻經年月、題記,均漫患不明。諸刻均稱平江府,而傀氏一刻則稱平江路,其宋、元之交耶?抑宋季創刊,而集於蒙兀兒之初載耶?傀氏一卷,已當四百三十一奧,近結集矣。地方特稱府路,年號僅載干支,均足證遺民陵谷滄桑之感焉。《吳門表隱》:「范丹基,在五福橋西,一壞不湮,或云是墓。」宣統《吳縣志稿》:「五福橋,在橫塘普福橋西。其南堍有范丹墓,清康熙四年僧越凡募建。」今案:范丹、豗傀、灰堆,音韻均相近。疑在橫塘者,其塚墓;在城東南者,其園林;在章練塘者,其別墅。刻經偶以別墅為園第,或元初蒙兀兒人喜蹂躪漢族,遂僻居湖鄉耳。藉微《南禪大藏》。奚能搜得宋末遺民而表彰之耶?案:范丹事跡見《後漢書•獨行傳》:逼黨人禁錮,遂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或寓息客廬,或依宿樹蔭。如此十餘年,乃結草室而居焉。所止單陋,有時絕粒。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雲,釜中生魚范萊蕪。」辟太尉府,以疾不行。中平二年,年七十四卒於家。刺史、郡守各為立碑表墓焉。據此,范丹墓自不得在吳中,謂為豗傀氏墓,庶幾近之。宣統《吳縣志稿•鄉鎮門》西十八都十一圖有灰堆山,正與城中灰堆園相同。村農重灰,可供肥壅田畝,豈肯廢置山積?必非真灰堆,顯然。疑即豗傀氏之山居,而曰豗傀山耳。二字難書,遂成灰堆矣。又余嘗以《南禪大藏跋文搜錄》有「長洲縣樂安上鄉跨街樓東面南居住」,遂誤以為有東西兩跨街樓。殊不知跨街樓跨樂橋大市,通衢臥龍街其南北,就街東西而居者,西屬吳縣麗娃鄉或永定鄉,東屬樂安鄉或鳳池鄉,非跨街樓有二也。補此志過。又案:東西巷,可以面南居住。街東西,祇可向對面,或面東、或面西居住。此面西也,「面南」,搜錄者誤釋,或手民誤植。
芮家橋曲(未見著錄。)《吳書•潘濬傳》注:「芮祉字宣嗣,丹陽人。從孫堅征伐有功,薦為九江太守,轉吳郡,所至有聲。」案:所居或其後裔。
芮家橋《吳郡志》、盧熊《志》均著錄。《姑蘇志》未載。康熙《志》:「芮家橋,蛾眉橋西。」乾隆《吳縣志》:「馬禪寺後。」
平權坊巷 大石頭巷 盧熊《志》著錄。 《姑蘇志》作平權巷。又云「大石頭巷,通平權坊」。 案:大石頭巷,《姑蘇志》亦作大石巷。 馮《志》:處士李果宅,在大石頭巷。中有萊圃、種學齋、悔廬、觀槿軒諸勝。果有《萊圃記》、《悔廬說》。 案:立平權坊於樂橋大市,疑為同律度量衡之義,所謂「謹權量,審法度」者也。秦刻石權量文「凡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亦此義。
果子行橋 《吳郡志》作果子橋。 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馬禪寺西」。同治《志》:「在西竺寺橋側。」考宣統《吳縣志稿》所載果之屬,沈沈夥頤,而究其大要,則曰梅、杏、桃、李、柰、梨、栗、棗、梯、橘、柚、柑、橙、櫻桃、枇杷、楊梅、林檎、鬱李、木瓜、榛栗、烏椑、銀杏、石榴、金柑、香櫞、山楂、桑葚、黃獨諸陸產,菱、芡、蓮、藕、葧臍、慈姑諸水產而已。 《指月錄》:「空室道人智通者,龍圖范珣女,後為尼,名惟久,掛錫姑蘇之西竺。示寂時,示期趺坐而化。有《明心錄》行世。」案:宋釋曉瑩《羅湖野錄》亦言其頗通禪理。 又:法海,平江西竺寺尼,寶文呂嘉之姑。亦見《指月錄》。
馬禪寺西橋 《吳郡志》作西竺寺西橋。 《姑蘇志》:「西竺寺橋,大石巷,即馬憚寺橋。」道光《志•金石門》:西竺寺橋題字「寶元元年」。 案:是橋承梁石版下有題字「皇宋寶元元年戊寅十一月□□念三日乙酉造」。又一行上闕,中云「魏氏五娘男德□」,下亦闕。又,橋柱有十二如來佛號題字。
馬禪寺 《吳地記》:「西竺寺,在縣西南一里六十步。唐大中八年,處州人馬厚捨宅為馬禪寺。晉天福八年,錢氏改保壽院。祥符中,改今額。」《吳郡志》:「西竺尼院,在跨街樓後,舊保壽院。」盧熊《志》:「西竺尼院,在縣治東南,舊馬憚寺也,唐大中八年建。」案:《姑蘇志》作「郡人司馬厚捨宅」。保壽院作「寶慶院」,雲尼寺為「僧寺」。 案:「司馬厚」是也。乾隆《吳縣志》亦作司馬厚。 又案:《吳地記》載司馬厚為「馬厚」,初疑為誤。嗣詳玩馬禪寺橋名義,為司馬禪寺之簡稱,乃悟史遷復姓司馬,後人得稱馬遷,不僅晉重之於重耳,二名得稱一名也。於是司馬氏之簡稱明,馬禪寺之命名亦明矣。「馬禪」,蓋猶未明侯王諸例而變通之。
平權坊《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中均著錄。《吳郡志》:「平權坊,跨街樓南。」樓西橋巷(未見著錄。)
樓西橋 《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樓西橋,程基橋東。」案:同治《志》作「在程基橋南」,誤。程基橋巷(未見著錄。)
程基橋 《吳郡志》著錄 盧熊《志》:「大石頭巷。基,或作姬。」《姑蘇志》:大石頭巷,或作程基。乾隆《吳縣志》:「馬禪寺前。」案:以韓子《圬者王承福傳》「吾操镘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過之則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過之則為墟矣」,所言例之,作「基」為是。閶外之方基,婁內之李基,皆是也。過墟志感,四鄉有前、後戴墟,有藉墟,有青邱,有強蕪,有朱墟,有唐基,有段基,有高基,有寒墟,有諸家地,有夏家地,有馬家地,有翁邱里,有皮基,有石基,而西十八都十一圖之徐家宅基,尤為言之近質。故作「基」是,而作「姬」非。
倉後巷 今倉米巷。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蘇州街後。 宣統《吳縣志稿》:「半園,在倉米巷,溧陽史述所築,有半園草堂、安樂寓、還讀書齋、君子居、不繫舟、待月樓、挹爽軒、風廊、月榭、雙蔭軒諸勝。愈樾有記。」宣統《吳縣志稿》:「隆慶寺,在胥門內倉米巷。舊為圓通庵,建於明季,歷經廢興,尋改名普蔭。道光丁未,僧雨香重修,易名隆慶。咸豐庚申毀。雨香再興之。光緒中,僧炯庵赴都取《龍藏》,改庵為寺。」
倉後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石《志》:「在樓西橋南。」 府倉前街(未見著錄。)今衛樸街。
府倉 《吳郡志》:「府倉,在飲馬橋西。」盧熊《志》「在飲馬橋西,唐籠興寺故基。」 《吳郡志》:「常平倉,在府倉內。」盧熊《志》:「常平倉、義倉,《續會要》淳熙十三年十二月,提舉羅點言:『平江府常平、歸仁兩倉,貯米之數當一路之半,而倉屋傾斜,乞於本府見椿管官錢內,支撥一萬貫,措置起蓋三十間,收貯米斛。』從之。案:『常平』之名,始於漢耿壽昌所請,以『穀賤增價以耀,穀貴減價以耀」。義倉,則昉於隋,度支尚書長孫平奏令民間每秋家出粟麥一石以下,貧富為差,儲之里巷,以備水三旱災傷之歲,即賑貧民。《唐志》云:『義倉以備歲不足,常平以均貴賤。』宋景德三年,初立常平於兩浙。慶曆初,王琪請建義倉,始詔天下亦置之。」《吳郡志》:「歸仁倉、報功倉,淳熙元年郡守韓彥古創建,專儲年計,並存府倉內。」盧《志》:西倉,在子城西一百八十步,(見《祥符圖經》。)疑即府倉也。
果子巷 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 今東米巷。 《姑蘇志》:「東米巷,在館娃坊。」案:《吳郡志》云:「館娃坊,果子行。和豐坊,米行。」盧《志》以米行為「米巷」,則果子巷之為果子行可知。米巷為今西米巷,則果子巷為今東米巷可知。惟盧熊《志》謂「館娃坊,在果子巷西巷口」,一若府倉前街為果子巷者。然果子行橋,則明在今東米巷中也。《姑蘇志》既著錄東米巷,復著錄果子巷,均絕不可解,俟考。案:《吳郡金石目》載集祥里人義泉題記,有弦歌里、西果行諸地名,疑所題不止一通,故有住東、西城之不同。弦歌里,屬東北隅鳳池鄉澄胥里,即今舊學前,為東城人題字。西果行,則正此果子巷西巷口,正在前列果子行橋也。其地在西南隅麗娃鄉南宮里,不屬西北隅之集祥里。此井屢經重修,閱人多矣。 乾隆《吳縣志》作「東美巷」,訛。 《姑蘇志》既錄東美巷,復錄果子巷,疑明中葉人已不知此種因革,故作疊床架屋之鈔胥手耳。
館娃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中均著錄。 《吳郡志》:「館娃坊,果子行。」盧熊《志》:「館娃坊,果子行西巷口。」《姑蘇志》:「館娃坊,西館橋東側。」宣統《吳縣志稿》:「荒荒齋,在館娃里,湯卿謀傳楹所居,自為記。」
薦行橋 《祥符圖經》、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乾隆《吳縣志》:「穀市橋東側。」案:薦,本圖作薦。橋旁明人石刻稱,相傳春秋時,吳相伍大夫帥師,祖道薦行於此,因以志名創建。今此刻藏清微道院。 又案:《說文•藨部》:「薦,獸所食草也。」《爾雅•釋草》:「薦,黍蓬。」《通訓定聲》: 「薦,蒿類也。或以為野茭,無據。」案:今吳中有朱馬茭橋,《吳地記》又有茭薦橋、茭草場,則薦為茭類,當非無據。惟以薦為餞行,字不合六書,未免鑿空之談。 茭薦與席草為近。《元豐九域志》:「吳之貢席,熙寧三年罷,後仍貢二十合。」盧《志》:「草席自昔著名天下。齊謝朓《詠席詩》曰:『本生朝夕池,落景照參差。』《吳都賦》注云:『吳有朝夕池,謂如潮水朝盈夕虛,因以為名。』」《姑蘇志》:「出虎邱者佳。其次出虎墅。或雜色相間,織成花鳥人物,為簾或坐席。又一種闊經者,古出甫裏。」《光福志》:「「光福一帶,山中婦女隙時皆織席,較諸寧波諸處為。」案:又有一種最細者,名龍鬚席,出虎邱。王賓《虎邱山志》:「環山居民多以織席為業,佳者曰龍鬚,極工緻,他處所不及,四方樂稱焉。」薦、茭聯語,體質相近。馬政為軍國大事。盧《志》引《祥符圖經》作「茭草局,在子城西三里」。而《橋梁門》又言「棧橋,北草場」。官既設局,不容民間復為設行,則薦行之設,不應作芻茭解,明甚。考茭可作席,故《杜陽雜俎》曰「紫茭之席」。薦亦可作席。《楚辭》「薜荔飾而陸離薦兮」,注:「臥席也。」故世稱臥席曰茭薦,或曰稿薦,則薦行顯即席行矣。參「朱馬茭橋」條注。 《姑蘇志》:「席草,冬月種,小暑後刈。」宣統《吳縣志稿》云:「立冬栽秧,次年夏收獲,維揚各處,咸捆載以去,編織為席。」
米巷 盧熊《志》著錄。 今西米巷。 《姑蘇志》:「西米巷,在和豐坊。」乾隆《吳縣志》作「西美巷」,訛。 《吳郡金石目》:「永定鄉人造井題記,嘉定十七年十二月,正書,在府治東西米巷。」又「樂安鄉人造井闌題記,正書,年月磨滅,在西米巷穀市橋北街。」考宣統《吳縣志稿》,稻有粳、糯,其小別各有數十種。麥之屬九,曰大、小、穬、、蕎、雀、紫稈、舜歌、火燒。豆之屬十四,曰黃、黑、白、青、紫、菉、赤、扁、豌、蠶、紅、刀、紫羅、瑪瑙。雜糧之屬七,曰脂麻、蘆際、甘諸、番瓜、菰米、玉蜀黍、馬鈴薯。案:所謂。「六陳米行」者,所售均如《志稿》所載。近時則除麥、菽、雜糧外,不過上、中、下白粳三種而已。 《紅蘭佚乘》:「大覺禪林,在西美巷,晉顧氏辟疆園地也。明況太守寓此,掘得晉石刻,因築辟疆館,勒碑紀其跡。」案:《南禪大藏跋文搜錄》「《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第一百十四五奧尖記云『平江府大覺院比丘祖雲敬書』」,疑即此大覺禪林。惟謂辟疆園即此,又言晉碑,均非。黃丕烈有題跋,辨之甚晰。
和豐坊 《吳郡志》:「和豐坊,米行。」《姑蘇志》:「和豐坊,西館橋西側。」舊志:「五顯王廟,在府治東和豐坊內。」
八娘子巷 盧《志》未著錄。見《姑蘇志》。。弆熙《志》:「太平橋南堍東。俗呼八良士巷。」芮橋曲(未見著錄。)
芮橋 《祥符圖經》、吳郡、盧熊、姑蘇三《志》著錄。。弆熙《志》:「太平橋東,穀市橋西側。」 今改名「自新」。
花街巷 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元和道院北。」
柳巷 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元和道院南。」馮《志》「明管糧館,在柳巷。」院子橋北巷(未見著錄。)
郭家橋 《祥符圖經》、《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 案:本圖西北有小塔,今均廢。乾隆《吳縣志》:「花家巷內,跨浜。」《氏族譜》:「郭元邁,宋吳人,字英遠。博通經史,入太學,魁上舍。建炎二年,以右武大夫副魏行可使金,至虜廷,上書虜帥,乞歸二聖。金人留之不還。元邁不肯鬄髮換冠,卒於虜中。」案:亦見《宋史•魏行可傳》。此郭氏,未知即其族否?
院子橋巷(本見著錄。) 今案:盧《志》著錄以「院子」或「園林」為巷名者,有二宗:其一,曰孔家園巷,曰燈心園巷,曰五郎園巷;其二,曰魏家院子巷,曰林家院子巷,曰張家院子巷。惟第一宗列花街、平權兩坊巷間,顯為本圖院子橋四隅小巷。第二宗列孝友坊、龐耆巷附近,距此略遠。且盧《志•園第門》明言林家院子、張家院子在間橋,則宋人殆以院子、園林為通稱,不加別白歟?
院子橋 《吳郡志》、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 盧熊《志》:「五通廟後。」乾隆《吳縣志》:「花家巷內,跨浜。」院子橋西巷(未見著錄。)
院子橋南巷(未見著錄。) 《姑蘇志》稱府後巷。
西館橋西街(未見著錄。) 今府前街。 本圖及《吳郡志》均著錄西館橋。當以盧《志》著錄「西館東橋」為是。
西館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筠谷,在西館東橋之西,待制榮薿所居。薿字茂世,舊寓道州,結廬竹間,號『筠谷」。及知臨安,引年丐祠。陛辭之日,以琉璃壺貯丹桂花,且繪之便面,題詩二十八字,並金帶為賜,復書『筠谷』二大字,寵其歸。於是卜築吳下終老焉。」 夢窗《金書子詞序》云:「吳城連日賞桂,一夕風雨,悉已零落。獨寓窗,晚花方作小蕾,未及見開。有新邑之役,竭來西館。籬落間嫣然一枝可愛,見似人而喜,為賦此解」云云。「西館」,似即指此吳中西館。然以情事度之,又似指新邑館驛,未敢以疑事為質證。謹識於此,以待知者決定之。惟玩味「來」句,有既去復來意,則「西館」似仍指吳中西城五亭言,正此西館耳。
中街巷 宋淳熙六年,吉利橋至版寮巷口修街磚作「永安巷」。 《姑蘇志》:「府治西。俗名羊肉巷」。 案:今名養育巷。支使巷 見盧熊《志》。 《姑蘇志》以下失載。在太平橋西。
薛家巷 見盧熊《志》。《唐書》:薛蘋,寶鼎人。憲宗時累遷浙江西道觀察使,廉風俗,守法度,人甚安之。理身儉薄,常衣一錄袍,十餘年不易。因加賜朱紱,然後解去。家無聲樂,俸祿悉以散親族故人子弟。除左散騎常侍致仕。 案:吳中土著流寓,均無薛氏名流,或蘋嘗寓吳歟?
唐家巷 盧熊《志》:「唐家院子,富郎中巷。」盧《志》有唐充之,監蘇州酒稅務,與知州李孝壽辯論曲直,州人多賴之。後與朱勔忤,竟以酤法坐罷。《宋史》有唐璘,任吳縣尉,理冤獄,富家鑿渠通舟,謬稱古渠,實佔民田。忤常平使者意,移監縣。以直聞,調端州教授。又有唐震,任浙西提刑,忤賈似道,被劾去。未知是否三人中之一。
富郎中巷 盧熊《志》著錄。 《姑蘇志》:「太平橋南。」康熙《志》:「花家巷對。」道光《志》:「秘書監富嚴宅,今稱富郎中巷。」同治《志》:「宋富嚴所居,故名。」北禪寺門左,紹興三十年寶積教院井闌題記云:「吳縣永定鄉太平橋南富郎中巷口街東面西居住尚氏八娘。」案:是刻尚未見於著錄。我友朱君錫梁始訪得之。 案:實積教院,當作實相教院,考見「寶積寺」條下。盧《志》:「潘家院子、唐家院子、林家院子,在富郎中巷內。」馮《志》:「明鹽政館,在富郎中巷。」
好禮坊 《吳郡志》:「好禮坊,富郎中巷。」盧熊《志》:「舊德壽坊,以表刑部郎中富嚴所居。嘉泰初重立,改今名。」案:蓋取《論語》「富而好禮」之義。 《吳郡志》:「富嚴,大中祥符四年進士。以刑部郎中守鄉郡。嘉祐中,守秘書監,致仕。未嘗一造官府,以耆德稱。所居,坊人以德壽目之。富氏本出處之青田。文忠公弼,於富為叔父。嚴之祖始居吳,葬焉,遂為吳人。子臨亦有文名。曾孫鈞洵、元蘅皆登科。」盧《志》:「宋元佑昭慈聖憲皇后家廟,紹興中後之從子信安郡王孟忠厚,賜第於好禮坊,因請立廟於此。」
遊墨圃巷(未見著錄。)今訛「遊馬坡巷」。 案:盧熊《志•坊市門》著錄林家巷、潘家巷,又《園第門》「林家院子、潘家院子,在富郎中巷」。疑二巷相連,即今遊墨圃巷也。
成家浜巷 今誤「盛家浜」。 盧熊《志》著錄亦作「盛」。惟《橋梁門》作「成」,疑古「成」、「盛」為一姓。又「皮場王廟,在府治西,成家浜上。」《吳門表隱》:「各衙門立土地一祠,明太祖命建,名皮場大王神。曾定例:官吏坐贓八兩以。」,罪至剝皮楦草。故立此以警之。今名大憲儀仗中,有櫊楞,乃剝皮楦草器。法用滾桐油灌入腹中,坐罪人於上,下置水缸,將炒熱河沙淋身,即硬,將皮剝下,鬚眉俱有。錫朔即懸首木。藤棍,盤腸木。故劊子名捆綁手,有血衣等名色。」懸首,疑當作「縣首」。 宣統《吳縣志》:「皮場大王俗稱鱉{丸蟲}大王,疑音近而訛。」引同治《府志》說,與《吳門表隱》說近。 平步青景孫《霞外捃屑》十《玉雨淙釋諺》「皮場司」條:「越城大雲橋之北真君廟,祀宋劉忠顯韐,而江橋東嶽廟左楹亦祀之,呼為真君司,與右楹皮場(俗譌作張)配食。《小繁露》引《夷堅志》『張小娘子』條:『秀州外科張生,其妻遇神人,自稱皮場大王,授以癬疽異方一冊。』俞氏案:皮場大王,今蘇杭皆有之。其神姓張名森,事跡詳《西湖遊覽志》。」《草木子》記:明祖嚴於吏治。凡守令貪酷者,許民赴京陳訴,贓至六千兩以上者,梟首示眾,仍剝皮實草,府州縣街之左,特立一廟以祀土地,為剝皮之場,名曰皮場廟,官府公座旁,各懸一剝皮實草之袋,使之觸目驚心。後海瑞亦舉太祖剝皮囊草云云。並見《明史•海瑞傳》。 又案:田汝成《西湖遊覽志》「惠應」條:「俗呼皮場廟,相傳有神張森,相州湯陰人,縣故有皮場鎮,萃河北皮鞟。蒸潰產蠍,螫人輒死。神時為常堲吏,素謹事神農氏,禱神殺蠍,鎮民德之,遂立祠,凡疹疾瘡傷,有禱輒應。漢建武間,守臣以聞,遂崇奉之,旁邑皆立廟。宋時建廟於汴京顯仁坊。建炎南渡,有商立者,攜神像至杭州,舍於吳山看江亭,因以為廟,額曰惠應。咸淳、德祐,累封王爵,兩廡繪二十四仙醫,相傳佐神農氏采藥者也。」據此,則皮場廟者,原祀神之所,明初於此剝皮,遂為剝皮之場。後剝皮刑廢,而廟仍復舊。今此廟各地有之,供所謂瘡疥菩薩也。
成家橋 《吳郡志》著錄。 盧熊《志》:「成家橋,成家浜。」《吳縣志》:「翦金橋北。」《氏族譜》:「周文王第五子郕叔武之後,子孫以國為氏。後為楚所滅,子孫去『邑』為成。」案:宋有邢州人成閔,從高宗南渡,屢立戰功,韓世忠推讓其能。嘗拒金主亮有功,拜太尉。卒,贈開府儀同三司。有子十一人。又,唐末有成及,為蘇州刺史,有政聲,見《吳郡志》官吏傳。
積善橋 《吳地記》、《吳郡志》、盧熊《志》均著錄。 《姑蘇志》:「成家橋內,一名小粉橋。」道光《志》:「成家橋東。」
廟堂巷 盧熊《志》著錄。 《姑蘇志》:「柳巷對。」。弆熙《志》:「有東嶽二聖廟,故名。」 馮《志》:「徐侍郎如珂宅,在廟堂巷,後為忠仁祠。」
余天燈巷 盧、王二《志》「天燈巷」,疑即此。 盧《志》蒲帆巷後、太師巷前,有余家巷,相距太遠,疑非是。
版寮巷 宋淳熙六年修街磚,標題「永安巷助緣題記,自吉利橋至版寮巷口街一道」。 盧、王二《志》均著錄。 乾隆《吳縣志》作「辦蓮巷」,訛。 《文選》李善注引《倉頡篇》:「寮,小窗也。」慧琳《一切經音義》引作「寮,校罙也」。玄應《一切經音義》同。是版寮與竹槅適足相儷。竹桶橋,在東南隅。 案:「槅,大車軛也」,見《說文》段注。又「果中核也」,見《集韻》。(《文選•蜀都賦》:「肴槅四陳」。)當作隔,本圖暨《吳郡志》不誤,《姑蘇志》誤從俗體。
楊家院子巷 盧熊《志》:「楊家院子,在版寮巷。」
支家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氏族譜》:「支氏,邰陽,徵音。《支雄傳》云,其先月支胡人也,因作氏。」乾隆《吳縣志》:「清微道院,在支家巷,宋端平間建。」舊志:皇祐五年,鄭澥榜進士有支詠,吳縣籍,第五甲。 宣統《吳縣志稿》:「秀水舉人王曇宅,在東、西支家巷間。乾隆中,曇至吳,太守任曉重其才,贈以巨宅。後還之,移居金獅子巷。」
木柴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康熙《志》:「剪金橋東。」東打繩巷 盧《志》未著錄。見王《志》。今打線弄。施巷(未見著錄。)
趙家弄(未見著錄。) 案:盧《志》支家巷前有六通巷,疑即此二巷之一。 《宋史》有趙賀,為江淮制置發運使,為民興水利。趙訓之,知吳縣,以忤朱勔移去。趙子瀟為兩淮轉運副使,疏浚太湖,水患用息。舊志有趙慶孫,內行孝友施,於政事,明敏可觀。盧《志》有趙彥真,知吳縣,成永思陵攢宮洞庭青石事。趙彥分橚設昆山之半為嘉定,以守盜;鑿錦帆涇通運河,以便舟楫。趙善擇任平江司戶,廉公不私,物莫能奪。趙善宣卻金不受,詔轉一官。趙彥操知平江府,治尚靜簡,不為捷疾,以聳見聞。趙希惲知平江,而核財用出入,削浮費無藝。趙汝述知平江,以節用血卩民為急。趙舉夫知平江府,究證民妄。趙伸夫任兩浙轉運判官,得人之效,爛然可觀。趙與[B170]知平江,設粥救饑,修學設教。趙與訔知平江,於時為循吏,於朝為名臣,於國為信厚公族。趙順孫免除預徵,抑止浮費。均未必世寓吳中,此巷未知誰屬。
明澤橋東街(未見著錄。) 今道前街。
麗澤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著錄古坊中,在長洲境。 《吳郡志》:「吉利橋北。」盧《志》:「織里橋北。今訛為吉利橋。」
通波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著錄古坊中。 《吳郡志》:「吉利橋南。」
候春亭 茂苑亭 升羽亭 春波亭 吳會亭 《吳郡志》:「吳會亭、升羽亭、候春亭、茂苑亭、春波亭,皆孫老橋之東、吉利橋之西,河北岸沿流客館也。」盧《志》:「升羽亭,即古館名,但方向不同耳。」宣統《吳縣志•官宇門》驛傳類附舊跡云:「案《圖經續記》古有八館:全吳、通波、龍門、臨頓、烏鵲、昇羽、江風、夷亭。《吳地記》古館五所,一本云古有臨昇羽、烏鵲、江風,後置通波、全吳。范《志》不之載。今據盧《志》稍存其略。」又云:「案《圖經續記》:『臨水之亭,《圖經》所載者四。今漕渠之上增建者曰按部,曰緇衣,曰濟川,曰皇華,曰使星,曰候春,曰褒德,曰旌隱之類,聯比於岸。所謂褒德者,近秘監富公之居;旌隱者,近密直蔣公之居。昔之郡將以褒二老。』范《志》失載,蓋建炎兵燹,已無復存者矣。」范成大《泊舟吳會亭》云:「去年春盤浙江驛,湛湛清波動浮石。今年春盤吳會亭,冥冥細雨濕高城。天邊作客風沙裹,今年去年成老矣。客心古井冷無波,過眼人情亦如水。憶昔三年住翠微,偶來平地著征衣。山中故人應大笑,扁舟坐穩何當歸。」
飲馬橋南街(未見著錄。)今三元坊。
飲馬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吳郡志》、盧熊《志》均著錄。 《姑蘇志》:「飲馬橋,宋淳祐丙午郡守魏庠記。」案:丙午,淳祐六年。。咍志《職官表》:「魏庠以淳化四年任。魏峻以淳祐四年任,六年去任。」此云淳祐,當為魏峻。 又,皇華亭、平彙亭,古飲馬橋東北岸。 《紅蘭佚乘》:「支遁好乘馬。其最重者,名曰『頻伽』。嘗飲頻伽於橋下。馬溲處,忽生蓮花。人異之,故名橋曰『飲馬』。而橋之西南,有蓮花巷。」盧《志》:「寧極齋,在飲馬橋,郡人方士姚安世所居。安世能詩文,亦辨博,自號『丹元子』。元祐末,往來京師,與王定國遊。自言日接上清諸仙。蘇子瞻一見奇之,以為異人,又稱其詩有謫仙風采,屢贈以詩。(或云安世作《步天歌》。案:王希明亦號翠元子,撰《步天歌》,乃隋唐間人。」)乾隆《吳縣志》:「蔣司馬宅,在飲馬橋北,兵部侍郎蔣元益所居。中有貯書樓,何焯嘗授經於此。元益之父廉州太守杲,焯之高弟子也。」馮《志》:「宋太史宅,在飲馬橋南,翰林院編修宋照及其子邦綏、孫思仁世居,有傳經堂。」
繡錦坊 《吳郡志》:「繡錦坊,大市。」盧《志》:「繡錦坊大市,飲馬橋北。」案:疑為刺繡織錦市集。
儒教坊 《吳郡志》:「飲馬橋南。」案:盧《志》作「橋北」,誤。資福院東巷(未見著錄。)
資福東院 案:乾隆《吳縣志》資福寺在何山西。同治《府志》資福庵在陳墓鎮。乾隆《吳縣志》地藏庵在閶門外,舊名資福庵。是古佛寺多以資福名者,此資福院當亦類是。特本圖東北隅圓通橋之資福廟,則係壇廟祠宇之與庵院合一者耳。詳「圓通橋、資福廟」考證中。
飲馬橋曲(未見著錄。)案:盧《志》西包司巷前有常安巷。疑即此。
金獅巷 盧《志》著錄作「金獅子巷」。 案:《吳郡志》作金獅巷,以從古為是。 《姑蘇志》金獅子巷,云在同仁坊。 案:獅,疑當作師。金師巷,疑與黃師巷同一體裁。古「獅」作「師」,則師、獅同字,而易於沿誤也。皮市上之金獅子橋,疑亦猶是。《姑蘇志》以下,李師堂橋、金師堂橋,亦其旁證。胥門內南、北張師橋,同。帝師里橋之或稱帝師橋,亦其義也。 盧《志》:「邊侍郎宅,在金獅子巷。侍郎諱知白,既仕而歸,築室於此。」《吳郡志》:「邊知白,字公式。曾祖珣,自陳留官姑蘇,樂其風土,遂世為吳人。知白宣和六年進士,孝友醇誠,蹈繩墨規矩,清虛寡欲,號為吉人,而學佛尤盡誠。紹興中,歷戶部郎官,將作監,戶部、吏部侍郎,直學士院。歸鄉,築室郡南金獅巷,為終焉計。卒,年六十五,贈徽猷合待制。少遊廬山,夢人告曰: 『君本江南僧,終當尋盟去。』」乾隆《吳縣志》:「嚴文靖公訥宅,在金獅子巷。」馮《志》:「何學士焯宅,在金獅子巷。」是明、清又稱「金獅子」,而清季迄今復變為「金獅」矣。 案:宣統《吳縣志稿》略謂秀水舉人王曇,嘗居金獅子巷。詳見「支家巷」條下。
同仁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著錄古坊中。在長洲縣境。 《吳郡志》:「同仁坊,金獅巷。」
杉板橋 《吳地記》著錄,作「三板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金獅子巷內。」。弆熙《志》:「金獅巷西。」 案:今俗名金獅橋。
郭家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康熙《志》:「都察院後。」案:今並入察院署。 夏承燾《夢窗詞後箋》曰:「朱箋《婆羅門引》。疑郭清華即郭希道。今案:集中有《聲聲慢•陪幕中餞孫無懷於郭希道池亭》、《絕妙好詞》:作郭園。又有《喜遷鶯•同丁基仲過希道家看牡丹》、《花心動•郭清華新軒》,清華即希道無疑。又案:《絳都春•為郭清華內子壽》云:『舊日漢宮,分得紅蘭滋吳苑。』《喜遷鶯》『故苑浣花沈恨』。亦用西子事。是清華,吳人,池館在蘇州也。」案:盧教授洪武《蘇州府志》:「郭氏園,在飲馬橋西南,本郭雲大夫所居,有池號『小滄浪』。後為魏克愚大卿所得」云云。今案:希道疑即郭雲本人,或其昆季子姓孫曾輩。《絳都春》又一首序云:「余往來清華池館六年,賦詠屢矣。感昔傷今,益不堪懷,乃復作此解。」夢窗作此詞時,似已入元代之初,而園尚為郭氏所有,則魏卿得時其在元中葉耶?又盧《志》原注:「郭園,即今巡撫都御史臺後圃。」張壽鏞《四明叢書》本《夢窗詞補遺》,有《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於滄浪看梅》一闋。
李公橋 《吳郡志》、盧《志》均未載。《姑蘇志》作「呂公橋」。。弆熙《志》:「杉板橋南。李或作呂。」 案:宋文有李仲偃。《宋史》有李清臣、李寶、李芾,盧《志》有李禹卿、李夔、李充、李端方、李大有,均名宦。舊志有李珣、李成、李聲,為藝術名流。盧《志》有李育,能為詩,字畫亦清麗;李撰,抱牘抗論;《宋史》有李韶。均土著,未詳何屬。舊志又有呂廣問,提舉茶鹽,屹立無依。呂彥直,在駙馬王倪門下,使雙鉤書帖。則呂氏寓吳之有名者也。
南園巷 盧、王。」《志》均著錄。 《吳郡志》:「南宮坊,南園巷。」 案:其地即今撫署前,又名書院巷,因魏鶴山書院在此也。 盧《志》:「魏文靖公宅,宋端平間,理宗賜了翁之第。中有高節堂、事心堂、靖共堂、讀易亭。時賜書『鶴山書院』四字,並書唐人嚴武詩二十八字,因命公都督江、淮,以比武也。」盧《志》:「胡元質吳中舊居,即程公辟南園故址。既歸,杜門自適,奉祠逾六七年致仕。好善樂施,人皆義之。」
南園 《吳郡志》:「南園,吳越廣陵王元瓊之舊圃也。老木皆合抱,流水奇石,參錯其間。王禹偁為長洲令,嘗攜客醉飲,有詩曰:『天子優賢是有唐,鏡湖恩賜賀知章。他年我若功成後,乞與南園作醉鄉。』大觀末,蔡京罷相,欲東遷,詔以園賜之。京有詩云:『八年帷幄竟何為,更賜南園寵退歸。堪笑當時王學士,功名未有便吟詩。』禹僻詩石尚存。《續經》云:舊有三閣、八亭、二台、『龜首』、『旋螺』之類,歲久摧圮。至元豐中,猶有流杯、四照、百花、樂豐、惹雲、風月等處。每春,縱士女遊觀。兵火之後,皆不復有。今園屬張循王家。」盧《志》:「南園,《祥符圖經》云,在子城西南,有安寧廳、思堂,(清風、保波、迎仙等三合,清漣、湧泉,消暑、碧雲、流杯、沿波、惹雲、白雲等八亭。)又有榭亭二,就樹為榱柱,及迎春、百花等二亭。西池在園廳西,有龜首、旋螺二亭,(在池中心,形如旋螺。)又有茅亭三,茶酒庫,易衣院。 《續記》云,廣陵帥中吳,治南園,釅流為沼,積土為山,島嶼峰巒,出於巧思。錢氏去國,此園不毀。祥符中,知州秦義葺之,以會寮吏館使。貴客朝貴皆為賦詩,參知政事郡人丁謂為序。時作景靈宮,購求珍石,郡中亦於此取貢京師。其間台榭,歲久摧圮。呂濟叔嘗作熙熙堂。厥後守將亦加修飾。今所存之亭,僅有流杯、四照、百花、樂豐、惹雲。每春,縱仕女遊覽。」「王禹僻之作,不過一時寓意。至蔡京以富貴自矜而蚩鄙之,其淺中狹見,賢不肖之分,於此可知矣。《續志》:南園昔甚廣袤,異木奇石多為朱勔取進,獨一松盤根,大不可移而止。今府學後一方之地,皆故園也。猶有清流崇阜,可以仿佛當時之勝。此蜀人高氏,亦得一隅經營之,而流杯出焉,因作醉鄉等亭以仿古。」
南宮坊 《吳地記》著錄古坊中。 《祥符圖經》作「南觀」。 《吳郡志》:「南宮坊,南園巷。」。咍志:「魏文靖公祠,在南宮坊。」參下文「魏文靖公宅」條。 乾隆《吳縣志》:「宋克宅,在南宮里。自號南宮生。」 馮《志》:「明清軍館,在南宮坊,即鶴山書院讀易亭遺址。」
查家橋 《吳郡志》、盧熊《志》均作諸家橋。 案:盧《志•氏族門》「諸,音遮」。遮、查,吳語音相近,故因此致誤。諸先生巷之誤為查先生巷,是其例。然《吳地記後集》著錄則作「查」。十口相傳,難稽其文矣。《姑蘇志》:「鶴山書院西。」康熙《志》:「呂公橋南。天啟間,毛一鷺重建。」盧《志》: 「後漢洛陽令諸施,吳郡人。今吳郡有此氏。」 馮《志》:「察院,在查家橋西。隆慶五年,知府蔡國熙購都御史陳璃宅,建督糧道署。萬曆五年,裁糧道,改察院。二十年,復改督糧道署。二十二年,道署移松江府,復為察院。」
南宮曲(未見著錄。)南園曲(未見著錄。)
西包司巷 今金獅河沿,一作「金絲荷堰」。盧熊《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都察院西。」 乾隆《吳縣志》:「都察院西轉北,西出荷堰。」包司,疑即「包使」。盧《志》:包恢知平江,兼發運使,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治蠱獄,理逋負,政聲赫然」。疑即居此。此各或在《平江圖》刻以後。
太師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今呼道堂巷。」
銀艇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杉板橋南。」李公橋巷(未見著錄。)
織里橋南街(未見著錄。) 今司前街。 《姑蘇志》:「紆絲,出郡城。有素,有花紋,有金縷彩妝,其制不一,皆極精巧。《禹貢》所謂『織文』是也。上品者名清水,次帽料,又次倒挽。四方公私,集辦於此。」《吳邑志》:「以光密輕細為貴。」案:乾隆《府志》云:「上者曰清水;次曰兼生,以生絲雜織之;次帽料;又次丈八頭,皆以漿粉塗飾,品最下。織造府所製上供平花、雲蟒諸緞,尤極精巧,幾奪天工。」馮《志》:「明稅課司,舊在織里橋西,即元都稅使司。洪武九年,移署大街周太保橋北。」
吉利橋 《吳地記》:「織里,今織里橋,在麗娃鄉。俗呼『失履橋、利娃鄉』,訛也。」《吳郡志》:「織里橋,今訛為吉利橋。」 《祥符圖經》亦作織里橋。。咍志:中和樓,在吉利橋西。淳熙八年,郡守鄭霖創。 乾隆《吳縣志》:「高真道院,在吉利橋南,宋嘉泰間造。」
東船場巷 盧、王二《志》著錄。 乾隆《吳縣志》:「織里橋南轉東,福民橋南。」
西船場巷 盧、王二《志》著錄。 乾隆《吳縣志》:「織里橋南轉西,司獄司後。」 王志堅《蘇州府志稿》:「吳氏者,廬江人,陳汝言妻,居船場巷。汝言死,子繼生才十月。吳守節教子,有司上其節孝。成祖命御史廉之,無所聞。御史因遣一人為丐者,賃居鄰空屋,日伺之寂如。忽一日,吳令繼於後園鋤地。吳自攜飯餉之,置園門外地上,即掩其門。繼以母所置,不敢徑取,乃跪而食焉。御史即以實奏。上嗟異,以為有禮,詔旌門。年八十六終。」
東采蓮巷 盧、王二《志》著錄。
西采蓮巷 盧、王二《志》著錄。。弆熙《志》:「二巷並在府治前,福民橋南。」射朵巷 盧《志》未著錄。 見《姑蘇志》。當在采蓮巷南,蓮花池巷北。同治《志》「朵」作「垛」。
蓮花池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乾隆《吳縣志》:「魏文靖公祠西。」 案:祠在南宮坊,則蓮花池巷今杉瀆巷也。 宣統《吳縣志稿》:「洞庭葑山下南湖及葑門外荷花蕩最盛。陸廣微《吳地記》婁門東南有華墩陂,中生千葉蓮花。王世懋《學圃雜疏》:『蘇州府學前,種葉如繳蓋,莖長丈許,花大而紅,結房,曰百子蓮。』」
義和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中著錄。《吳郡志》:「杉瀆橋柬。」蔡家橋吳郡、盧熊。」《志》均著錄。《姑蘇志》:康熙《志》失載。 乾隆《吳縣志》:「查家橋西,今廢。」 《氏族譜》:「周文王第十四子叔度封蔡,因以為氏。」 案:晉有蔡洪,字叔開,吳郡人,元康中官松滋令,附金曰書文苑王沈傳》。
侍其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靈芝坊內,侍其沔所居。」 《吳郡志》:「侍其沔,字國紀,上世自高密徙吳。學貫穿經傳,與人交如澹薄,遇其急奮義以往,不避艱險。五舉禮部,退為鄉先生。治平三年歿。門人弟子相與議其治行,謐曰夷晦先生。滕元發誌其墓,云:『士生斯世,有進取出力,得時行道,功烈被於民者;有行義修潔,退而講學,為一鄉之善士者。斯二者用舍不同,要皆天下之強立君子也。』善士蓋指沔,其慕尚之如此。」《姑蘇志》明養濟院二:一在吳縣治侍其巷;一在長洲縣治,舊府治鼓樓西北。
靈芝坊 《吳郡志》:「靈芝坊,(侍其巷。)初名難老坊,蔣堂謝事所居。李之儀作《范正平遺錄》云,胡文恭宿為諸生時,嘗受學於蔣堂。文恭守吳郡,蔣居第表為『難老坊』。蔣不樂,曰:『此俚俗歆豔,內不足而假之人以誇者,非所望於故人,願即撤去。』胡乃用蔣氏嘗有芝草之瑞,更名靈芝。案:堂皇佑六年三月作《平江軍新修大廳記》云:『當兵部員外郎李公晉卿守屏之明年十月,修此廳。』又有《因芝草生謝兵部詩》。據此,則所謂『兵部』者,正謂李晉卿,而揭『靈芝』於坊表者,亦李也。李之儀所記,乃謂揭坊名為胡宿,疑有誤。又案:胡宿墓誌:『自祠部員外郎判度支,後知蘇州。』蓋未嘗為兵部,其為晉卿無疑。晉卿逸其名,今太守題名皆不著胡、李,蓋闕文。」 案:盧《志》作:「皇佑五年六月,知州李仲偃以前守蔣堂謝事家居,『溪館』有芝草之瑞,故表。胡宿撰《溪館序》亦述此事。」仲偃疑即李晉卿之名。 蔣堂《因芝草生謝兵部》:「黃菌誕邱園,靈堪配醴泉。至和非我召,美化自公宣。秀色鄰三徑,幽光被一廛。時髦秉筆君,為我列詳編。」又:「使君有意飾門閭,雅為靈芝揭表初。招隱溪邊往還者,從茲認得野人居。」《吳郡志》:「隱圃,在靈芝坊,樞密直學士蔣堂之居。堂兩守吳,謝事因家焉,自號『遂翁』。圃中有岩扃、水月庵、煙蘿亭、風篁亭、香岩峰、古井、貪山等,堂嘗自賦《隱圃十二詠》。結庵池上,名『水月』,宅南小溪上,結宇十餘柱,名『溪館』。又築『南湖台』於水中,皆有詩。」《吳郡志》:「蔣堂,字希魯,本宜興人,徙於蘇,祥符五年進士。任侍御史,論禁中火,宜責躬修德,不必歸咎宮人。郭皇后廢,極論不可。出為淮南發運使,薦部吏二百員。累遷樞密直學士。歷知應天河中府,洪、杭、益、蘇州。後十二年,再守蘇,遂謝事,以禮部侍郎致仕,家於靈芝坊。堂為人修潔,遇事不少屈,好學工文詞。延譽晚進,至老不倦。卒年七十五。有《吳門集》二十卷。其絕筆詩云:『歸來深隱太湖濱,天與扶持百歲身。雖是浮雲隔雙闕,丹心愛戴在君親。』忠厚之氣,終始如此。」 《燼餘錄》:顧澹雲別號夢粱詞人,著有《夢粱集》,居靈芝坊,亦歲寒社友。
杉瀆橋南大街 今駙馬府堂前。 盧《志》:「魏文靖公宅,端平間理宗賜了翁之第。中有高節堂、事心堂、靖共堂、讀易亭。時賜書『鶴山書院』四字,並書唐人嚴武詩二十八字。因命公都督江、淮,以比武也。」初即在其地。 《吳郡金石目》:「亨泉詩並題記,咸淳四年,正書。在杉瀆橋南大街。」《吳門表隱》:「亨泉,杉瀆橋南首,石闌八角,四面刻詩,正書,曰:『浚井無窮利,良錄屬泗洲。境清因地勝,土厚得泉優。超拔幽魂去,刊題施姓留。共資功德水,治界永周流。開山惟一□,辟路景陽空。』咸淳戊辰,住山明晝立。」 案:宋時泗州寺中有四井,元、亨、利、貞,此其一也。 宣統《吳縣志稿》:「野竹齋,在杉瀆橋南,姑餘山人沈與文藏書處」。案:注中尚有辨馮《志》誤載,極為明晰,茲不贅。
杉瀆橋 《祥符國經》、《吳地記》、吳郡、盧熊《志》均著錄。 《姑蘇志》:「侍其巷口。」 道光《志》「今名三多橋。」盧《志》:「麋都司宅,在杉瀆橋。」乾隆《吳縣志》:「泗洲教寺,在城西南隅杉瀆橋。本報恩寺子院,宋景定間移置,賜今額。崇寧中,改教寺。明嘉靖間毀。隆慶三年重建。」北寺塔磚文,存五行,中多殘缺,有「杉瀆」字。此橋名之見於郡志者。
新橋巷 盧熊《志》未著錄。見《姑蘇志》。。弆熙《志》:「和豐倉南。」
新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馬禪寺巷口。」 案:馬禪寺在平權坊西,大石頭巷西口,此云在新橋,殊不可解。 《姑蘇志》:「和豐倉南。」乾隆《吳縣志》:「在和豐倉內,跨倉河。
張府 《吳郡志》:南園,吳越廣陵元瓊之舊圃也。今園為張循王家。 盧熊《志》:「張氏園池,亦南園故地也。紹興間,侍郎張幾仲得之。今山亭猶扁『惹雲』。池塘猶扁『清漣』。存故實也。
堂側有浚霞合,奉其父循王壕像,四時飾以真服。又有水竹道院等處。」
葛家橋 《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至正三年建,在杉瀆橋東。」 案:疑重建。。弆熙《志》:「南張師橋南。」 《氏族志》:「顓項之後封於葛,其後以葛為氏。」 案:三國時有葛玄,字孝先,吳人。宣統《吳縣志稿•進士表》宋有葛璨,《列傳元有葛乾孫。盧《志》著錄葛家巷。道光《府志•金石門》「邵必達義井題記」條下云:「葛家巷在乘魚橋側。」
北張師橋 吳郡、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杉瀆橋側。」 今名復興橋。
先生橋 今名思古橋。 吳郡、盧、王三《志》著錄,均作「張師橋」。 康熙《志》:「先生橋,北張師橋南。」 《姑蘇志》有朱香獅巷,不可考。案:朱、張雙聲,張、香疊韻,則朱香為「張」字之反音。朱香獅巷實張師巷一聲之轉耳。
南張師橋 今名陳千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全嘗:「先生橋南。」 案:馮《志》:「周徵士天球宅,在和豐倉東,(宣統《吳縣志稿》云在倉東家橋右。)中有鑒止堂。(和豐倉在胥門內百花洲東,四面環河,周圍一百五十畝。今改女子中學。)有園在南張師橋西岸。山莊在支硎中峰下。」
蒲帆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東蒲帆巷。 乾隆《吳縣志》:「東蒲帆巷,府學西,由鳳池出坤維坊。又名東泮環。今土人但呼東半爿巷。」 案:康熙《志》作「東蒲帆巷,開元寺後」,誤。 《姑蘇志》:「錢仲鼎字德鈞,通州人,徙居蘇之蒲帆巷。讀書廣博,尤潛心六藝。宋末發鄉解,元不復仕進。攻為古文詞,與趙孟頫、虞集、龔開輩交。性不喜飲,惟善勸人讀書,授徒於家,多時俊。年逾九十,燈下書細字,夜分乃寐,行十餘里不杖。」《嶺南異物志》:「嘗有人遊南海,泊於孤岸。有物如蒲帆,飛過海,將到舟。舟人競以物擊之,如帆者盡破碎墮地,視之乃蛺蝶也。」梅堯臣詩:「錄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飛輕鳥翮。」李端詩:「海雨細如絲,蒲帆輕似葉。」案:吳人編蒲為蒲包,其織法與蒲帆同。近世則只見蒲包,不見蒲帆矣。
開元寺後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西蒲帆巷。 乾隆《吳縣志》:「西蒲帆巷,開元寺後。又名西泮環,俗呼西半爿巷。」 《吳郡金石目》:「永定鄉安仁里義井題記,嘉泰元年正月,正書,在郡城西泮環巷河岸。」 乾隆《吳縣志》:「息圃,在開元寺後,西蒲帆巷右,枕百花洲。王將軍弘經所憩。中有帆影堂,浚沼通流,竹木交蔭,極幽棲之勝。」
穿堂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乾隆《吳縣志》:「即聯西蒲帆巷。」開元寺前(未見著錄。)
開元寺 《吳地記》:「通玄寺,吳大帝孫權吳夫人舍宅置。晉建興二年,郡東南二百六十里有滬瀆,漁人夜見海上光明,照水徹天。明日,睹二石神像浮水上。眾言曰:『水神也。』以三牲日祝迎之。像背身,泛流而去。時郡有信士朱膺及東陵寺尼俗,率眾香花鍾磬入海迎之,載入郡城。像至通玄寺前,諸寺競爭。數百人牽拽不動。眾議云:『像應居此寺。」言畢,數人舁試,像乃輕舉便登寶殿。神驗屢彰,光明七日七夜不絕。梁簡文帝制『石佛碑』曰,有迦葉佛、維衛佛,梵字,刻於像背。唐東宮長史陸柬之書碑。中宗載初九年,則天皇后遣使送珊瑚鏡一面、缽一副,宣賜供養,兼改通玄寺為『重雲寺』。開元五年,兼賜金魚字額,舊通玄寺移鹽官縣東四十里鮑郎市。其後像失一軀,後人造一軀以並之。」 《吳郡圖經續記》:報恩寺,在古為通玄寺。其殿曰 「二尊」。建興八年,漁者於滬瀆沙。」獲帝青石缽,初以為臼類,葷而用焉。俄有佛像見於外,漁者異之,知其為二像之遺祥也。開元中,寺有金銅玄宗聖容。當天下升平,富商大賈遠以財施,日有數千縉,至於梁柱樂楹之間,皆綴珠璣、飾金玉,蓮房藻井悉皆實玩,光明相暉,若辰象羅列也。大順二年,為淮西賊孫儒焚毀,其地遂墟。同光三年,錢氏更造寺於吳縣西南三里半,榜曰「開元」。並其僧遷焉,即今之開元寺也。今開元寺有瑞像合,乃別加塑飾,其帝青石缽猶存。 《吳郡志》:「開元寺,在吳縣西南,即後唐同光錢氏所徙寺也。寺有晉時浮海來二石像及佛缽。兵燼後,二像猶存,缽亦為一僧藏去得脫,今寺中世寶之。相傳漁人以貯葷茹,缽遂破璺。視其璺處,色采絢爛,非玉非石,不可名狀。」盧熊《志》:「開元寺,在今縣治南,三國時孫權乳母陳氏舍第為寺也。初名『通玄』。至唐改今額。寺有石佛二,石缽二,晉時浮海而來。韋應物作郡時,尚遊此寺,有『緣陰生晝寂』之句。後人慕之,作保陰堂。元翰林學士虞集撰記。」《寶鐵齋金石文字跋尾》:「尊勝陀羅尼經幢,末題云:「弟子司馬閏,製造於開元寺。丁巳正月二十八日。』 高不過八寸,字小如豆,絕無剝泐,經幢中之精品也。向在開元寺,不知何時失去,今歸嘉禾張叔未孝廉。」 《寶素齋金石書畫編年錄》:「訪吳中石佛像於開元寺,膜拜瞻觀,見佛背刻『維衛佛、迦葉佛』等字,並無年月,未經手拓。」。咍志:甘泉題記,正書,後至元三年仲夏。在郡城開元寺前。 《續高僧傳》:惠曼字元素,河東人,九歲出家。精勤結業,入會稽天台。數年還吳,止通玄寺,結徒勵業,十七年不出寺門。 《宋高僧傳》:湛然,荊溪人,左溪朗公之法子也。大曆中,說法於開元寺,嘗云:「一念無相謂之空,無法不備謂之假,不一不異謂之中。在凡為三因,在聖為三德。」始天寶,終建中,以自證之心,說未聞之法。著述甚富,行於世。僧元浩從受業,遂入其室。 《紅蘭佚乘》:藏經合,在城南開元寺,「以磚石累成,不用梁柱,俗呼無量殿。分三門,曰阿修羅,曰毗奈耶,曰瞿毗曇。其合並無經焉」。 案:三門之梵文,為經、律、論三字,《大藏》之綱要也。今合中有明石刻,章藻書《梵綱經》。
寺前橋 寺後橋 寺西橋 《祥符圖經》著錄開元寺橋、寺後橋、寺西橋。 《吳地記》著錄開元寺橋。《吳郡志》著錄開元寺東橋、寺後橋。 案:盧《志》同《祥符圖經》,《姑蘇志》同《吳郡志》。 乾隆《吳縣志》:「寺東者,今名琵琶橋。」 又案:寺西者,今論「螺絲橋」。 又案:《姑蘇志》作「延佑年建」,疑重建之訛。
載耜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著錄長洲古坊中。 《吳郡志》:「開元寺東。」 盧《志》:紹定二年重立。 《詩序》:「《載耜》,春籍田而報社稷也。」則此坊為社壇而設。
梅家橋 《吳地記》著錄。 《吳郡志》、《姑蘇志》著錄,均作「梅橋」。 盧《志》:「梅家橋,盤門內新橋南。」《姑蘇志》:「一稱梅家橋,在新橋南。梅聖俞寓此。」 宣統《吳縣志》:「復聖顏子祠,在盤門內梅家橋,舊在楓橋顏家場。」又《列傳》:漢有梅福,宋有梅摯、梅堯臣。 盧《志》:「梅都官園,在府治西南。《祝杠野錄》:聖俞晚年謝事,卜築滄浪之旁,正與子美相鄰。二公一時名勝,日夕往還,酌酒賦詩,相得甚歡。至今稱其地為梅家園。」 案:梅家園疑在梅家橋附近。
坤維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著錄古坊中。 《吳郡志》:「瑞光寺東。」 盧《志》:紹定二年重立。
瑞光寺(寺西有塔。) 《吳地記》:「瑞光寺,在縣西南四里,開寶九年置,舊名普濟院。」 《吳郡圖經續記》:「瑞光禪院,在盤門內。故傳錢氏建之,以奉廣陵王祠廟。今有廣陵像及平生袍笏之類在焉。嘉佑中,轉運使李公復圭請本禪師侍持。吳民競致力營葺,棟宇完新。相國富公有書頌,刻石院中。」 《吳郡志》:瑞光禪院,在吳縣西南,舊普濟院。宣政間,朱勔建浮屠十三級。靖康焚毀。淳熙十三年,寺僧重葺,稍復舊觀。盧熊《志》:「瑞光寺,在今縣西南,舊名普濟院。宋宣政間,朱勔建浮圖十三級,五色光見,經夕不散,故號『瑞光』。靖康焚毀。淳熙十三年,寺僧重葺,稍復舊觀。」《姑蘇志》:吳赤烏間,僧性康建,名普濟院。宋宣和間,五色光現,詔賜今額,並賜塔名「天寧萬壽寶塔」。靖康兵毀。淳熙間重建,並復塔七級。元季復毀。洪武中,僧曇芳重修,僧大佑記。寺有四瑞堂。(以塔光、法雷、合歡竹、白龜池名,釋弘道記。) 《吳郡金石目》:「《吳郡梅隱庵記》,紹定三年十二月,范元衡撰,趙琳書,正書,方萬里題。蓋在盤門內瑞光寺大殿壁間。錢氏《跋尾》載之。」 《實鐵齋金石文字跋尾》云:石:「瑞光塔磚題字,在塔中,正書,四行。文云:『吳縣太平鄉木瀆鎮廟橋西街南面北居□女□□顧氏五二娘,舍磚柱一□追助先考顧十七郎、妣張氏六娘、亡夫趙□郎眾魂超升。」案:瑞光塔修於朱勔,其為宋物無疑。」 宣統《吳縣志稿》:「瑞光寺石造像題字,大中祥符五年。見訪冊。」「禮賢祠,祀明章莊湣公溢。初創建於支硎山麓,其後建於閭邱坊巷。清道光二年,移建於瑞光寺前妙環街。」丹徒江君世榮近著一書,曰《中國之塔》,考初平四年笮融建於徐州牧陶謙境內之塔為第一次,而第二次則為孫權赤烏中所建之諸塔。我吳普濟揮院即瑞光寺,其一也。餘若建業建初寺阿育王塔、上海龍華塔、高淳保聖寺塔均是,特今存者非原來之舊耳。附識於此,以光我考證,且擴而大之,以蔚為國光也。。┘笮融建塔事,一見於《陶謙傳》,初平四年曹操擊謙事後,其文曰:「初,同郡人笮融,聚眾數百,往依於謙。謙使督廣陵、下邳、彭城運糧。擻諳三郡委輸,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合周圍,可容三千許人,作黃金塗像,衣以錦彩。每浴佛,輒多設飲飯,布席於路,其有就食及觀者且萬餘人。」又見於《劉繇傳》。惟文作「垂銅盤九重,下為重樓閣道」云耳,亦云笮融丹陽人。 案:最近丹徒煙墩山出土器有矢簋,頗疑笮、笪同義同音,而 「矢」字則其古文。吳越以奄人歸,安置毗陵奄城,並為貴人塚,已見《毗陵志》。近年亦有陶器出土。而矢人南來,亦與奄人事同,不見於《吳越春秋》、《越絕書》諸書,而久人為尤。蓋奄人被俘事,尚有《越絕》「蒲姓大塚」一條可以想像得之也。吳霸中原,必有殊跡,累係子弟毀宗廟、遷重器之事,必不一而足,非但矢人已也。拭目而俟之矣。
晝錦坊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考本圖,係府學隔岸南巷。
晝錦坊 盧《志》:「招隱堂,在晝錦坊,郡人胡元質給事所居溪堂也。後有荷堂曰『雲錦』。竹堂曰『碧琳』。東又有榭月『秀埜』。水濱對立三石,甚奇偉,乃鎮蜀時所攜者,當時珍之。」 又「程正議宅,在南園傍。公名師孟,少而軒辟,有才志。因過隙地,右開元、瑞光二寺,左南園,嘗曰:『此可以為宅也。』及稍顯,遂得其地居焉。知州晏知止贈詩云: 『衣冠雖盛皆僑寄,青瑣仙郎獨我鄉。』蓋公實吳人也。晏公又名其地曰『晝錦坊』。見《續記》。」《吳郡志》:胡元質,字長文,長洲人,父珣。治生大穰,所親為之宰,負金萬數,珣焚其書,待之如常。元質少穎悟,年未冠,遊太學。紹興十八年,進士高第。亦有隱行。初旅泊行都,聞鄰有貧士夜哭,問之,乃為人責償鬻其女,相與別。元質慨然垂橐予之。壽皇即政,以薦者人為太學正。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禮部兼兵部遷右司。侍經帷,直史筆,參掌內外制。給事黃門,知貢舉。帝眷特厚,為書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及親製論以賜。出守當塗、建業、成都,皆有政績。舊得程公辟光祿南園故居之址,既歸,杜門卻掃,林園池館,日以成趣,扁表其堂曰「招隱」,優遊自遂。奉祠後六七年,以正奉大夫、敷文閣學士、吳郡侯致其事而卒,年六十三。贈金紫光祿大夫,葬橫山。平居未嘗疾言厲色加入,或評人短長。及告以人之傾己,輒俯首欲寐。每自謂於人無怨惡,其心休休然。好善樂施,家貲多推與諸弟未始較,人皆義之。 《吳郡志》:「程師孟,字公辟,郡人。其高祖思,為錢氏營田使,遂居吳。師孟居南園側,號晝錦坊。景佑元年舉進士,累遷判三班院給事中、判將作都水監。歷知楚、遂、洪、廣、越、青州。為政簡而嚴,剸煩製劇,才刃有餘。罪非死者,不以屬有司,獄每為空。寬猛得中,所至人悅。性樂易純質,言無隱情。喜為詩,效白樂天,而允簡直。至老不改吳語。累官光祿大夫,致仕年七十八。樂圃先生朱伯原,少許可,言師孟為政,則曰:『雖韋丹治豫章,孔戥帥嶺南,常袞化七閩,無以加也。』天下以為才。卿吏師米芾亦云『廣平公以文學登科,以政事躋顯,以言語出疆,以恬退告老,足之所及,功利蔚起』云。有詩集。」十卷,奏議十五卷。」
府學 《吳郡志》:「府學,在南園之隅。景佑元年,范仲淹守鄉郡。二年,奏請立學,得南園之巽隅,以定其址。元佑四年,純禮持節過家,又請於朝,復得南園隙地,以廣其垣,卒父志也。紹興十一年,梁汝嘉建大成殿。十五年,王喚繪兩廉像,創謹堂,辟齋舍,規模宏敞,視昔有加。乾道九年,邱崈造直廬。淳熙二年,韓彥古創『采芹』、『印高』二亭。十六年,趙彥操建御書合、五賢堂,在講堂左。五賢,謂陸贄、范仲淹、范純仁、胡瑗、朱長文也。」 盧熊《志》: 「案《祥符圖經》有至聖文宣王廟,在子城西南,未言有學。考之唐史,刺史李棲筠始增學廬,則前此蓋有之,未詳的在何地。朱長文雲吳郡未有學,蓋不審也。」 《姑蘇志》:「府學在城南,延袤一萬九千丈,周一百五十畝。」案:《史記蒙恬傳》:「延袤萬餘里。」南北日袤,東西日廣,見《說文》。
《吳郡志補志》:「吳學久不修。寶慶三年秋七月,大風雨,殿合、堂館、直舍、門廡、齋亭,皆摧圮欲壓。紹定二年,以復田得租遂新之。始於憲守休介,成於郡侯李壽朋。吳潛作《修學記》,陳耆卿作《復田記》。」
大成殿 盧《志》:「建炎兵毀。先葺學宮,而廟貌未遑作也。紹興十一年,直學士梁汝嘉始建大成殿。」《姑蘇志》:「鄭仲熊記。」
洗馬池 《吳郡志》:「洗馬池,在府學之南。」 楊備詩:「一一牽來種是龍,臨深欲下更嘶風。金鞍玉勒拋何處,騰踏渥窪寒影中。」《姑蘇志》:「今學制前臨通衢,衢南皆平。郊左廟外為靈星門。郊之當門處,壘土為小崗隱起。入門則洗馬池,上有石橋,錢氏古跡也。為神道。」
教授廳 盧《志》:「教授廳,先建於大成殿後。洪武七年,重建於明倫堂之西偏,即今廳也。」
楊家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府學前。」 乾隆《吳縣志》:「府學前西。」 馮《志》:「錢處士允治宅,在府學東北。」 王汝玉《梵麓山房筆記》:「吾吳近建節孝總祠於盤門內楊家巷。」 《山中白雲詞•一萼紅序》:「束季博園池,在平江文廟前。」 牟巘《陵陽集•東季博山園詩》有東壑、第一溪、釣台、雲關諸勝。 袁易《靜春堂詩集•正月十六日與德鈞、子敬、翼之洎兒子震遊束季博山園賦詩》。許廷誥《山中白雲詞校釋》稿本云:「案蘇州郡學,猶宋時范帥舍宅。玉田所稱『文廟』。大約即此,但『洞戶』、『峭石』、『千峰』等語,似與今勝概不合,豈季博園池乃今滄浪一隅耶?」 案:滄浪亭在郡學側,與玉田所謂稱文廟前不合。楊家巷一帶,與郡學望衡對宇,多廢圃荒園,束氏園池或即在此中。盧公武洪武《府志》迭載林、魏、張三家院子在孝義坊、龐耆巷一帶,與郡學地極近,而獨不載束園,豈以季博近在元初,去公武著書時不及百年,不足以稱名勝古跡而忽之歟? 又案:《姓騰》云:石《宋史》有東莊。今本《宋史》不列正附《傳》目,不易檢得。近志《藝術傳》有束宗庚,字章孟,不知與季博世系何如也。 又案:束季博名山,蓋取博山地名為名字解詁。。咍志:石碉書隱,在府學西,隱士俞琰所構,因以「石碉」自號。中有詠春齋、盟鷗軒、端居室,皆其孫貞木所作。貞木孫振宗又作九芝堂,皆久廢為菜圃。
社壇巷 盧、王。」《志》均著錄。。┘本圖,在晝錦坊東南雄節營南。
社壇 《吳地記》:「社壇並風伯雨師壇,並在吳縣西南五里。」 盧《志》:「宋本府社稷壇,在子城西南四里一百五十步。吳縣社稷壇、風伯雨師壇,《圖經》云並在縣南四里,即今之州城內。後社稷在縣樓西北,寶慶中趙善瀚創。」 《姑蘇志》:「初,附郭二縣在宋亦有社稷壇。今皆統祭於府。」
雄節營 《吳郡志•營寨門》:「禁軍,雄節第九指揮。」 盧《志》:「雄節第九指揮,元額五百一十人,在府學南。」
奚公橋巷(未見著錄。) 奚公橋 奚婆橋巷(未見著錄。) 奚婆橋 二橋,《吳郡志》、盧《志》、《姑蘇志》著錄,並作「趙公橋」,不知何據。康熙《志》「瑞光寺東。」 乾隆《吳縣志》:「二橋並列。」 道光《志》:「二橋俗名琵琶橋。」案:琵琶橋乃開元寺東橋,道光《志》失考。 《吳門表隱》:「宋善士奚仁三夫婦建。」
剪金橋巷(未見著錄。)。咍志:水團巷列西南隅。疑此巷仍繼續北段而名水團。
剪金橋 《吳地記》、《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升平橋東側。」 乾隆《吳縣志》:「明澤橋東轉北。」。咍志:復聖顏子祠,宋元豐八年後裔奏建。初,敕建於陽山之麓。後移至升平里。案:升乎里之名,不見於志乘鄉里門,疑即升乎橋一帶。 《吳郡金石目》:「集祥里人義泉題記,淳佑庚戌,正書,在布政司大街。」案:街在剪金橋附近。
孫老橋巷(未見著錄。) 今念珠街。
孫君坊 《吳郡志》:「孫君坊,孫老橋。」盧《志》:「知州孫冕修白頭橋,因名。紹定二年重立。」《姑蘇志》:「船場巷,知州孫冕修唐白頭橋,建坊因名。」《姑蘇志》:孫冕字伯純,新淦人。天禧中,知蘇州。治獄不濫,斷訟如神,弛張在己,無所吐茹。吏畏而民愛之。嘗病癬州,人爭為詣佛寺祈福,復立生祠於萬壽寺。甫及引年,大書一詩於廳壁,拂衣歸九華山。朝廷高其風,許再任,召之不起。
孫老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均著錄。 《吳郡志》:「在運河上,唐白頭橋也。郡守白居易所建,因是名之。本朝天聖初,郡守孫冕重修,故易今名。梅摯《過白頭橋詩》:『白頭橋奈白頭何,(是橋唐牧白公建,因得名。遲歲伯純修之,人呼孫老。)舊德如存故老歌。不特輿梁起遺愛,大都才美服人多。』」 盧《志》:「今為石岩橋,元總管道童建。『石岩』。其自號也。」 《姑蘇志》:一在今府治西。」 同治《志》:「在織里橋西。」吳會亭、升羽亭、候春亭、茂苑亭、春波亭,並在孫老橋東、織里橋之西,河北岸。見舊志。 盧《志》:「范參政府,在西河上。有壽礫堂,文穆公成大所居。其南有范村,以唐胡六子涉海所遇為名。中有重奎堂,奉孝宗御筆。傍有便坐,梅日『淩寒』。海棠曰『花仙』。荼蘑洞中曰『方壺』。眾芳雜植曰『雲露』。其後庵廬曰『山長」。具見公所撰《范村記》。」《姑蘇志》:「淥水園,在孫老橋東,故為朱勔別墅。元至正中,廬山陳惟寅、惟元兄弟購得之,取杜詩名園,依『錄水』之句更此名。園中有來鴻軒、清泠合、蘿徑等名。高啟為之序。。咍志:明末張世偉即遺址改辟泌園,今俗猶稱「朱家園」云。。咍志:錄水園,在孫老橋東南,舊為朱勔同樂園,今世俗猶稱朱家園。 盧《志》:「勔貴幸時,即其家建青華帝君像,名神霄殿,其御書開賜名『頒忠』。龔氏《紀聞》:『圃中有水閣,作九曲路,以入春時縱士女遊賞。勔敗,不數日墟其圃。『《談雋》:『勔得罪,詔籍其家。入圃中,異石林立,視神運峰石不相上下,估官擬以為獻。發運司幹當公事黃策,亟移文於郡,命攻石者五十輩,黎明盡碎之。同列力爭,謂:『宮禁設復取索,奈何?』策曰:『花石綱為東南巨蠹,其可復以此蠱上心耶?策寧忘軀,不忍存石。萬一達聽,願獨當重辟,迄亦無他。」案:史紹興二年,以朱勔地賜孟忠厚。元至正中,陳汝秩、汝言得之,更名錄水園。 《吳地記》:「朱勔宅前橋。」 《吳郡志》:「太湖石,出洞庭西山,以生水中者為貴。石在水中,歲久為波濤所衝撞,皆成嵌空,石面鱗鱗作靨,名彈窩,亦水痕也。沒人縋下鑿取,極不易得。石性溫潤奇巧,扣之鏗然如鍾磬,自唐以來貴之。其山上者名旱石,亦奇巧,枯而不潤,不甚貴重。白居易品牛僧儒家諸石,以太湖石為甲。宣和五年,郡人朱勔造巨艦,載太湖石一塊入京師,以千人舁進。是日,役夫各賜銀碗,並官其四僕,皆承節郎,及金帶。勔遂為威遠軍節度使,而封石為『盤固侯』。勔誅,餘小石未獻者,留郡西河兩旁,悉歸張循王家。比年士大夫好石者,多山中人,始以早石加斧鑿,作玲瓏意,又剜石面,贗作彈窩紋,衒不識者或得善價。」 《宣和遺事》:「先是,朱勔運花石綱,分差著楊志、李進義、林冲、王雄、花榮、柴進、張青、徐甯、李應、穆橫、關勝、孫立十二人為指使,前往太湖等處,押運夫搬運花石。」 《吳門表隱》:「十八魚池,在朱家園,皆宋朱勔所浚,棄田墟室,甚侈。」。咍志:靈官廟,初名上善庵,在胥門內朱家園,宋建炎間建。嘉定二年,賜額「靈應行祠」。 宣統《吳縣志》:「糾察司廟,在朱家園。」。咍志:石岩橋題記,正書,後至元二年。
乾隆《吳縣志》:「安隱道院,在石岩橋南,宋嘉熙間建。」
胡家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俗名線香橋。」。弆熙《志》:「來遠橋側。」 乾隆《吳縣志》:「鄉貢士張世偉宅,在來遠橋東壽寧巷。」
芙蓉巷 見《姑蘇志》。。弆熙《志》:「開元寺西。」 乾隆《吳縣志》:「今呼孫衙弄。」
廟灣巷 今廟灣街。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盤門內。」 案:同治《志•城圖》。在瑞光寺東,直接司前街。
伍相公廟 《吳郡志》:伍員廟,在胥口。盤門里又有員廟,即雙廟是也。 又:南雙廟,在盤門里城之西隅。二廟,左英烈王伍員也,右福順王隋陳杲仁也。建中靖國中,太守吳伯舉重修。是時蔡京為翰長罷,過吳門,為作記。 盧《志》:李宗譯《圖經主石,嘉熙元年,知府王遂改福順王歸常州,立吳相伍君、漢破虜將軍孫君二祠於此,仍為文以祭。伍孫雙廟,謂此。 《姑蘇志》:「吳相伍大夫廟,在吳縣盤門內。舊在縣西南三十二里胥山上,即子胥死處,俗云胥王廟。宋元嘉三年,吳令謝詢始徙廟入城。宋建中靖國間,太守吳伯舉重修。元大德三年,嘗著靈異,特增為『忠孝感惠顯聖王」。至正間,廉訪僉事李仲善別立廟於胥門上。(鄭元佑記。)後仍立今廟。成化十五年,廟毀。御史劉魁重建。每春秋祀之,祝文曰:『孝以雪讎,忠以報國。白馬素車,威靈赫奕。』」 又:「專諸墓,相傳盤門里伍大夫廟側。」
廟橋灣(未見著錄。)
廟橋 《祥符圖經》著錄,作盤門橋。 《吳地記》作盤門里廟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廟橋,雙廟橋。」 《姑蘇志》:「伍大夫廟西,近盤門,又名盤門橋。」 乾隆《吳縣志》:「伍大夫廟南。」 案:今名窺塔橋。
土地廟
吳門亭 《祥符圖經》:「艤舟、吳門、通波、通海四亭,並在轉運使衙西偏。」 《吳郡志》:「吳門亭,在盤門內。」
程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近盤門。」收稅亭 案:都稅務即設於驛前,此稅亭當屬之。
藥市街 (見《藝風堂金石目》。是名向未見於志乘,不知何所據甲石然。) 今學士街。 案:盧《志》水團巷後列夾城巷,乃屬西城而隸吳縣者,疑即此。 《藝風堂金石目》:「集祥里人義泉題記,正書,淳佑庚戌九月,在吳縣藥市街。」 案:《武林舊事•諸市門》「藥市,炭橋」下,列花市、珠市、米市、肉市、菜市、魚行、豬行、布市、蟹行、花團、鯗團。此藥市之一證。 案:吳白芷、吳茱萸之見於《本草拾遺》者,無論矣。薄荷、紫蘇,以出府學旁者為貴,見戴延年《吳語》及《姑蘇志》。又蛇子生太湖旁。《元和郡縣志》:「蘇州貢蛇子三升。」《本草綱目》:「術,隨地皆生。吳中彎窿山者,曰穹術。」蘇頌《圖經》:「《本草》麥門冬出吳地者尤勝。」《名醫別錄》:「蘭草生太吳池澤。」《山志》:「人參,生山高處,或有能采者。」《香山小志》: 「產穹窿山,俗呼野人參。」《陽山志》:「野菊,九月采花,或有結實者。」此外不全以吳著而產於吳中之藥。 案:諸歷代本草、吳地山水志乘尚有近百種,宣統《吳縣志稿》悉載之,故吳中藥市,名聞天下。改制之初,吳中張公紱先生一麟,有一長隨為雁蕩采藥家子弟,從公紱先生遊寓穹窿山寺,一月歸,謂余曰:「穹窿僻地塢中,有半部《本草綱目》。」善哉斯言!余為之肅然起敬。此君姓武名豹,溫州土著,年少於余,諒猶健在也。」
明澤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在西河上。題云『皇佑五年建』。易石時歲月也。以路通盤、閶,為戍卒經由之地,故俗稱過軍橋。景定五年重建。劉震孫題名立石橋上。」 道光《志》:「今名歌薰橋。」 馮《志》:「明水利分司,在明澤橋東。舊為驛館廄坊,後改為按察分司署。凡兵備、督糧、水利諸憲使,悉駐節焉。」又:「明督糧館,在明澤橋南。」
驛後巷 盧《志》著錄。 案:當在姑蘇館後。
驛橋 今名來遠橋。本圖失載。 《祥符圖經》著錄。 《吳郡志》失載。 盧《志》著錄。 《姑蘇志》:「來遠橋,胥門內,舊姑蘇驛居此。宋紹興間,王喚奏建,專待國信使,取《魯論語》名之。又名驛橋。」《寰宇訪碑錄》:元修來遠橋題記有「重九日,章府一力重建」字。 案:此南章家橋題,孫氏蓋訛錄也。
賓興坊 《吳郡志》:「賓興坊,貢院南。」 盧《志》:紹定二年重立。 《姑蘇志》:「即今明澤橋北。」賓興館 《吳郡志》:「賓興館,在貢院前河西。」
貢院 《吳郡志》:「貢院,在西河西明澤橋北,舊西比較酒務基。乾道四年,郡守姚憲建。范成大書額。」案:後四十年,太守陳公辟而廣之,周南記。見周南《山居集》卷四《平江重修貢院記》。《記》文見宣統《吳縣志》。 馮《志》:「西察院,在明澤橋西,即宋貢院舊址。紹定元年,建吳縣學於其地。宣德七年,況鍾遷學,改軍器局。成化五年,賈奭改建,以待監察御史巡歷。」 宣統《吳縣志》:「財帛司堂,在升平橋西南,本宋貢院舊址。」
都稅務 《圖經續記》:「稅務,舊在驛前,范文正公遷於西河上,公私舟楫往來,甚以為便。」 盧《志》引《吳地記》及《祥符圖經》云:「商稅務,在子城西三里一百四十步。」案:據此,則舊稅務尚不在驛前。《文獻通考•征榷考》:「宋朝每克復疆土,必下詔蠲省。凡州、縣皆置務關,鎮或有焉,大則專置監官臨,小則令佐兼領。諸州仍令都監、監押同掌之行者齋貨,謂之過稅。」
抽解場 盧《志》:「在明澤橋南。」 《文獻通考•征榷考》:「隆興二年,臣僚言:『熙寧初創立市舶,以通貨物。舊法抽解有定數,而取之不苛,納稅寬其期限,而使之待價,『懷遠』之意實寓焉。邇來抽解名色既多,兼迫其較納,使之貨滯而價減,所得無幾。恐商旅不行,乞下市舶司約束。』從之。」
監倉廳 《吳郡志》:「監倉廳,在姑蘇館前。」 盧《志》:「監耀納倉廳,在姑蘇館前。淳佑中,李惴重立題名,朝奉大夫黃濤記。」 《文獻通考•市耀考》:「經者,民庶之事。古之帝王,其粟米取之什一所賦而有餘,未有國家而耀粟者也。而羅之說,則防於齊桓公、魏文侯之平羅。後世因之,曰常平,曰義倉,曰和耀,皆以平耀藉口者也。其經粟也,亦諉曰貧民穀賤錢荒之弊。及其久也,則官未嘗有及民之惠,而徒利積粟之入矣。」
姑蘇館 姑蘇台 《吳郡志》:「姑蘇館,在盤門里河西城下,紹興十四年郡守王喚建。體勢宏麗,為浙西客館之最。中分為二,曰南館、北館。紹興間,始與金通和,使者歲再往來,此館專以奉國信。貴客經由,亦假以蟻船。登城西望,吳山皆在指顧間,故又作台於城上,以『姑蘇』名之。雖非故處,因館而名,亦以存舊事也。制度尤瑰特,為吳中偉觀。此台正據古胥門,門跡猶存。又有百花洲,在台下。射圃,在洲之東。台、洲亦皆喚所建,並館額皆吳說書。」 盧《志》:姑蘇館,文臣非大中大夫、武臣非觀察使以上,不許指占。有版膀揭諸外廊。孫覲云:「姑蘇館宏麗雄深,為三吳之冠,承平時亦未嘗見之。」咸淳二年三月,又大修之。通判吳必大記。
百花洲《姑蘇志》:「百花洲,在西城下,胥、盤二門之間。」高啟、姚廣孝均有詩。 案:高啟著有《青邱詩集》。姚廣孝著有《逃虛子集》。 盧《志》:盤隱,在盤門里運河之陰,郡人黃由之別墅。宣統《吳縣志稿》:百花庵,在齊門內百花洲上,舊名崇慶院。宋淳佑八年,長者時安與其弟清舍田園建。明吳寬見庵中百花佳勝,形諸賦詠,遂習焉為號。 今案:乾隆《吳縣志》云:「百花庵,舊名西隱庵。而西隱庵宋碑,在今瑞光寺西一小庵中,或即古梅隱庵址。曲折變遷,不復可考其淵源。惟百花洲在胥、盤二門間,則西隱庵為百花庵於地最合。近志云齊門,似未深考。」
卷二•西北隅
[编辑]大街見前。
鐵瓶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在西市坊口。」。弆熙《志》:「在西市坊內。昔有仙人枕鐵瓶臥此,故名。」 黃省曾《鐵瓶篇》:「仙人飄飄自何至,紺髮方瞳紫霞氣。金瓶貯酒醉枕之,玉山傾倒干將市。時人不識謂凡流,轉眼飛空那可求。鼓琴知坐白羊石,嘯月還應黃鶴樓。此瓶昔把玄邱去,至今猶記仙人處。吳王宮西碧草春,千年空自思飆輪。」 《吳門表隱》:「鐵瓶在仁德坊東。唐初有仙曾作枕臥所遺。明義夫馬容家藏。後歸金氏。近屬汪氏,內有鐵瓶書屋。」 馮《志》:「陳僖敏公鎰宅,在鐵瓶巷。公以師保致政。歸,治第得蔡君謨所書晝錦石碑,又有芝產於堂柱,人以為公完全名節之徵。」 宣統《吳縣志稿》:「義夫馬容宅,在鐵瓶巷。」
西市橋 《吳郡志》及盧《志》、《姑蘇志》均作西市門橋。 案:西市橋在鐵瓶巷,利市橋尚在少北。康熙《志》以後,均與利市橋誤合為一。又,西市橋一稱西市坊橋。馮《志》:明理刑館在西市坊橋,割永定寺之一隅。
西市坊 《吳郡志》:「西市坊,鐵瓶巷。」 盧《志》:「西市坊,即西市門。紹定二年重立。」 《姑蘇志》:「西市坊,鐵瓶巷口,即梅福所隱西市門。」
穀市橋 《祥符圖經》、《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鐵瓶巷內。」。弆熙《志》:「鐵瓶巷口。」 馮《志》:「鎮撫司獄,在穀市橋西。」
康王廟巷 今仁德里,一名仁德坊。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市曹橋北。」
周康王廟 盧《志》:「周康王廟,在吳縣市曹橋正北。嘗浚河得唐建廟碑,載基址甚廣,即為居民所壞。」 《姑蘇志》:或云晉、隋間嘗戮人於市曹橋,因立康王廟,取成、康「幾致刑措」意。其廟宋後益傾圮。天順初,里人吳孟融重建。 《紅蘭佚乘》:「康王古廟,在鐵瓶巷北。《志》云『周康王廟』,並附會以『刑措』之說,未可信也。案:《說鈴》、《述異記》亦載杭州康王廟,以為司虎之神,殆因有虎患而祀之。《癸辛雜識》云,宋、元以來,平江多虎患也。」
永定寺巷(未見苦錄。)
永定寺 《吳地記》:「永定寺,梁天監三年蘇州刺史吳郡顧彥先舍宅置。陸鴻漸書額。」 《吳郡圖經績記》:」韋蘇州罷郡,寓居『水定』,殆此寺耶?舊在長洲界,後於永定鄉安仁里。」 《吳郡志》:「永定寺,在吳縣西南。」剛梁所置。」 盧熊《志》:「永定寺,在今縣治東,建於前梁。唐刺史韋應物嘗題詠之於此。」 韋應物《遊永定寺北池僧舍》:「密竹行已遠,子規啼更深。綠池芳草氣,閑齋春樹陰。晴蝶飄蘭徑,遊蜂繞花心。不遇君攜手,遂復此幽尋。」 《姑蘇志》:韋應物,洛陽人。貞元初,自左司郎中為蘇州,年五十餘。在郡與秦係、邱丹、顧況、釋皎然相酬唱。罷官後,寓居永定精舍。 《姑蘇志》:永定講寺,在吳縣東南。唐乾符間賜今額。韋應物罷郡,寓寺中,故多賦詠。初,寺在閶門北。景福五年,始遷於此。天福中,更名「普慈」。元僧聲九皋作海印堂,又取韋應物詩語,作閑齋。元末毀。洪武中重建。 同治《志》:「永定寺,一名普慈天台教寺。」其文係引吳郡、姑蘇兩《志》。 《宋高僧傳》:「齊翰字等至,吳興沈氏子。天寶八載,配名永定寺。十載,躋五分壇,納形具戒,移名開元。大曆中,轉隸武丘。皆從兩州道俗所請也。翰道性淵默,外則澹然,而精敏罕儔。蘇、湖戒壇,每當請首。大曆十年,入『流水』念佛道場。是夜「四方念中頓現,蓋純誠之所感也。門人如隱戒壇。宣兌等,與吳興皎然結法門昆弟之友。」案:釋清晝《皎然集》八有《齊翰塔銘》。《陶齋藏石記》:「宋開禧二年,胡六八將仕井闌題記:『恭入普慈教寺十六觀堂常住,堂開井一口。』」案《姑蘇志•官署門•吳縣》:「至正末,張氏遷於永定寺後十六觀堂舊基。」則十六觀堂當在永定寺中。 《釋典提要》:「《觀無量壽經》說十六觀,故曰《十六觀經》。」十六觀者,往生西方極樂之門戶,故云十六觀門。又真言準於顯教九次第定之順逆觀,就無盡法界與無餘眾生界,立十六觀門。無盡法界有八門:以一切心為一心,(順觀。)以一心為一切心,(逆觀。)以一心為一心。(三門。)以一切心為一切心,(四門。)以一切門為一門,(五門。)以一門為一切門,(六門。)以一門為一門,(七門。)以一切門為一切門。(八門。)其中心以所入之體而名,門以能入之教而名。無餘眾生界有八門,如上。無盡法界為一法界門,而觀諸佛法界。無餘眾生界為多法界,而觀九界差別之迷境。(出《大日經疏》三,《演密鈔》四。
修竹巷 盧《志》未著錄。 《姑蘇志》:「尚書巷,故吳文定公所居,舊名修竹。」 案:今名尚書里。乾隆《吳縣志》:「御史顧其國宅,在尚書巷。」 謝靈運文「南貢金竹」。《吳郡志》:「金竹,不甚大,色如金,今不多見。宋蔣堂嘗有詩詠之,結尾有『不見修篁但見金』之句。」 同治《府志》以為「色如蒸栗」。非是。案:金竹出筍最佳,而性軟潤,竹細而長,青翠逼人,見《竹譜詳錄》。 案:所謂修篁,即修竹也。
利市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在鐵瓶巷口少北。 案:舊志多誤合於西市門橋。
鵝闌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乾隆《吳縣志》:「尚書里口,利市橋北。」
彈子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案:在尚書里北。 《吳越春秋》。陳音謂越王:「弓起於彈,彈起於古之孝子。」《世本•作篇》:「揮作弓,夷牟作矢。」餘杭大師嘗謂:「弓矢之始,不相為用。矢作袖箭形,弓作激彈物。彈實遠古於矢。」觀宋代馬黃之弩,猶在干將坊馬黃橋;彈子之售,則樂橋大市北之嘉魚坊。而弓、矢、彈不制於一處之事,猶存蹤跡。
鴨舍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案:在今彈子巷口。
嘉魚坊巷 盧《志》未著錄。 《姑蘇志》:「俗名孫織紗巷。」 《吳門表隱》:「莎羅樹,在集福庵內,宋人手植。」案:集福庵在嘉魚坊巷。 織紗,出姑蘇郡城。素者名銀條,即漢所謂「方空」也。花紋者名夾織。亦有金縷彩妝諸製。一種輕狹而穀文者,曰縐紗。《吳邑志》:「紗有數等,暗花為貴。其紋疏者,曰天淨紗。」乾隆《府志》:「又有本色花素生紗,夏月可代絺綌。」案:凡絹之輕細者,古作紗。周王後夫人之服,以白紗穀為裹,謂之素紗,見《周禮•內司服》。六朝以後,諸織品中以紗為特重,用亦最廣。凡公服皆用皂紗、絳紗,冠則用烏漆紗,非特為暑月之服而已。又,凡輕薄爽滑、宜於夏服者,皆謂之紗。如亮紗、熟地紗、官紗、葛紗等,皆以紗為總名,非同一物也。楊舍橋 本圖有橋無名。 范、盧、王三《志》未著錄。。弆熙《志》:「楊舍橋,琵琶橋南。」 案:在嘉魚坊巷東口。
濟川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濟川橋,孫織紗巷。」 《姑蘇志》:「嘉魚坊巷內。」
嘉魚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著錄。 《吳郡志》:「魚行橋西。」 盧《志》:紹定二年重立。
光蕩巷 今廢。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黃土塔橋南。」。┘本圖,在古琵琶橋西。今麋都兵巷、孫織紗巷間,有窒弄一,是其遺址,土人云俗稱光蕩子巷。以許蘊子巷、顯子巷例之,或古名也。《吳郡志》:「丁晉公師老鬱先生,居光蕩巷。」 元莫起炎號月鼎,苕溪人,生宋寶慶間。少業舉子不利,慕玄學,至青城山,見無極徐直卿,授以雷術。又聞建昌鄒鐵壁得王侍宸斬勘法,委身童隸事之。至元中,命典道教事,力辭歸,止於光蕩巷,學者填門。見宣統《吳縣志稿》引《長洲志》參《姑蘇志》。
琵琶橋 范、盧、王三《志》均失載。。弆熙《志》:「靸鞋橋南。」
麋都兵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案:在光蕩巷北。同治《志》「兵」作「賓」,誤。 盧《志》:麋凳字伯升,溧子,師旦孫。其先朐人。端平初,監無為軍襄安鎮,實濡須要衝。三年,北兵益張。凳習射訓兵,修器械,易旗幟,軍容士氣一新。知軍丁仁以三鄉民兵俾弇總統。提舉羅愚薦於朝。嘉熙二年,以兵射發策,凳即所閱歷敷陳知。貢舉遊似異之,擢進士第,差行在豐儲西倉斛麵機察官。淳佑初,北兵至通州,時議以防江為急,凳上五事。後知安慶府,境有嘉穀之瑞,父老生為立祠。轉朝議大夫,封吳縣開國男。卒年六十七。 石《志》:「集福庵,在西北隅麋都兵巷,宋嘉定間僧智明建。」 宋淳佑庚戌,集祥里人井泉題記:「集祥里黃土塔橋南麋都兵巷」云云。
趿鞋橋《吳郡志》以下著錄,作艱鞋橋。《姑蘇志》:「小平橋東。」乾隆《吳縣志》:「吳縣東橋南。」案《集韻》:「嬰兒屨,謂之靸。」《廣雅•釋訓》:「趿趿行也。」當以靸鞋為長。 《集韻》:「嬰兒履,謂之靸。」本圖題榜作「趿」,考字書「趿趿,行貌」。單舉一字,於義未安,疑當時俗訛。《姑蘇志•土貢門》引《唐書》,吳中貢,曰白簟、草席、鞵。此云吸鞵,正大小鞵之義。又:吳中宋貢生絲鞵,皇佑敕罷。《吳郡志》又著錄草鞵橋,於此均有所維繫。
小平橋巷(未見著錄。) 今慶元坊。 案:府前有平橋,故縣前稱「小平橋」。
小平橋 《祥符圖經》著錄,作吳縣前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吳縣前橋,今名小平橋。」《姑蘇志》:「小平橋,醫學前。」
百花巷 見盧《志》,疑即今金太史場。 宣統《吳縣志稿》:「聽楓園,在金太史場,歸安吳退樓雲所居。」
絲行橋 《吳地記》、《吳郡志》著錄。 盧《志》:「絲行橋,百花巷口。」。弆熙《志》:「小平橋南。」同治《志》:「今訛為『私行』。 宣統《吳縣志稿》:《急就章》注:『抽引精繭出緒,曰絲。』今吳縣各鄉及洞庭山皆產。」
諸先生巷 今訛「查先生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在小市橋東北,俗又訛「官宰街」。 盧《志•氏族門》:「諸姓(音遮)。後漢洛陽令諸施,吳郡人。今吳郡有此氏。」 《江淮異人錄》:「昔有查先生,精於黃白之術,嘗居此。」見《紅蘭佚乘》引。是「諸」之訛「查」。蓋已久矣。 《莞圃藏書題識》六《席上輔談跋》云:「『查先生』一條,是姑蘇人,可入《府志•雜記門》,並曉近時查先生巷名所自來。因略舉,有裨多學而識者表出之,俾知此書所由重也。」
丁家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西橋東,嘉定六年建。」。弆熙《志》:「吳縣西橋東南。」 宋吳中丁氏以晉公為最著,而丁家巷在城東隅,此則在城西山且其故居歟?
永定寺後橋 范、盧、王三《志》均失載。。弆熙《志》:「小市橋側。」 乾隆《吳縣志》:「小市橋東側。」道堂巷 盧《志》著錄。 案:此道院疑為澄虛觀。
褚家巷 今馬醫科。 《姑蘇志》著錄,作流化坊巷,云在吳縣治東。盧《志》:吳縣治、雍熙寺菜圃,官與之互換,以褚家巷為雍熙寺砧基。 《南齊書》:褚伯玉字元璩,錢唐人也。少有隱操。居瀑布山三十餘年,隔絕人物。王僧達為吳郡,苦禮致之。伯玉不得已,停郡信宿,才交數言而退。寧朔將軍邱珍孫與僧達書曰:「聞褚先生出居貴館,此子滅景雲棲,不事王侯,有年載矣。自非折節好賢,何以致之。」答曰:「褚先生從白雲遊舊矣。近故要其來此,冀慰日夜。此談討芝桂,借訪荔蘿,若已窺煙液,臨滄洲矣。」《南史•蕭惠基傳》:「當時能棋人,琅琊王抗第一品,吳郡褚思莊、會稽夏赤松第二品。」。咍志:褚胤年七載,棋入高品。及長,冠絕當時。 案:舊志三褚,特伯玉入吳即回,未必流寓,思莊及胤已列土著。而宋、元以前,吳中絕少褚氏名流,殆思莊或胤之後裔所居耶? 謇藏褚亨《姑蘇名賢後紀》稿本,有伊元擀朱校:「當為褚氏後人之傑出者也。」舊志稱《姑蘇名賢品節》:當為初稿命名,此其定本耳。 盧《志》。莊家橋、任蔣巷附近有褚公巷。 宣統《吳縣志稿》:「曲園,在馬醫科巷,德清編修俞樾所居。中有樂知堂、春在堂、認春軒、艮宦、達齋、曲水亭諸勝。自為之記。」
流化坊 《吳郡志》:「吳縣東。」 盧《志》:紹定二年重立。 馮《志》:「惠民藥局,在流化坊三皇廟西。成化中,移胥門外。」 馮《志》:「袁安節公洪愈宅,在流化坊。」 宣統《吳縣志稿》:「醫皇廟,在清真觀。醫學,舊稱三皇廟,在流化坊,祀伏羲、神農、黃帝。」
縣東橋 《吳地記》、《祥符圖經》、《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吳縣東橋,流化坊內,舊吳縣治於此。」
縣西橋 《吳地記》、《祥符圖經》、《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吳縣西橋,宣和元年建。」
吳縣 《吳郡志》:「吳縣,在府治之西二里。廨宇,紹興二年知縣蔣結建。縣門,淳熙十二年知縣趙善宣重建,並書額。廳之西有平理堂、無倦堂,堂之西有延射亭,天聖七年知縣徐的建。亭之南北各有小山,山有小亭,南曰『松桂』。北曰『高蔭』。皆淳熙五年知縣趙不忿建。吳令壁記二,范成大又為續記一,世代氏姓猶可考云。」 盧《志》:「宋縣治,在府治西北。」裏。秦漢時故治,在子城東北打急路橋之東。唐分州城東南地置長洲縣,與吳分治,遂移今所。縣基本雍熙寺菜圃,官與之互換云。」《宋史•職官志》縣令:「建隆六年,令天下諸縣除赤、畿外,有望、緊、上、中、下。掌總治民政、勸課農桑、平決獄訟,有德澤禁令,則宣布於治境。凡戶口、賦役、錢穀、振濟、給納之事皆掌之,以時造戶版及催理二稅。有水旱則有災傷之訴,以分數蠲免;民以水旱流亡,則撫存安集之,無使失業。有孝悌行義聞於鄉閭者,具事實上於州,激勸以勵風俗。若京、朝、幕官則為知縣事,有戍兵則兼兵馬都監或監押。」
縣丞廳 盧《志》:「丞廳,在縣門內東隅。」 《宋史•職官志》:「縣丞,初不置,天聖中因蘇耆請,開封兩縣始各置丞一員,在簿、尉之上,仍於出身幕職、令錄內選充。皇佑中,詔赤縣丞並除新改官人。熙寧四年,編修條例所言:『諸路州、軍繁劇縣,令戶二萬以上增置丞一員,以幕職官或縣令人充。』元佑元年詔:『應因給納常平、免役置丞,並行省罷;如委事務繁劇難以省罷處,令轉運司存留。』崇寧二年,宰相蔡京言:『熙寧之初,修水土之政,行市易之法,興山澤之利,皆王政之大。請縣並置丞一員,以掌其事。』大觀三年,詔:『昨增置縣丞內,除舊額及萬戶以上縣事務繁冗,及雖非萬戶實有山澤、坑冶之利可以興修去處,依舊存留外,餘皆減罷。』建炎元年,詔縣丞係嘉佑以前員缺並萬戶處存留一員,餘並罷。紹興三年,以淮東經兵火,權罷縣丞。十八年,置海陵丞一員。嘉定後,小邑不置丞,以簿兼。」
主簿廳 盧《志》:「《祥符圖經》云在縣廨東。今在丞廳之後。」《宋史•職官志》:「開寶三年,詔諸縣千戶以上置令、簿、尉;四百戶以上置令、尉,令知主簿事;四百產以下置簿、尉,以主簿兼知縣事。咸平四年,王欽若言:『川陝縣五千戶以上請並置簿,自余仍以尉兼。』從之。自從川蜀及江南諸縣,各增置主簿。中興後,主簿掌出納官物、銷注簿書,凡縣不置丞,則簿兼丞之事。凡批銷必親書押,不許用手記,仍不許差出,以防銷注。」
斑竹巷 盧《志》著錄,「斑」訛「班」。《姑蘇志》不誤。。弆熙《志》:「雍熙寺西巷東堍轉南。」 宣統《吳縣志稿》云:「斑竹,見《姑蘇志》。按:斑竹亦名菸竹。《吳都賦》云:『其竹則筼簹箖菸。』舊《圖經續記》云:石:『今斑竹呼碡瑁竹,又名曰湘竹。其幹有黑點斑斑,如淚痕,與湘出者同,故名。』今吳人以此竹作椅及他器用,頗雅。」 案:《吳門表隱》云:「駙馬府,在臨頓橋東。其中有瀟碧堂,吳三桂婿王永甯所建。籍沒後,拆改尹山崇福寺,惟斑竹廳猶在。」足見吳中斑竹之多矣。
周武狀元巷 今郡廟前。 盧《志》未著錄。見《姑蘇志》。 乾隆《吳縣志》:東華嚴講寺,在周武狀元坊。東吳赤烏間建。宋咸淳初賜今額。明洪武初歸並報恩寺。(旁有祠山張大帝廟,禱雨輒應。)
雍熙寺東橋 今狀元橋。 吳郡、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周武狀元坊口。」 盧《志》:「吳周公瑾宅,在雍熙寺西,故井猶存。案:漢建安三年,孫策為瑜治第於吳,今猶云周將軍巷。宋太尉周虎所居,遂改為武狀元坊。 一云:梁太守陸襄宅,即周虎所居,後為雍熙寺。見府志。
武狀元坊 《吳郡志》:「慶元二年,周虎為廷魁,以名坊,在雍熙寺之東。」 盧《志》:「武狀元坊周將軍巷,吳周瑜故宅,雍熙寺東。今周虎所居。慶元二年立,紹定二年重立。」
雍熙寺 今郡廟址。 《吳地記》:「雍熙寺,在縣北十步,梁天監二年置。舊名流水、法水等寺,後於雍熙中失火燒毀,遂改今名。」「流水寺,吳郡陸襄舍宅置。三殿三樓,高僧清閑建。吳郡縣令田業伯葉書額。」 盧熊《志》:「雍熙寺,在今縣治東北,舊名法水寺。舊有方塔,今廢。」《吳郡圖經續記》: 「雍熙寺,在吳縣北,故傳郡人陸氏舍宅以置,號曰『流水』。舊有三殿三樓,高僧清閑所建也。雍熙中,改今額。寺之子院三:曰華嚴,曰普賢,曰泗洲,皆為講教之所。」《吳郡志》:「雍熙寺,舊法水寺。有方塔,毀於兵燼,至今未能復。」 《姑蘇志》:「雍熙寺,在城武狀元坊內。本周瑜故宅。梁為陸襄太守宅,天監二年舍以為寺。僧清閑開山,名法水寺。唐僧壁法重建。宋始改今額。元毀。洪武初,以其地為城隍廟,僧廣宣乃即城隍廟左重建。」洪武歸並寺觀,隸吳縣八都黃蘆寶壽教寺。 《宋僧傳》:「甄公披緇掛錫於蘇之楞伽山。時白居易守郡,欽其談道,堅請出主流水寺。大和三年化去,年九十。」《景德傳燈錄》:「圓智禪師紹宗,姑蘇人也。性樸野,少依本郡流水寺。出家受具,密契真要。江南李國主建寺,居之。又入山請謁,甚加禮重。」 《墨池編》:「王摩詰書壁碑,唐陳傑書,在雍熙寺。」見《吳門補乘》引。 劉鳳《吳釋傳》:「慧璧,姓弘,蘇人。七歲出家,依法水寺。嚴師明教,隨順修奉。冠肇已後,周遊訪道,門人四遠咸來。常坐不臥者,四十餘年。老無久力,時撫彎幾。貞觀末,年七十餘,稱揚者但云:『不可思議,大德也。』」
普賢院 疑即今寺基。 盧《志》:學道書院,宋咸淳五年知府趙順孫營度武狀元坊北,即普賢子院故址,未成去。
廣惠廟 在今華嚴寺左近。 道光《志》:「在雍熙寺東,把烏城祠山神張大帝。宋慶元三年建。莫子純記。」 《姑蘇志》:「祠山廟,在雍熙寺東。」 《吳郡金石目》:「平江府新建廣惠行祠記,慶元四年六月朔日,莫子純記,孫應時正書並篆額,在郡城城隍廟。」 案:顧廣圻《思適齋集•答葉紉之論廣惠廟碑書》,「烏城」當作「烏程」。 《吳郡金石目》:「張真君行祠免賦府帖石刻,咸淳六年七月,行書,後列書寫典級等街及姓,而不署名。又張真君行祠免苗稅記,下已斷,與上及廣惠行祠碑俱葉紉之訪得,亦列街及姓。」。咍志:盛都憲應期宅,在東華嚴寺前。
雍熙寺後橋 《吳地記》、《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以後不載。今廢。雍熙寺巷(未見著錄。) 寺直南。今神道街。雍熙寺西巷(未見著錄。)
雍熙寺西橋 今郡廟橋。 《吳地記》、《祥符圖經》、《吳郡志》、盧《志》。《姑蘇志》均著錄。。弆熙《志》:「周武狀元巷口。」芝草營巷 盧《志》著錄。 今范莊前。
文正范公之坊 《吳郡志》:「范家園」。 盧《志》:「范家園,雍熙寺後。」 《姑蘇志》:「范家園,在雍熙寺後。范周無外所居。有石刻三大字,郡守李大異書,後移置文正公書院之右。」 又「宋范文正公祠,在義宅之東,即文正書院也。天平山有忠烈廟,蓋公先祠。此則專祀公,而諸子配焉。宋咸淳十年,知府潛說友奏建。自元及今皆因之。祝文曰:『學冠天人,才兼文武。義敦九族,名垂千古。』」《姑蘇志》:「普濟橋東,文正書院前。成化間,郡守邱霽配立義澤坊。徐有貞書。」。咍志:唐咸通二年范隋告身石刻、宋范純禮告身殘石,在范義莊。 宣統《吳縣志稿》:「東溪書舍,在文正書院之左東溪上,與書院壤地相接,郡人唐以安所作。室三楹,貯書萬卷,命其子墩讀書其中。」 今案:事在明初,圖卷至今猶存。惟《志稿》未及圖卷藏棄源流。
芝草營橋 《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文正書院東。」 案:今誤「芝草苓橋飛案:南宋禁車、廂軍駐地,在萬壽寺北者一,所謂東營也,為威果第二十八指揮。在葑門內浮橋墩者一,所謂西營也,為壯城指揮。在社壇東者一,為威果第四十一指揮。在府學南者一,為雄節第九指揮。在西北隅鴻橋西者一,為全捷第二十一指揮。在光孝寺後者一,為忠順官寨。在北寺東者一,為御前拱衛水步軍寨。在報恩寺西者三,為威果第六十五指揮、御前遊擊軍寨、御前忠勁車寨。在郊外者二,吳長寨在滸墅、角頭寨在洞庭。散在城內定慧寺西大寨八、小寨十七,總稱牧馬寨。舊志著錄顧亭橋在東營門口,則今倉街當作「東營街」。中營基巷當作「東營基巷」明甚。此一方也,謂之東營。舊志又著錄清源妙道真君廟在葑門西營,則今壽星橋即古營橋附近之壯城指揮,當稱西營。在報恩寺西、鴻橋西諸軍,當稱北營。在社壇府學東南之威果、雄節各一營,當稱南營。惟此柴立中央之芝草營,則真為中營。又鑽龜巷附近有古營基,今世土民猶稱「葫蘆營」。清季警吏即以「葫蘆形」為是地版圖名目,則真為西營矣。盧《志•禁軍小序》:「大觀四年,撥杭州威果第二、第三指揮,蘇州駐紮。宣和二年,因討睦寇,仍以全捷兩指揮為杭州東南第三將駐紮。」芝草、葫蘆兩營,其即提回之兩營歟?書闕有間,不可知矣。
普濟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文正書院西。」
蒲老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訛「蒲菱巷」。 案:橋名蒲老,則巷名於古當亦作蒲老。
蒲老橋 《吳郡志》、盧、王二《志》均著錄。康熙《志》:「蒲老巷內。」 盧《志•氏族門》:「蒲氏,本出山陽。有蒲中行者,元佑間為台官,論列蘇軾不學無術、收買私鹽,時多薄之。建炎南渡,占籍吳中。弟安行者有女,嫁趙不衰。」
鋌船橋 《吳地記》作「艇」。 《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方廣橋側。」 乾隆《吳縣志》作「錠」。 道光《志》:即行善橋。 案:俗訛定善橋。
雙林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案:在蒲菱巷北。 乾隆《吳縣志》:無盡意,一頭陀也,未識其來歷。正德丁卯,白日靜處釣橋籠頭,夜坐。出定回,則曰:「某處人修齋,齋畢始歸。」袖中果餅尚熱。雙林巷戈文達家事之甚謹。 宣統《吳縣志稿》:「春草閑房,在臥龍街西雙林巷,金俊明孝章所構書齋也。孝章高蹈不仕,日與四方名流歌詠其中,以終其身。乾隆初,里人郭黼雯即其故址重新之,彭啟豐為之記。後為吳中丞大澂所居。」
六通橋 《吳郡志》、盧、王二《志》均著錄。康熙《志》:「六通橋,雙菱巷口。」乾隆《吳縣志》:「雙菱巷內。」
安民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石馬彙。」 《姑蘇志•塚墓門》:「梁朝公主墓,在乘鯉坊,即傳法尼寺後大土邱也。相傳梁武帝女出降郡人孫場,寺其故宅也。尚祀之,稱為妙嚴公主。寺西路百步許,河濱有石馬,號石馬彙,即其神道。」 《吳郡金石目》:「安民橋記,正書,三行十五字,云:『淳熙十三年七月初六日重建安民橋』。」
艾家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作盍簪坊巷。 馮《志》:「看奕軒,在城西盍簪坊巷,湖州太守江都吳綺罷官居此。顧苓有記。」 海上涵芬樓《氏族譜》:「宋艾仲儒,至道中為兩浙鹽官。運使劉文質奏其治績,璽書褒諭。」疑即其人。
張馬步橋(原《考》列四卷「閭丘坊」條下。) 《吳郡志》:乘鯉坊,在橋南;閭丘坊,在橋北。 案:據本圖,位置在雙林巷、盍簪坊巷之間。 《文獻通考》: 「五代以來,諸州皆有馬步獄,以牙校充馬步都虞侯,掌刑法,謂之馬步院。」(參下卷「司理院」條。) 《周禮•夏官•校人》:「冬祭馬步。」注:「馬步神,為災害馬者。」案:後世官署役卒,有步快以供步行速遞之事,馬快以充騎馬速遞之事,復利用之以緝捕盜賊。馬步獄之名殆濫觴於此種役卒耶?待考。 郝懿行《晉宋書故》「塗步神」條:「步神者。《夏官•校人》『冬祭馬步』,鄭注:『馬步神,為災害馬者。』賈疏:『馬神稱步,蓋若玄冥之步、人鬼之步之類。步與酺字異音義同。』賈蓋據《族師》『春秋祭酺』,鄭注:『酺者,為人物災害之神也,故書酺或為步。』又引《校人》『馬步』而申之曰:『則未知此世所云蝝螟之步歟?人鬼之步歟?』證以此注,則知《校人》疏玄冥乃『蟓螟』之誤,蟓螟酺者,當是昆蟲之蠥、人鬼之步,如彭生為豕、伯有為厲之類是也。是人、物為祟,皆有步神。《史記•封憚書》諸布之屬,蓋兼包人物而言,布與步亦字異音同耳。《宋書•文九王傳》。休若既死,上與驃騎大將軍桂陽王休範書曰:『外間有一師,姓徐名紹之,狀如狂病,自云為塗步郎所使。去年三月中,忽云神語道巴陵王(即休若,)應作天子。汝使巴陵王密知之』云云。今案:『塗步郎』,雖未知馬步、蟓螟與人鬼所由,要其神為人物災害無疑也。休若卒為所蠱害,益知《周禮》及康成注,俱非虛語耳。於欽齊乘亭館上。艾山東厚丘城側有酺神廟,恐即《封禪書》諸布之遺也。余因讀史,參以經義,略存疏記,欲通隱滯,用祛未寤焉。」 王應麟《漢制考》:「《族師》『春秋祭酺』,注:『酮』者,為人、物災害之神也。』《校人職》又有『冬祭馬步』。則未知此世所云蟓螟之酺與?人鬼之步與?蓋亦為壇位,如雩榮云。』疏:『酺不知何神,故舉漢法以況之。但漢時有蟓螟之酮神,又有人鬼之步神,故兩言之。』」
盍簪坊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中著錄。 《吳郡志》:「張馬步橋北。」 《姑蘇志》:「張馬步橋。」 馮《志》:「王吏部穀祥宅,在盍簪坊。」艾家橋《吳郡志》、盧、王二《志》均誤「文家橋」。。弆熙《志》:「艾家橋,盍簪坊巷內。」 案:乾隆《吳縣志》作「盍簪坊巷西。」雅、石、馮《志》均沿其誤。
崇利橋 范 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與盧提刑、德怯鄴橋連,俗稱三條橋。 乾隆《吳縣志》:「安民橋北。」德慶坊巷 《姑蘇志》著錄。 今砂皮巷。
德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乾隆《吳縣志》:「腚船橋北。盧秉奉親居吳,表德慶坊,故又有德慶橋。康熙庚寅,橋石中斷,職方司章豫獨力營造,加以崇欄廣砌,堅致完厚。侍講彭定求為撰碑記。」 乾隆《吳縣志》:「撫州知府馮符宅,在德慶橋東。撫州知府馮笏宅,在德慶橋西北。」 《吳郡金石目》:「重建德慶橋題記,嘉定壬午八月甲申,在橋內,正書。」
德慶坊 《吳郡志》:「禪興寺橋西。」 盧《志》:「祥符禪興寺橋西。直龍圖合盧秉奉其親,年八十餘,故以表坊。紹定二年重立。」 《績吳都文粹》:「王仲舉宅,在德慶坊。陳遜《王瞆齋墓誌銘》所謂『宋以來四百餘年故址也』。」 《中吳紀聞》「著作王先生,程門高第。子孫世守德慶坊故居」云。
盧提刑橋 本圖有橋無名。 《吳地記》著錄。 《吳郡志》:「盧革自德清退老於吳,以通議大夫致仕,嘗除廣南提點刑獄,後郡人以提刑名橋。子秉為發運使。」《吳郡志》:「盧秉父革,奉德清人,舉神童。慶曆之後,累歷監司有聲,請郡自效。神宗嘉其恬退。未幾告老,累進太子賓客官制行,累改通議大夫,退居於吳,年八十二。今盧提刑橋,因其宅以名,其家遂為吳人。秉皇佑元年進士,元豐中為發運使。父革退老於吳,秉每歲上計,必請還鄉省侍。後帥涇原,懇辭歸養。手詔慰勉,時以為榮。」 盧《志》:「郡人盧革居此,嘗除廣南提刑,故名。」 乾隆《志》:「盧提刑橋,即停雲橋,在德慶坊巷。明待詔文徵明居是里,有館曰『停雲』。人慕其高風,遂以名橋。」。弆熙《志》:「停雲、德慶、崇利三橋,俗名三條橋。」
盧家橋 《吳郡志》、盧《志》著錄,在德慶坊巷東。 《姑蘇志》以下失載。
開家巷 盧《志》著錄。 《吹網錄》:「舊《府志•塚墓門》,長洲縣管山有宋浙西總管團練使開趙墓。據淩壽祺《濟墅關志》謂『即今開家山,斷碑在山前東嶽殿壁間』。見拓本始知碑係埋銘,不審何年出土。今城中有開家巷,疑即其私第所在。」 案:巷在德慶坊巷中,本圖無其址。 淩氏《關志》又云:「開趙,沂州臨沂人。本姓趙,因夷狄亂華,用姓為名。紹興中,曾舉義旗聚眾,不愧為忠義奇傑之士。父疾,又削肝以救。其埋銘載程心齋《金石續編》。」又案:《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載「開山趙者,沂州土豪也。初姓趙,名開山。紹興末,金主亮苛虐,開山因聚眾為盜。及李寶入膠西,開山引兵會之,改姓開山,名趙。」趙之初名開山及改姓開山一節。《系年要錄》與埋銘皆未詳說。見葉廷琯《吹綱錄》。 案:開氏古亦有之,武威張介侯先生澍《姓氏尋源》引《韻會》云:石「開,姓也」。《廣韻》云「望出隴西」。《姓纂》云:云「衛公子開方之後」。《路史》云「吳後有開氏」,又云「唐叔後亦有開氏」。澍案:「蜀王開明氏之子孫,當有為氏者。《漢功臣表》開封侯陶舍或其子孫,以封邑為氏。又案:「趙姓增改者,宋開趙山是也。見《朝野雜記》。」 案:「開山趙」與「開趙山」,群書文字互有異同,難以折衷一是。
甘節坊巷(未見著錄。) 今接駕橋巷。
甘節坊 《吳地記》、《祥符圖經》著錄古坊中。 《吳郡志》:「承天寺東。」 盧《志》:紹定二年重立。馮《志》:「陳餘事祚宅,在甘節坊。曾孫布政陳鎏亦居此。」案:葑門外有陳僉事巷,亦為祚所居,見宣統《吳縣志稿》引馮《志》。豈第宅有先後新舊之別耶? 《燼餘錄》:建炎庚戌,兀术南寇,雛妓朱素素碎碗自刎於甘節坊。
能仁寺東橋 今訛「接駕橋」。 《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承天寺東橋。相傳吳王屈駕於此,名屈駕橋。今名闕家橋。」 吳中絕少屈姓,而有闕姓。郭外鄉里有闕家橋二處,而屈則無聞焉。唐流寓名流遺跡,有屈突明府廳,盧公洪武《蘇州府志》謂為「不知處所」,則閶門東中市之闕家橋,或古屈突氏所居而當作屈家橋歟?史傳以屈突為氏,有通、蓋二公,均以功績嚴毅著,明府或其後人。然今粵人讀南北朝音,猶讀屈氏為屈突,而屈則如滑讀。
都亭橋南河沿(未見著錄。)
都亭橋 《祥符圖經》、《吳郡志》著錄。 《吳地記》:「都亭橋,壽夢於此置都驛,招四方賢客,基址見存。」 《吳郡圖經續記》:「在吳縣西北。故傳吳王壽夢嘗於此作都亭,以招賢士。」 案《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往舍都亭」,索隱:「郭下之亭也。」《後漢書•皇后紀》有都亭侯,注:「凡言都亭者,並城內亭也。」是未必吳王遺跡。 盧《志》:「陸續於都亭賦民鱸粥,疑即此地。」《姑蘇志》:「承天寺西。」 本圖東南有小塔。。咍志:重建都亭橋題記,沙門餘澤撰,正書,至順□年。 案:至順僅三年,同治《志》載四年,誤。
桑園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在承天寺前。 案:今俗訛「桑葉巷」
能仁寺前橋 范、盧二《志》失載。 《姑蘇志》著錄,作承天寺前橋。 馮《志》:「雜造局,一在吳縣能仁寺東,一在長洲縣。舊置於蔣家橋南,洪武六年移章家橋。」
能仁寺後橋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以下不載。
能仁寺(水陸院) (寶幢院) (福昌院) (普賢院) (圓通院)《吳郡圖經續記》:「承天寺,在長洲縣西北二里。故傳是梁時陸僧瓚故宅,因睹祥雲重重所覆,請舍宅為重雲寺。中誤書『重玄』。遂名之。韋蘇州《登寺合詩》云:『時暇陟雲構,晨霽澄景光。始見吳都大,十里鬱蒼蒼。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即此寺也。錢氏時,又加繕葺。殿閣崇麗,前列怪石。寺中有別院五:曰永安、曰淨土禪院也,曰寶幢、曰龍華、曰圓通教院也。所謂寶幢者,舊曰:『藥師院昔有錢唐僧道讚者,作紫檀香百寶幢,覆以殿宇,翰林晁承旨與當時諸公凡二十三人,為之讚』云。又有聖姑廟,蓋梁時陸氏之女,吳人於此祈有子,頗驗。」 《吳地記》:「重玄寺,梁衛尉卿陸僧瓚,天監二年,旦暮見住宅有瑞雲重重覆之,遂奏請舍宅為重雲寺,台省誤寫為『重玄』,賜額『大梁廣德重玄寺』。」 《吳郡志》:「能仁禪寺,在長洲縣西北二里,即梁重元寺,入國朝為承天寺。庭列怪石,俗傳錢王立。前有二土山,中有銅無量壽佛像,高丈餘。宣和中,禁寺觀橋梁名字以天、聖、皇、王等八字,改今額。」孫覲有《能仁寺重鑄鍾銘》。 盧熊《志》:能仁憚寺,在今縣治東北。梁時衛尉卿陸公僧瓚舍宅以建也。初名重玄寺,至宋初改為承天,宣和中又改為能仁寺。俗傳有二異石於庭前,因稱之為雙峨。前有二土山,中有銅無量壽佛,高丈餘。後至順間,寺毀於火。至正間,寺復一新之。詳見太史黃縉記。寺內有福昌、賓幢、圓通三小寺。」 《姑蘇志》:承天能仁禪寺,在府治北甘節坊。 「元並存故額,稱承天能仁,今因之。又名雙峨寺,以寺前有二土阜也。(或云舊有二異石,故名。)寺有無量壽佛銅像及盤溝大聖祠、靈佑廟、萬佛閣。寺屢毀,至元間僧悅南楚重建,黃縉、鄭元佑記。至元末,張士誠據以為宮。尋復為寺,僧綱司在焉。宣德十年,尚書周忱建賜經合,尋毀。」 案:五子院名。《圖經續記》著錄與此微有不同。同治《志》:「福昌即舊永安。《圖經續記》:『永安禪院,在承天垣中,舊號彌勒院。太宗朝以藏經鏤版本。有餘杭道原憚師者,詣闕借版印造。景德中,又以太宗御製四袠及新譯經一十四袠並賜之。道原歸藏於此院。大中祥符八年,又編修《景德傳燈錄》以進,敕賜今額。每歲度一僧。』」《姑蘇志》:「福昌寺,在寺內,本寺之子院,舊名永安。宋寶元間,僧道升建,舊有正遍知合,高宗書扁。圓通寺,在寺內,亦子院也。宋元豐二年,僧淨梵建。」 案:水陸疑即淨土,龍華疑即普賢。而黃縉《記》則云「析其地為寶幢、永安、龍華、廣福四院。久之復歸於一。尋又別立圓通禪院於其後,而分立寶幢、永安兩教院於其前。」五子院之源流,可考見者如此。宣統《吳縣志稿》引《吳郡圖經續記》:「寂照,日本僧,景德中朝京師,上召賜紫衣。寂照願留吳門,遂居承天寺普門禪院。」 案:普門禪院在報恩寺旁,即見《吳郡圖經續記》。而承天寺子院,則《圖經續記》僅言「寺中有別院五,曰永安、曰淨土禪院也,曰寶幢、曰龍華、曰圓通教院也。所謂寶幛者,舊曰藥師院」。是宣統《吳縣志稿》似微誤。 盧《志》:「南齊張融宅、陸慧曉宅,並在承天寺。其間有池,上有二柳。廬江何點曰:『池便是醴泉,木便是交讓。』沛國劉埏至吳,謂人曰:『吾聞張融與慧曉並宅,其間有水,此水必有異味。』命駕往酌,飲之,曰:『鄙吝之萌盡矣。』」 《姑蘇志》:「衛尉卿陸僧瓚宅,即承天寺基。」 乾隆《吳縣志》:「仲殊,字師利,承天寺僧。初為士人,預鄉薦,妻以藥毒之,遂為僧。時食蜜以解藥毒,蘇軾與交善,號曰『蜜殊』。工詩詞,著有《寶月集》。」「謂三命,承天寺僧。好食活雞。精陰陽術,多驗。人欲其卜葬,則以數十活雞隨之,聞其聲咿然,食之愈喜。後焚,有五色舍利,自舌本湧出。」《夢窗詞甲稿》有《浣溪沙•觀吳人歲旦遊承天》,朱氏祖謀《小箋》、夏氏承燾《後箋》均考為即指能仁禪寺而言。 《風雨樓金石書畫留真譜》:「能仁寺比丘正駑舍瓦題記,文曰:『能仁寺比丘正駑,仿銅雀剩瓦五萬片,舍入法忍寺,願先妣童氏十九娘超生佛界。大同元年四月,陸墓甘郎造。』案:瓦今藏松江張堰汪氏。法忍寺,未詳所在。」 承天寺十六羅漢造像,祥符中立。見《吳郡圖經續記》。 《紅蘭佚乘》:「福昌院者,承天寺北院也。承天屢毀,而福昌獨完。宏治六年秋,楊君謙與客過院,賦詩一章。繼和者,有沈啟南、祝希哲,二詩俱留院中,久之失去。嘉靖中,有僧松隱者,求黃志淳補錄三詩,而陸叔平寫圖,共為卷。」今案:君謙名循吉,志淳名姬水,啟南名周,希哲名允明,叔平名治。 《紅蘭佚乘》:「承天寺後海島里,淮張后宮址也。嘉靖時,里人掘得三丈餘,而尚未及泉,工人請易地開井,並曰下有街道。又一家開井不得泉,下觀之,有屋三椽,古灶尚存,鐵器釜鬻之類悉化泥,獨銅鎢錥杓猶存其半,而柄已爛。得大泉二枚,金甲片一枚,大珠一枚。可知宋元時地形低如此,無怪此時吳中有水患也。」
報恩寺前街(未見著錄,)
西石塘橋 見《吳郡志》、盧《志》、《姑蘇志》。。弆熙《志》:「西石塘橋,報恩寺西。」 今駱駝橋。立義坊巷(未見著錄。)
立義坊 《吳地記》、《祥符圖經》著錄長洲古坊中。 《吳郡志》:「北寺西」。盧《志》:紹定二年重立。《姑蘇志》:「臥佛寺西。」
朱司徒廟 馮《志》:「朱司徒廟,在官庫巷,明洪武八年知府王興宗建。」 案:疑重建。或云即漢循吏朱邑敕封靈跡司者也。
單家橋 吳郡、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單家橋,在石塘橋西。」 《圖繪寶鑒》:「單邦顯,吳郡人。學趙伯駒林木山水,不及師;花卉蜂蝶,仿佛似之。」
曹使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乾隆《志》:「在單家橋北。」 《吳郡志》。「曹圭,臨平人,少有膽氣。事錢鏐,開平中任蘇州制置使。淮人圍之急,正月望夜,圭張宴族人師魯宅,盛陳燒燈,令賊俘縱觀,淮人聾焉。卒於官。」 盧《志》:「曹豳,字西士,瑞安人。嘉泰二年進士。歷秘書丞,出為浙西提舉常平,面陳和耀折納之弊。建虎邱書院,以祀尹焞。移浙東提刑,召為左司諫,與王萬、郭磊卿、徐青叟俱負直聲,時號『嘉熙四諫』。卒謐文恭。」 案:橋、巷,舊志均言以曹珪得名,非曹豳。
鴻橋 《吳郡志》以下均不載。 案:即今西校場弄橋。《吳地記》有雁門橋,乃梵門橋之又一名,非此橋也。
北營巷(未見著錄。) 案:盧《志》錄宋軍制,禁軍威果三指揮,雄節、全捷各一指揮,本圃全著錄之。廂軍崇節第九至十二共四指揮,橫江一指揮,寧節第三計一指揮,開江一指揮,後三者均不駐郡城,崇節並未注所在地,以此例彼,本圖均未繪,則均不在本城可知。壯城亦未注所在地,而展轉鉤稽群書,即《吳門表隱》「清源妙道真君廟」條之「葑門內西營,向在水中一阜突起」者。亦即本《圖考》「南胡家橋」條,盧《志》所謂「放生池」。而《表隱》亦稱「葑門內放生池,地名浮墩,一阜突起池中,宋曹愫建醒心亭於其上」。盧《志•園第門》亦載之,惟「一阜突起」則稱「有土阜對峙水中,雖巨浸勿沒,因號浮墩,後避諱改名浮邱,今放生池即其地」云云。西營之為壯城營及其所在,略可知矣。惟盧《志》所記諸寨,除忠順官寨在光孝寺後已載本圖外,餘若在北寺東、嘉泰初創之御前拱衛水步軍寨,在北寺西、劣陬兵三千人或五千、創建年月未詳之御前遊擊軍寨,在北寺西、寶佑中創、劣陬兵一千五百人之御前忠勁軍寨,及在閶門外西北滸墅之吳長寨,在吳縣西南九十里之角頭寨,在定慧寺西之牧馬寨大寨八、小寨十七,均未著錄,則或在刻圖以後,或在圖界以外,不能一一考證。惟水步軍寨創於嘉泰,地在北寺,本圖不應不載,豈建置不常,或移徙城坊以外歟?
威果六十五營 《吳郡志》:「禁軍,威果第六十五指揮。」 《宋史•兵志》「禁軍,熙寧以後之制」下:宣毅(一百七十四。兩浙路,蘇一。熙寧三年十二月,兩浙路杭二,越、潤、蘇各一,皆改威果。)《吳地記》:「宣毅第十九指揮,在州西南三里二十步。」 盧《志》:「威果第六十五指揮,元額四百一十人,在報恩寺西。」
全捷營曲(未見著錄。)
全捷第二十一營 《吳郡志•營寨門》:「禁軍,全捷第二十一指揮。」 《宋史•兵志》「禁軍」下:「全捷,中興後置。」 盧《志》:「全捷第二十一指揮,元額四百一十人,在城西北鴻橋西。」
曹使橋巷(未見著錄。) 盧《志》:澄虛觀,即曹珪使君之宅。 此疑即舍宅後所居處。
桃花塢街(末見著錄。) 《姑蘇志》:「章氏別業,在閶門裏北城下,今名桃花塢。當時郡人春遊看花於此,後皆為蔬圃,間有業種花者。」 《五畝園小志》:陳逸民宅,在閶門內桃花塢,陳深所居。深字子微,生於宋。宋亡,篤志古學,閉門著書,弟子受業者,戶履恒滿。閣臣以能書薦,潛匿不出,學者稱「寧極先生」。子植,字叔方,折節讀書,有孝行。更世變,以琴書自娛,辟召皆不起。里人稱陳逸民宅。 又:廢園,在桃花塢,永樂初養真老人沈均遁跡之所。有瑣煙亭、鏡心池、聞香室、環翠軒、棲鶴樓諸勝。清初歸謝氏。乾隆初改築來燕堂、賦雪草堂、書葉軒。來燕堂之東有紅柿一本,盤鬱相映,相傳係明代物,歸謝時已枯復蘇。 又:謝家福所居之望炊樓,即棲鶴舊址。 又:袁家宅,在桃花塢沈家弄北,袁褒晚年築室於此。 又:陸氏橘林,在桃花塢,寶慶知府陸俸棄官隱此,種橘成林。 又:禮部左侍郎韓世能讀書處,在桃花塢。今其地猶稱韓衙莊。 《燼餘錄》:「章申公有妻之喪,殯於旃檀庵。庵後有五畝園舊址、漢張乎子衣冠墓,皆梅校理修復者,柳堤花塢,風物一新。西南即章氏膏腴地,阡陌交通,溪流縈帶,廣七百畝。諸公子顧而樂之,廣辟池沼,旁植桃李,曲折凡十餘里,仍桃花塢舊名。又築走馬樓於五畝園西,俯瞰園景,歷歷在目。暮春三月,菜花油油,黃金布地,一望無垠。西即申公功德祠,曲室洞房,環列左右,極幽雅之趣。其後。「章子詠華遂藏嬌其中。長曰碧桃,工詩詞,著有《微波集》。次曰河詮,擅絲竹。兀术陷城時,碧桃隨章子殉難,河詮被辱不能起,火化於樓台一炬中。有婢春雪檢章子、碧桃之骨,歸葬於西崦山。」 謝家福《五畝園小志》引《閑亭日記》云:「桃塢之名,不始於宋。宋范成大《閶門泛槎詩》有『桃塢論今昔』之句。」案:《錄》中仍稱「桃塢舊名」,乃不始於宋確證也。又案:申公誤用章子厚爵號,莊簡實封秦國公。徐大焯《燼餘錄》引季心池筆記云:「孫園,在桃塢西,孫氏莊房在也。李侍郎殉國難,族子茂苑年尚少,誤為皇孫被掠去,後隨韋太后歸。屢上封事,請雪國恥,忤旨削職,遂之吳,槁隱園中,顏其室曰『針氈座』。酒酣耳熱,作《普天同憤錄》。冀激昂忠義之氣,因近誣蠛,將興大獄。時茂苑已死,其孫堯臣集金人亡國事,作《普天泄憤錄》以求解,流傳宮禁,得官未就,奉母。載酒日倘佯於柳堤荷蕩之間。鼎革後自經死,私諡孝烈」。《燼餘錄》:「入閶門河而東,循能仁寺、章家巷河而北,過石塘橋出齊門,古皆稱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塢地,廣袤所至,賅大雲鄉全境。今大半為菜圃。章園桃李,十存一二;梅園古樹,幾難蹤跡。然遊人好事,仍此探春。杜荀鶴有《桃花河詩》。人皆能誦之。」
嘗真宮前(未見著錄。)
崇真宮 《吳郡志》:冒《崇真宮,在能仁寺西。宣和中,為神霄宮。毀於兵。門有青石橋,扶闌雕刻之工,細如絲髮,為吳中橋闌之最。」 《姑蘇志》:「崇真宮,在承天寺西,宋政和八年,道士項舉之開山。初,郡人黃悟微舍宅創建,賜額《崇真聖壽宮」。宣和中,改神霄宮。建炎間再改崇真廣福宮,有宋宸翰二碑。」。咍志:徽宗賜劉既濟手詔,賜道士項舉之宸翰。紹興二十四年,重刻在崇真宮。《吳郡金石目》:「徽宗時賜劉既濟手詔石刻,紹興甲戌重刻,行書,在崇真宮。又賜道士項舉之宸翰,刻前碑之陰,亦行書。」
宮橋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崇真宮前青石扶闌,雕刻工巧,細如絲髮,為吳中橋闌之最者。」 乾隆《吳縣志》:「後圮,重建盡失舊制。」
紅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福濟觀東。」
北過軍橋 今訛「日暉橋」。 《寰宇訪碑錄》:「過軍橋題記,正書,至正十三年。」
南過軍橋 《吳地記》僅著錄過軍橋一。 《吳郡志》、盧《志》兼載南北二橋。 《姑蘇志》僅著錄北過軍橋。康熙《志》橋二:一在崇真宮東,名南過軍;一在崇真宮後,名北過軍。
過軍橋巷(未見著錄。)今河沿街。都亭橋巷(未見著錄。)今東中市。
王天井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城隍廟西。」康熙《志》:「雍熙寺西北。」
曹家巷 案:盧《志》列曹虞部巷於高師巷、湯家巷之間,疑即此巷。又顏家巷下列曹家巷,則今之小曹家巷也。又王天井巷後、諸先生巷前,亦列曹家巷,豈此曹家巷外,其附近復有曹虞部巷歟?又附近有劉迪功巷,亦不詳所在。 《姑蘇志》著錄。 馮《志》:「文溫州林宅,在三條橋西北曹家巷。中有停雲館。子待詔徵明亦居此。所勒《停雲館》十二種,世甚珍之。」高師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咍志:高定子,字瞻叔,本魏了翁同產兄也。嘉泰二年舉進士。歷知夾江縣、長寧軍、綿州,政業著聞,累遷禮部尚書兼直學士。淳佑初拜翰林學士,知制誥,一日草五制,未更燭而成。理宗大喜,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兼權參知政事。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固辭,提舉洞霄宮。請致仕,不許。改知潭州,力辭。賜第平江仰家橋。深衣大帶,日以著述自娛。以資政殿學士轉一官致仕。卒,贈少保。定子之學,根柢群經,於諸子百氏博極淹貫,為文法度謹嚴,高出時輩,學者稱著齋先生。 宣統《吳縣志稿》:「香草坨,在高師巷,中書馮震亨即馮氏廢園以構。(對面即停雲館。)中有四嬋娟堂、繡鉸濟、籠鵝閣、斜月廊、眾香廊、嘯台、玉局齋。喬柯奇石、方池曲沼、鶴棲鹿柴、魚床燕幕,以至纖筠弱草、盎峰盆卉,無不被以嘉名。入清朝,歸陸氏湖西主人貢生名純錫者居之。後漸廢。光緒中,歸江寧鄧氏,全非舊跡矣。」
馬大錄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宋史》「馬光祖,遷浙西安撫使。歲饑,榮王府積粟不發。光祖具道其詳,得粟活民甚多,進同知樞密院」事,未審是否此人。
方廣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馬大錄巷口。」 (范《志》於此左近著錄翁家橋,本圃失載。) 乾隆《吳縣志》:「浚尚書云翼宅,在馬大錄巷。又杜參議詩宅,在馬大錄巷西口之北。」
普濟巷。弆熙《志》:「普濟橋西。社學在內。」 今花駁岸。
沈家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艇船橋西南。」 案:《姑蘇志》以下府志均不載。 乾隆《吳縣志》:「方廣橋南。」。咍志:沈括入籍於吳。沈遘母卒,英宗令扶喪歸蘇州,廬墓下服,未竟而卒。此外《名宦傳》有沈介、沈作賓、沈度、沈兼、沈虛中、沈錡,《藝術傳》有沈良惠。未知孰是。
倪巷 今義巷。 《姑蘇志》:「倪千里,字起萬,東陽人。淳熙十四年進士。紹熙癸丑任蘇學教授,因其羨積以增養士員,復作義廩以資禮文之費,其餘以助士貧而親不能葬並孤孩之遺棄者。刻諸學宮,條目井然,戴溪黃由、葉適為題於後,咸紀其事。」。弆熙《志》:「范莊前。」 案:《姑蘇志》列東北隅,盧《志》記附近復有石家泥巷,不知當以何者為準,俟考。
東百花巷 《姑蘇志》著錄。 盧《志》著錄槐花巷於曹家巷下,未知即此巷否? 宣統《吳縣志稿》備載吳中百花名義,考據有木本、草本、水生三大宗,大概以玫瑰韭回薇、辛夷、海棠、山茶、玉蘭、紫藤、木香、紫薇、瑞香、山礬、荼コ、牡丹、芍藥、雞冠、鳳仙、雁來紅、翦秋羅、千年紅、萬年青諸花卉為最著。今案:明以後,栽花之地移往虎邱,城中自師子林、拙政園、洽隱山房、網師古築諸名第宅園林外,不見花盛之處。東城花橋巷東之山茶樹頭,西城馬醫科巷西之海紅花巷,以及天平之偃松,嶁村之玉蝶梅,橫金寂照庵之古紫藤,東禪寺之河詮,拙政園之寶珠山茶,均在若存若亡之間。故家喬木,前代名花,不堪重問矣。
廣書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雍熙寺橋西側。」
席家橋 范《志》著錄。 盧《志》:「普濟橋西南。」 《姑蘇志》失載。。弆熙《志》:「東百花巷口。」 宋、元以前,吳中席姓人物,僅《橫山志略》載道士席謙,然亦偶爾流寓,明以後,則漸見於志乘。然是橋,仍無徵不信也。 又案:席氏原姓籍,避項王諱而改姓。《姑蘇志》著錄籍墟。案:籍墟在陳湖上,永壽教寺在其地。
清嘉坊巷(未見著錄。) 案:其北,今名中街路。 盧《志》:「吉祥王廟,在西中街路,景定間因瓦塔而創。神姓劉也。」《姑蘇志》:「吉祥庵,在中街路,即猛將堂。」《姑蘇志》:宋省幹王大猷宅,在中街路。
馮《志》:「姚文毅公希孟宅,在中街路,中有絳跌堂。」
清嘉坊 《吳郡志》:「朱明寺橋北。」 盧《志》:陸士衡詩云「土風清且嘉」。紹定二年重立。 《姑蘇志》:「朱明寺西。」 馮《志》:杜東原瓊宅,在清嘉坊。瓊得宋朱長文樂圃東隅地,構如意堂以奉母。徐有貞記。復築延錄亭,吳寬記。 宣統《吳縣志稿》:「石梅孫渠故宅,在清嘉坊。渠有《懷清嘉坊故宅詩》。」
通濟巷 盧《志》未著錄。 案:疑即盧《志》之劉迪功巷。 今名宋筅帚巷,亦名宋仙洲巷。 乾隆《吳縣志》:「西華嚴寺,在城西北隅宋仙洲巷。元至正二十年,報恩寺僧同覺買運使章同故宅創。」 宣統《吳縣志稿》:「筅帚,縷竹為之,用以溉濯,今以業名地者,有筅帚巷。」仙洲二字,實出臆撰。 《吳門表隱》:「宋仙洲巷陸廣文沆宅內井闌石刻,文有『紹興二年□□義井願百一娘子早生淨土』十五字。」附陸準案語云:「宋時民家產亡者,必開井,以資冥福。」
虎蹲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湯家浜,一名通濟。」 乾隆《吳縣志》:「華嚴寺西。」
十九勝巷 今三茅觀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作仁風巷,又「三茅觀,在中街路仁風坊內」。 宣統《吳縣志稿》:「通判祝允明宅,在三茅觀巷。今為祠,久廢。」
仁風坊 《吳郡志》:「十九勝巷。」 盧《志》:陸士衡詩「泰伯導仁風」。紹定二年重立。乾隆《吳縣志》:「三茅觀,在中街路仁風坊。宋淳熙中,道士倪玄素開山,祀三茅真君。元天曆二年,住持葛仙岩重葺,奏賜額。」。咍志:袁忠介公祠,在仁風坊,祀晉吳國內史袁山松。又劉猛將軍廟,在中街路仁風坊北。
純孝坊巷 盧、王二《志》著錄。案:坊,嘉熙中吳潛建,以表里人剖心療母病者,故本圖闕如。今包衙前。
徐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盧《志》:「黃牛坊橋北。」。弆熙《志》:「虎蹲橋南。」 今訛「包衙橋」。吳中徐氏。三國吳有徐原,唐有徐岱,宋有徐師閔、徐佑、徐國、徐庵卿、徐揆、徐綦,未詳何屬。
王洗馬巷 《姑蘇志》著錄。 盧《志》未載。 「洗馬」本作「先馬」。漢時為東宮官屬,太子出則前驅,晉後改掌圖籍,隋曰司經局洗馬,歷代因之。見正續《文獻通考》。 馮《志》:「吳太僕默宅,在王洗馬巷。」 宣統《吳縣志稿》:「春申君廟,在王洗馬巷。」
仰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朱明寺橋北。」 《姑蘇志》:「高參政宅。參政名定子,蜀人,賜第在仰家橋,一云在朱明寺橋後。有敬身堂,魏鶴山銘。」 乾隆《長洲縣志》:「仰飾,字玄華,丹陽人。天聖間知長洲縣。所至吏畏民愛。歷知宣、蘇、明三州。」疑即其人之後。 《氏族譜》:「仰,汝南,宮音。今吳興新安常有此姓。」案:宋有仰仁謙,吳興人。《明史•虞謙傳》附仰瞻,長洲人疑吳中之仰,自吳興移來。 《吳門表隱》:「三家村,在平江路北。張士誠時,止存仰、胡、洗三姓聚族死守婁門。」 又「仰家莊,在葑門外,明大理仰瞻所居。」《吳都法乘》:能仁庵,在仰家橋,天日僧幻住本公建。見元僧祖瑛《能仁庵記略》。
錢附馬橋 《祥符圖經》、《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五代楊行密女歸錢元了、故名。」康熙《志》:「徐家橋南。」
鳳皇橋 《吳郡志》、盧《志》均苦錄。 《姑蘇志》:「以鳳皇鄉為名。」。弆熙《志》:「仰家橋西。」 案:今廢,其北有鳳皂弄。
西百花巷 《姑蘇志》著錄。 盧《志》作百花巷。 宣統《吳縣志稿》:「養閑草堂,在西百花巷,潘觀察曾璋所居。何紹基、馮桂芬、俞樾均有記。」 朱明寺後橋(或景德寺後橋。此橋適在二寺之間,本圖著錄作寺後橋,故不能確定。) 《吳郡志》不載。 《祥符圖經》著錄朱明寺中橋,或即此。
朱明寺前(未見著錄。)
朱明寺 《吳地記》:「晉隆安二年,郡人朱明,孝義立身而家大富,與弟同居。聽其妻言樹壞宅,欲棄其兄異居。明知弟意,乃以金帛餘穀盡給與弟,唯留空宅。忽一夕,狂風驟雨,悉吹財帛還歸明宅。弟與妻羞見鄉里,自盡。明乃舍宅為寺,號朱明寺。」 《吳郡志》作朱明尼寺。 盧熊《志》:「朱明尼寺,在今縣治東南。」 《吳地記》:「何準宅,在縣西二里,舍為般若台。東北有般若橋,俗云朱明寺橋。」《吳郡志》:「蔡經宅,在朱明寺西。」又《仙事門》引《吳地記》云:「今吳縣有蔡仙鄉。」。弆熙《志》:「宅在橫塘,今稱其地為仙人塘。」 《吳郡金石目》:須菩提像碑,碑陰五百羅漢像刻石,紹興戊辰王汗作,行書。妙應跋,正書。在朱明寺。 案:龍興寺僧妙應事跡,見《吳中舊事》。
景德寺前(未見著錄。) 馮《志》:武功伯徐有貞宅,在吳縣治北。有貞自謫所歸,號天全翁,建堂曰「天全」。彭時記。後為外孫祝允明所居,有懷星堂。 宣統《吳縣志稿》案:「在日華里。」 今案:即景德寺前。彭時,乾隆《府志》作「梁時」。
景德寺 《吳地記》:「景德寺,在縣西北一里三十步。晉咸和二年,獻穆公王珣、弟瑉舍宅建。」 《吳郡志》:「景德寺,在黃牛坊橋東。寺有廢塔,未復。」 盧《志》:「景德寺,在今縣治北,黃牛坊橋之東。」 《姑蘇志》:「景德寺,東晉隆安中僧法雲建,本王珣故宅。元楊載、本朝姚廣孝俱有記。」又:「王珣宅,在日華里,今景德寺也。其別墅在虎丘。」
楊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錢附馬橋南。」。咍志《流寓傳》:唐有楊收,父遺直留吳中講學,因家於吳,生四子發、假、收、嚴。宋有楊備,明道初宰華亭,俄丁內艱,遂家於吳,樂其風俗之美,安而弗遷。此橋不知何所屬。
華家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黃牛坊橋東。」 康熙《志》:「黃牛坊橋側。」案:方志華姓,未詳明以前先哲。
黃牛坊橋 《祥符圓經》、《吳地記》、《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莫詳其始。皇佑五年重建。」。弆熙《志》:「西成橋北。」 馮《志》:申文定公時行宅,在黃牛坊橋東。今猶名申衙前,中有寶綸堂。後裔孫繼揆築蘧園,中有來青閣,魏禧為之記。其地先為景德寺,後改學道書院,再改為兵備道署,又廢而為文定公宅。清乾隆間刑部郎蔣楫(字濟川,號方槎。)居之,掘地得泉,號曰飛雪,蔣恭棐記之。後歸太倉畢尚書沅,繼為孫建威伯士毅宅。道光末,歸汪氏,更名環秀山莊,(即耕蔭義莊。)庭前山石精巧,有問泉亭、補秋山房、一房秋水、半房山閣,馮桂芬有記。飛雪泉淤塞久,近乃疏通之,頗類瀑布之勝。 又:朱太史典宅,在申衙前。典為樂圃先生裔孫,自陽山徙居於此。 今案:宅北通西百花巷處,猶名「陽山朱弄」。以表陽山朱氏居處也。俗作「楊三珠弄」。 顛矣。乾隆《吳縣志》:「申尚書用懋宅,在文定公宅東。」 葉夢得《避暑錄話》:「朱伯原,吾鄉里人。其居在吾黃牛坊第之前,有園宅幽勝,號樂圃。與林樞密子中尤厚善。紹聖間,力起為太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卒。」 今訛「黃鸝坊橋」。 宣統《吳縣志稿》:「慕家花園,在黃鸝坊橋南。康熙間,巡撫慕天顏所築。後歸河南人紹興太守席椿。其後,畢尚書沅割其半,旋皆頹廢。後又歸董觀察國華,略加修葺,畢氏仍居其東偏。今歸安徽人劉樹仁,改名遂園,有容閑堂、樂天深處、聽雨山房、琴舫諸勝。」案:刊本《吳縣志》缺「改名遂園」四字。 馮《志》:「明督糧道,在黃鸝坊橋東。」 《吳郡金石目》:「義泉,景定甲子上穀重修,在郡城內黃牛坊橋西巷內十廟前八角井上,正書。」 《寰宇訪碑錄》:「黃鸝坊橋題記,正書,無年月。」
湯家巷 《姑蘇志》:「皋橋東側有湯家浜。」 盧《志•氏族門》:「宋有道人湯惠休,正元道人湯靈澈,宋州刺史湯柔,並吳人。」。咍志《流寓傳》:湯璹以請留朱子講學經筵,直聲聞於天下。韓佗胄屢嗾言者中傷之,朝廷知其無他,故起復製詞,有「清風峻節」之語。
陸侍郎巷(末見著錄。)
朱明寺橋 古名般若橋。 《吳郡志》:「般若台,在吳縣西二里,晉穆侯何準舍宅置,東北角有般若橋,時人呼作朱明寺橋是也。」 案:本圖所繪處。今名水潑粉橋,《姑蘇志》所謂「沈坯粉橋」也。朱明寺橋尚在其北,疑本圖有誤。抑亦沈坯粉於古為朱明寺橋,而今朱明寺橋為後人補建者歟?考《姑蘇志》稱仰家橋、朱明寺橋同在中街路,沈坯粉橋乃在清嘉坊南,似本圖直有誤繪。然《吳郡志》、盧《志》不著錄沈坯粉橋,則不可解矣。 《吳郡金石目》:「須菩提像碑。『戊辰歲王汗作』,行書,字徑二寸許。『紹興 □辰吳門妙應』。正書,字徑八九分。碑在朱明寺。龍興寺僧妙應事,詳《吳中舊事》,當即其人。」 又天台五百尊者圖碑,在朱明寺,右邊上題『姑蘇朱明寺』 五字,左邊上題『東晉永和元年正月十一日立』十一字,正書,徑六、七分,玩其字體,乃後代妄人續刻。此即須菩提像碑之一面。據《吳中舊事》亦妙應所刻。」
陸侍郎橋 《吳地記》、《吳郡志》著錄。 盧《志》:陸侍郎橋,《吳郡續志》云郡人陸慶所居。陳天嘉中,召為散騎侍郎,不就。。弆熙《志》:「三太尉橋南。」《吳郡志》:「陸慶,郡人,少好學,通五經,尤明《左氏春秋》。節操甚高,仕梁,為婁令。陳檢嘉中,召為散騎侍郎,不就。永陽王為吳郡太守,聞其名,欲與相見,辭以疾。王微服,穿壁觀之,曰:『陸君風神凝峻,殆不可測。嚴君平、鄭子真何以尚茲慶!』後築室屏居,以禪誦為事,故傳經受業者鮮焉。」
吳殿直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小市橋北。宋吳感所居,因名。」 《吳郡志》:「吳感,字應之,以文詞知名。天聖二年,省試第一。九年,中書判拔萃科。仕至殿中丞。子純,文行亦高,鄉人目曰吳先生。」盧《志》:「紅梅閣,在小市橋。天聖中,殿中丞吳感所居。感字應之,有姬曰紅梅,因以名合。又作《折紅梅詞》—傳於一時。王琪知歙州,應之以此詞寄之,末句云『有花堪折,勸君須折』。琪答詩云『山花冷落何堪折』一曲。紅梅字字香。(楊元素《本事集》誤云:「侍郎蔣堂小鬟號紅梅,吳作詞贈之。」 蔣希曾亦有《吳殿丞新葺兩圃詩》,有云:『深瑣煙光在樓合,旋移春色入門牆。』其後,閣為林少卿家所得。」 案:巷在小市橋西南。《姑蘇志》云「北」,誤。
小市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吳郡志》、盧《志》均著錄。。弆熙《志》「吳縣西橋南。
烏盆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鎮撫司東北。」 烏盆,陶器,製法傳自太古,所謂「耕稼陶漁」 也。亦陶、冶並稱,則夏、商以後矣。吳俗既專尚磚瓦燒製,有名於世,亦作烏盆,而舊志《物產門》列磚瓦而缺盆、盎、瓶、甕之屬,書闕有間矣。本圖著錄瓶場橋,近志猶傳窯基弄,蛛絲馬跡尚可尋訪。宣統中,土人浚井古瓶場,猶得烏盆、黑量之屬,離瓶場橋僅數十丈地,則掘土讀史,信而有徵矣。
澄虛觀 《吳郡志》:「澄虛觀,在永定寺西。」 盧《志》:唐曹珪使君之宅。宋開禧初重建。
長春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小市橋西。」 馮《志》:「王徵士穉登宅,在長春巷,中有南有堂、尊生齋。又有廣長庵,在支硎山。」今案:吳霜崖先生梅雲,穉登宅有馬湘蘭墨壁畫真跡,至今猶存。近修《吳縣志稿》及刻本均失載。又案:近時又數經浩劫,恐無復舊時面目矣。
慈悲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吳縣東巷口。」。弆熙《志》:「縣東陸侍郎橋南。」
洞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烏盆橋北。」 乾隆《吳縣志》:「烏盆橋北,小市橋側;
許蘊子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在陸侍郎橋東。今名麒麟巷。」 許洞以文辭稱於吳,尤邃《左氏春秋》。嗜酒,嘗從酒家貸飲,一日大醉,寫壁作歌數百言,鄉人競來觀之,售數倍,乃荊隤其所負。志作「洞天」,疑誤。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如照見五蘊皆空。」「空」。「洞」同義,而與「蘊」有互相維繫之義。名洞而字蘊子,正與史傳淵夫、洞夫義近。 《中吳紀聞》:「許洞所居,惟植一竹,以表特立之操。吳人至今稱之曰『許洞門前一竿竹』。」《宋史》稱「洞字洞天。除名歸吳中數年,日以酣飲為事。景德二年,獻所撰《虎鈐經》。應洞識韜略、運籌決勝科,以負譴報罷」云云。「洞」、「蘊」,名字解詁,義極相應。疑字洞天,而號蘊子,證以巷曰「蘊子」、橋曰「洞橋」而益信。 《姑蘇志》:「隻園庵,在許蘊子巷內。宋景定初,僧居佑建。元僧遠石泉重建,鮮于樞書扁猶存。成化初,僧綱永端及其徒文德重修,里人杜瓊記。」 案:洪武初,與師子林庵等同歸並能仁寺。
鄔家橋 《祥符圖經》、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許蘊子巷口。」 方志未詳明以前鄔氏先哲。
海紅花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今訛「海宏坊巷」。。弆熙《志》:「舊吳縣西橋西側。」 乾隆《吳縣志》作海宏坊,云:「高家橋轉西。」 《本草綱目》:「海紅,一名海棠梨。」李德裕《花木記》云:「凡花木名海者,皆從海外來,如海棠之類是也。」又李白詩注云:「海紅,乃花名,出新羅國,甚多。」則海棠之自海外,有據矣。《飲膳正要•果類》有海紅,不知出處。此即海棠梨之實也,狀如木瓜而小,二月開紅花,實至八月乃熟。鄭樵《通志》云:「海棠子名海棠紅,即《爾雅》赤棠也。」
高家橋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吳縣西橋下。樂圃坊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慕家花園。
樂圃坊 《吳郡志》:「三太尉橋北。」 盧《志》:「吳越時金穀園也。知州章岵以表朱長文所居。」 《姑蘇志》:「清嘉坊南。」 《吳郡志》:「樂圃,朱長文伯原所居,在雍熙寺之西,號樂圃坊。中有高岡清池,喬松壽檜。此地錢氏時號『金穀』,朱父光祿始得之,伯原營以為圃。名德所寓,邦人珍之,因號其巷曰樂圃坊。朱自有記。」 盧《志》:「其居室有樂圃堂、明雲齋、歸隱橋、(後改招隱。)蒙齋、詠齋、邃經堂、琴台、灌園亭、華嚴庵、墨池亭、筆溪亭、冽泉、峨冠石、鶴室、釣渚、見山岡、西圃草堂,西邱千齡檜、寶幹山茶、臨溪檜、隔溪竹、施柏花、鼎足松、偃柏。方子通有《樂圃二十詠》。元厚之、程公辟、盧仲辛三大老詩刻石存焉。」 《吳郡志》:「朱長文,字伯原,光祿卿公倬之子。公倬居鳳皇鄉集祥里,園亭甚古。長文擢第,號其居曰樂圃。時俊咸師仰之,號樂圃先生。米芾撰墓表,略云:十九歲登乙科,病足不肯從吏。築室樂圃,有山林趣。著書閱古,樂堯舜道。郡守監司,莫不造請,謀政所急。士大夫過者,必奔走樂圃,以不見為恥。公卿薦以自代者甚眾。天子賢之,起為本郡教授,又召為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元符元年卒。鄉人立祠於郡庠,家徒藏書萬卷。天子知其清,特賜其家絹百匹。」 盧《志》:「劉舍人震孫宅,在樂圃坊西南。」
壽聖橋 今紅板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華家橋南。」
金銀巷 盧《志》未著錄。 見《姑蘇志》。 今廢其半,名半仙弄。
小蓮湖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壽聖橋南。」 乾隆《吳縣志》:「休休庵西。」宣統《吳縣志稿》引《姑蘇志》云:「休休庵,在吳縣治西,宋咸淳中創。一名圓覺寺,又名普光王禪院。宋持節劉師勇嘗寄居為僧。元至正間,蒙山僧重建。」 《姑蘇志》:「相傳休休庵祖師遺一匣,上書轉語云:『焦明蟲吸乾東海,魚鼇蝦蟹無處安身立命,有人悟者,其鎖鑰自開。』卒無悟而開之者。後被一僧持去,不知所終。」 《姑蘇志》列圓覺寺橋於龍興寺西橋後,宣統《吳縣志》「休休庵橋,在小蓮湖橋西」。即此。 《南禪大藏跋文搜錄》:「《觀所緣論》論奧題記云:『勸緣平江大慈院住持、管內掌法傳教說法師淨梵。都勸緣住持圓覺禪院憚法慈受憚師惟深。』《長阿含經》第二十二奧刊記同。」 案,大慈院,即北禪寺。圓覺禪院,即此。
龍興寺巷 盧《志》著錄。 今吳縣前。
龍興寺 《吳地記》:「則天皇后置,御書額八方。開元五年再興此寺,刺史張廷珪模勒御書於碑。」 《吳郡志》:「龍興寺,在吳縣西南,梁所置。紹興間,於官倉瓦礫中,得房琯所作寺碑,韋夏卿再立者。」 盧《志》:「龍興寺,在今縣治之西,建於梁。唐房琯撰寺碑。」韋夏卿再立。」《姑蘇志》:「在吳縣治西,房琯所撰碑。」與《吳地記》、《吳郡志》所云不同。 房琯《龍興寺碑序》略云:此龍興寺,則孝和之天下諸州,各建同號,所以慶王業也。雖楝宇已立,而裝持未嚴。開元十七年,天火下焚,僅獲半存。州將皇三從叔無言,以家率先,施錢數萬。合境僧尼等,道會一體,物通十方,同力來奉佛塔。標吳中之巨麗,實天下之景福。《寶刻叢編》:「重建龍興寺碑,房琯撰序,綦毋潛銘,徐廷古分書,貞元十四年重立。」 《吳郡金石目》:「龍興寺計斷經幢,止存下截,尺五、六寸,八面,面寬四、五寸,正書,字徑五分。在郡城內財帛司廟北間壁龍興寺內。志乘失載。考《郡志》,寺在吳縣西南,梁朝置,紹興中得房琯碑。今寺規模甚隘,已非舊址,碑亦訪之不得,文載《志》中,尚可考耳。」《橫山志略》:「妙應,俗姓童,居感慈郎中,工於刻石。淳熙中,寓龍興寺,嘗摹廬山王瀚須菩提像於寺中,其陰作天台五百尊者,筆法奇異又於虎丘作石觀音像,尤奇。」 《紅蘭佚乘》:「萬曆間宰輔申公謝政林居,第旁別業曰適園,故唐武后龍興寺基,有老銀杏數十章,皆千年故物。初,公未有其地,樹屬民間。會新安賈人持八金計估其樹,約翌日伐取。公之家人張承恩,夢黃衣老人謂曰:『明日有大厄,賴爾主相公福蔭,以保天年,當效冥報於君。』張夢中諾之,拜謝而去。明早見匠將伐樹,問其憤,曰八金,即出八金交還,曰:『近吾府中不忍見其廢。』弗果伐。是秋,得銀杏八石,便獲八金。此事聞之佘山人安期。(見《猶園》。」)
三太尉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吳郡志》、王《志》均著錄。 盧《志》「昔廣陵王諸子各治園第,此橋之西巷,蓋第三子居也。」。弆熙《志》:「朱明寺橋南。」 乾隆《吳縣志》:「王御史有功宅,在三太尉橋北。」
龍興寺西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盧《志》:「衛司門院子,在龍興寺西橋北巷內。」。弆熙《志》:「西成橋側。」 馮《志》:怡老園,在西城橋。王文恪公鏊致政歸,喜居山墅,子尚寶卿延命工仿山中景物為園以娛之。旁枕夏駕湖,臨流築室,雉堞環其前。入清朝,改為布政司署。 乾隆《吳縣志》:「承天知府王禹聲宅,在文恪宅後。」 道光《志》:「今訛興龍橋。」 案:《吳地記》著錄龍興寺橋。
女冠子院橋西巷(未見著錄。) 今梁撫司前及其西。
劉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縣學西側。」。咍志《列女傳》:劉士英妻陳氏,建炎之禍被獲,赴井死。見盧熊《志》。 《吳郡志》:劉少逸,年十一,文辭精敏,有老成體。其師潘閬,攜以見長洲令王元之、吳縣令羅思純,以所作蟄二令名重當時,疑其假手,未之信,因試之,與之聯句,略不淹思。二公驚異,聞於朝,賜進士及第。官止尚書員外郎。
女冠子院橋 《吳地記》、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四天燈巷口。」。弆熙《志》:「慈悲橋南。」道光《志》:「今名女冠子橋。」 馮《志》:明織造館二,一在女冠子院橋西,一在水利分司西。 案:水利分司,在明澤橋東。
太平坊 《吳郡志》:「太乎橋。」
太平橋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有太平坊,皇佑五年建。 宣統《吳縣志稿》:「繆參政國維宅,在府治西北太平橋南,其子孫世居之。清康熙間,參政孫侍講彤,於宅旁構志圃以奉親,中有雙泉草堂、白石亭、紅畫亭、梅洞、蓮子灣諸勝。汪琬有記。」
渡子橋 《吳地記》、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升平橋東南側。」
四天燈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通和坊。。弆熙《志》:「女冠子橋西。」案:即今溫將軍廟前。 宣統《吳縣志稿》:「溫將軍廟,在吳縣學東通和坊。」 《吳門表隱》:西樓,在通和坊溫將軍廟西,名姬穆素徽所居。又有鴛鴦樓,在通橋西,為戚氏書樓,素徽亦居之,故名穆鴛鴦樓。穆名美,居秀野堂側。
吳趨坊巷(未見著錄。)
吳趨坊 《吳郡志》:「皋橋西。」 盧《志》:古跡。趨,歌曲。陸士蘅有《吳趨行》。紹定二年重立。 案:《吳地記》古坊中著錄。《祥符圖經》無。 乾隆《吳縣志》:「贈檢討徐銓宅,在吳趨坊。」 馮《志》:明王侍郎永和宅,在吳趨坊。又虞御史禎宅,在吳趨坊。又朱恭靖公希周宅,在吳趨坊。 馮《志》:「蕉隱,在吳趨坊,進士申綋祚所築。」 乾隆《吳縣志》參馮《志》:「黃魯曾省曾宅,在吳趨坊。省曾子姬水亦居此。」宣統《吳縣志稿》:「徐忠節公汧宅,在吳趨坊周五郎巷。宅後有二枝園,一名尹氏園。忠節官京師時,其仲子貫時以貴公子家居,性喜跌宕,招攜賓從,與兄枋之孤介獨立者不同。嘗繪《二株園春玩圖》,圖中姬侍、音樂、狗馬、禽魚、花木、亭樹、水石之勝,備極豪侈。後忠節殉國,貫時流落轉徙,園遂屬他人。嘉、道間,為范氏所有。今蓋頹敗不可問。」《紅蘭佚乘》:「二株園,在周五郎巷,明徐勿齋先生宅也。楊維斗諸公會文之所。花木之盛,與范家園爭勝。蔡遠山業師買得二株主人石印,欲磨去,適談二瓢見之,歎賞鐵筆篆法之妙,乃不磨留之。」
升平橋巷 盧《志》未著錄。見《姑蘇志》。案:在升平橋街東、後蓮花巷北。。咍志:升平館,在梵門橋。今有升平橋。
升平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吳縣學西。皇佑五年建。」 《祥符圖經》、《吳地記》均著錄,作「升平」。盧《志》:「企鴻軒,在升平橋,越人賀鑄所居。(前志誤云在醋坊橋。)又有水軒,其親題書籍云『升平地』。鑄字方回,嘗作《吳趨曲》,能道吳中景物。又別墅在盤門外橫塘,常扁舟往來,其《青玉案詞》云:『淩波不過橫塘路』。黃魯直詩云『解道江南斷腸句,至今惟有賀方回』。即此章也。」
梵門橋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案:今名楊衙前,為楊斗南太史廷樞故宅。西北小弄,名梵門橋弄。
梵門橋 《吳地記》著錄作「雁門」。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黃牛坊橋西。」。弆熙《志》:「徐胡橋南。」 《姑蘇志》:要離墓,「相傳在今梵門橋西城下馬婆墩,舊有炮座基。嘉定十六年,提刑司修城,此地多得古塚,皆莫詳其姓氏。《漢書》注:『要離塚在西,伯鸞墓在北。』范《嘗》又云:『在閶門外金昌亭傍。』傳記不同。」 宣統《吳縣志稿》:「實月庵,在西北隅梵門橋西,相傳古法會庵基也。創自宋高宗時,名寶志。明萬曆初,大士殿毀而像獨存,人咸異之,延僧性齋重建。以庵旁要離墓有池清淺,夜月印渠,因改名寶月。明崇禎、清康熙雍正間,屢經修葺,今廢。」 《五畝園小志》:楊莊簡公成宅,在桃花橋南,一在梵門橋西。又楊忠節公廷樞宅,在城西梵門橋。今其地名楊衙前。
夏駕湖 《吳地記》:「壽夢盛夏乘駕紡涼之處,鑿湖為池,置苑為囿,故今有苑橋之名。」 《姑蘇志》:「夏駕湖,在吳縣西城下,吳王避暑駕遊於此,故名。今城下猶存外濠。有灣亦名夏駕,連運河而水浸廣,舊產菱芡,今多堙為民居,其半在城內者為民田。惟二水彙處,猶存舊名。」 《吳郡志》:「今城下但存外蒙,即漕河也。河西悉為民田,不復有湖,民猶於湖旁種菱,甚美,謂之夏駕湖菱云。」
徐大船巷 盧《志》作徐胡橋巷。 案:即今劉家浜。 劉尚書纓宅在定光講寺西,曾孫中允瑊亦居此,今猶名劉家浜。(見舊志。在徐胡橋側。) 宣統《吳縣志稿》:「香禪精舍,在閶門內劉家濱,潘茂才鍾瑞所居,亢樹滋有記。」
徐胡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吳趨坊內。」。弆熙《志》:「蔣家橋南。」馮全嘗:文文肅公震孟宅,在實林寺東,即袁憲副繩之醉穎堂也。中有世綸堂,圃曰藥圃。又有青瑤嶼,公讀書處也。後為萊陽姜貞毅先生琛寓居,更名敬亭山房,魏禧有記。圃中有棗樹數株。貞毅長子安節築室,日思嗜軒,仲子實節辟為藝圃,汪琬有記。又為屋五楹,日念祖,為祭祀燕享之所,今為綢業公所,其名曰七襄。 案:本圖無寶林寺前,故附此。
蔣家橋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西蔣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吳地記》有蔣侍郎橋,未知即此橋否?。弆熙《志》:「鄭使橋南。」 《吳門表隱》:「蔣家橋,在吳趨坊。漢蔣漸避難居姑蘇,大皇里即其地。(《樂安家乘》。」)
鄭使橋巷 本圖有橋無巷。案:即今天庫前。。弆熙《志》:「唐周真人為民禳災,建壇於此,曰天庫巷。」《吳門表隱》:「天庫,在專諸巷,中門前有花石者,最古。斷門檻者,香火特盛。」 乾隆《吳縣志》:「專諸宅,在閶門內專諸巷,今為石塔廟。」 案:專諸巷,《姑蘇志》作鑽龜巷。古音「龜」讀如 「居」。故「鑽龜」誤為「專諸」。舊說未免附會。
鄭使橋 《吳郡志》作「使橋」。 盧全嘗:「天聖中,鄭文肅公所建。吳人以鄭嘗建奉國鎮節,故稱鄭使云。」 《姑蘇志》:「宋鄭戩,天聖中拜奉國軍節度使,卒官歸柩於吳,敗居有橋名以識之。」 《吳郡志》:「鄭戩,字天休,吳人,居皋稿,九歲而孤。長客京師,師事楊億。天聖三年,進士第三。累歷龍圖閣學士、知開封府。戩強敏善聽決,假貸細民,繩治豪宗大姓,流奸吏馮士元於海島,執政盛度、程琳皆坐黜,朝議畏其暾核。康定元年,同知樞密院。出知杭州,發丁數萬,開闢西湖,民賴之。歷陝西四路都總管、經略安撫招討使。行邊至鎮戎軍,天寒與將佐置酒,會寒塵起,有報西戎至,戩云: 『此必川兵按邊回耳,非賊騎。』已而果然。以資政殿大學士知并州,時契丹與元吳交惡,邊奏互上,獨哉不以聞。上問,戩對:『戎狄相攻,中國不足憂。』仁宗嘉曰:『戩氣質英豪,朕欲為相,故屢試於外。』尋為宣徽北使院檢校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卒年六十二,贈太尉,謐文肅。」
望雲館 《吳郡志》:「望雲館,在閶門河南。」 盧《志》:「望雲館,在閶門裏河南。紹定二年李壽朋創。相傳即金昌亭故地。」土地廟
桃花橋北街(未見著錄。)今桃花橋弄。錢橋《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以下不載。
桃花橋 范、盧二《志》失載。見《姑蘇志》。。弆熙《志》:「水倉橋西。」 乾隆《吳縣志》:「吳參議安國宅,在桃花橋西。」 馮《志》:「多木園,在寶成橋北,士人顧雲龍所築。中多喬木,故名。」案:寶成橋,在桃花橋西。 《五畝園小志》:楊莊簡公成宅,在梵門橋西。一在桃花橋南,即五峰園。 又:小桃源在桃花塢,婁縣諸生呂毖所築。其前有采香庵,亦李所更築。毖字貞九,弱冠能文,築此為退隱地。會鼎革,出家為黃冠,遁居鄧尉山。 密庵,舊築在閶門後版廠,為李侍御模宅後圃,內有桃塢草堂、芥閣諸勝。侍御見馬阮用事,引疾去,留都不守,遂改緇流裝,遁跡吳閶。沒後,吳人即其故居建祠,初奉香火,顏曰「老和尚堂」。見《五畝園小志》。宣統《吳縣志稿》:「繡谷,在閶門內後版廠。舉人蔣垓兆侯購園於此,掘地得石,有八分書『繡谷』二字,遂以名園,而自為之記。垓沒後,園屢易主。嗣孫朔州知州深復而新之。(同治《府志)以為即深所築者,誤。)嚴太僕虞有記。中有繡水、蘇齋、交翠堂、西疇閣諸勝。嘉慶中,為河帥葉觀潮所得。道光初,歸南康謝觀察學崇。後為婺源王都轉鳳生所居。庚申兵燹,鞠為茂草。」 宣統《吳縣志稿》:「蘇家園,(俗稱北園。)在閶門內後版廠,御史蘇懷愚所築,後為御史李模園。今皆夷為菜圃,為郡中菜花最盛處。」
隆興橋 《吳郡志》:「隆興元年建。」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桃花橋北。」 宣統《吳縣志稿》引《五畝園小志》:「隆興寺,在桃花橋弄隆興橋北。相傳宋時敕建,寺基甚廣,桃花橋弄口石柱即其寺門,然無碑記可證,僅存康熙戊寅冬月所立臨濟正宗二十四世東通果和尚石塔。(案:《府志》隆興橋在桃花橋北,宋隆興元年建。意寺亦建於是時,以祀蔡隆興者。寺北有東、西蔡家橋,即蔡莊舊址。」)今案:蔡公夫婦義葬金人入侵時伏屍十一萬餘,事見本書「南、北寨巷」下。
張廣橋北街(未見著錄。) 今西街。
張廣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皋橋下。」
至德坊 《吳郡志》:「泰伯廟前。」 盧《志》:紹定二年重立。
皋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范、盧二《志》均著錄。 《圖經續記》:「皋橋,在吳縣西北,皋伯通字奉卿所居之地也。伯通為漢朝議郎,卒葬胥門西二百步,號伯通墩。昔梁鴻偕妻孟光同至吳,居伯通廉下,為人賃舂。值通燦邙異之,乃舍之於家,鴻卒,又為葬之,是可稱也。《哀江南賦》云:石『皋橋羈旅』,亦謂此。」 《姑蘇志》:「閶門內,漢議郎皋伯通居。其側梁鴻所寓也。」。弆熙《志》:「居民架木作居,火延燒毀。明崇禎十一年,解元楊廷樞倡議易石,僧如淨董成。」 乾隆《吳縣志》:「隱士韓奕宅在樂橋,一在皋橋。」今案:已見前「樂橋」下。 又「楊端孝大宅,在樂橋東。」 案《木瀆小志》云:「梁鴻寓舍,在木瀆西北上沙夏王廟後,其地今名梁巷。」則舊說似尚有傅會處。 乾隆《吳縣志》:「福濟觀,在皋橋東,俗稱神仙廟,宋淳熙間道士陸道堅建,初名岩天道院。道堅與省幹王大猷設雲水齋,呂仙翁降授以神,方大猷子孫傳以濟世。(見徐貞記。)元至大間,道士葉竹君奏賜今額。」 《夢窗丙稿•點絳唇》有「明月茫茫,夜來應照南橋路」。況夔笙周頤據《丁稿•鷓鴣天•化度寺作》有「楊柳閶門屋數間」句,定「南橋」為「皋橋」,屢見所著筆記、詞話中。案:皋橋在城西北,不當稱南橋,況氏說尚待考證。 《太平御覽》引《郡國志》云:「閶門內有皋橋,伯通居此橋以得名。梁鴻賃舂之所。」近人著書修志,以為伯通字奉卿,此誤以為皋宏也。皋宏見《桓榮傳》。 乾隆《蘇州府志》:「皋弘字奉卿,家代為冠族,少有英才,與桓榮俱習《歐陽尚書》,事博士九江朱普。世祖時,榮拜議郎,會歐陽博士缺,帝欲用榮。榮叩頭讓曰:『臣經術淺薄,不如同門生郎中彭閎、揚州從事皋弘。』因拜為博士,引閎、弘為議郎。弘子徽至司徒長史。」 乾隆《縣志•梁鴻傳》:鴻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廉下,為人賃舂。伯通燦邙異之,舍之於家。《寰宇記》:「今皋橋即伯通所居。」伯通當是奉卿之族人。舊志謂伯通字奉卿,誤。 陸龜蒙《笠澤叢書》:「伯鸞墓,在吳西門金昌亭下幾一里。」 《績吳郡志》云:「今閶門南城內法會庵西,有古塚二,相傳為要離、梁鴻墓。」 案:石門李嘉福(笙漁)嘗得碑於穿珠巷城下,文曰「漢梁伯鸞、烈士要離」,下殘泐,當為「墓」字,考為六朝人書。後歸涅陽端方陶齋。臨桂況周頤撰《陶齋藏石記》,猶沿其說,後著《餐櫻廉隨筆》。忽改考為萵曆修墓碣。端方身後,歸貴池劉世珩。世珩歿後,其子公魯(之泗)以歸南海葉恭綽(玉甫)。餘兩得摩挲之,見其字酷類《痙鶴銘》,何得謂非六朝人書耶?
柳毅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張廣橋西。毅或嘉居此。」。弆熙《志》:「至德廟東。」《異聞集》:唐儀鳳中,儒生柳毅,吳縣人也。應舉咸京不第,至涇陽,見一婦牧羊,泣曰:「妾洞庭龍君小女也,嫁涇水次子,而夫婦日以厭薄,聞君將還吳,以尺書托寄。洞庭之陰,有大橘樹,鄉人謂之社橘。君解帶,叩樹三發,當有應者。」毅還家,訪於洞庭,取書進之。龍君覽畢,宮中皆慟。有赤龍長千餘尺,飛去。俄而涇水之囚人至矣。明日,宴毅於凝碧宮,張廣樂,舞萬夫於其右。中有一夫前曰:「此《錢唐破陣樂》。」復舞千女子於其左。中有一女進曰:「此《貴主還宮樂》。」龍君大悅。明日毅歸,贈遺珍寶,怪不可述。後再娶盧氏,貌類龍女,曰:「予即洞庭君女。涇上之辱,君能救之,茲奉閨房,永以為好。」同歸洞庭,不知所終。 《燼餘錄》:「朱勔毀閶門內北倉為養植園,栽種盆花。每一花事,必供設數千本。遊人給司閶錢二十文,任入遊觀。婦稚不費分文,故遊女獨多,園中多辟岐路,往往迷不得出,穢聲四布,眾怒以目。事敗後,養植園花木盡斫為薪,僅存二丈大石六七枝,偃仰柳毅橋畔,至今猶存。」 《五畝園小志》:「柳毅橋西有五峰園,相傳柳毅葬處,明為楊莊簡成宅,有五石峰,各高二丈。」 《平江紀事》:「柳毅為洞庭龍女傳書事,乃荒唐之說。今吳城有柳毅橋,太湖濱有柳毅泉,意毅乃吳人也。彼橋乃住宅之路,泉乃別業之井耳。井水滿而不溢,大風撓之不濁,久旱不耗,此其異也。人以為下通太湖龍宮。使果有龍神宮府,何不於巨浸中出入,而反以此逼窄之井為通道耶?荒唐之言,不察其理,俱不足信。」
至德廟 《圖經績記》:「泰伯廟在閶門內,舊在門外。漢桓帝時,太守糜豹所建。錢氏移之於內,蓋以避兵亂也。延陵季子侑祠焉。」 《吳郡志》: 「至德廟,即泰伯廟。東漢永興二年,郡守糜豹建於閶門外。《辨疑志》載,吳閶門外有泰伯廟,廟東又有一宅,祀泰伯長子三郎。吳越錢武肅王始徙之城中。《纂異記》又云,吳太伯廟在閶門西。皮日休詩云『一廟爭祠兩讓君』。蓋並祀仲雍舊矣。今廟在閶門內東行半里餘。門有大橋,號至德橋,乾道元年郡守沈度重建。」有修廟記。 《姑蘇志》:宋元嘉中,劉損為郡修葺。宋元佑六年,黃履奏改今額。元符間制封至德侯,崇寧初進封王。 《姑蘇志》:「麋豹,東海人,為吳郡太守。永興二年,建吳太伯廟閶門外。嘗按行屬城,問功曹唐景風俗所尚。景曰:『處家無不孝之子,立朝無不忠之臣。文為儒宗,武為將帥。』時人以為善言。」 《吳郡金石目》:「泰伯廟楊簡詩碑,八分書,無年月。簡,《宋史》有傳。」 又:「吳太伯廟迎享送神辭碑,龔頤正撰,淳佑壬子季秋望日重刊,陳信伯行書,潘紀立。在泰伯廟,刻於重修至德廟碑之陰。」 《寰宇訪碑錄》:泰伯廟,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司公據、知府節制撰修史詩郎撥田公據,均正書,無年月。又泰伯世系圖在提點刑獄司公據碑陰。 《中吳紀聞》云:「自長慶以來,更七代三百年,吳人老死不見兵革。承平時,泰伯廟棟猶有唐昭宗時寧海鎮東軍節度使錢繆姓名書其上。」案:南土卑濕而猶能保存者,唐以來稀見變亂故也。自太平之役,江南故家法物、連雲甲第,始多毀滅。若湘中未經太平之役,故猶偶有三百年前之古屋。今後殆不復有孑遺矣。北土惟冀縣獨樂寺,經近人考訂,是遼之遺。見渠彌《養和室隨筆》。
廟橋 《吳地記》作泰伯廟橋。 《圖經續紀》作至德橋,云:「在泰伯廟前,以廟名橋也。」 《吳郡志》作至德廟橋,云:「在泰伯廟前,以廟故名。」 《吳縣志》:「在至德廟前。宋乾道初,平江知府沈度建。明嘉靖四十二年,巡按御史陳瑞重建,皇甫訪撰記。」。咍志:《重建至德廟記》,曾幾撰,正書,乾道改元九月。 馮《志•金石門》:「至德廟橋,有『元祐元年八月』題字。」
皋橋西巷(未見著錄。) 今西中市。
卷三•東南隅
[编辑]大街(見前。)
花巷 今竹桶橋巷,俗訛「祝駕橋巷」。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府志》:「樂橋轉東。」。弆熙《長州志》:「樂橋南堍東。」
麗景樓 《吳郡志》:樂橋東南「花月」、「麗景」,皆淳熙十二年郡守邱崈建,雄盛甲於諸樓。
竹隔橋 《吳地記》、《吳郡志》均著錄。 《姑蘇志》作「槅」,云:「在乘魚橋側。」隔、槅,正俗字。考見「版寮卷」下。《內觀日疏》:「瑤卿月夜過橋,修然朗吟,其聲清亮,字字動人,居民但記其兩句,云:『遙隔美人家,數竿修竹處。』自此,橋名竹隔。」據此,則當以作「隔」為是。 《吳郡圖經績記》:「乘魚橋者,故傳為琴高乘鯉升仙之地。據劉向《列仙傳》云:『琴高,趙人,嘗入涿水中取龍子,與弟子期。期日皆齋潔待於祠旁,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留一月,復入水去。』(涿,一作賜。)不云在吳也。《列仙傳》有英子者,亦乘赤鯉升天。吳中門戶皆作神魚,遂立英祠。未詳孰是。」。咍志:琴高祠,在舊子城西北乘鯉橋。今廢。 《紅蘭佚乘》:「乘魚橋下昔有深水,今不復爾矣。丁法海嘗浴於此,見一大鯉甚馴,戲跨之,忽躍起化為龍,飛入雲端。明日法海貽書友人,言赴琴高之約,於大言之山看日出,五百年後更當來此。」 盧《志》:范疇,字復初,金華人,為洞霄宮道士,得江西張九牛蓍《易》之占,神效莫測。如得杭無籍子胡婆壽無罪而逃於臨平空楊樹中。期滿釋獄,胡將不利於范。范知之,隔門令其釋刀。胡猶以刀畫其門而去。由是范來蘇避居乘魚橋,有疑來問,無不神驗。年八十三卒。 馮《志》引《元史》參吳寬《平吳錄》:周伯琦招諭張士誠,留平江者十餘年。士誠為造第宅於乘魚橋北,厚其廩給,日與諸文士以筆墨流連,因亦忘歸。士誠滅,乃得歸鄱陽,尋卒。 《吳郡金石目》:「井闌題記,淳佑庚戌三月,正書,在郡城張果老巷之祝家橋。姓名漫滅,首行有『周百一官元買到』云云。」案:祝家橋即竹隔橋之訛文。
張古老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古,一作果。。弆熙《長洲志》:「乘魚橋西南。」。咍志:顧文敬公祠,在張果老巷,祀唐兵部尚書顧少連。久廢。 案道家言載:張果,唐方士,隱居中條山,嘗自言生於堯時。開元間遣使迎入京,賜銀青光祿大夫,號曰通玄先生。玄宗為建棲霞觀,世傳八仙之一,或稱為張果老。據此,則張果行跡不在吳中,必其廟堂所在也。
東憩橋巷 今孝義坊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吳郡志》:「孝義坊,東憩橋巷。」孝義坊(見上。)
鼓角營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鼓角營巷,孝義坊內。」今是圖孝義坊南有迤逞曲巷,作磐折式者一,疑是。 《吳郡志營寨門》「廂軍」下,有中軍鼓角指揮。 盧《志》:「中軍鼓角指揮,元額二十五人。」
周司徒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金母橋北。」。弆熙《志》:「俗名周孝子巷。《會書》:周處,陽羨人,字子隱。少孤,不修細行,州曲患之,與南山之虎、長橋之蛇,世稱三害。處乃射虎斬蛇,人吳從二陸求學,勵志為善。仕吳,為東觀左丞。歸晉,遷御史中丞。齊萬年反,立戰死,謐孝。有《風土記》。 此巷疑為周司徒或周孝子廟巷。 《紅蘭佚乘》:「周孝子廟,在孝義坊。廟中有蓬萊井,疫歲虔禱於神,汲泉飲之可免。有神赭面黑須為控馬者,曰顧太。案:太係國初人,業顧繡,生平敬事周孝子神,歿為執鞭。凡學繡者屍祝焉,曰繡祖,而祀以方糕,蓋所嗜也。」
通闤坊 《吳郡志》:「金母橋東。」 《吳地記》古坊著錄暨《祥符圖經》均云在吳縣。 馮《志》:「太僕少卿李應禎宅,在通關坊金姆橋西,祝允明其婿也。」案:闤,誤「關」。 又:「劉曙宅,在通關坊,有千柱堂,今為城守參將署。」
金母橋 《吳地記》著錄。 《姑蘇志》:「天王堂西。」 《漂粟手牘》:「金姆橋,在城中通關坊,其地古有關也。昔吳王齊玄好道,王母嘗與齊玄會於此,命仙女房奴歌《毒南》之曲,彈橐缽之琴。後人命橋為金母,即西王母也。」
北新街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大新街。南新街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今小新街。雙井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有古井二。」
鹽倉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夏侯橋西。」
茶場 《吳地記》:「茶鹽務,在子城河西五步。」 《宋史•食貨志下五•茶類》:宋榷茶之制,擇要會之地,為榷貨務六。官自為場,置史總之,謂之山場者十三;六州采茶之民皆隸焉,謂之園戶。歲課作茶輸租,餘則官悉市之。其售於官者,皆無受錢而後入茶,謂之本錢;又民歲輸稅願折茶者,謂之折稅茶。總為歲課八百六十五萬餘斤,其出鬻皆就本場。在兩浙,則杭、蘇等十鹽倉(見前。) 《文獻通考•征榷考•鹽鐵門》:「高宗建炎初,準浙亭戶,官給本錢。諸州置倉,令商 人買鈔。算請五十斤為一石,六石為一袋,輸鈔錢十八千。」
阜通坊 《吳郡志》:「夏侯橋西。」
花月樓 《吳郡志•官宇門附市橋》下:花月樓,飲馬橋東北,淳熙十二年郡守邱崈建,雄盛甲於諸樓。案:《吳郡志》又載:「清風樓,在樂樓南。黃鶴樓,在西樓之西。」今是圖失載。
夏侯橋 《吳地記》著錄。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相傳唐夏侯司空建。或云橋旁有夏侯廟,因名。」宋潘夢圻《記》略云:郡治稍西,橋曰夏侯,以地有夏侯廟得名。締創於皇佑壬辰,重修於紹興辛未。寶慶初元,邦人相率出力改作。使守嘉其志,悉捐金以助,遠近翕爾而應。以仲秋癸丑撤其故而新之。明年七月工以訖告。寶怯鄴年七月,朝散郎郡人潘夢圻記。案:今橋下石刻有「皇宋實慶改元拾壹月望(闕)淹高禦祖男子漢將仕郎陳(闕)佳(闕)」云云。合之《姑蘇志》所載潘《記》結語有若勸施位名品、金穀目,列之左不復書,正合。惟「拾壹月」從俗作繁寫,則「仲秋」當作「仲冬」。
飲馬橋南街(見前。)
龐耆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飲馬橋南。」 俗稱彭其巷。 宣統《吳縣志稿》:「龐山湖,在舊府治南二十里澹台湖東。太湖之水自吳江縣之鯰魚口及長橋下東北出者,皆彙於此,導流為吳淞江。」據此,則吳中龐姓尚矣。《湖州府志•流寓傳》:「龐澄,字北康,號石舟,官著作郎。元末隱姓名,遊江湖。後遷居湖之西崦山,構臥雲堂,因作《臥雲歌》。」據此,則吳中早有龐氏矣。 《姓氏尋源》曰:「耆氏,《辯證》云:『伊耆氏之後,單為耆氏。』澍案:耆,侯爵,自伊徙耆,故曰伊耆,一作肌黎,望出太原、樂陵。又案:天竺有耆姓。《宋史•藝文志》耆婆《脈經》三卷、《六十四問》一卷、《五髒論》一卷。」
旌義坊巷 盧《志》未著錄。《姑蘇志》:「飲馬橋南。」 今馬脊梁巷。
旌義坊 《吳郡志》:「旌義坊,蔡彙頭。」 案:蔡彙頭,疑即今飲馬橋南之石家彙。石、蔡,吳俗音近也。非天慶觀前之蔡彙河頭。
孝友坊巷 盧《志》著錄。 王《志》:「飲馬橋南。」 今大太平巷。孝友坊 《吳郡志》:「孝友坊,南園東巷。」
滄浪亭 《吳郡志》:「滄浪亭,在郡學之南,積水彌數十畝,傍有小山,高下曲折,與水相縈帶。《石林詩話》以為錢氏時廣陵王元了池館,或云其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所作。既積土為山,因以瀦水。慶曆間,蘇舜卿子美得之,傍水作亭,曰『滄浪』。歐陽文忠公詩云:『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 滄浪之名始著。子美死,屢易主。後為章申公家所有,廣其故地,為大閣,又為堂。山上亭北跨水有名『洞山』者,章氏並得之。既除地,發其下,皆嵌空大石,人以為廣陵王時所藏。益以增累其隙,兩山相對,遂為一時雄觀。建炎狄難,歸韓蘄王家。」
盧《志》:「《續志》云:申公之子增築山亭,買黃土錢三萬貫,園亭之勝,甲於東南。張魏公《勤王記》云:子厚為相日,營葺園地,所費不貲。罷相即遷責,未嘗安享。洎放還寓嚴州烏龍山寺,子弟輩悉遣歸鄉幹置生事。死之日,無人在側,群妾分爭金帛,停屍數日,為鼠食其一指。衢僧法空親見之。雲衢《談雋》云:歹章氏園,紹興初韓蘄王提兵過吳,意甚欲之,章殊不悟,即以隨軍轉運檄之。章窘迫亟以為獻,其家百口,一日散居。韓氏作橋兩山之上,名曰『飛虹』,張安國書扁。山上有連理木,慶元間猶存。今山堂曰『寒光』。傍有台,曰『冷風亭』,又有翊運堂,耿元鼎作記。池側有濯纓亭。梅亭曰『瑤華境界』,竹亭曰『翠玲瓏』,木犀亭曰『清香館』。其最勝則滄浪亭也。」 宣統《吳縣志稿》:「南禪寺,在滄浪亭後。」本圖無題榜。唐開成三年二月一日,白居易撰《轉輪經石記》在焉。見《輿地紀勝》。 「可園,在滄浪亭對面,一名近山林,與正誼書院昆連。梁中丞章钜重加修葺,有挹清堂、坐春臚、濯纓處諸勝。朱宮讚璿寓此,有記。」《中吳紀聞》:「滄浪亭,予家舊與章莊敏俱有其半,今盡為韓王所得矣。」案:據此,則滄浪勝跡曾半歸龔明之家,為自來志乘所未詳。
韓園 盧《志》:「韓蘄王府,俗稱韓家園。」
魏未巷 盧《志》著錄。。弆熙《志》作魏支巷,云「俗名東太平巷」。 案:朱,為吳中古四氏族之一。魏,則了翁嘗教授吳中,有鶴山書院,未識即其宅否?支,已見前。
燕家巷 盧、王二《志》未著錄。。弆熙《志》作燕家浜。 同治《志》:「燕家浜,舊稱巷。」
燕國夫人廟 盧《志》:「在府治東南燕家橋。吳孫權乳母陳夫人舍宅為通玄寺,同光中移今所,即今開元寺亦有其祠。淳佑中,提刑胡穎拓四酒務隙地為射圃,鑿河引橋下水北人圃內,於古墓得石函,上刻『燕國夫人首級』六篆字,遽命碎之。舊傳酒務本夫人宅,今奉祀者柳氏云。」
燕家橋 《吳郡志》以下均著錄。。弆熙《志》:「旁有燕國夫人廟,故名。」 《吳門表隱》:「東京啟聖禪院佛像歷年記碑,在婁門關帝廟內。乾隆初,里士韓承詩元旦謁廟,墾土得之,上鐫佛像,下刻經文,末署:『蘇州長洲縣上元鄉煙家橋居住嗣男寶臨,施財刊石,追薦妣諸氏七娘遠年生界。元豐四年五月望日立石。勸緣行者趙道堅。吳郡張珙刻。」正書,二十七行。」案:「燕」作「煙」,《表隱》著錄與《賓鐵齋跋尾》同,知韓子文未刻橋名時,民間沿誤者蓋多焉。。咍志《鄉鎮門》載長洲彭華鄉功成里四都上圖有「南煙」,律以它都、圖:凡姓,上下常別之以東南西北、大小、上中下諸稱。例如:燕上、下柳、南堯、東於、囊下、朱後、安前、上長、西邕、東扁丘、南什涇、北什涇、下奴涇、渠下、馮上、才下、東昌梧、中昌梧、西昌梧、南徐、西南徐、上茅圻、下茅圻、南曹、北曹、東莊、西莊、西安、北燕、金南、下陳、北柳、西馬、後王、新盛、上蔣、上黃、下黃。以諸例證之,此「煙」字確為姓氏。宋、元以前,或燕、煙繁簡並用歟?
淨河橋 《吳郡志》著錄。 《姑蘇志》以下均不載。
船場橋 《吳郡志》及本圖均著錄。 盧《志》:「船場橋,張林浜。」考本圖在烏鵲橋西。盧《志》又著錄東、西船場巷。乾隆《吳縣志》云:「巷在織里橋南轉東、轉西。」據此,則宋吳中船場有二處,一近船坊,一不近船坊也。又《吳郡志》著錄船坊橋,《姑蘇志》云:石在「帶城橋西」。盧《志》著錄船坊巷,《姑蘇志》云:「帶城橋西南」。又盧《志》:「《吳地記》云:『石龍在龍壇里,(即上元鄉。)其壇並潭猶存。』今龍堂水南之地,皆為蔬圃,名定花板。昔人於早歲在金氏船坊水底見之,其石方不逾丈,中作錢文,四角有雲氣,但以塗泥,不得詳辨耳。」據此,則當時船坊確全在帶城橋迤西一帶。
洞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以下不載。
祝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以下不載。 案:吳中祝氏,方志著錄自元名宦祝峋始。此土著祝氏遠在顥、允明祖孫前,未詳其朔。
玉淵坊巷(未見著錄。)玉淵坊 《吳郡志》:「玉淵坊,南星橋。」
南星橋 《吳郡志》作星橋。 盧《志》:「星橋,俗云南星橋。」。弆熙《志》:「大雲橋東。」 《姑蘇志》:「阮狀元宅,在南星,西橋舊有狀元坊。」 案:大雲橋側磚刻有「宋嘉佑三年七月募建,寶佑二年三月募修,元大德三年己亥四月里人士重修」字,而本圖不載,疑磚刻有沿誤處。
居養院 盧《志》:「居養安濟院,在社壇東。建炎以來廢。淳熙三年,陳峴重建。有仁政倉,籍官民田千六百六十畝,得米七百柘有奇,提幹盧容記,以給歲用。紹熙元年,提舉張體仁又創安濟院城西南隅。開禧三年,陳耆壽益以田一千一百二十畝,郡人滕歲作《增田記》。案:國史崇寧元年,知開封府吳居厚請置居養院,處民之鰥寡獨者,以戶絕財產給其費。又河北轉運司亦以為請,又推廣之。先是,蘇文忠公知杭州,日置病坊一所於城中,名安樂堂,以僧主之。至是為言,仍改安濟。」 《宋史•食貨志•賑恤門》:崇寧初,蔡京當國,置居養院、安濟坊。給常乎米,厚至數倍。差官卒充使令,置火頭,具飲膳,給以衲衣絮被。州縣奉行過當,或具惟帳,雇乳母、女使,糜費無藝,不免率斂,貧者樂而富者擾矣。」 又:「安濟坊亦募僧主之,三年醫愈千人,賜紫衣、祠部牒各一道。醫者人給手歷,以書所治痊失,歲終考其數為殿最。諸城、砦、鎮、市戶及千以上有知監者,依各縣增置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道路遇僵仆之人及無衣丐者,許送近便居養院,給錢米救濟。孤貧小兒可教者,令入小學聽讀,其衣欄於常平頭子錢內給造,仍免入齋之用。遺棄小兒,雇人乳養,仍聽宮觀、寺院養為童行。宣和二年,詔:『居養、安濟、漏澤可參考元豐舊法,裁立中制。應居養人日給稅米或粟米一升,錢十文省,十一月至正月加柴炭,五文省,小兒減半。安濟坊錢米依居養法,醫藥如舊制。漏澤園除葬埋依見行條法外,應資給若齋醮等事悉罷。高宗南渡,民之從者如歸市。既為之衣食以振其饑寒,又為之醫藥以救其疾病;其有隕於戈甲、斃於道路者,則給度牒瘞埋之。(若丐者育之於居養院;其病也,了之於安濟坊;其死也,葬之於漏澤園,歲以為常。」) 《武林舊事》:「病者,則有施藥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則有慈幼局;貧而無依者,則有養濟院;死而無殮者,則有漏澤園。民生何其幸歟!」
威果四十一營 《吳郡志•營寨門》「禁軍」下:威果四十一指揮。 盧《志》:「威果第四十一指揮,元額四百一十人,在社壇東。」
翁家巷 盧《志》未著錄。 《姑蘇志》:府學東。 吳中方志著錄翁氏,自明始。此翁氏未詳。
《吳郡志》著錄翁家橋。 宣統《吳縣志稿•眩晻表》唐懿宗咸通元年庚辰科進士,有翁亮樞。
東楊家巷 盧《志》作楊家院子巷。 《姑蘇志》:在府學東。 楊氏未詳。烏鵲橋巷(未見著錄。)
烏鵲橋 《祥符圖經》著錄。 《圖經續記》:「烏鵲橋,在郡前。舊傳有古館八,曰:全吳、通波、龍門、臨頓、升羽、烏鵲、江風、夷亭。此橋因館得名。白樂天詩嘗及之。」 《吳郡志》:「在提刑司之南。舊傳古有烏鵲館,橋因其館得名。」 楊備《烏鵲橋上元詩》:「月滿星移水照天,南飛烏鵲影翩翩。雖然上屬牽牛分,不為秋河織女填。」 盧《志》:「古有烏鵲館,因名。白樂天詩『烏鵲橋紅帶夕陽』,又『烏鵲橋高秋夜涼,烏鵲橋頭冰未消。』」 《姑蘇志》:「長洲縣東。」 又:「宋羊太守廟,在子城前烏鵲橋南。劉宋時,羊玄保守吳,廉素寡欲,去後民思之,故立為祠。」(盧《志》:今誤題「太傅羊王廟。」)又:「羊玄保太山,南城人,以太常徙吳郡太守,加秩中二千石。三吳舊有鄉射禮,玄保舉行之。文帝以其廉素寡欲,頻授名郡。為政雖無殊績,而去後常必見思。不營財利,產業儉薄。大明中,加散騎常侍特進。卒,溢曰定子。」 又:「靜樂堂,在烏鵲橋南,知郡孔元忠所居。樓中儲書萬卷。葉適有詩。」 又:「林樞密宅,在烏鵲橋南。樞密名希。」 盧《志》:「林樞密宅,今儒學。」 《燼餘錄》:「方家閣,在烏鵲橋,方謙庵先生故居。先生諱通父,深究天人之學,著有《諸經粹說》二十卷,《讀史平論》三十卷,《非子》十卷,《鄉里典型》十卷,《經世大本錄》四卷,《謙庵文集》八卷。家有藏書閣五楹。環閣水池,環池竹木,日著書其中。寒士無書可讀者,任聽入閣借看,質疑問難,不少厭倦。有側讀斜揭者,教以端坐正書,輕揭平覆,謂即『居敬』之一端。子二人,督課甚嚴,不使應試。年八十二卒。卒之日,寒士環而哭者充其廬。私謐惠達先生。」 《吳郡金石目》:「鳳凰鄉人修井題記,景定四年四月初八,在烏鵲橋,正書。」
十泉街(未見著錄。)
儒學坊 《吳郡志》:「烏鵲橋南。」「林文節公與諸弟所居。希父先在國史儒學傳,希徙居吳,與弟旦嘉佑二年同第進士,次舉弟邵、顏、文同登第。吳人榮之,故以名坊。」 《雲麓漫鈔》:「林高,閩人,擢第,終屯田郎中。子亦擢第,為集賢校理,入儒學傳,終於京師。妻黃氏攜其孤扶護將歸葬閩,道出姑蘇。時蔣公侍郎堂知姑蘇。二子,長子希、次子旦,方年十二三,贄文上謁蔣大奇之,留姑蘇,給以戴城橋官屋,後號儒學坊;為葬二襯於寶華山。蔣公遣其子與二林讀。希字子言,後為樞密。旦亦為從官。蔣之子,即之奇,字穎叔,亦為樞密。子言昆弟六人,希、旦、紹、顏並登科,遂為姑蘇人。」
五龍堂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帶城橋西南。。咍志:陸宣公祠,在五龍堂巷,祀唐宰相陸贄。
龍堂橋 《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作五龍堂橋。。弆熙《志》以下不載。
靈濟廟 盧《志》:「五龍堂,在今長洲縣東南。唐貞元中,李紳為記。宋淳熙十年秋七月,大旱。知府耿秉即設廳齋祓祈雨,未至沾足。越三日,雲氣四合,有小龍狀如蜥蜴,見於五龍神位香案蓮果釘上,宛延不去。秉以杯交占之,約以三日內滂沛優渥。當奏請五龍廟額,以答靈異。翌夕,大雨事聞,詔賜靈濟廟。紹興四年五月,敕封第一東靈侯、第二西城侯、第三中應侯、第四南平侯、第五北寧侯。每有水旱,守將投龍於祠前潭中,必獲向應。又《吳地記》云:『石龍,在龍壇里,(即上元鄉。)其壇並潭猶存。』今龍堂水南之地,皆為蔬圃,名定花板。昔人於旱歲在金氏船坊水底見之,其石方不逾丈,中作錢文,四角有雲氣,但以塗泥,不得詳辨耳。」 《吳郡金石目》:「靈濟廟敕封五龍碑,紹熙五年五月九日,行書。」
趙家園巷 《姑蘇志》:「帶城橋西南。」(趙氏詳前。)破井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帶城橋西南。
船舫巷 盧《志》著錄。(舫,作坊。) 《姑蘇志》:帶城橋西南。
船舫橋 《吳郡志》、盧《志》「舫」作「坊」。以「五龍堂」下金氏船坊證之,應是。 《姑蘇志》:「帶城橋西」。「舫」亦作「坊」。。弆熙《志》:「帶城橋西南側。」
蓮城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帶城橋西南。覺報寺巷 盧《志》著錄。
覺報寺 《吳郡志》:「在府東南,舊名老壽庵,王岐公家香火院也。靖康狄難,此寺賊酋所寓,故不得焚。吳下古名屋,惟此寺耳。」又云:「建炎狄難,盈城宮室悉為煨燼,惟郡南覺報小寺,以旁酋營幕所寓,不及毀。」 盧熊《志》:「覺報寺,在今縣治東南,王岐公香火院也。」宣統《吳縣志稿》:「壽星庵,在城南,宋名萬壽庵,即古覺報寺,屢經廢興。崇禎九年重建,康熙七年始竣工。」 《吳中舊事》:秦檜妻之弟王喚,字顯道,紹興初知府事,峻於聚斂,酷於用刑。覺報寺其私家祠也。 《吳門表隱》:「石托塔李天王像,在南園報本庵,古覺報寺也。」
覺報寺西橋 《吳郡志》、盧《志》著錄。
覺報寺後橋 《吳郡志》、盧《志》著錄。 《姑蘇志》僅著錄「覺報寺橋」一。 此橋即今木杏橋。 重升院 《姑蘇志》:「在城東南隅,即南園地。宋慶元間僧正信建。」 乾隆《元和縣志》:尚書沈德潛宅,在闊家頭巷。有教忠堂,內懸御賜扁額。又有九齎閣,在葑門外竹墩莊。
帶城橋巷(未見著錄。)
帶城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嘉泰元年重建。」 《吳郡志》:「帶城橋,今訛為戴城橋。」 盧《志》:「橋迤逞近本府南城,故名。今訛為戴城。」 《姑蘇志》:「萬卷堂,侍郎史正志所居,在帶城橋南。舊有石記,為僧磨毀。《施氏叢鈔》云:正志,揚州人,造帶城橋宅及花圃,費一百五十萬緡。僅一傳,圃先廢,宅售與常州丁卿昆季,僅得一萬五千翻。紹定末,丁析為四。其後提舉趙汝櫄占為百萬倉羅場。」 石《志》:「宋方使君宅,在帶城橋。使君名萬里,字子萬。」 乾隆《吳縣志》:「鄱陽鄭希尹宅,在帶城橋。」 《中吳紀聞》:「鄭景平,字希尹,居帶城橋。為人剛正不詭,隨蒞官,有廉聲。」 《南憚大藏跋文搜錄》中《大般若波羅密多經》第二百三十七奧,有「平江路長洲縣東吳上鄉帶城橋北居奉佛弟子蔡嗣宗」一條,詳《鄉都門》「東吳上鄉」下。又有「樂安上鄉跨街樓居住」一條,詳「西跨街樓」考正。附載中「蘇台鄉念捌都居信士傀□智寬」,亦詳《鄉都門》。傀氏,據《姓纂》考證,出於《路史》所言豗傀氏,亦希姓之一也。而《希姓錄》未錄,於以知升庵乃貌艱深、文淺陋者耳。又案:念捌都在今章練塘附近。
紅鴨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弆熙《志》作「楊矮子橋」,在木杏橋東。 乾隆《元和志》訛「紅杏子橋」。 《格古要論》曰:「鴨雄者錄頭文翅,雌者黃斑色。」無言紅鴨者。案:「王建詩有「馬上喚遮紅觜鴨,船頭看釣赤鱗魚」之句。此條舊志作「紅杏子橋」而本圖則云「紅鴨橋」,則當時口傳音變耳。俗又書「楊矮子橋」,而近世口傳則稱「楊匣子橋」,疑莫能明矣。
采蓮涇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今廢,故康熙《志》以下不載。 《吳郡志》:「采蓮涇,在城內東南隅,運河之陽也。今可通舟,兩岸皆民居,亦有空曠為蔬圃,此種蓮舊跡也。上有采蓮涇橋。」拙著《宣統吳縣志稿補正》云:「孝慈堂,在采蓮涇橋,處士王聲宏聞遠藏書處,有《孝慈堂書目》行世。長沙葉氏《觀古堂書目叢著》所刻,尚非足本。有姚覲元咫進齋舊藏聞遠足稿本,今藏貴池劉聲木直介堂,較葉刻倍蓰過之。」案:葉鞠常(昌熾)《藏書紀事詩》記聞遠諸書跋,有題於采蓮涇之孝慈堂、灌稼郵,孫元理、元音跋於四美軒,朱印「龜巢稿」,校於率真書屋。就風物觀之,當在南園采蓮涇橋附近。 錢謙益《列朝詩錄》:「饒介,字介之,臨川人。張氏人吳,杜門不出,家采蓮涇上,日以觴詠為事。吳亡,俘至京師伏誅。道衍曰:『介倜儻豪放,一時俊流皆與交。書似懷素,詠似太白,然志大才疏,無所成為,可惜也。』自號華蓋山樵,亦曰醉翁。」
南白塔子巷 今新造橋南街。 盧《志》著錄。 《姑蘇志》:「善教橋對。」。弆熙《志》:「吳家巷,即南白塔子巷,新造橋南堍。」 宣統《吳縣志稿》:「尤侍講侗宅,在新造橋。有鶴棲堂,清乾隆御書賜額。園曰『亦園』,中有十景,曰南園春曉、曰草合涼風、曰葑溪秋月、日寒郵積雪、曰綺陌黃花、曰水亭菡萏、曰平疇禾黍、曰西山夕照、曰層城煙火、曰滄浪古道,又有揖青亭、水哉軒。皆自為記。」 又:「溪樓,在新造橋西,明太學陳洹所築。」 又:「王典簿芑孫宅,在新造橋弄,中有寫韻軒、鷗波舫。」 又引馮《志》:「刑科給事中吳之佳宅,在善教橋東北。今稱吳衙場。」
蘇家巷 今相王廟弄。 盧、王二《志》均著錄。 乾隆《元和志》:「宋蘇舜欽居此,因名。」 同治《志》:《新造橋東南。」 案:康熙《志》:「二郎巷,新造橋東南。」疑與蘇家巷別為一巷。考《吳門表隱》、《清嘉錄》、《鑄鼎餘聞》三書,略雲清源妙道真君廟,俗稱「灌口二郎神廟」,亦稱「楊山太尉堂」。一在婁門內胡廂使橋南,名「古太尉堂」;一在西教場橋;一在社壇巷;一在「葑門內西營,向在水中突起一阜」,此所謂西營者,疑即新造橋東南巷底。則具足當稱「二郎廟巷」,與水仙廟巷、蔣侯廟巷體例正同。宣統《吳縣志稿》采舊志云:「惟在葑門內西營者,宋紹興初建,古名『溪山第一祠』。」 《吳門表隱》及《鑄鼎餘聞》略云,清源妙道真君廟,俗稱「灌口二郎神廟」,一在「葑門內西營,向在水中突起一阜」。此節參證在本《考》東南隅「胡家橋條」下,則二郎廟之初建猶不在此二郎廟巷也。 皇甫訪《長洲志》:「神姓趙,名昱,灌州人也。幼從異人學仙。隋大業中,召為嘉州守,曾握劍入江斬蛟,尋隱去,不知所終。後嘉州江水泛溢為害,神顯跡平之,星幢羽葆,出入江波間,當時神其事。累封神勇大將軍、赤城王。宋真宗時,進今封。邑人患瘍者,禱之輒應。六月二十四日,為神生日,傾城男女奔赴以祈靈貺。又宋開禧二年,加封護國聖烈昭惠靈顯神佑王。見《郡邑志》周虎《廟記小知錄》。」案:今巷中有蘭若精舍,女尼居之。吳音「二郎」讀如「尼蘭」,因稱之曰「尼蘭巷」,而二郎廟古跡遂無人知之矣。《常熟縣志》:「隋趙昱棄官去,不知所終。會嘉州水漲,蜀人見昱霧中乘白馬越流而過,因立廟灌江,呼曰灌口二郎神。宋開禧中,石屹達寇和州,又顯靈助守將破敵,詔封王。」 《朱子語錄》:「蜀中灌口二郎廟,當時是李冰。今來現許多靈怪,乃是他第二子。」 案:二說未知孰是。今俗傳二郎神姓楊加戩,係附會《封神傳》演義之說,是否,更無可考。 《清嘉錄》:「六月二十四日,為二郎神生日。患瘍者拜禱於葑門內之廟。祀之必以白雄雞。先夕,土人於廟中賣螢燈、荷花、泥嬰者如市。蔡雲《吳欲百絕》云:『巧製螢燈賽練囊,摩喉羅市見昏黃。兒童消得炎逃誥,葑水灣頭謝二郎。』」 宣統《吳縣志稿》:「彭仁簡先生(瓏)宅,在葑門內蘇家巷西。有志矩齋,先生年七十時所名,以自勵者也。」
磚橋 范、盧二《志》著錄。。弆熙《志》:「春和橋,舊名磚橋。明隆慶元年,知府蔡國熙重建,改今名。」 同治《志》:「在善教橋東。」
程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近葑門。」 同治《志》:「在春和橋東南。」 案:此係城門驛道起處橋梁,非程姓。接官亭
土地廟
相王廟後巷(未見著錄。)。弆熙《志》:「相王巷,新造橋東南。」案:俗呼「相王弄」,則為相王廟西弄,非此。
相王廟 盧《志》:「赤闌相王廟,在府治東、赤門里。相傳為吳闔閭築城,見誅死,遂為神。洞庭西山亦有祠。神姓桑,名湛璧,蓋不可考。每歲夏至重午,居民以角抵戲集祠下。或謂『赤闌』以廟近赤門為名。又《吳地記》云:『南面討擊將軍黑莫郝墓,在蛇門里。周敬王六年,築城誅死,今呼赤闌將軍。」三書自相抵牾,皆臆說也。或云東相明王。(又云『赤闌』即赤門,『相王』即伍相,姑備錄以傳疑。」)
東長橋巷 (未見著錄。)
西長橋巷(未見著錄。)
東長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俗名東燒香橋,在葑門南營,近二郎廟。」
西長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葑門營內。」 乾隆《元和志》:「俗名西燒香橋。」燒香橋巷(未見著錄。)
燒香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二郎廟東南。」
盛家帶 盧《志》:「望門橋,盛家帶。」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小讀書堆,在城南,顧抱衝之逵藏書處。」案:之逵家未詳其地,而城南顧氏以盛家帶為最著,姑附於此,以俟博稽。
圓通庵 《姑蘇志》:「通玄庵,今名『圓通』,在東南隅。淳熙間僧原淨建。」
望門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春和橋北。」 同治《志》:「今名望滿橋。」
朱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在磚橋西北。今廢。《姑蘇志》以下不載。 朱、張、顧、陸,本為吳中巨姓。朱氏自漢買臣而下,吳有朱桓,唐有朱審,五代有朱景環,宋有朱長文、朱天錫,未悉數也。
蟾宮橋巷(未見著錄。)
蟾宮橋 已湮沒。今蟾宮橋,近代所建。後人求古蟾宮橋址不可得,被而名之者也。范、盧、王三《志》均未著錄。曹家橋巷(未見著錄。) 今醬園弄。
曹家橋 今鷺鷥橋,一名盧師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乾隆《元和志》:「庵橋,一名盧師橋。」 《吳門表隱》:「邵公祠,在盧師橋,已廢。邵某(名失考。)篤學敦行,盧雍之師,因名『盧師』。其地即天賜莊一隅,或云盧師庵址。」案:吳中自曹弗興以藝術名,遂世有曹氏,特潛德不張耳。盧師橋,疑即指熊僑寓郡城處。古無稱某人之師為「某師」例也。盧任教授,當稱師耳。 宣統《吳縣志稿》:「葑湄草堂,在葑門鷺鶯橋,李處士果所居。果先居大石頭巷,後遷於此。自有記。」
姜家巷 今天賜莊明韓衙前。 盧《志》著錄。 案:方志有名宦姜浩,建炎狄禍,拯救難民,人甚德之。未審是否浩所居處。 宣統《吳縣志稿》引馮《志》:「韓襄毅公雍葑溪草堂,在葑門內姜家弄,溪流環繞,宅東有園,嘗與徐武功有貞、祝參政顥、馮副憲定、劉命憲玨聯句。」 劉敬叔《異苑》:臨淮樂安張汛,年二十餘死,經日未殯而蘇,云被錄天曹,主者是其外兄,料理得免。初到時,有少女子同被錄送,立住門外。女子見汛事散,知有力助,因涕泣,脫金釧三隻及臂上雜寶,托汛與主者,求見濟救。汛即為請之,並進釧物。良久出語:「汛已論釋,秋英亦同遣去。」秋英即此女之名也。於是俱行,腳痛疲頓,殊不堪行。會日暮,止道側校┻,狀如客舍,而不見主人。汛與共宿燕接,更相問,女曰:「吾姓徐,家吳縣烏門,臨瀆為居,門前倒棗樹即是也。」明日各去,遂並活。汛先為護軍府吏,依假出都,經吳,乃對烏門依此尋得徐氏舍,與主人敘闊,問秋英何在。主人曰:「君何知其名?」因說昔日相見之由,秋英先說之所言,因得之。主人乃悟,甚羞,不及寢燕之事。其鄰或知,以語徐氏:「試令侍婢數人,遞出示汛。」曰:「非也。」乃令秋英見之,則如舊識,遂以妻。汛生子,名曰「天賜」。 清張霞房(紫琳)《紅蘭佚乘》曰:「今吳城門並無烏門之名,或昔有今無耳。不然或地方名,村墟名。」又云:「天賜莊,在葑門內。」今案:吳人讀「葑」如「孚」,故古書或作縛蜉門,或作普門,與 「烏」字均魚虞疊韻,故易致沿誤耳。 宣統《吳縣志稿》:「徐參議廷裸園,在葑門內天賜莊東。公安袁宏道稱其『畫壁攢青,飛流界練,水行石中。人穿洞底,巧逾生成,幻若鬼工。千蹊萬壑,遊者幾迷出入。』」 又引馮《志》:顧御史宗孟宅,在天賜莊。清崇明施吏部何牧僑居於此,然絕俗。
楊家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普照院前(未見著錄。)
普照院 案:天賜莊一帶佛寺,有青松庵,一曰「慈航」;有「盧師」;有「生生」;有「曇華」,一曰「東林」;有「磐陀」;有「普濟」。均見乾隆《元和縣志》。不知何者以「普照」為其前身。以名稱、音韻言之,「普濟」或庶幾近是,然不能證實矣。
章家橋 今湮沒。 范、盧二《志》著錄。 馮《志》:「明雜造局,舊置於蔣家橋,洪武六年移章家橋。」《中吳紀聞》有南章、北章,見東北隅「章家橋巷」條。 章粢族繁,故郡城南北東西均有章家橋。 《吳郡金石目》:「重建章家橋題記,在望門橋東南小橋柱上,正書,止存『重九日章府一力重建』數字,年月無考。章氏源流,詳《中吳紀聞》。」
普照院東巷(未見著錄。)
雙紅橋 范、盧二《志》著錄。 《元和志》:「清和橋,俗名紅橋。」疑即此。折桂橋南巷(未見著錄。)
折桂橋 《吳郡志》:「紹興二十七年建。」 《姑蘇志》:「東城下。」 《吳郡志》:「桂,本嶺南木,吳地不常有之,唐時尚有植者。白樂天謂蘇之東城,古吳都城也,今為樵牧之場,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賦三絕句以唁之。近世乃以木犀為岩桂,詩人或指以為桂,非是。」今案:此地適當東城下,而橋以「折桂」為名,豈白公所見之古木一株,宋時猶在原地乎?。咍志:朱逸民祠,在利三圖至行坊樂圃先生祠內,初建無考。今案:疑為祀逸民朱張而立。至行坊,在折桂橋南。 宣統《吳縣志稿•第宅園林門》:「東莊,吳文定寬之父孟融所治也。公貴後,名人競為文詠,李東陽為記。公從子奕增建『看雲』、『臨渚』二亭,公有詩。後為徐參議廷裸所有。」集文節錄明李東陽《東莊記》,有「又南西為折桂橋」之句。 又:「東莊、南園,皆吳越時廣陵王元瓊帥吳,其子文奉所創,經營三十年,極園池之賞,奇卉異木,及其身見,皆成合抱。又累土為山,亦成岩谷。晚年經度不已,每燕集其間,任客所適。文奉跨白驢,披鶴氅,緩步花徑;或泛舟池中。容與往來,聞客笑語,就之而飲,其好事如此。見《九國志》、《吳越備史》。又《續圖經》,廣陵王元瓊別宅,舊與南園相近。據《九國志》,元瓊治蘇創南園、東圃及諸別第,奇卉異木,名品千萬。今其遺跡多在居人之家,崇岡清池,茂林珍木,或有存者。」今案:東莊,《九國志》作「東墅」。 《須靜齋雲煙過眼錄》:「《東莊圖》,石田翁為吳文定作。今其地為天賜莊,惟折桂橋尚存,餘俱堙沒為田廬民舍。」 今案:東莊,即宣統《吳縣志稿》元和縣境所列之吳文定公寬父孟融所治之園。杜東原嘗為文定繪圖,文定於每景即自為之記。就中折桂橋諸景,可以知東莊之即為天賜莊。東原所繪圖,向藏顧鶴逸(麟士)家,今已獻之公庫。其詳則載《過雲樓書畫記》中。
營橋巷 盧《志》著錄。
營橋 今名壽星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百獅子橋,望信橋北。」。┘本圖,此橋尚在其北,故為今壽星橋無疑。而百獅子橋,則明以前不見於志乘。嘉靖十六年,沛人彭年所撰《重修百獅子橋銘序》:「吳,水國也,故橋梁之利興焉。府城之中,殆不勝紀。其雄駕通渠、橫絕康莊、新名古額、播諸志冊者,三百有一。至若六閫之外,四封之內,猶未盡列。」可見百獅子橋向不見於志,營橋決非百獅子橋也。 盧《志》引《續吳郡志》:「歲有橋,在營橋東平羅倉前。淳佑中,知府魏峻建。」案:在本圖後,故未載。 又:「平耀倉,在營橋東,淳佑五年魏峻以壯城廢營改創,趙與言書額,提舉常平鄭霖記。」 又:「壯城指揮,熙寧八年樞密院奏置。元豐三年五月,敕壯城兵士,大城五十人,小城三十人,專充修城,不許招揀置別軍分。大觀元年,御筆:『帥府置壯城兵士四百人,列郡三百人,依元豐法制。』政和三年,因陳光弼奏,帥府、列郡、沿邊,量數增置。崇寧五年五月,置壯城指揮。」 又:「作院指揮,元額一百人,熙寧元年置,與壯城並隸工部。」 宣統《吳縣志稿》:「倉聖廟,在百獅橋仁濟堂內。」
望營橋 今廢。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佐家橋巷(未見著錄。) 案:佐氏,不見氏姓典籍,古有左人氏,或即其族。詳見拙著《吳中氏族志考補》。此《希姓錄》所未著錄者也。
佐家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遊仙橋南。」。弆熙《志》:「壽星橋東側。」
報恩院。咍志:尊勝庵,在佐家橋浜,舊名天寧庵,元大德四年僧慧忠建。其後因掘得尊勝幢,改今額。 《姑蘇志》:「天寧庵,在城東南隅。」案:疑天寧庵即報恩院。
石匠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雙塔寺東,因有石作居此,故名。 同治《志》:「遊仙涇橋東北。」 《木瀆小志》:石作出金、焦諸山。黃山石供碓磨之用。 盧《志》:「鏤村石可為硯,佳者殆不減歙溪所產。」 《太湖備考》:龜山石,佳者可為柱礎,其不中繩墨者,則用以燒灰。禹期、龜、鼉三山石同。 《姑蘇志》:「錦峰石,出錦峰山,色紫,充雜器用。永樂間造南京報恩寺塔,取此石刻佛像,以其天陰雨不潤,可妝彩色。」 又:「褐黃石可供硯材。洞庭西山太湖石可作假山。火石出龜、龜二山。赭石出射鶚山。石脂、白磋出秦餘杭山,即今之陽山也。 《吳門表隱》引《醫林紀聞》:石面出雅、宜諸山。
遊仙涇橋 范、盧、王三《志》均作「遊仙橋」。。弆熙《志》訛「仙境橋」。 同治全嘗:「吳王橋北。」
吳王橋 《吳郡志》未著錄。 盧《志》引《續志》:「在雙塔寺東。」 《姑蘇志》:「後周廣順三年建。」 案:泰伯為第一世家,琅琊冠江左風流。南朝王僧虔以書法、五代吳仁壁以星曆名。吳、王二族尚矣,然未詳所居何人。
折桂橋北巷(未見著錄。) 今與折桂橋南巷統稱長街。
顧庭橋 《吳郡志》作「顧亭」。 《姑蘇志》:「端平二年建。」。弆熙《志》:「東營門口。」 《吳門表隱》:「顧亭橋,在獅子口,宋顧亭居此。亭至孝,其母磨豆為業,有宿孽,當天譴,林酒仙憐而救免,後皈佛,傾其資獨建此橋。」
東憚寺西橋 今名寺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泰明橋,東憚寺西。」
東彈寺 《吳地記》:「明覺憚院,在縣東南一里半,唐大中五年置。」 《吳郡圖經績記》:「明覺禪院,在長洲縣東南,俗所謂『東禪』者。晉開運中,有僧遇賢,姓林氏,嘗以酒肉自縱,酒家或遇其飲,則售酒數倍於他日,世號為『酒仙』。而能告人禍福,必驗;與符治疾者,必痊。建隆二年,來居是院,創佛屋,修路衢,無慮用錢數百萬,雖稱丐於人,而人不知其所從得者。蓋其容似靈岩智積聖者,而每與人符,以『陳僧』為識,或謂為後身。其塑像今存院中。」 《姑蘇志》:「東禪教寺,在萬壽寺東南。吳赤烏間,陳丞相宅因池中生瑞蓮,遂舍為寺,名『鎮國院』。唐大中間,敕改東禪明覺寺。宋異僧遇賢,號『林酒仙』者,嘗居之。元至正間毀。洪武間重建。」 《平江記事》:「吳城東禪寺,古佛像容貌端嚴,頂珠圓徑數寸。宋乾符甲午歲,忽有毫光紅、黃、青、紫,頂中出現,士庶觀瞻,檀施山積。後三日,有老翁疑其怪,固請梯升,即佛光焰而窺之。乃見佛像之首開一穴,以手捫之,有二白鼠,長可尺餘,自穴中躍出,錄光焰焰,入落井內。遂得碎幡數片,以紅幡英頂珠即紅光,青、黃、紫亦然。人皆歎息而去。或曰:佛,金仙也,而白鼠之禍,作光於其頂,得非金氣盛乎?是後『金孽』遂興,兀术之來,大被其虐。」《紅蘭佚乘》:「東禪寺,宋 『林酒仙』遇賢遺像在焉。八月十六日誕,在朱明寺祝髮。禪門戒葷酒,而仙食熟蝦,師責之。請以熟蝦放池中。又食熟螺,亦去其螺尾放諸池。今寺前溪中尚有紅蝦及無尾螺。又食鴿,庖人取其一翅,仙若不知者。既食,張口大笑,鴿飛出,少一翅。又以礱糠搓繩,有黑虎從天來,以繩縛之,跨以上天。今像笑,鴿在梁間,虎伏於旁。土人奉以祈雨,頗應。其詩似寒山《三聖集》,有墨跡載《鐵綱珊瑚》。」 案:《姑蘇志》載遇賢奇跡異事極夥,宣統《吳縣志稿》悉載之,今以文繁不備載。參稽改制二十年後所刊《吳縣志》,即可得其大概,並有所作詩,時有警句,蓋言可以點化頑愚,啟迪禪味也。
南胡家橋 范《志》著錄。 盧《志》:「南胡家橋,在放生池。」 《姑蘇志》:「延壽橋,放生池頭。」疑即此。 《吳門表隱》:「葑門內放生池,地名浮墩,一阜突起池中。宋熙寧時,曹愫建醒心亭於其上。傍有雙松,甚靈。建炎,兵欲伐之,忽隕石如雨,乃止。」 盧《志》:「醒心亭,熙寧間曹愫履中所葺,在葑門里。有土阜對峙水中,雖巨浸弗沒,因號浮墩,後避諱改名浮邱。相傳此地昔有雙松,竦然參天。建炎之難,有潰兵欲伐之,隕石如雨。今放生池即其地也。」 案:放生池即結草庵址,今浮邱猶存。有胎象方塔二,雕刻極精麗而古樸,舊志均未著錄。 宋胡瑗為蘇州教授,因家焉。又有胡元質、胡舜申,或以學著,或以藝著。
官太尉橋巷(未見著錄。) 今唐家巷。。弆熙《志》:「唐家巷,其東為季衙前,今孟子祠堂前。」 同治《志》:「明千戶唐嶽所居,因名唐家巷。」 案:唐家巷附近有冷水灣,一名冷香溪。 宣統《吳縣志稿》:「河詮書莊,惠吉士周惕宅,在城東南冷香溪之北。先是,東禪寺有河詮樹,相傳白鴿禪師所種,老而朽,復萌新枝,周惕移一枝植階前,生意鬱然,因自號『河詮主人』。僧睿目存,為繪《河詮新居圖》。周惕自題五絕句,又賦《河詮詞》十首,屬和者二百餘家。四方名士過吳門,必停舟車訪焉。傳子及孫,六十年來,鐵幹霜皮,有參天之勢。庚申兵燹,樹被伐,遺址僅存。」 宣統《吳縣志稿》:「冷香別館,在楓江,惠磐卿所居。磐卿高祖士奇,家葑門冷香溪,後遷滸墅。磐卿卜宅楓江,與戈載為鄰,名其室以志先澤。見《翠薇花館集》。」
官太尉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本圖失繪。 案《左傳》:「官有世功,邑亦如之。」據此,古人以官名族,故有官氏。吳中官氏,未詳其朔。 宣統《吳縣志稿》:「雙塔影園,在官太尉橋西,諸生袁學瀾所居,自為記。」
夾城巷 《姑蘇志》:「東禪寺前。」 案:盧熊《志》隸夾城巷於吳縣,列果子巷、水團巷之間,而《姑蘇志》明言「夾城巷,東禪寺前」,豈東、西城各有一巷,故謂之「夾城」歟?。弆熙《志》:「過亭橋南。」
盡市橋巷 王《志》著錄。 盧熊《府志》:干將坊即東市門,又東則盡市橋;西市坊即西市門,又西則市曹橋。據此,則吳舊市在東西街,今在街之南北,未詳何時所徙,或云建炎兵火後也。
吳承議橋 范《志》著錄。 盧《志》:「官太尉橋東。」 《宋史•職官志》:紹興復修試換之令,以前《元豐寄祿格》承議郎,為左、右正言,太常,國子博士。 盧《志》:「葉少蘊舊宅,在鳳池鄉,前有魚城橋。政和中,寓布德坊。」宣統《吳縣志稿》案語云:「少蘊故宅,在今唐家巷,門前有小橋,即元陸友仁《研北雜志》所引《石林總集》之魚城橋,而《平江圖》作『吳承議』者也。門前尚存石礎三。」
盡市橋 范《志》著錄。 盧《志》:「萬壽寺東。」。弆熙《志》:「苑橋南側。」 今名興市橋。
白蜆橋巷 《姑蘇志》著錄。 盧全嘗作白蜆巷。。弆熙《志》作白蜆子巷。 宣統《吳縣志稿》:「形小於蛤,殼略薄,亦成輪疊痕。有黃、白二種。蘇鄉有白蜆江,因產白蜆得名。惟肉味不甚美。」案:蘇鄉又有蜆子山,蓋積累年蜆殼而成,亦齊境「貝丘」之類也。
白蜆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盡市橋西。」
王判司巷 即壽寧寺巷,今名定慧寺巷。其東,今名雙塔寺前。 盧、王二《志》均著錄。《吳門表隱》:宋雍熙中,判司王文罕建雙塔,並舍田五百八十畝。今祀文罕為伽藍神。兄弟三人並有像。其墓在寺內東隅,塚甚高,人不敢近其地。本名王判司巷。 案:《藏書紀事詩》注:琳琅秘室,在定慧寺巷,仁和胡心耘埏寓居藏書處。
萬歲院 《吳地記》:「壽寧萬歲院,在縣東一里半。唐咸通二年,改為般若院。」《圖經續記》:「壽寧萬歲禪院,在長洲縣東南。唐咸通中,州民盛楚等建為般若寺。至道九年,敕賜御書四十八卷。二年,改今額。《吳地志》:『郡中有般若台,內有金銅像,高一丈六尺,高士戴頤所製。』訪之未得其遺跡。此寺舊名『般若』,殆是歟?」 《吳郡志》:「壽寧萬歲院,在長洲縣東南,舊羅漢院也。寺有二塔對峙,俗名雙塔寺。」 《姑蘇志》:「雙塔禪寺,在城東南隅。唐咸通中,州民盛楚建,初名般若院。吳越錢氏改羅漢院。宋雍熙中王文罕建兩磚塔對峙,遂名『雙塔』。至道初,賜御書四十八卷,改壽寧萬歲憚院。紹熙中,為提舉常平祝聖道場,提舉徐誼嘗給以常平田。雍熙中重建,釋妙思記。永樂八年,僧本清重建。」 馮《志•金石門》:「壽寧萬歲禪院給常平田記,龔頤正撰,紹熙三年。在雙塔寺。」 《吳郡金石目》:「吳郡壽寧萬歲憚院記,紹熙改元仲春旦日,當山住持傳法蒙衲妙思記。記創寺緣由甚詳備。郡人鄉貢進士經炳文隸書。」 又:「雙塔寺公據碑,給於慶元元年六月。寶慶元年六月,住山師哲跋,而刻於紹熙壽寧萬歲禪院記之陰,皆正書。在寺東壁。」 又: 「袁肅簡、僧普華詩碑,紹定五年二月,肅簡詩行書,普華跋正書。在雙塔寺。錢氏《跋尾》載之。」 《寶鐵齋金石文字跋尾》:「雙塔寺石柱題字,在大殿東西。兩柱雕鏤精工,遍刻人物花草。為人摩挲,其光可鑒。東柱下蓮花辦內,正書題名云:『宋寧男居厚卿陳文炳,舍錢壹百貫置柱,保安家眷,莊嚴福慧。』二十四字,四行,行六字。西柱下鐫『舍錢壹百貫』,文足一行,正書,無年月姓名,與東柱題名出一人之手,楷法端勁,有顏、柳風骨。相傳為宋雍熙中,王文罕建塔時所立,似屬可信。」 劉敦楨《蘇州古跡調查記•雙塔寺概況》:西塔東北面井口枋墨筆題字:「大宋國平江府長洲縣□□碑蔣□□□□□弟子衛□壽□□八娘男□□與家眷等□心施錢□□塔第二層井口功德,保扶家眷,莊嚴福智,成就菩提。紹興乙卯題。宋都紳陳明。」 又西南面井口枋墨筆題字:「雙塔乃太平興國七年歲次壬午建,□王氏□一方所□至於今紹興乙卯□□一百五十三載。緣金□□城,寺宇□□,惟北二□□□□□比丘師□惠先等九人,努力募緣,次第修整,時紹興五年歲在乙卯三月十三日,同修□塔比丘□□□□文上用記歲月矣。刊字比丘。」 劉君案語:「兩記為此寺最重要之文獻。惜自紹興五年至餘輩調查,歷時八百寒暑,殘餘墨跡已如粉狀浮於枋之表面,一經觸手,即歸烏有。原文每行五字,可辨識者猶一百四十字,移錄於此,倘亦留意當地史跡者所樂睹也。」 今案:按之通例,第一通「長洲縣」下「□□碑」,疑為「□□鄉」。若其下確為「蔣」字,則疑為「長洲縣上元鄉蔣家橋居奉佛弟子衛□」。「壽」字疑為「妻」字之誤釋。「□□八娘」,疑為「□氏八娘男□□」云云。「□心施錢」,疑為「一心施錢」。 「□□塔第二層井口功德」,上二字疑為「修造」字。第二通「□王氏□一方所□」,疑為「惟王氏功一方所仰」。「乙卯」下,疑為「曆年」二字。「緣金□□城寺宇□□」,疑為「緣金人破城寺宇殘毀」;「惟北二□□□□□」,疑為「惟北塔二塔兀然尚在」。比丘「師□」。疑為「師尊」。「同修□塔比丘□□□□」,疑為「同修寶塔比丘師尊列名文上」云云。然無徵不信,不敢質言之也。 劉君又於嘉靖三十九年《重修碑記》得修塔者「馬祖曉」名,又於西塔塔頂覆缽銘記中,得清道光二年修塔題刻,均向來方志中所未記載。吳人莫不感戴劉君之發見功德。 又案:「長洲縣」下「□□碑」。或係「東北隅」三字之闕誤,則筆道更近,《吳地記》固載蔣家橋於東北隅也。釋道功德疏,清末猶記居住所在城中四隅。 《文物參考資料》一九五七年第十期,戴錢鏞《蘇州雙塔修整中的新發現》一文,云題記係雕刻後填墨,非宋人墨跡。其文曰:「大宋國平江府長洲縣上元郡蔣家橋南居住弟子徐玉妻胡氏八娘男寶生與家眷等一心施錢,復西塔第二層井口功德,保扶家眷,莊嚴福智,成就菩提,紹興乙卯題,宋都紳陳明。」以上東北面枋上題記。 又曰:「雙塔乃太平興國七年歲次壬午檀越王氏家一力所成,至今紹興乙卯,已涉一百五十四載,緣金人犯城,寺宇夷毀,唯此二塔□□□□比丘師祖慧先等九人戮力募緣,次第修整,昔紹興五年歲在乙卯三月十五日,同修寶塔比丘□□□□□用記歲月矣,刊字比丘。」以上西南面枋上題記。 在塔磚上印有「蘇州羅漢院寶塔磚歲」,「壬午四月十八日己卯記」文字。在鐵鑄塔刹露盤上鑄有「合郡紳士重建壽寧寺大清道光二年吉旦八方大利錫邑、許和記造」字文。
定慧寺 《圖經續記》:「定慧寺院,本萬歲之子院。祥符中,別改今額。內藏御書,歲得度僧一人,雅為叢林唱道之所。」 《吳郡志》:「定慧寺,在萬歲院之西,本子院也。祥符中改賜今額。」 盧熊《志》:「定慧寺,在壽寧寺西,宋祥符中賜今額。」 《姑蘇志》:「定慧禪寺,在雙塔寺西,初名西方院,本雙塔之子院也。天禧中賜今額,始貳於雙塔。宋僧卓契順常居此,即訪東坡於惠州者。元季兵毀。洪武中,僧景新、惠澤先後重建。」 乾隆《元和縣志》:陳奕禧,字子文,海寧人。究心金石之學,窮出僻徑,殘碑斷碣,偶有所見,必剜苔剔蘚而出之,以故藏庋甚富。寓蘇定慧寺前。再起南安守,卒於官。 宣統《吳縣志稿》:「定欽,定慧院僧,坡公作惠州,嘗擬寒山十頌,使其徒卓契順往惠州慰問。坡公得書,甚嘉之,為和八首。初,契順之往,且曰:『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投書往還,公問其所求,答曰:『惟無所求,故來惠州;若有求者,當走都下矣。』苦問不已,乃曰:『昔蔡明遠,鄱陽一校耳。顏魯公絕糧,憐其載米,遺以尺書,至今天下知有明遠。今契順雖非明遠,然區區萬里之勤,倘可援魯公例乎?』公遂為書《歸去來辭》,今勒碑於寺。見《坡公集》。」 又:「超信,字海印,桂府琅琊覺公之嗣,住蘇州定慧寺,倡道多年,年八十餘,平日受朱防禦家供養,屢至其宅。一日,朱曰:『和尚後世能來弟子家托生否』?信微笑頷之。及歸寺而疾,數日而化。其日,朱家生一女子。圓問照本禪師時住瑞光,聞其事,往訪之。方出月,抱出見而一笑。圓照喚云:『海印,你錯了也。』女子哭數聲,化去。有百丈野狐《頌老僧詩》。為叢林傳誦。見釋明河《補績高僧傳》。」 盧《志》載宋軍制「諸寨」條下,云:牧馬寨,大寨八、小寨十七,散在城內定慧寺西,每歲四月,差統兵官總轄牧放,九月回。《中興係年要錄》云,初,殿前司奏乞令平江府買民田為寨地,既許之。給事中賀允宗言:「此田皆極上腴,民間豈肯輒售,乞以係官荒閑田與之。」詔:「所占如非稻田,令府司優償其值。」諸軍舊有廄屋數十區,茨以茅竹,歲一更葺,而財、力皆出於民。紹興十八年,殿帥楊存中乞於平江添蓋牧馬屋。詔:「所費並令官給。」二十八年,命平江府以係省錢改造瓦屋二千五百間。知府蔣璨請出內帑佐其費。詔以御前激賞庫錢七千緡賜殿前司,既又益二萬五千緡,付駐軍自蓋。
葉家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望信橋西。」 宋葉夢得所居,見「吳承議橋」條下。
胭脂橋 《吳郡志》「胭」作「臙」。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康熙《志》:「仙境橋西側。」 宣統《吳縣志稿》:柯九思宅,在城東胭脂橋。 石《志•金石門》:胭脂橋題記云「嘉定十五年二月重建」。 《吳郡金石目》:「在馬津橋東南側題橋柱。」案:胭脂橋橋欄題字,亦極挺秀,當亦嘉定原題。 《唐類函》習鑿齒《與燕王書》曰:「此下有紅藍,足下先知之不?」北方人采紅藍,取其花染緋,作胭脂,婦人用為顏色可愛。《西河舊事》曰: 「匈奴歌云:『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班固曰:『匈奴名妻作辟支,言可愛如燕支也。』世人或書作臙脂。」
妙湛寺 《吳郡志》:「妙湛尼寺,在提舉常平司之東。寺舊有塔,兵燼後王岐公之孫女慈明大師者募眾重建。」 盧熊《志》:「妙湛尼寺,在今縣治東南路。」 《姑蘇志》:「妙湛寺,在長洲縣東。五代錢元瓊施園池建,名優婆夷寺。宋開寶間,建七塔。建炎兵毀。紹興初,王岐公孫女為尼於此,號『慈明大師』者重建。今呼為『七塔寺』。元王都中母張夫人普明亦居此。」 案:盧熊《志•府城圖》作「七塔寺」。 案:王岐公名珪,字禹玉,華陽人。舉進士甲科,朝廷大典多出其手。哲宗時,累官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封岐國公。神宗欲召司馬光,珪薦俞充帥慶使,上平西夏策。永樂之敗,死者十餘萬人,實珪啟之。卒,諡文。有《華陽集》。事見《宋史》。 《吳風錄》:「自江右張鼇山提學來吳,廢七塔、朱明二尼寺,以業宦室。胡太守又廢景德等寺、子遊等祠為公館,且往往饋贈勢顯。由是自城至於四郊及西山一帶,率為權豪所奪為書院、園圃、墳墓,而吳之叢林無完者矣。至於黃縣令輩,則又盡黜古刹以贈權門貪夫,否則,厚估其值,令釋道納之。大擾郡中,至今未已。」 《吳門表隱》:城中七塔,「第七在望汛橋西,宋開寶間建。建炎兵毀。故地名『七塔寺前巷』。地即許氏石虹園,後為金幢庵」。今案:盧熊洪武《志•府城圖》確駢立七塔,顧氏第七之說,實因臆斷而誤。宣統《吳縣志稿》引舊志:「錢尚書邦彥宅,在望信橋西七塔寺前巷,今稱錢衙前。」
光孝觀 戒庵老人《績吳郡志》:「光孝觀,在南倉橋之東,宋嘉定間建。」 盧《志》:「靈順行祠,嘉定二年有自婺源刻像來者,附祀於光孝觀,大集香社以迎之,專祠由之嗣興。今在盤門里朱家園者,名上善庵,嘉熙四年重建正殿。後又建華光合於米行者,名如意庵,咸淳十年始廢經合,改建神殿。淳佑初四月四日、八日,遞迎兩廟神像過北寺,迨暮以燈燭迎歸。自此歲以為常,而台合百戲集焉。遂以燈市相誇,至用琉璃鎖鏈、神像車舉,在昔未有。燈片組繪,妙絕一時。」 《姑蘇志》:「靈官廟,舊名靈順行祠。」 案:盧熊《府志》及皇甫訪《長洲縣志》皆云:張善淵,字深父,號癸復道人,吳之華山人。伯父崇一,得易真人如剛靈寶飛步法,稱「張雷所下宋尚書包恢薦於朝,命主郡之天慶觀。善淵從之學,輒能捕逐鬼物、呼雷雨。郡守潛說友舉住建江永隆宮,再住平江光孝觀。世所謂「道法藥術」,凡四方有一術一法之異,必究極其妙。 宣統《吳縣志稿》引舊志:「靈官廟,初名上善庵,在胥門內朱家園,宋建炎間建。嘉定二年賜額『萬壽靈應行祠』。明嘉靖初廢。」 又:「五顯王祠,在府治東和豐坊內,(今名西美巷。) 祀婺源土神五顯靈官。初名如意庵,宋嘉泰間僧晉智建。寶慶間創華嚴合,咸淳間又改為殿。明洪武辟建府治廟,又改作。正統四年,知府況鍾修。萬曆間,知府俞嘉言再修。康熙二十五年廢。」
望信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葉家巷東。」 《吳郡金石目》:「顧衙復泉井題記,紹定三年十二月,正書,在葑門內望信橋邊。」 望新橋石刻云:「望信橋,乃姑蘇東南隅之要津,於紹定己丑孟冬上遊吉日鼎新畢工。孟榷院方縣丞則勸緣其人也。以譽高鄉里樂然助之□眾金宣義、季禦幹諸公弗怯舍錢,由是□日而成,姑識歲月,以效昔人題柱云。」題名後云:「右頤□□□□□□□□壽,次願橋之東西南北住人子孫昌盛□□□□紹定二年□月 □□日修造道者張□□具。」
積慶寺巷 今嚴衙前。 盧《志》未著錄。 《姑蘇志》:「善教橋北。」 康熙《志》:「積慶寺前巷,今名嚴衙前。積慶寺後巷,今名張家巷。」 宣統《吳縣志稿》案:「積慶寺前巷,康熙《志》今名嚴衙前。積慶寺後巷,康熙《志》今名張家巷。《姑蘇志》積慶寺巷,在善教橋北。考志,積慶禪寺正在善教橋北。今寺中奉李王為伽藍,俗名李王廟。善教橋,俗名新造橋,在帶城橋東,舊積慶寺前。則積慶寺前巷當為今孔副使巷之東半,積慶寺後巷為嚴衙前,方合。若張家巷,則更在嚴衙前之北。同治《志•城圖》李王廟弄南通孔夫子巷,北通嚴衙前。頗疑《姑蘇志》之積慶寺巷,即李王廟巷也。《平江圖》繪積慶寺,亦南向,在清道橋東南,益足證明。」
唐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清道橋、唐家橋,同在七塔寺前。」案:在望信橋西。唐氏,見前。 《寶鐵齋金石文字跋尾》:治平元年,王一娘造橋記,云:「當州長洲縣東吳鄉唐家橋東居住清信女弟子王氏一娘並男金字暹、守良,舍裝薟貨賣,同建造石橋一座。」正書,十二行,行十字,字徑寸許。在虎邱同善堂火神殿壁間。
清道橋巷 盧《志》著錄。 今名東街。 宣統《吳縣志稿》:「李王廟巷,清道橋直南,俗呼李王廟弄。康熙《志》『小橋巷,孔夫子巷北側』即此,以清道橋俗呼東小橋也。」 《吳郡金石目》:「施判司宅修井題記,淳佑七年臘日,正書。在葑門內東小橋南,地名東街。」 案:施判司宅修井題記,《吳門表隱》作「兀判司」,舊志作「元判司」。「元」、「兀」形近。《吳郡金石目》、《藝風堂金石目》何所依據,而作「施判司」? 今案:作「兀」是也。後魏改安樂王元鑒曰兀氏,見《通志•氏族略》。又環州屬羌有如、兀二族,見《范文正公集》。又《魏書•官氏志》作「元覽」誤。《姓氏尋源》據《北史主兀鑒事以改之。判司不知何名,可補方志之闕。
清道橋 今東小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在南倉橋東。」。咍志:工部侍郎孔鏽宅,在清道橋南。
積慶院 盧熊《志》:「積慶寺,在今縣治之東北。」 《姑蘇志》:「積慶禪寺,在善教橋北。宋開寶八年,郡人盛氏舍宅建,僧法翌開山。紹興間賜額。元季兵毀。洪武初僧普照,永樂中僧永宗、戒坦,相繼重建。」
迎葑橋巷(未見著錄。)
迎葑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望信橋西側。」
董家橋 范、盧二《志》著錄。在東小橋南。 《姑蘇志》以後不載。
孔夫子巷 盧、王二《志》著錄。 《吳門表隱》:墨池,在孔夫子巷,即孔子祠,地名孔聖里。南有顏回坊、子路巷、孟子祠,見《西樵野記》。明侍郎孔鏞、太守皇甫錄、嘉定伯周奎先後居之。 今案:顏回坊,疑即盧《志》所著錄之東南隅顏家巷,俗訛「單家巷」者,原注「在南倉橋東南」。《姑蘇志》名顏回巷,與東北隅天慶觀、東南之顏家巷,位置排列均異。孟子祠,疑即舊志著錄之唐家巷孟子祠堂。而子路巷,則不能詳矣。 宣統《吳縣志稿》:「織造府,在元和縣葑門內帶城橋東。明時,以內監兼理蘇杭織造,於天心橋局中為館舍,往來無常。清順治三年,命內工部侍郎陳有明總理其事,即明嘉定伯周奎故宅改建,即今所也,自為記。康熙十三年,始專為蘇州織造衙門。左為行宮,為南巡駐蹕之所。其總局,改設於孔副使巷。咸豐十年,毀於兵。同治十年,德壽重建,自為記。南局,在總局後孔副使巷,(「副使」舊作「夫子」。)順治十年織造侍郎周天成建,又於洞橋內設南新局,咸豐十年毀。」 案:洞橋,在十郎巷附近。
孔聖坊 《吳郡志》:「南倉橋南。」 盧《志》案:「《續記》云舊有夫子廟,在北。景佑中,方割南園立學,俗稱孔夫子巷。嘉泰初,遂以名坊。」 《雲麓漫鈔》:「今平江府亦有孔夫子巷,蓋崇觀間,興三舍,於此建長洲縣學,後罷舍法,學亦廢。今基址如故,地則歸臨安裴氏,目為孔夫子巷。嘉泰改元郡,立坊名,不知考此,遂榜為孔聖坊。」 太平蘇氏寄傾藏元刻《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房融筆授,獅子林沙門惟則會解本。卷後題:「平江在城孔聖坊居信士沈右,謹發心施財,刊此第六卷。願承大士之慈恩,願達大經之了義。求子得子,願生福德智慧之男;熏聞成聞,願中真實圓通之選。」 案:此本每卷一人捐款,即有一吳中住址。全書如在,當有十人住址,可以互相證是,考諸坊巷橋梁。而餘卷已佚,覆刻未見,至為可惜。 日本《續藏經目》載《楞嚴經會解》十卷,元惟則會解。又《楞嚴經圓通疏》,元惟則解。明《傳燈疏會解》,即載《圓通疏》中,不別出。 日本弘教書院鉛字印本《大藏經》,惟則《楞嚴會解》有二十卷。元刻如亦照此分卷,則有二十處吳中坊巷橋梁矣。著錄詳前。
孔聖坊巷(未見著錄。) 今鳳皇街。繡衣坊巷(末見著錄。) 今西街。
南倉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永定橋東」 馮《志》:「嚴文靖公訥宅,在南倉橋西。公孫貢生桓構困學齋,讀書其中。文文肅公震孟書額。」 《吳郡圖經續記》:「南倉,子城西。北倉,在閶門側。每歲輸稅於南,和羅於北。」 《夢窗乙稿•木花慢•遊虎丘》,(陪倉幕。時魏益齋已被親擢,陳芬窟、李方庵皆將滿秩。)又《靈嚴》,(陪庾幕諸公遊。)《八聲甘州》亦為倉司幕僚作也。案:夢窗作庾幕時,提舉常平司署在南倉橋西北繡衣坊口。夢窗《點絳唇》有《懷蘇州》「月明茫茫,夜來應照南橋路」,正指此。況夔笙先生(周頤)因集中《丁稿•鷓鴣天•遊化度寺作》有「楊柳閶門」句,遂以為 「南橋」指皋橋而言。不知按吳中方隅言,指皋橋為南橋,極不合事理,皋橋在西北隅也。惟指南倉橋為南橋,則極合吳中方隅地域。以在倉言倉,故略其字耳。
繡衣坊 《吳郡志》:「倉橋北。」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著錄。
甫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濂溪坊西」。 同治《府志》:「桐園,在甫橋,王世材築。祝允明有記。」 宣統《吳縣志稿》:「辟疆小築,在甫橋西街,顧明經沅築,以藏金石、書畫、圖籍。有傳硯堂、吉金樂石之齋、金粟齋、吟香合、白雲深處、心妙軒、據梧樓。所藏金石圖籍之屬,遭庚申之變均散失。園遂荒廢。」
胡書記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有橋,故名。」 案:俗呼胡書記橋弄。 《宋史》:胡松年,建炎間知平江府,未入境,貪吏解印斂跡。以興利除害十七事,揭於都市,百姓便之。加徽猷合待制。奏江防利害,召為中書舍人。未知是否即其所居。 《氏族譜》:「胡元質,長洲人,字長文,幼穎悟,尚行義。中進士,光宗時歷秘書省正字。嘗言入主言動,不可不謹。帝書之座右。終敷文閣學士。」案:居在晝錦坊。此恐別一人。
胡書記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康熙《志》:「竹堂寺東。」
楊園 盧《志》:「楊和王府,在和令坊。」 盧《志》:「金天王廟,在府治東,楊和王賜第園中。昔人於廟旁土中得斷碑,有『金天王』三大字,下又有『沈傳師兼御史大夫時秘書鄉貢進士』十餘字,字徑二寸許。案:唐初封華山神為金天王傳師,蘇人也。」
楊園橋 明正覺寺香花橋。今皇宮橋。 《吳郡志》、盧《志》作「楊府院子橋」。 《姑蘇志》作「楊家院子橋」。。弆熙《志》:「香花橋,竹堂寺前,明萬曆八年建。」
樂營堂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盧《志》:「宋紹聖中,知州賈青造樂籍堂於此。今訛為樂營堂巷。」案:盧說是也。附近別有鼓角營巷,在孝義坊,已據范、盧二《志》考得其來歷。所謂樂營堂者,疑指彼而言。此則樂籍堂耳,可證古官妓制度。疑賈青事在紹聖,故曰紹定二年重立。
槐樹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正覺寺前。」
和令坊 《吳郡志》:「楊郡王府前。」 盧《志》:「槐樹巷,楊和王府前。案:楊存中逭封和王,諡武功。或云因此名坊,非也。」 《吳中舊事》:「郡治之東有和令坊,今名槐樹巷。或以為楊和王存中所居而然,非也。案《圖經》,在唐季已有此名。紹興初,楊始籍為園,垂三十年,楊方進封和國。雖事偶合,亦先兆也。」
晉寧坊巷 盧《志》未著錄。 《姑蘇志》:「草橋西南。」 今案:近志訛「井儀坊巷」。宣統《吳縣志稿》:「退園,在井儀坊巷,吳農部嘉洤所居。農部舊居通和里,後移居皮墅里之朝元弄,再遷西麒麟巷,三遷於西采蓮巷,自京師歸遷於此,皆名其堂曰『儀宋』,自為之記。咸豐庚申園毀。嘉洤避亂海外,懷思故居,作園記二首,見《儀宋堂集》中。」
蔣家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東蔣家橋,竹堂寺西。」 馮《志》:「明雜造局,舊置於蔣家橋。洪武六年,移章家橋。」 案:近志訛「金鼓橋」,或訛「槍架橋」。 又案:巷疑即盧《志》所稱「蔣巷」。 案:五代、兩宋,吳中蔣氏,自蔣堂居侍其巷外,《姑蘇志》又載「蔣論恭,吳人,流落入蜀。作詩諷刺蜀王,以為敢言之士,特授名山令。又善蒞事,賜銀緋」。此外,方志均未詳。若漢蔣漸之居大篁里,則杳不可蹤矣。 又案:蔣家橋題記殘字云「都勸緣造石橋施主安□□談□朱□楊晉邱□□都料吳□□」云云,與賢至橋所稱「都料吳承祿一者,疑出一人所造。提舉司 《吳郡志》:「提舉常平茶鹽司,在子城之東。廳事東有小池,上有假山,旁曰『壺中林壑』,米友仁書。池南北有亭,南曰揚清,北曰草堂。廳事之西,有宸翰合,亦友仁書額。廳東北曰宣惠堂,廳後曰皇華堂。廳之東側,曰頤齋。後圃中曰望雲堂,紹興三十年楊和王子談持節時作,為思親也。池旁曰繡春堂,淳熙十五年史彌正建,徐康記。」 盧《志》:「嘉熙中,趙崇暉重創草堂,揭以『繡春堂』額。池中鑒止亭,乃史彌遠所作。咸淳四年,宋遇再建後堂。十年,權使事潛說友重創,廳事前後一新,視昔益宏麗矣。」(署址即舊鹽香衙也。) 《宋史職官志》:「提舉常平司,掌常平、義倉、免役、市易、坊場、河渡、水利之法,視歲之豐歉而為之斂散,以惠農民。凡役錢,產有厚薄則輸有多寡;及給吏祿,亦視其執役之重輕難易以為之等。商有滯貨,則官為斂之,復售於民,以平物價。皆總其政令,仍專舉刺官吏之事。熙寧初,亢遣官提舉河北、陝西路常平。未幾,諸路悉置提舉官。元佑初罷之,並其職於提點刑獄司。紹聖初復置,元符以後因之。」 又:「提舉茶鹽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國用。皆有鈔法,視其歲額之登損,以詔賞罰。凡給之不如期,鬻之不如式,與州縣之不加恤者,皆劾以聞。中興後,通置提舉常平茶鹽司,掌常平、義倉、免役之政令。其後,常平錢多取以贍軍,所掌特義倉、水利、設法、振濟之事。茶鹽司置官提舉,本以給賣鈔引,通商阜財,時詣所部州縣巡歷覺察,禁止私販,按劾不法。其屬有幹辦官,既與常平合一,遂並行兩司之事也。」 「提據常平司公據。右提舉常平司公據,在蘇州雙塔寺前。『提舉常平司』五字後,『右。今出給公據,付雙塔寺仰收執照。(按:石刻亦有變其稱為「執照」者以此。) 寶慶元年六月日給』二十二字皆大,最後一行『使』字更大,下有押而不署姓,蓋當時公牘之式如此。」(葉昌熾《語石》卷三第三十二頁。
晉寧坊 《吳郡志》:濠股口。紹定二年重立。 盧《志》:「紹聖中,知州賈青造樂籍堂於此。」考本圖,坊在今晉寧坊。參「樂營堂巷」條。
驅鬼橋巷 盧《志》作十郎巷。 宣統《吳縣志稿》引乾隆《吳縣志》:「明丁參議元復別業,在十郎巷,宋時為楊和王別墅,地多閑曠,絕類山居。今改為元和縣署。」 《五燈會元》:南峰雲辨憚師,平江人。一日入城,與道俗行至十郎巷,有問:「巷在這裏,十郎在甚處?」師奮臂曰:「隨我來。」 宣統《吳縣志稿》案:「十郎巷,十倉夫所居也。張士誠事危,十郎應募出城,皆封以將軍,賜金綺。出閶門,運鐵頭槍,浴血而前,明師為之稍卻。」是十郎為元末人,十郎巷之名因此而著。馮《志》列雲辨禪師於宋,雖說見《五燈會元》,似有誤,俟考。 今案:流行貴池劉氏景宋本《五燈會元》,係實佑刊本,遠在元季以前,則十郎巷之名,不自十倉夫始矣。十倉夫荊斨居住十郎巷,而十郎巷之名,則宋季以來已有之。況「周五郎」、「八娘子」、「錢官人」之一人名巷,所在有之,正不必為十人也。
驅鬼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作「多貴橋」,云「在十郎巷東口」。
儒達巷 今洞橋浜。。弆熙《志》:「馬津橋東。」 乾隆《元和志》:「今名洞橋浜。」 盧《志》未著錄。見《姑蘇誌》。 《文選》卷二十八,陸機《吳趨行》,李善注引張勃《吳錄》云:「八族,陳、柏、呂、寶、公孫、司馬、徐、傅也。四姓,未、張、顧、陸也。」文廷式《補晉書藝文志》疑「出張勃《吳地記》,係不甚關孫氏事也」。下司馬巷、公孫巷仿此。所謂「儒達」者,蓋即晉以來所謂世族之以方幅相齒者耳。
洞橋 范、盧、王三《志》均未著錄。。弆熙《志》:「甫橋西側。」
司馬巷 今訛「司長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馬津橋西。」 《吳越備史》:司馬福,始隸吳越王水軍,為遊奕都虞侯。開平三年,淮人圍蘇,內外阻絕。王遣救兵至,莫知城中音,問福能潛行水中,總師因遣入城。淮人設綱,係銅鈴鐵鱗,過之必覺。福以巨竹觸綱,淮人間鈴聲舉網,福因得入,既而復出,凡在水中三日。及救兵與城中弓矢相應,淮人皆以為神。進官都指揮使。吳越王城,吳江置軍鎮,命福主之。遂老於職。 案:城中司馬巷,疑即此人之後所居地。
筱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俗名竹筱橋,馬津橋西。」 馮《志》:「孫嶽頒賜第,在竹筱橋北,今名孫嶽頒場。康熙四十一年,命織造李煦就北新局址建,御題其堂額,曰墨雲堂。」 宣統《吳縣志稿》:「筱竹,即箭竹,古揚州有『筱蕩』。《爾雅》:『東南之美,有會稽之竹箭。」 吳地為會稽郡治,郡之產竹,自古然矣。又戴凱之《竹譜》:箭竹,高者不過一丈,節間三尺,堅勁中矢,江南諸山皆有之。」 《寰宇訪碑錄》:「竹筱橋斷碑,正書,無年月,止存下截,砌入城內。」
馬津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俗訛「馬宗橋」。。弆熙《志》:「甫橋西。」
逍遙巷 本圖失繪。 《姑蘇志》著錄。。弆熙《志》:「今甫橋浜。」 《紅蘭佚乘》:「西街逍遙弄,高殿庵比丘尼居之,秋日桂花頗盛,遊屐紛紛。中有古墳殘碣,苔封不可辨,尼雲宋蘇小妹埋香處。」案:「巷」、「弄」同字,見《楚辭》「太康失國」句注。蘇小妹墓,則以比鄰定慧寺蘇亭而附會。考宣統《吳縣志稿》,長山鄉光福里十九都三圖有山窯,依仁鄉仁義里葑一圖有石灰窯,葑四圖有窯浜,東十九都五十九圖有石灰港,吳宮鄉寶仁里上廿都十二圖有時家窯,陳公鄉金棲里下二十五都十九圖有馮窯,蘇台鄉貞豐里南二十六都三十八圖有窯場,北二十六都四十二圖有西窯村,尹山鄉堵城里北三十都四圖有破窯浜,東吳下鄉顏安里二十九都十六圖有唐窯、二十二圖有居窯橋。吳中世產石灰,故窯基特多。以居窯、時家窯例之,頗疑此逍遙弄當為「蕭窯巷」。而墓,則或為南朝蕭氏祖墓,如「九曲牆巷」條所引舊志「蕭氏閑貴堂後,為雙節墓」。或不屬蕭氏,而為更前之墓,例如《吳地記》所載步鷺墓,去州治若千步之類,均不可知。
濠股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沙糕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以下不載。疑廢於明季兵亂。
竹堂寺 盧《志》:「楊和令王存中府,在和令坊,後為正覺寺。」清光緒中所刻馮桂芬等修《同治府志》云:「竹堂寺,即正覺寺,在淮張王府廢基。初為宋楊存中別墅。元陸志寧居之,舍為大林庵。明洪武初,歸並萬壽寺,遂廢。宣德間重建,賜今額。寺多植美竹,故俗稱竹堂寺。唐寅嘗畫羅漢像於壁,(康熙《志》作達摩像。)並書讚。今寺圮,畫像亦毀,而讚猶存,並於其旁建太陽宮。」
賢至橋 《吳郡志》作「至橋」。 盧《志》:「在濠股上,熙寧四年五月建。」 案:橋下宋、元修建題刻猶存。文曰:「大宋熙寧四年辛亥七月望日,清河張安募眾緣建造,都料吳承祿」。「大元至正二年二月吉日,社長吳讓募緣重建,都料吳文興造」。
閻橋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俗呼東巷曰「紅衣子巷」,西巷曰「梗子巷」。 案:紅衣子巷之名,未必俗。盧《志》著錄范虹蜆巷於龐耆巷後、干將巷前。紅衣子疑即「虹蜆子」,或兩書均訛,而為「弘毅子」之類。梗子巷或為「耿子」或「戇子」之類,無徵不信,不敢妄言。然其為人之別號,則可斷言也。
閻橋 《吳地記》、《圖經續記》、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延佑乙卯夏重建。」 《吳郡金石目》:「閻橋題字,曰:開禧元年三月重修。」 盧《志》:「林家院子、張家院子,並在閻橋。」 又《氏族門》:「閻氏,姬姓,武王封泰伯曾孫仲奕於閻鄉,因以為氏。又云,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閻』。康王封於閻城。今蘇州有閻橋。」 《唐書》閻濟美為浙西觀察使,治民簡易,居鎮未嘗增常賦。《歐集》閻象知蘇州,柔以善政,恩涵澤濡,民以蘇息,政成召還。此閻氏,未悉何人之後。
子城後巷 盧《志》,閻橋附近著錄庵巷,疑即此。 《吳中雜志》:「紫竹庵,在閻橋南子城後橋巷口。」則子城後巷,一作子城後橋巷。
子城後橋 《吳地記》著錄。 《吳郡志》以下失載。 盧《志》引《圖經》有「城西門橋」。本圖未載,疑即金母橋之重出。
尤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草橋邊。」 方志未著錄明以前尤姓。
巡轄司 盧《志》:宋咸平二年,興復唐制,而天下郡邑之吏,皆得職田以供祭祀。慶曆定制,數亦如之。自知府事而下,至縣官兵官各有差。巡轄司,五十二石七斗四升。 《宋史•職官志•職田門》:慶曆中,詔限職田,有司始申定其數。巡轄馬遞鋪,監堰並縣、鎮、砦監當,並視本縣簿、尉。紹興間,懼其不均,則詔諸路提刑司依法標撥。仍先自簿、尉始。若其頃數多寡,具有成式:巡檢,滿萬戶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等,三頃。滿五千產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等,二頃五十畝。不滿五千產縣簿、尉,巡轄馬遞鋪等,二頃。 又:「巡檢司」下:「江、河、淮、海置捉賊巡檢,及巡馬遞鋪、巡河、巡捉私茶鹽等,各視其名以修舉職業,皆掌巡羅幾察之事。」
草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筱橋西。」。咍志:滕公祠,在文一圖草橋,祀宋龍圖合學士章敏公、滕甫等。 《吳門表隱》:「賜鐵券老人張貢英,明太祖舊鄰,交最篤。及即位,屢召固辭,賜第吳中草橋北。」 草,係姓氏,為出《周官》草人。餘意,「草」本古「皂」字,樂卻、胥原狐續慶伯之後。全國方志僅吳中方志《村鎮門》得東皂夾、西皂夾一族,餘則數典忘祖,悉改去矣。吳二十一都十三圖有草家場,見宣統《吳縣志稿》。元季,望齊門內棧橋旁有北草場,均可證。要之,不及輿台奴隸諸氏之古道照人矣。
遷善坊 《吳郡志》:「草橋。」 《姑蘇志》:「草橋頭。」慶善橋 《吳郡志》以下均不載。
天王堂 《吳郡志》:天王堂,在子城西北隅,雖一小廟,蓋古屋也。建炎狄難,盈城宮室,悉為煨燼,而此堂歸然獨存,郡人至今敬之。。弆熙《志》:「天王寺,在城東南隅。唐大曆元年,僧不空建。」注:「即天王堂。」 《紅蘭佚乘》:「府治東有東西兩天王寺。唐大曆三年,托塔李天王白晝現形其地,居民共募造。寺中有熾盛光王佛、毗盧觀音像,其二十八宿猶是唐朝夾紵舊物。石韋陀像尤古。」 元朱德潤《存復齋集•重建天王堂疏》:「天王堂,居子城西北六百餘年。」 都公譚纂西天王堂土地像,即元總管劉允也。閻俊雲,絕肖明太祖。 《吳門表隱》:「東天王堂內,有熾盛光王佛、觀音、二十八宿、月掌星君各像,皆唐夾紵舊跡。石韋陀像尤古。」所言與《紅蘭佚乘》微有異同。蓋《佚乘》於「二十八宿」上多著一「其」字,則似熾盛光王與毗盧觀音非唐跡,且脫 「毗盧」二字。 任二北《教坊記箋訂》稿奉:「《毗沙子羯鼓》,錄作『毗沙門』,列為 『大食曲』。又有《四天王》,列『諸佛曲調』內。『毗沙』,為護法天神,一稱『毗沙門天』,唐代祀之以天王堂。高祖時,隱太子建成小字『毗沙門』,其名為俗所尚可知。吳曾能《改齋漫錄》二、及龐元英《談藪》,(《說郛》本。)引《僧史》謂『天寶初,毗沙門天王第二子,曾救安西之番亂,因敕州府塑天王形像,後並流入軍營』。近人王遜有《定南北方天王石刻記》,見《文史雜志》三卷三期,考之甚詳。《一切經音義》:『毗,遍也。沙門,聞也。謂諸處遍聞也。』清蒙古笳吹樂章中,有《四天王吟》之詞與譜,參看上文《歸國遙》條。(七三。《歸國遙》在清笳吹樂章中,尚有其辭與曲,見《律呂正義》後四七。其辭由蒙文譯為四言四句兩章。)此項樂章尚有《踏搖娘》、《長命詞》、《賀聖朝》、《四天王吟》、《回波詞》、《婆羅門引》、《如意寶》七曲名,與崔記所見《踏搖娘》、(三二八。)《長命女》、(三三。)《賀聖朝》、(二一。)《昆沙子》、(二二六。波樂》、(三○九、三二五。)《望月婆羅門》、(一四○。)《如意娘》,(二○一。顯然有關。而別見《唐公主》一名,亦示其樂曲,顯然在唐。何以唐樂已多不傳中土,而反流變於蒙古之笳吹中?其曲調究與宋燕樂之異同如何?研究音樂史者,應有以明之。」 宣統《吳縣志稿》:「端威道院,在王府基,即東天王堂。《姑蘇志》云,有台高聳,故又名紫霄峰。宋淳佑元年,道士龍源清建。明初歸並玄妙觀。咸豐十年毀。」 《吳門表隱》:「紫霄峰,在育嬰堂北、端威道院後,地甚高聳。宋淳佑元年,道士龍源清築。今名東天王堂。」 宣統《吳縣志稿》附載張渠《移建育嬰堂記略》:「持節重來,郡人士呈請移建,遂檄令所司,勘得王府廢基東北隅隙地若干畝,建屋」云云。則東天王堂,正在子城東北隅,疑即今草橋學舍地。 又《職官表》:「張渠,武強人,副貢,乾隆四年任江蘇巡撫。」 今案:《表隱》所述,正在此時。 《紅蘭佚乘》又云:「吳宮」,當作「吳股」。吳子城甚小,而東、西天王堂係子城鼓樓基。今鼓樓坊猶存舊名。通關坊東,土岡迤邐蟠繞,猶見城基。吳枚庵云,吳股者,出城之路也。
十梓街(未見著錄。) 案:梓,楸也,見《說文》。又陸機《詩疏》:「楸之疏理、白花而生子者,為梓。」《埤雅》:「梓為百木之長,故呼為木王。」羅願云:「屋室有此木,則餘材皆不震。」 案:《後漢書》:應順為冀州刺史,廉直無私,遷東平相,賞罰必信。有梓樹生於廳事室上,事後母至孝,眾以為孝感之應。「太守署前樹十梓」,疑即取此義。
平橋 《吳地記》作州前平橋。 《祥符圖經》作府前平橋。 《吳郡志》作平橋。《姑蘇志》:「子城前,元大德間建。」 案:《姑蘇志》顯誤「重建」為「創建」。
積善坊 《吳郡志》:「府治西。」
吳會坊 《吳郡志》:「府治東」。 《祥符圖經》古坊著錄。 《吳地記》無。 《吳中舊事》:「府署之南,名吳會坊。案:《後漢•蔡邕傳》:『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注引會稽高遷亭『竹椽為笛』事。又諸葛亮說荊州形勢,曰『東連吳會」。王羲之為會稽內史時,朝廷賦役繁重,吳會尤甚。石崇論伐吳之功,曰『吳會僭逆』,指言孫氏。則吳會當是吳郡與會稽,猶言吳越也,蓋不獨謂姑蘇,今坊名『吳會』,未知何據而然。《前漢•吳王濞傳》『上患吳會輕捍』,即吳郡、會稽也。」
城隍廟 《吳郡志》:「春申君廟,在子城內西南隅,即城隍神廟也。」 盧《志》云:「今長洲縣西北二百步,舊城隍神祠也。唐天寶十載,采訪使趙居貞修廟立碑。碑陰有梁貞明五年刺史錢傳瓊重修題名,存焉。神自宋始封『忠安王』。嘉泰三年,張岩以『祈晴有應』奏請,四年正月敕書,封『忠安順應王』。嘉定九年、十年,旱蝗相繼,祈禳有感,因沈皞之請,八月加『威顯』 二字。以十一年春正敕書至郡,官僚合伎樂自驛亭奉迎入廟。是日之旦,有慶雲或丹或黃,華采粲麗,狀如龍鱗鳳羽,紛鬱輪囷,凝結逾時,邦人咸睹,以為嘉祥。寶佑三年八月敕書,加封『英濟』,遂為『忠安順應威顯英濟王』。」 《姑蘇志》:「祀楚黃歇也。唐天寶十載,郡守趙居貞重修。自唐以來,祀為城隍神。今廢。惟東城土社神,猶稱春申君云。」
平江軍府署 《吳地記》:「平江軍,太平興國二年錢氏改號。」 盧《志》:「昔府治。案:《越絕書》云:『今太守舍者,春申君所造。後殿屋,以為桃夏宮。今宮者,春申君子假君殿也。」 (謇案《越絕書》:今宮,前殿屋蓋地東西十七丈五尺,南北十五丈七尺,堂高四丈七尺,溜高丈八尺。殿屋,蓋地東西十五丈,南北十丈二尺七寸,戶溜高丈二尺。庫東鄉屋,南北四十丈八尺,上下戶各二;南鄉屋,東西六十四丈四尺,上戶四,下戶三;西鄉屋,南北四十二丈九尺,上戶二,下戶二:凡二百四十九丈一尺。簷高五丈二尺。溜高二丈九尺。周一里二百四十步。春申君所造。《越絕書》又云:東宮,周一里二百七十步。西宮在長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宮者照燕,失火燒之。)太守府大殿者,秦始皇刻石所起,至更始元年太守許時燒。六年十二月乙卯,鑿官池,東西十五丈七尺,南北三十丈。又傳吳宮至秦猶存,守宮吏以火視燕窟,遂火焉。遺跡雖無存者,其地則末聞或改也。漢朱買臣載其故妻到太守舍,置園中,給食之,即此地也。蓋古之諸侯有三門,外曰皋門,中曰應門,內曰路門。因其門以為三朝。朝之後有三寢,曰正寢一,日燕寢二。自罷侯置守,名殊製損,然猶存其概。今之子城門,古之皋門也。戟門,古之應門也。便廳門,古之路門也。大廳,古之外朝也。宅堂,古之路寢也。蘇為東南大州,地望優重。自唐乾寧元年刺史成及建大廳,宋初為節度使治所,嘉祜間王公君玉新作是廳,選材鳩工,閎敞甲諸郡。陳祠部天常作子城門樓觀甚偉,而大廳之前、戟門之後,廊廉卑陋不稱,且甲仗、架閣二庫,卑濕蒸潤,戎器、簿籍或材弊文朽,不可用。又高麗人來朝過郡,郡有燕勞,則隘不能容,其從者皆坐於廊廉。元豐六年,太守章公謀於轉運使,得羨錢二百萬文,又以公使助之。於是易以修廊,覆以重屋,二樓對立,樓各八楹,木章必精,陶埴必良,吏無容奸,工各獻巧,費省而功速,明年春落成。又修戟門薦之,高於舊三尺。由是自台門至於府廷,棟宇相副,輪焉奐焉,不陋不奢,無以加也。先是,張刑部太初作山陰堂;蔣密直治後諸亭及瞰野亭、見山閣;呂光祿建按武堂;蔡秘閣子直置射台;裴校理如晦立飛雲閣;韓度支子文植怪石二於便廳後,榜曰介軒;及晏大夫處善葺故亭於城之西北隅,號曰月台:皆所以資遊覽也。吳之黃堂,聞於郡國。自治以來,又多勝概。建炎兵火,靡有了遺。紹興初,上將駐蹕平江,先命漕臣於乎江府治營造宮室,合用之物,並從和買,不許科擾於民。又命按視簿籍。三年,行宮成。四年,移幸。七年三月,詔賜守臣。復為府治。承平時,每歲春首,修飾諸亭,縱民遊玩,以示同樂之意。」 《姑蘇志》:「元初,江南置浙西軍民宣撫司。後改為平江路總管府,府官皆居外私宅,聽訟決遣則完會治所。至正末,張氏據此為太尉府。及敗,縱火焚之,惟存子城南門耳。(門今稱鼓樓,上置十二辰牌,按時易之。」) 馮《志》:「明養濟院二,一在侍其巷,一在長洲縣舊府治基鼓樓西北。」 《宋史•職官志》:「紹興駐蹕臨安,遂正稱安撫使。置知府一員,通判二員,簽書節度判官廳公事、節度推官、觀察推官、觀察判籍官、錄事參軍、左司理參軍、右司理參車、司戶參軍、司法參軍各一員。本府掌畿甸之事,籍其戶口,均其賦役,頒其禁令。城外內分南北左右廂,各置廂官,以聽民之訟訴。(廂官許奏辟京朝官親民資序人充,後以臣僚言,罷城內兩廂官,惟城外置焉。」) 案:高宗嘗駐蹕平江,故平江官制幾與臨安府埒。若次府官制,則通判僅一人而已。 又:「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軍監亦如之。掌總理郡政,宣布條教,導民以善而糾其奸慝;歲時勤課農桑,旌別孝悌;其賦役、錢穀、獄訟之事,兵民之政皆總焉。凡法令條制,悉意奉行,以率所屬;有赦宥則以時宣讀,而班告於治境;舉行祀典;察郡吏德義材能而保任之,若疲軟不任事,或奸貪冒法,則按劾以聞;遇水旱,以法振濟,安集流亡,無使失所。」
設廳 《吳郡志》:「設廳,皇佑中李晉公以兵部員外郎守郡,嘗修大廳,蔣堂為記,敘廳之所始甚詳。今題名逸李姓名,晉卿是其字也。後嘉佑中,王琪以知制誥守郡,始大修設廳,規模宏壯。假剩堲錢數千緡,廳既成,漕司不肯除破。時方貴《杜集》,人間苦無全書,琪家藏本,譬校素精,即俾公使庫鏤板印萬本,每部為直千錢,士人爭買之,富室或置十許部。既償剩堲,羨餘以給公廚。兵火之後,紹興三年郡守宋伯友更建今廳。高宗皇帝巡幸,嘗以為正衙,制度差雄。」 盧《志》:「設廳,即黃堂也。唐乾寧元年,刺史成及建大廳。皇佑五年,李仲雍修之。嘉佑中,王琪新作是廳,規制宏壯。」「紹熙元年袁說友,紹定五年鄒應博,皆重修之。相傳設廳舊為燕犒將吏之所,謂之旬設,故公廚亦曰設廚。後廳,寶佑四年重建。」
小堂 宅堂
東齋 《吳郡志》:「思政堂,舊名東齋。紹興三十年,郡守朱翌建。隆興間,郡守沈度更名復齋。紹熙三年,郡守沈揆更今名,自書扁榜。」 盧《志》:「新志云:草堂即舊東齋。高宗駐蹕時,燕射於此。紹興末,朱翌新此為天臨堂,未幾去任,故堂不果名,自為記文,亦弗暇刻。後守乃名復齋。」
西齋 《吳郡志》:「雙瑞堂,舊名西齋。紹興十四年,郡守王喚建。前有花石小圃,便坐之佳處。紹熙元年,長洲有瑞麥四岐,及後池出雙蓮。郡守袁說友葺西齋,以『雙瑞』名堂,以識嘉祥。」盧《志》:「嘉定十三年,又改思政。至寶佑中,作新濟於其地,因並廢焉。」 《姑蘇志》:「王喚,字顯道,華陽人,太師歧國公珪之孫也。為秦檜妻之兄。(或云妻弟。)紹興中,知郡事。時兵火之餘,公署學校,靡不興葺。又錄入城小舟,出必載瓦礫以培塘,人以為便。石之碎者,積而焚之,以泥官舍,不賦於民,而用有餘。其規為多可取者。然峻於聚斂,用刑尤酷。嘗於黃堂前,熔錢製大士像,而人不敢言。每刺鹿血人熱酒飲之。疽發背死。」
生雲軒 盧《志》:「知樂亭,即舊生雲軒也。在古池光亭東池旁。 端平中,張嗣古改立,郡人周虎書額。淳佑初廢。」
坐嘯齋 《吳郡志》:「坐嘯齋,在四照亭南。紹興二十七年,郡守蔣璨建,並書額。」
秀野亭 《吳郡志》:「秀野亭,在坐嘯齋西。紹興三十一年,郡守洪遵建。」
四照亭 《吳郡志》:「四照亭,在郡圃之東北。紹興十四年,郡守王喚為屋四合,各植花石,隨歲時之宜,春海棠,夏湖石,秋芙蓉,冬梅。」 盧《志》:「慶元四年,趙不韉會客其中,因問名亭所自。席間有新銅陵主簿閩人姚行簡,對曰:『《山海經》云,招搖之上,其花四照。及《華嚴經》云,無量寶樹,曰莊嚴華,焰成輪光四照。又云,光雲四照常圓滿。今亭四面見花,故以此為名耳。」趙令人閱視,信然,遂大稱賞,贈遺甚厚。見《負喧野錄》。紹定中亭廢。」
齊雲樓 《吳郡志》:「在郡治後子城上。紹興十四年,郡守王喚重建,兩挾循城,為屋數間,有二小樓翼之,輪奐雄特,不惟甲於二瀏,雖蜀之西樓,鄂之南樓、岳陽樓、庾樓,皆在下風。父老謂兵火之後,官寺草創,惟此樓勝承平時。樓前同時建文、武二亭。淳熙十二年,郡守邱崈又於文武亭前建二井亭。」 盧《志》:齊雲樓,在郡治後子城上,相傳即古月華樓也。《吳地記》石,唐曹恭王所造。白公詩亦云「改號齊雲樓」,蓋取「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之義。據此,則自樂天始也。故其詩云「欲辭南國去,再上北城看」。治平中,裴煜建為飛雲閣。政和五年秋,重作齊雲樓成。紹興十四年,王喚重建兩挾。嘉定六年陳芾,十六年沈皞,嘉熙二年史宅之,並重修,有記。 《吳夢窗詞甲稿》有《齊天樂•齊雲樓詞》。朱氏祖謀校刊本考為「疑史宅之重修時作」,亦見朱氏所撰《夢窗詞小箋》中。
逍遙閣 《吳郡志》:「逍遙閣,在舊凝香堂後,蓋取韋應物『逍遙池閣涼』之句。此合舊觀復堂也。『逍遙』額,郡守蔣璨書。後守韓彥古欲更名,乃除去舊額,而迄不果更名。」 盧《志》:「嘉定六年廢。」
瞻儀堂 《吳郡志》:「舊在廳事之東。紹興三十一年,郡守洪遵建。吳俗貴重,太守來者,必繪其像,春秋則陳於齊雲樓之兩挾,令吏民瞻禮。至是,洪公恐為風日所侵,故作此堂藏之。紹熙三年,郡守沈揆始遷諸像於後圃舊凝香堂中,並其名遷焉。范成大記。」 盧《志》:「慶元二年,鄭若容圖於壁間,而以舊像庋之閣上,樓鑰為記。嘉定六年,陳芾並撤堂後逍遙廢閣,廣而新之,陳振為記。實佑五年,趙與篡重建,視昔有加。端平三年四月,張嗣古奉安韋應物、王仲舒、白居易、劉禹錫、范仲淹五賢像於此。《清波雜志》云:『王顯道守吳,遣騎之常州,寫真於孫仲益,並復齊雲樓舊觀。孫謝之云,嘗讀國史,錢惟演作《樞密直學士題名記》,黜寇萊公為「逆準」,不書。時蔡齊斥其妄。如覲無狀,乃肯收之。』案:魏曹休祖父,嘗為吳郡太守,休後見壁上祖父畫像,乃下榻涕泣。則繪事蓋後世已然矣。」
觀德濟 《吳郡志》:「在教場。唐西園地也。紹興二十一年,郡守徐琛建。西又有射亭。」 盧《志》引新志云:「觀德亭,在西教場。紹定二年,李壽朋拓教場隙地,移建此亭於南,舊木蘭堂基之西。後更名『閱武』。」
教場 《吳郡志》:「西園,在郡圃之西隙地直子城,甚袤。唐謂之西園,今以作教場。」 盧《志》引新志云:「木蘭堂,在西園淩風台後。池南即其故基,寶慶間猶存,紹定二年辟教場,始鉏治之。」
木蘭堂 《吳郡志》:「木蘭堂,在郡治後,《嵐齋錄》云:唐張搏自湖州刺史移蘇州,於堂前大植木蘭花,當盛開時,燕郡中詩客,即席賦之。陸龜蒙後至,張聯酌浮之,龜蒙徑醉,強執筆題兩句,云『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人』,頹然醉倒。搏命他客續之,皆莫詳其意。既而龜蒙稍醒,援毫卒其章曰: 『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遂為一時絕唱。案:舊堂基在今觀德堂後,古木猶森列。郡守數有欲興廢者,而卒未就。承平時,堂近有治平二年郡守陳經所刻御書飛白字碑,揭於木蘭堂之新合上,今不復存。」 盧《志》:「木蘭堂,又名木蘭院,白刺史有《寄題木蘭西院詩》。今以州宅後堂名之,蓋紹興中修故事所揭,范成大書額。」
平易堂 《吳郡志》:「在小廳東挾。紹興間,郡守蔣璨立,自書扁牖。淳熙五年,郡守單夔易以隸書。」盧《志》:後改「熙熙」,又改葵軒。
西樓 《吳郡志》:「西樓,在郡治子城西門之上,唐舊名西樓,後更為觀風樓,今復舊。紹興十五年,郡守王喚重建。二十年,郡守徐琛篆額。下臨市橋,曰金母橋,亦取西向之義。喚初落成,郡人競獻詩,以進士耿元鼎所賦為最。」 盧《志》:「後以市醞久弊,淳佑中,魏峻始大修之,取白公詩表其下,曰「柳橋槐市」,且自賦詩。後守恐其復廢,撥錢椿添悴廳,以俟異日修葺之助。及黃萬石改作,如臨安豐樂之制,繪事一新,邦人為之改觀。」 《姑蘇志》:「《圖經續記》云:元微之寄白樂天詩云『弄潮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注云『望市樓,蘇之勝地』。今觀風樓為近市,殆即此耶?」
作院 《吳郡志》:「作院,在教場西。乾道四年,郡守姚憲建。」 《宋史•兵志十一•器甲之制》:「其工署則有南北作坊院,有弓弩院,諸州皆有作院,皆役工徒而限其常課。南北作院歲造塗金脊鐵甲等凡三萬二千,弓弩院歲造角把弓等凡千六百五十餘萬,諸州歲造黃樺墨漆弓弩等凡六百二十餘萬。又南北作坊及諸州別造兵幕、甲袋、梭衫等什物,以備軍行之用。」
公使庫 公使酒庫 《吳郡志》:「公使庫、公使酒庫,並在設廳東。」 盧《志》:「公使庫,諸道監司州軍皆有之,取民以佐廚傳之費,然正賜錢不多,而著令許收遺利,故州郡得以自取。江浙諸郡,酒歲遣中,都官凡五六至,至必數千瓶。淳熙中,尚書王仲行守郡,與祠官范至能、胡長文厚一飲之費,卒至數千緡。又有公使醋錢,諸郡立額自取於屬縣,縣斂於民以輸之。小邑一歲不下數千緡。人尤以為怨。」
軍資庫 《吳郡志》:「軍資庫,在儀門東。」 盧《志》:「軍資庫,在大廳東南。《續志》云在儀門東。紹定五年,鄒應博重建。先是紹興中,詔錄事參軍、專監、通判、提舉、簿書並同簽。」
府院 《吳郡志》:「府院,在譙樓東。」 盧《志》:「府院,在子城內東南隅,廳事西。有簡孚堂,紹興十一年錄事參車吳芾所作,陳之茂記。乾道五年,吳公自太平移守南昌,被旨入對,過吳訪舊,題詩於壁。錄參王康彥入石重刻前記,為此廳盛事。紹熙元年,趙景度刻石題名。芾諡康肅公。《祥符圖經》云:州院,在州衙內東偏。」 《宋史•職官志》:「諸曹官,舊制,錄事參軍掌州院庶務,糾諸曹稽違。」
四酒務 《吳郡志》:「在平橋南。初郡有酒務四,合而為一,故名曰四酒務。」 盧《志》:「四酒務,在夏侯橋南。」(酒務在子城南一百二十步。見《祥符圃經》。 案:今四酒務巷正在平橋南,疑當時即有此名。 盧《志》引《祥符圖經》:「香藥場,一作香藥司,在羅城內。茭草場,一作茭草局,在子城南三里。南,一本作西。」案:本圖均未見。 又引《圖經績記》云:「酒務損敝,司練孫公奏給省金四萬緡新之。晏公、章公相繼趣成。」 《宋史•食貨志下七•酒類》:「政和二年,淮南發運副使董正封言:「杭州都酒務甲於諸路,治平前歲課三十萬緡,今不過二十萬。請令分務為三,更置比較務二,毋增官吏兵匠,仍請本路諸郡並增務比較。』從之。四年,兩浙轉運司亦請置務比較,定謀額釀酒收息,以增虧為賞罰。詔:『酒務官二員者分兩務,三員者復增其一,員雖多毋得過四務。內有官雖多而課息不廣者,聽如舊。』」 案:酒務之稱,至金、元而略變。徵稅者之名義,亦有時加之被徵稅者,故稱酒肆為酒務。《金元戲曲方言考》:「酒務兒,酒館也。《謝天香劇》:『他兩個到了一個校栱務兒裏餞別。』《灰闌記》:『十里鋪上開著個酒務兒。』」
醫院 盧《志》:「安養院,在州鈐廳後,舊曰醫院,提舉林介建,改今名寶怯鄴年八月,陳耆卿為記。」《吳郡金石目》:「安養院記,寶怯鄴年八月,天台陳耆卿記,正書,即刻於紹興唱酬詩之陰。」
路鈐衙 《吳郡志》:「在子城內,府西樓下東偏。」 《宋史•職官志》:總管、鈐轄司,掌總治軍旅屯戍、營房守禦之政令。凡將兵隸屬官訓練、教閱、賞罰之事,皆掌之。守臣帶提舉兵馬巡檢、都監及提轄兵甲者,掌統治軍旅訓練、教閱,以督捕盜賊而肅清治境。凡諸營名籍、賞罰之事,皆掌之。大觀三年,詔東南帥府總管,依三路都總管法。靖康元年,詔四道副總管並通差文武臣。其諸路將官,掌統所隸禁旅。副將為之貳。若屯戍防邊,則受帥司節制。
路分廳 《吳郡志》:「在路鈐衙南。」 《宋史•職官志》:路分都監,掌本路禁旅屯戍、邊防、訓練之政令,以肅清所部。州府以下都監,皆掌其本城屯駐、兵甲、訓練、差使之事,資淺者為監押。紹聖三年,詔諸路將副序位在路分都監之下。大觀三年,詔帥府無路分鈐轄、望路無分都監者,許置一人,其餘添置處,任滿不差人。建炎初,分置帥府,以諸路帥臣兼。要郡守臣帶兵馬鈐轄,次要郡帶兵馬都監;並以武臣為之副,稱副總管、副鈐轄、副都監,許以便宜行軍馬事。遇朝廷起兵,則副總官為帥,副鈐轄、都監各以兵從,聽其節制。紹興三年,詔要郡、次要郡守臣罷帶兵職,其逐路副總管依舊格,改充路分都監,為一路掌兵之官。其各州鈐轄或省或置不一。又有逐路兵馬都監、兵馬監押,掌煙火公事、捉捕盜賊。
簽判廳 《吳郡志》:「簽判廳,在儀門西。」 盧《志》:「舊名都廳。宣和間,以懷安軍奏『今尚書省公相廳名都廳,乞將本軍都廳以簽廳為名』,遂詔諸路仿此。淳熙十三年重建。廳西有勤繼堂,木待問命名,范成大書額,石如塤撰記,及有前後題名三記。」 《宋史•職官志》:簽書判官廳公事,掌裨讚郡政,總理案文移,斟酌可否,以白於其長而罷行之。凡員數多寡,視郡小大及職務之繁簡。初,政和改簽書判官廳公事為司錄,建炎初復舊。凡節度推、判官從車額,察推及支使從州、府名。凡諸州減罷通判處,則升判官為簽判以兼之。凡要郡簽判及推官皆堂除,餘吏部使闕,二廣間許監司辟差。
府判東廳 西施洞 《吳郡志》:「通判東廳,在郡治之西,紹興九年通判白彥惇建。介庵,舊在郡圃,後人通判廳,今庵亦廢。廳西有琵琶泉,小邱嵌岩曰西施洞。皆傳為往跡。泉清洌,可釀酒。淳熙十一年,通判魏仲恭葺洞門,作捧心亭,今更名『舞雪』。」 盧《志》:「咸淳五年,葉隆禮重修,正堂曰敬簡,又有風月濟。蔡皚復於廳事西新作光風霽月濟,郡人王書額。」 《宋史•職官志》:並須長史、通判簽議連書,方許行下。時大郡置二員,餘置一員,州不及萬戶不置,武臣知州,校─亦特置焉。南渡後,設官如舊,入則貳政,出則按縣;有軍旅之事,則專任錢糧之責。既而諸州通判有兩員處減一員,凡軍監之小者不置。又詔更不添差。其後,或以廢事請,或以控扼去處請。紹興五年以後漸添置之。除潭、廣、洪州、鎮江、建康、成都府見係兩員外,凡帥府通判並以兩員為額,餘置一員。
府判西廳 《吳郡志》:「通判西廳,在城隍廟後,依子城東南角。城上有小樓,見西山,名『湧翠』。」盧《志》:「通判西廳,在城隍廟後,依子城西南隅。淳熙十六年,施邁始立石題名。嘉熙初,翁逢龍重修,知府王遂為記。逢龍又有足清堂、種書堂詩。景定五年,趙與監撰續題名記。淳佑三年,謝堂作屏星堂,吳邃為記。城上有湧翠樓,取西山為名。
節推廳 《吳郡志》:「節推廳,在通判東廳之西。」 盧《志》:節度推官廳,嘉定三年重建。廳事西有小軒,舊扁曰「省文書」,改名「冰壺」。 《文獻通考》:「宋朝沿五代之制,兩使置判官、推官各一人。」
察推廳 《吳郡志》:「察推廳,在平橋南。」 盧《志》:「觀察推官廳,《祥符圖經》云在州衙門內西偏。後遷子城南隅。紹熙間,於平橋南舊酒庫改為之。嘉泰三年,呂伯合重修,有記。紹定二年,呂祖忞撰題名記。」
司理院 《吳郡志》:「司理院,在譙樓西。」 盧《志》:「司理院,在子城內西南隅。紹熙元年,李直方刻石題名。寶慶三年,提刑林介、司理章巽亨建廳後正堂,曰清安軒,曰盡欽廳。東舊有軒,曰甘竹,改名務平。案:李莊簡公奏疏云『朱勔展南宅,以奪司理院」,則非舊處明矣。或謂今院乃政和所遷,雖與李疏合,但今獄庭有塔,浮屠中乃葛蘩所記,作『熙寧己酉歲二年』,似與前說不同。《祥符圖經》:今移在子城外西南隅。」 《文獻通考》:「五代以來,諸州皆有馬步獄,以牙校充馬步都虞侯,掌刑法,謂之馬步院。宋太祖慮其任私,高下其手,開寶六年始置諸州司寇參軍,後改為司理,掌獄訟勘鞫之事,不兼他職。」
提幹廳六 《吳郡志》:提點刑獄司幹辦公事鍵,在東廳後。 盧《志》:「有超然堂、北齋。淳熙十年,葉適在任賦詩。開禧初,陸子虞葺之,及創題名記。寶慶三年,趙時侑再新之,嘉定尉趙希<辶方>記。」 《吳郡志》:「常平司幹辦公事廳二,一在檢法廳之北,一在郡樓之西。」 盧《志》:「幹辦公事鍵:一在檢法廳北,有東齋,嘉定十六年沈省曾刻石題名;一在郡樓西,後改添差幹辦廳。」 《吳郡志》:「茶鹽司幹辦公事鍵二,一在醋庫巷,一在郡樓之東。」 盧《志》:「茶鹽司幹辦公事廳:一在醋庫巷惠民藥局東,有仁博堂;一在譙樓之東,後改發運司簽廳。」 《宋史•職官志》:提點刑獄,其屬有檢法官、幹辦官。 又:提舉常平,其屬有幹辦官。
司戶廳 《吳郡志》:「司戶廳,並府院西。」 盧《志》:「在府院西,慶元二年重建。廳西小圃有玩花池、采香徑、秀芳亭、飛雲閣,東有小山亭,曰小蓬瀛,池北有長嘯堂,皆建人袁申儒所葺治,並自撰題名記,又鄭霖撰壁記。」 《宋史•職官志》:「戶曹參車,掌戶籍賦稅、倉庫受納。」 《文獻通考》:「乾道六年,汪大猷乞令司戶專差主倉庫。」
司法廳 《吳郡志》:「在平橋南。」 盧《志》:「舊在子城內,後以平橋南舊醋庫為之。紹定三年,趙汝渠重建,並書額。廳事之後,有便坐,東曰『雲舍』,取狄梁公『白雲親舍』之意,西曰『賦梅』,用何法曹故事也。劉平國撰記。」 《宋史•職官志》:「司法參車,掌議法斷刑。」 《文獻通考》:「紹興三年,權行減罷,後復舊。」
提刑司 《吳郡志》:「提點刑獄司,在烏鵲橋西北,紹興元年建。廳事後曰明清堂。堂後小圃種竹,有亭曰『留客』,曾逮創,逮父文清公幾命名,且作詩,徐蕆隸額。乾道九年,諸路添置武提刑一員,遂於舊司之東,撤去幹官廨字,以其地作東廳。比年省罷,使者來,從其便而居焉。」 盧《志》:「浙西提刑使司,在烏鵲橋西北,建炎四年置使。」 《宋史•職官志》:提點刑獄公事,掌察所部之獄訟而平其曲直,所至審問囚徒,詳覆案牘,凡禁係淹延而不決,盜竊逋竄而不獲,皆劾以聞,及舉刺官吏主事。熙寧六年,置諸路提刑司檢法官。紹興初,兩浙路以疆封闊遠,差提刑二員。乾道六年,詔諸路分置武臣提刑一員,須選差公廉曉翌法令、民事之人,如無聽闕。其後稍橫,遂不復除。八年,用臣僚言,諸路經總制錢委提點刑獄官督責。
檢法廳 《吳郡志》:「檢法官廳,在提刑司東。」 盧《志》:「檢法官廳,在本司前,紹定五年重建。廳東便坐曰『毋不敬』,池有堂曰『肖野』,乃寶佑中新作。淳佑二年陳價、八年趙希靚再有題名記。」 《宋史•職官志》:「熙寧六年,置諸路提刑司檢法官。」
鈐轄廳 《吳郡志》:「州鈐廳,在狀元坊內。」 《宋史•職官志》:崇寧四年,置輔郡屏衛京師,以大中大夫以上知州,置副總管、鈐轄各一員,知州為都總管。 案:平江為南渡後陪都,故其制與北都四輔同。
惠民局 盧《志》:「太平惠民藥局,在醋庫巷,慶元元年建。」
使馬院 盧《志》:「兵馬都監廨舍,在州衙東偏。」案:本圖已移西偏。
南省馬院 盧《志》:「兵馬監押廨舍,在州衙西偏,有二所。見《祥符圖經》。」
北省馬院(見上。) 以上二條參卷四「兵馬使橋」及附錄「兵馬都監廨舍」、「兵馬監押廨舍」諸條。
監酒廳 《吳地記》:「都酒務,在子城南二十步。」 案:《吳地記》係據《祥符圖經》著錄,北宋制也。盧《志•田賦門》「職田」下,有「監贍軍酒庫」一職,疑即此。 《宋史•職官志》:「監當官,掌茶、鹽、酒稅場務徵輸及冶鑄之事。諸州、軍隨事置官,其徵榷場務歲有定額,歲終課其額之登耗以為舉刺。凡課利所入,日具數以申於州。」
宣詔亭 頒春亭 《吳郡志》:二亭,紹興十四年郡守王喚建,知信州吳說書額。土地廟
柴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子城下附「《越絕書》云:『小城門三,皆有樓,其二增水門,其一增柴路。』今呼為柴巷。」府前直街(未見著錄。)
袞繡坊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袞繡坊 《吳郡志》:「烏鵲橋北。以參知政事元絳所居得名。」 盧《志》:「《續記》云,太子少保元絳宅,在帶城橋東。公嘗參大政,引年歸老是邦。知州章佑因以命名。」 《吳郡志》:「元絳,字厚之,居帶城橋。天聖五年進士,屢典大藩,以文章政譽名一時。神宗欲選翰苑之才,王荊公曰:『有真翰林學士,恐不能用爾。』遂自外召入翰林,未幾參知政事,事詳在國史。後以太子少保致仕還吳中,與程公辟諸公為九老會,鄉人號其居曰袞繡坊。卒年七十餘。有《玉堂集》三十卷。」 宣統《吳縣志稿》:「貞孝先生朱祖文宅,在袞繡坊。」
船場橋 范《志》著錄。 盧《志》:「張林浜。」 案:盧、王二《志》均著「張泥金浜巷」,疑即此。泥金切「吟」字,音與林為疊均。
醋庫巷 案:本圖醋庫在富仁坊巷中。考盧《志》司法廳「以平橋南舊醋庫為之」,是知醋庫巷乃舊醋庫也。 宣統《吳縣志稿》:「考吳郡、姑蘇二《志》官宇、官署門,著錄倉庫特詳,有牌籍、油榨、炭、牛皮、軍資、甲仗、公使、公使酒、架閣、激賞、武備、造酒、醅酒、竹青等十四庫,獨不載醋庫,《平江圖》碑刻於南宋之末,醋庫列入富仁坊巷北,則南倉橋西南必為北宋時之舊醋庫矣。」 盧《志》:「成齋,在醋庫巷,郡人黃雲為鄉先生授弟子經時所名也。寧宗在嘉邸大書以賜其子由,俾以授雲。雲字景祥,時為淮西總所酒官。淳熙八年,由魁天下,郡守遂立狀元坊。」 宣統《吳縣志稿》:「庸齋,在醋庫巷,歸安楊峴寓居。」 《吳門表隱》:乘鯉橋井闌石刻,文有「長洲縣上元鄉醋庫巷面南居住守吉州助教駱鎬,淳佑戊戌三月開井」字。 案:《吳郡金石目》「駱鎬」作「郭鎬」,「醋庫巷」作「醋芳巷」,均誤。《宋史•食貨志七下•酒類》:「崇寧二年,知漣水軍錢景允言建立學舍,請以承買醋坊錢給用。詔常平司計無害公費如所請,仍令他路準行之。初,元佑臣僚請罷榷醋,戶部謂本無禁文。後翟思請以諸郡醋坊日息用餘悉歸常平,至是,景允有請,故令常平計之。」大觀四年,又詔諸郡別遣倉官,「賣醋毋得越郡城五里外,凡縣、鎮、村並禁,其息歸轉運司,舊屬常平者如故。」 案:據此,則醋庫以儲醋,醋坊以賣醋。今醋坊橋,則當年賣醋地也。
狀元坊 《吳郡志》:「醋庫巷,黃魁所居。淳熙八年,黃由魁天下,郡守韓彥質以表其閭。」醫院前(未見著錄。) 今西瓦爿巷。
公孫巷 《姑蘇志》:「烏鵲橋東北。」。弆熙《志》:「平橋南。」 方志《藝術》有春秋公孫聖,《列女》有漢公孫達妻卻,恐均非其人。 《文選》陸機《吳趨行》注引張勃《吳錄》,以公孫為吳中八族之一。張澍《姓氏尋源》:「周制五等諸侯,後乃有公孫姓。軒轅黃帝長於姬水,以姬為姓,所謂黃帝以姬水成也。而《黃帝傳》云帝姓公孫,不知古史何據。而《路史》云:『神農之同母弟勖,其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後以公孫為姓。九傳至啟昆,北遷於熊。妻附寶產子於軒轅之丘,號曰軒轅,名伯荼,姓公孫。』又云:『初姓公孫,後改姬。』是公孫之姓,尚矣。《廣韻》云:『黃帝之後。』無聞春秋時國君之孫,皆謂之公孫。」今案:吳已僭王號,故有王孫雄諸人、公孫聖輩,均未必土著。此巷殆亦流寓者所居耶?
永安橋 今西小橋。 《吳郡志》:「小博橋,在倉司前。」 盧《志》:「小博橋,慶元中改作,名永安橋。」《姑蘇志》:「小博橋,一名永安橋,在倉司前。」 乾隆《元和縣志》訛作「永定橋」。 宣統《吳縣志稿》:汪鳴鑾,七歲通小篆。在翰林時,即以氣節自勵。好士出於天性。光緒乙未,奏事被譴歸,卜居吳門西小橋,優遊者十年。
倉弄巷 盧《志》:「南倉,在子城西,久廢,但存倉弄巷云。」 案:《姑蘇志•倉場門》作「倉巷」。
瓦爿巷(未見著錄。) 今東瓦爿巷。
卷四•東北隅
[编辑]大街(見前。)
交讓里 今千將坊巷。 《吳郡志》:「交讓漬,在羅城之東北隅。」 盧《志•考證門》:「交讓巷,今訛甘漿巷。」 《姑蘇志》:「交讓瀆,在子城北,今湮為民居,僅有汙池丈許。又有交讓巷。」。咍志:交讓王廟,在干將坊巷,祀周仲雍。 《紅蘭佚乘》云:「《吳郡志》:仲雍,太伯弟,與其兄同奔吳。《世本》云『吳孰哉始居蕃離』。宋衷注:『孰哉,仲雍字也。』案:雍是孰食,故名仲雍,字孰哉。《括地志》云『仲雍塚,在常孰縣西北三里海昌山』。蕃離,今吳餘暨縣。《世本》所載仲雍名字似鑿。然不敢沒其說,姑寓於此。」 《藏書紀事詩》自注:與稽齋,在干將里,吳枚庵翌鳳藏書處。亦見戴延年《秋燈叢話》。又吳壽暘《贈枚庵詩》自注:「先生居吳之槐樹街。」即槐樹巷,先後居處不同也。
乘魚橋 《吳地記》著錄。 《吳郡圖經績記》:「乘魚橋者,故傳為琴高乘鯉升仙之地。據劉向《列仙傳》云:『琴高,趙人,嘗入涿水中取龍子,與弟子期。期日皆齋潔待於祠旁,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留一月,復入水去。』(涿,一作碭。)不云在吳也。《列仙傳》有英子者,亦乘赤鯉升天。吳中門戶,皆作神魚,遂立英祠。未詳孰是。」 《吳郡志》:「乘魚橋,在子城之西北,昔琴高乘鯉升仙之地。事具《異聞》。」 至和元年,僧達本《重建橋序》:「乘魚橋,當姑蘇之要津,茂苑之靈跡。」案:《吳地記》云:「古者賢士丁法海、琴高於此地見大鯉魚,長可丈餘,有角,有足,鼓二翼而舞。琴高見其異,遂乘魚騰飛宛轉,駕空上升,因立橋名。 盧《志》:「乘魚橋,在子城西北。案:《列仙傳》宋子英乘鯉升天,故吳中門戶皆作神魚,遂立子英祠。今至和元年橋記引《吳地記》琴高事,不足據。」 《吳郡金石目》:「重建乘魚橋記,沙門釋達本述,至和元年八月初二日,後列舍錢人姓名,正書,碑在橋側。《吳郡志》載其文多誤。碑文天禧作『天衤熹』,他碑所未見。」 又:「邵必達義井題記,咸淳辛未十月,正書,在乘魚橋側葛家巷。乃邵必達為其女身亡而立。記內自稱慈父,頗古雅,勝於妻亡稱孝夫者遠矣。」
干將坊 《吳郡志》:「東市門。」 《祥符經圖》、《吳地記》古坊中著錄。一本有「和令」,無「干將」。《姑蘇志》:「因干將墓對峙而名。」 《寶鐵齋金石文字跋尾》:「貞元二十年五月,龔夫人墓誌,刻於方磚。康熙年間,干將坊居人造屋,發11得之。今歸吾里顧氏。」案:《吳郡金石目》文中,有「葬於干將鄉和令坊」字,知古和令坊不在紹定二年重立處也。 《吳越春秋》:闔閭使子胥屈蓋餘、燭庸習術戰騎射御之巧,未有所用。請干將鑄作各劍二枚。干將者,吳人也,與歐冶子同師,俱能為劍。越前來獻三枚,闔閭寶之,以故使劍匠作為二枚:一曰干將,二曰莫邪。莫邪,干將之妻也。干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陰陽同光,百神臨觀,天氣下降,而金鐵之精不銷淪流。於是干將不知其由。莫邪曰:「子以善為劍聞於王,使子作劍,三月不成,其有意乎?」干將曰:「吾不知其理也。」莫邪曰:「夫神物之化,須人而成。今夫子作劍,得無得其人而後成乎?」干將曰:「昔吾師作冶金鐵之類,不消,夫妻俱人冶爐中,然後成物。至今後世,即山作冶,麻絰荔服,然後敢鑄金於山。今吾作劍不變化者,其若斯耶?」莫邪曰:「師知爍身以成物,吾何難哉?」於是干將妻乃斷髮翦爪,投於爐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裝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陽曰干將,陰曰莫邪。陽作龜紋,陰作縵理。干將慝其陽,出其陰而獻之。闔閭甚重實。既得寶劍,適魯使季孫聘於吳。闔閭使掌劍大夫以莫邪獻之。季孫拔劍,鍔中缺者,大如黍米,歎曰:「美哉,劍也!雖上國之師,何能加之。夫劍之成也,吳霸;有缺,則亡矣。我雖好之,其可受乎?」不受而去。
閻橋北巷(未見著錄。) 今舒巷。建善坊巷(未見著錄。) 今廢。
建善坊 《吳郡志》:「干將巷。」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著錄。乘魚橋北巷(未見著錄。) 今闊巷。
吉油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作「吉由巷」,云:「尚書巷對。」 乾隆《吳縣志》:「葉給事初春宅,在洞庭西山,後遷郡城吉由巷。元孫長揚猶居故宅。」
條坊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同治《志》:「調豐巷,宮巷西。舊名條坊巷。」 《姑蘇志》:「鄭所南宅,在樂橋東條坊巷。」 潘志萬《金石補編》:「隆興二年,傅氏妙喜塔磚題記,『條坊巷街北面南居孝妻傅氏妙喜』。案:是磚出宮巷口塔中。」
管家橋巷(未見著錄。) 今土堂巷。弆熙《志》有管正音,字振之,與文震孟、姚希孟均《春秋》名家。《江西通志•名宦傳》有管正傳,字元心,崇禎時為江西永新令,有德政。馮《府志》引焦茲《志》有管志道,疏奏九事於隆慶時。均明人,無宋、元時著名之管氏人物。
管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馬黃橋巷(未見著錄。) 今廢。
馬黃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玉海》:「楊存中增損舊制,造馬黃弩,制度精密,彼一矢未竟,而此三發矣。」案:《姑蘇志•土貢門》明貢:「吳中歲造墨漆角弓三百二十張,弓弦一千二百條,黑漆透甲箭四萬枝,雜造局造。」則知吳中夙擅作弓矢,馬黃橋則當時製造地也。 范、盧、王三《志》於此左近著錄換馬橋,本圖失載,今不能考而知其地矣。
李師堂橋巷(未見著錄。) 今橫巷。
李師堂橋 《吳地記》、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范、盧二《志》作「金師堂橋」。 戒庵老人《續吳郡志》:「衍慶道院,在李師堂橋南,宋咸淳間建。」
富仁坊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魚行橋東。」
富仁坊(東有塔。) 《吳郡志》:「魚行橋東。」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著錄。
魚行橋 《吳地記》、《祥符圖經》、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宋紹興四年重建。」 又:吳燈往時最多,范成大詩注:「又有魚魷,鐵絲及麥稈為之者。一種名柵子燈,在魚行橋盛氏造,今不傳。」 周密《乾淳歲時記》:「元夕張燈,以蘇燈為最。圈片大者,徑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種種奇妙,儼然著色便面也。」吳文英《夢窗乙稿•探芳信詞序》:「丙申歲,吳燈市盛常年。余借宅幽坊,一時名勝,遇合置杯酒,接殷勤之歡,甚盛事也。」朱祖謀《夢窗詞小箋》:「丙申,理宗端平三年。」 今案:吳中魚市,《吳越春秋》載炙魚、魚膾,《大業雜記》有吳郡獻鮸魚乾膾、魷魚含肚、白魚種子、鯉腴差、海蝦子,《吳郡志》有蜜蟹,《吳都賦》有擁劍,蔡寬夫《詩話》有魚鮮,《姑蘇志》有庖憋,盧《志》有水晶鱠,乾隆《府志》有蝦子屠,(俗作鯗。)《陶庵夢憶》有帶骨鮑螺,皆珍品也。而吳中為魚國,珍品尚多,均詳宣統《吳縣志稿》。
紅爐子橋 《吳地記》、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富仁坊內。」
醋庫 盧《志》:陳振孫,字伯玉,安吉人,博通今古,為浙西提舉,體祖宗恤民之意;舉行萬戶,停廢酒庫,邦人至今德之。 案:餘見「醋庫巷」下。
大酒巷 《吳郡圖經續記》:「大酒巷,舊名黃土曲。唐時有富人修第其間,植花浚池,建水檻風亭,醞美酒以延賓旅。其酒價頗高,故名。」 今訛大井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吳中名酒曰五毆酒,見白樂天詩集。孫冕守蘇州,傳釀法於木蘭堂,謂之木蘭堂酒。又有洞庭春、白雲泉,今其法不傳。《吳門補乘》:「蘇州酒除志所載外,如陸機松醪,見宋伯仁《酒小史》;齊雲清露雙瑞,見《南宋市肆記》;徐氏酒,見王穉登《吳社編》。今市中若雙福珍、天香、玉露等,一味甜耳。」《太湖備考》: 「出東山者,味厚而冽,可以久藏,愈陳愈佳,遠近尚之,名曰山酒。」乾隆《府志》:「又有三白酒,以白麵造麹,因泉水浸白米釀成,故名。」案:三白酒,婁關顧氏創造,見《吳門表隱》。泉為白水,合以白麵、白米,故曰「三白」也。 《吳郡志》:「中隱堂,在大酒巷,都官員外郎分司南京龔宗元所居。取樂天詩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邱樊。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間。』乃作中隱堂。與屯田員外郎陳適、太子中允陳之奇遊縱,極文酒之樂,皆耆德碩儒,掛冠而歸者,吳人謂之三老。」 道光《志》:錢玷,字獻之,大聽從子。遊西安,入畢沅幕,與洪亮吉、孫星衍討論訓詁地理之學。授乾州州判。得疾歸,卜居吳門大井里,卒。
塔兒巷 《姑蘇志》:「織染局前。」 案:北局,即舊織染局,在長洲縣天心橋東,明洪武初建,為內監董理織染之所。洪熙中先後增飾,萬曆中益加整麗。撤停後漸圮。清順治三年,織造侍郎陳有明重修。周天成設南局後,改名北局。以上見宣統《吳縣志稿》。 馮《志》:「舊於顧家橋西設北新局。康熙中,李煦即北新局改建為侍郎孫嶽頒賜第,移北局於此。咸豐十年毀。」
天心橋 《姑蘇志》:「織染局前,宋鄭起潛所居。」 盧《志》:「肯堂,郡人鄭起潛尚書所居,在天心橋。又有立庵,皆理宗御書。」 《姑蘇志》:「鄭起潛,字子升。父時發,合縣人,遊學吳中。寓居天心橋,生起潛。起潛篤志力學,長通《易》,寧宗朝登甲第。累遷崇政殿說書,侍讀侍講,為大禮執綏官,除禮部侍郎,遷中書起居舍人轉直學士,權兵部尚書。貶贛州。起潛好浮圖說,以端午日坐逝。有旨歸葬陽山。」。咍志:小丹邱,在天心里,至正末陳基所構基台。人以天台曰丹邱,故名。戴良有記。 吳人尤義撰《陳基傳》云:方太尉僚屬強占民廬,基獨以己俸買宅天心里,即舊屋數楹稍加塗堅,環藝花卉之屬,號小丹邱。見明本《夷白齋集附錄》。
黃土塔橋 《吳地記》、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有黃土曲,故名。」
北倉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察院東。」 盧《志》引新志云:「府城內有北倉橋、南倉橋。政和中,朱勔拆北倉為養種園。」
寶賣積寺後巷(寺門向西。)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邵磨針巷。 案:《史記•扁鵲傳》:「使弟子子陽厲針砥石。」 《夢溪筆談》:「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是古者針有加磨勵之功者,與磨鏡磨刀理同。
寶積寺 《吳郡志》:「寶積教院,在黃土塔橋之東,舊靈岩山廨院也。」 盧《志》:寶積教寺,在縣治西北黃土塔橋之東偏,梁天梁中建。舊為靈岩山廨院。 案:俞樾《重修寶積寺記》云:「要離故宅即塔兒巷寶積寺。寺僧奉要離為本寺伽藍。」 《紅蘭佚乘》:「寶積寺,宋古刹也。有銀杏二株,喬柯積翠,頗得畫意。乾隆時,於樹旁掘得盔甲鐵炮、巨人骨,未知何代物。」 守詮,寶積寺僧,佯狂垢汙而詩絕清遠。嘗遊西湖,題梵天寺壁,云:「落日寒蟬嗚,獨歸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明隨行屨。惟聞犬吠聲,又入青蘿去。」蘇子瞻見而和之,云:「但聞煙外鍾,不見煙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濕芒屨。惟應山頭月,夜夜照來去。」詮遂以詩著。見《橫山志略》。案:宣統《吳縣志稿》云:「馮《志》作『惠詮』,與康、乾兩《志》同。惟蘇《集》作 『守詮』。《西湖遊覽志》又作『志詮』。」 案:刊本本條下引「北禪寺門左井闌題記」,誤以實相教寺為寶積教寺。考舊志云:「實相教寺,在縣西南七十里香山西太湖之濱。舊名實相院,古廢寺也。梁大同十年重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賜今額。明洪武中,為叢林寺。清順治十一年修。」此二字拓本不致,我故友朱梁任先生錫梁,篤行樸學之士,首發明之,舉以見告,而初稿已刻成,不及追改,特修正於此,以志我過,且旌善人。梁公與其長君天樂,同參與角直唐塑修治啟幕典禮,並罹軍閥官僚乾沒油費,而歸途汽輪覆於金雞湖口之慘難。事見金松岑師(天翮)《天放樓文言續編•吳中五奇人傳》中。
九勝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寶積寺北。」 盧《志》:「和致濟,在九勝巷,洛人趙思所居。又有別業,號『西園』,在閶門之西。」。咍志:西園,在閶門之西,洛人趙思別業也。張孝祥大書其扁曰『古江村』。中有足娛堂。思宅名和致堂,在九勝巷。 案:吳夢窗有《掃花遊•送春古江村詞》。
周太保橋 《吳地記》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宋慶曆三年建。」 案:近志多誤合於禪興寺西橋。 馮《志》:「明稅課司,洪武九年自織里橋移置大街周太保橋北。」
宮巷 《姑蘇志》:「玄妙觀前。唐稱紫極宮,故今猶名。」 《吳郡金石目》:「沈文罕修塔石刻,嘉佑五年九月,正書。舊在玄妙觀前宮巷塔中,今藏古泉山館,制為硯。」案:古泉山館,為瞿中溶室名。
宮橋 今稱觀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玄妙觀前。舊為紫極宮,故名。」 《吳地記》作「天慶觀橋」。
楝木巷 盧《志》著錄。 俗訛「蓮目巷」,音又訛「蓮蓬巷」。 《本草綱目》:「棟實,名金鈴子。」羅願《爾雅翼》:「棟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棟。其子如小鈴,熟則黃色。名『金鈴』,象形也。」案:棟幹有光澤,散生小白點。其葉繁茂如槐。初夏開澹紫花。結實似棗而小,生青熟黃,垂垂如鈴,故名金鈴子。《香山小志》:「俗呼其樹為『牛腳骨樹』。」開淡錄小花。莖葉嫩時,鄉人采而煮之,名黃棟頭,茹之味苦而回甘,頗似橄欖。吳俗元旦,陸墓鄉人有賣「黃楝頭叫雞」者,見《清嘉錄》。結實如豌豆大,名苦棟子,不能食。見宣統《吳縣志稿》。
真慶坊 《吳郡志》:「天慶觀巷。」 《姑蘇志》:「宮巷口。」 顏度,字魯子,兗國公五十三世孫。由唐魯公之兄子(案:《萬姓統譜》,顏魯公兄子顥為常熟令。原本作「魯公之孫子」,誤。今改正。)仕常熟,遂為吳人。舉進士,以文章政事名一時。仕至工部侍郎。孝宗嘗謂「度每出一言,不動如山」。弟慮字叔修,子叔平字景晏,從子叔玠字景珪,叔瑜字粹中,叔剛字任堅,皆據高第。叔並字景容、叔琅字器之,特奏名。其子孫皆住真慶坊。見《吳中舊事》。
曹家巷 盧《志》著錄。 今俗稱小曹家巷。 氏族人物考證見前。
顏家巷 盧《志》著錄。 宣統《吳縣志稿》:「秋聲館,郭梅峰轍所居,自為記。」 今案:顏家巷為著者累代舊釣遊地,幼時見喬木故家,漸就衰息。聞諸長者,言巷中自繆殿撰家而外,有顏公度直係子姓,又有所謂東包、西包者。嗣讀舊志,知二包同出一源,皆自宋名宦包公恢出。公所至,破豪猾,去奸吏,治蠱獄,理逋負,政聲赫然。其子孫,明代有包節,以御史劾逆璫,謫戍莊浪衛,訓蒙自給;清有忠胖、忠騏、忠驥昆季三節烈貞孝婦。而郭氏昆季轍、陬二公,文采斐然;梅峰又以書法著稱。寒家海粟樓,即梅峰秋聲館舊址也。
更衣亭。咍志:待班亭,在譙樓下,東西相峙。更衣亭,在東西朵城之陽。均宋紹興間巡幸時建。油巷 盧《志》著錄。 本圖未載其址。新街(未見著錄。) 今觀音弄。
新街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永福寺前(未見著錄。) 今蔡彙河頭。
永福寺西橋 范、盧、王三《志》均作永福寺橋。。弆熙《志》以下作永福橋,云:「宮橋南。」
永福寺 《吳地記》:「永福尼院,在長洲縣南一百六十步,唐咸通年置。」 《吳郡志》:「水福尼院,在長洲縣南。」 盧《志》:「永福尼院,在今縣治東北,唐咸通元年置。」 《紅蘭佚乘》:「柴河頭湯氏照牆,有『中山世里』四字,明范允臨書。此宅係永福寺故址。」案:柴河頭,即蔡彙頭河之俗稱。
北壹廂 盧《志•廩祿門》職田下:「南一廂官,一百七十三石六斗一升。南二廂官,一百九十三石一斗七升。北一廂官,二百三十四石一斗五升。北二廂官,二百四十九石六斗二升。」 《朝野類要》:「廂官之名,取廊廉間分職佐治之義。今之城南北廂比通判資序,蓋比擬開封府左右四廂舊制也。若在城兵馬都監,則又廊廉管押之義也,故無刑禁。」 《文獻通考》:「宋大中祥符元年,置京新城外八廂。真宗以都門之外居民頗多,舊惟赤縣主其事,至是特置廂吏,命京府統之。天禧五年,增置九廂。熙寧三年五月,詔以京朝官曾歷通判知縣者四人,分治京城四廂。凡民有鬥訟事,輕者得以決遣。九月,詔許留後使臣一員,分左右廂管勾。十一月,臣僚言,逐廂一月之內,斷決事件不多,欲止。令京朝官二員,分劣鄴廂決斷所。元佑四年,知開封謝景溫請於新城內外,左右置二廂,通為四廂。四年罷。紹聖元年復置。紹興中,臨安府先依開封例,於城外南北廂置主管公事。近又於城內左右廂添置二員,分減在城詞訟。其後臣僚言,將在城左右廂廢罷,其廂官二員移往城南北廂。」 案:據盧《志》,則蘇城亦當有四廂。又考《宋史•職官志》,臨安府官制多與吳郡、盧熊、姑蘇三《志》同。蓋高宗嘗駐蹕於此,陪都當與京畿同也。惟本圖只載北一廂,而缺其餘三廂官,殊不可解。其在宋季省減後之制歟? 《文獻通考》注:「紹興二十六年六月侍御史周方崇言:『臨安府與昔日開封府繁簡不同,本府長官置吏不少,見今南北廂官全缺,欲乞將在城左右廂廢罷,其廂官二員卻移往城北廂。所有城內詞訴,今本府依前自行理決。』從之。」 愚案:據此則無怪乎陪都只有北一廂矣。
珍珠巷 王《志》著錄。。弆熙《志》:「宮巷中。」
瓶場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同治《志》:「永福橋南。」
錢官人巷 王《志》著錄,作「碧鳳坊巷」。。弆熙《志》:「顏家巷北。」案:在蔡彙河頭北。 案:《韓昌黎集•王適墓志》「一女憐之,必嫁官人,不以與凡子」,杜甫《逢唐興劉主簿詩》「劍外官人冷」,均指職官而言。《通俗編》:「唐時惟有官者方得稱官人。宋乃不然,若周密《武林舊事》所載,金四官人以棋著,李大官人以書會著,陳三官人以演史著,喬七官人以說藥著,鄧四官人以唱賺著,戴官人以捕蛇著。吳自牧《夢粱錄》又有徐官人襆頭鋪,崔官人扇面鋪,張官人文籍鋪,傅官人刷牙鋪,當時殆無不官人者矣。」此「錢官人」大約亦類此。
碧鳳坊 《吳郡志》:「天慶觀前。」 盧《志》:「天慶觀橋南東巷,俗云錢官人巷。」 宣統《吳縣志稿》引乾隆雅《志》:「淥水園,在碧鳳坊,布衣朱襄僑寓之所。」 又《流寓傳》:朱襄,字讚皇,無錫人。八歲有詩名,能作擘窠書,時人目為神童。弱冠遊京師,館於諸王,為王所禮敬。王自號紅蘭主人,又酷愛襄詩。海內名人皆樂與交遊。晚年僑寓長邑之清真觀巷,貧困以死。尤精《易》理,著《易韋》十二卷,集唐詩三十首為一卷。 案:顧五癡八愚藏書處在碧鳳坊,後遷混堂巷,古長慶里也。見《藏書紀事詩》自注引何堂《顧步岩階升小傳》。錢大聽《顧桐井(應昌)墓誌銘》,桐井即五癡,為階升子。八愚名應麟,亦見《藏書紀事詩》自注。 善耕橋顧氏,亦五癡八愚近支族人。見「靈驚寺東橋」條下。
宮橋南西巷(未見著錄。) 今太監弄。顧周橋巷(未見著錄。) 今落瓜橋浜。
顧周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醋坊橋側。」 今落瓜橋。雙板橋巷(未見著錄。) 今小太平巷。
雙板橋 《吳地記》板橋,疑即此。 范、盧二《志》著錄。《姑蘇志》以下不載。 案:在蔡彙河頭口。天慶觀前 今觀前街。
天慶觀 《吳地記》:「天慶觀,在縣西南一百五十步。唐開元中,置為開元觀。宋至道中,改玉清道觀。大中祥符二年,改今額。元元貞元年,改元妙觀。」 《吳郡圖經續記》:「天慶觀,唐置為開元宮。孫儒之亂,四面皆為煨燼,惟三門正殿存焉,其後復修,祥符中,更名天慶觀。皇佑之間,新作三門,尤峻壯。」 《吳郡志》:「天慶觀,在長洲縣西南,即唐開元觀也。兵火前,棟宇最為宏麗。紹興十六年,郡守王喚重作西廊,畫靈實度人經變相,召畫史工山林、人物、樓櫓、花木各專一技者,分任其事,極其工致。淳熙六年,聖祖殿火,提刑趙伯輔攝郡重建三清殿。淳熙三年,郡守陳峴建,初道士募緣,御前亦有所賜,始克成就。八年,至尊壽皇聖帝賜御書『金闕寥陽實殿』六字為殿額。(伯驌有《跋語》。)郡人龔頤正作《上梁文》以進,壽皇嘉焉。觀中有金寶牌,真宗所賜,永鎮於地者,兵火獨全,六朝舊物也。殿後通神庵,淳熙八年左街道籙李若濟奉命建,庵額三字亦御書。先是,有何道人者,自紹興初往來提舉司,或觀前真武堂草積中,披髮顛狂,以蓑衣蔽形,故號『蓑衣道人』。寒暑不避,不與人親,或云時有一語,中人災福。兩朝間遣使降香,問其安否,然庵則未始遷也。」 盧《志》:玄妙觀,在府城真慶坊北。晉時號真慶道院。唐為開元宮。宋為天慶觀。元元真元年,始改今名。」 《姑蘇志》:玄妙觀,在長洲縣東北。唐名開元宮。宋改天慶觀。建炎中,毀於兵。紹興十六年重建。元元貞元年,始改今額。東廉有通神庵,有高、孝二廟問安書及金字牙牌。洪武中,清理道教,為正一叢林,置道紀司於此。正統間,造彌羅合,賜《道藏經》。 《朝野類要》:「天慶觀,諸州皆置建之,所以奉聖祖天尊大帝。」 宣統《吳縣志稿》:「太乙宮,在郡中,或傳在報恩寺之側。宋太乎興國中,方士楚芝蘭言:『五福太乙,天之尊神也。太乙所在之處,人豐樂而無兵疫。凡行五宮,四十五年一移,以數推之,當在吳越分。請就其地築宮以祀之。」奏可。六年十月,蘇州言太乙宮成。芝蘭又言:『都城東南地名蘇村,可徙築宮於此,以應蘇台之名,則福集帝都矣。』太宗從之,作太乙宮於都城之南,而蘇之宮遂廢。」《姑蘇志》引《中吳紀聞》云:「今天慶觀,乃其舊址,郡人猶稱宮巷、觀前。」《志稿》案語云:「天慶觀,乃唐之開元宮,豈當時即以開元宮改創耶?」 盧《志》:宋淳熙中,天慶觀造嶽神廟,浚井得鐵器,文曰「項王將鍾離昧」。後為甲仗庫鎮庫鐵槍。 同治《府志》引《姑蘇志》:「葉參少卿七檜堂,在天慶觀東。嘗守吳,既謝事因居焉,作此堂以佚老,見其子清臣至大官。范仲淹有題七檜堂詩。」 宋人天慶觀石柱題字:「迪功郎致仕高歎,舍石柱礎五副。」 「平江府吳縣胥台鄉木瀆鎮居住□金女弟子□氏□二娘法名妙道,謹施錢五十貫文足,置柱一副,報答四恩三有,保扶身位安康、增延福壽,並保扶男女福壽延長。」 「平江府長洲縣樂安下鄉香花橋□街東居住奉道弟子守湖州助教王充妻錢氏圓信,絰永年,永之男永譽、永錫等,舍殿柱磉壹副,報答四恩三宥,仍願家眷安寧者。」 「奉道弟子伯周□同女弟子楊氏妙淨,謹將亡過臧氏三八娘房下奩具貨賣淨財,置造石柱並磉壹副,集茲功德伏□□薦神魂超升法界者。」 「秀州嘉興縣五福鄉奉道弟子□功郎陳學古男宣教郎□□□□師正迪功信州□□□文□石柱一□保扶□□□□□為如意。」 「太上正一長生保命護身秘鑲弟子臣沈公邁,同妻太上赤天星河金橋度化秘簽女弟子妾徐氏悟真、男臣伯振,謹發誠心,舍石柱磉一副,祈求願心圓滿。」 「平江府長洲縣道義鄉眾善□南□東居住奉道弟子朱振並妻張氏四七娘家眷等,施錢伍拾貫足,置石柱磉一副,追薦先考朱四三郎、妣周氏廿六娘法名悟真、丈人張十八大錄、丈母沈氏六娘,超升天界。仍為振同妻□氏各□罪愆,解釋冤業,□願保扶家眷大小咸安者。」 「宣教郎新差知泰州海陵縣黃敏修,舍錢伍拾貫文足,置石柱一副,追薦無考千古,奉亡前妻賈氏千三娘子超生仙界者。」 「管內都道正□天慶□□□□□□謹置石磉所□功德□用□□先□夏知觀先考□□□先妣曹氏魂儀超升□□□淳熙三年歲丙□十二月日題。」見潘志萵《金石補編》。
聞德坊 《吳郡志》:「周太尉橋東。」 盧《志》:「周太保橋東。(武舉元周虎。《圖經》:在吳縣。」) 馮《志》:「明北察院,在聞德坊,即元海運都漕運萬戶府。至正末,張士誠改分樞密院。洪武九年,知府吳質改建。後有池亭,東為射圃,其右即元渠堰所,亦稱北西察院。又監兌衙門,在北察院右,今廢。」
關王廟 《姑蘇志》關王廟,祀漢壽亭侯關雲長也。在武狀元坊東大街。元甲午歲,道士李原佑建。」 石《志》:「關帝廟,在臥龍街周太保橋北,宋淳熙中建廟。」 案:《姑蘇志》「元甲午歲」,頗不辭。石《志》「淳熙中」云者,不知何所據。疑《姑蘇志》「元」字上有奪文一,或淳熙元年甲午歲耳。 報恩寺石柱題字,文曰:「平江府長洲縣樂安下鄉關王廟北街東居住奉三寶弟子萬應,伏見報恩寺香花亭柱久損,謹□□□財換造石柱二□,功德伏用報答。乾道五年七月二十日,勸緣僧懷悚謹題。」另一柱題記已佚。
醋坊橋 《吳地記》、《祥符圖經》、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治平乙巳建。」 同治《志》:「至元二十四年重建。」 盧《志》:「閑貴堂,在醋坊橋東,本蕭氏雙節堂也。既為周虎所得,遂易今名。後有台,環以古桂數千,本名曰『淩霜』。宅東又有陂陀,立亭其上,曰『已高』。(其地即九曲牆巷。」) 《姑蘇志》:「周瑜故宅,在醋坊橋東,舊名九曲牆巷。」 《中吳紀聞》:「賀鑄,字方回,本山陰人,徙姑蘇之醋坊橋。有小築在盤門之南十餘里,地名橫塘。方回往來其間。」盧《志》不誤,今姑附些,以備一說。 治平二年重建醋坊橋碑記:「治平乙巳歲八月十五日,勸緣天慶觀主兼監庫道士方希辨題,都勸緣觀內道正賜紫孔應期立石。」 顧湘舟《玄妙觀志》重修醋坊橋題記:「大乘陀僧智淨,募緣到施主錢米並自己衣資,重新建造醋坊橋。至元丁亥年□月□□日立。」
大雲坊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吳郡金石目》:「張成等義井題記,紹熙□年五月,後有『嘉定改元」、『寶佑四年重修』題字,皆正書。在玄妙觀前大臣坊巷。」案:井闌後為姚彥侍方伯覲元得,藏蕭家巷寓邸咫進齋後寒秀草堂庭前。 又案:瞿氏「大雲」作「大臣」,係沿俗稱之誤。
大雲坊 《祥符圖經》著錄。 《吳郡志》:「天慶觀西,林慮所居,慮自號大雲翁。」 又:「林慮,字德祖,旦之子。好古嗜學。擢第,累遷朝奉郎太學錄開封府司錄。以府尹不之禮,移疾告歸,不復出仕。所居在大雲坊,因自號大雲翁。屏置朝章,不入州縣,先達稱其高。有《大雲集》百卷,《神宗聖訓》十卷。」 盧《志》:賢行齋,在大雲坊,林慮所居,朱伯原記。慮字德祖,號大雲翁。
寧國寺 《吳地記》:「寧國尼寺,在縣西南一里五十步。□建隆二年,置為永安院。祥符二年,改今額。」《吳郡志》:「寧國禪尼院,在天慶觀西南。」 《紅蘭佚乘》:「玄妙觀西劉進士宅中,有石井闌,銘曰『宋朝寧國寺井」,蓋其寺址也。此寺蓋毀於宋末兵亂。今宅前竹葉瑪瑙旃竿墩及門旁滾石,俱舊物。」 案:《吳地記》著錄寧國寺橋。
廣化寺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舊縣治西。」 《吳郡金石目》:「方氏□娘造橋題記,紹熙四年三月,正書,在玄妙觀西南廣化寺橋洞內。」
社壇巷 盧《志》著錄。
縣社壇 長洲縣社稷壇,在縣廨西南四十九步。慶元四年知縣黃宜修,孫應時記。淳佑元年,趙汝璹辟地立屋,又一新之,寶章閣待制李心傳記。土聖巷(未見著錄。)
徐鬼橋 范、盧二《志》均訛作「徐思橋」,涉形似而訛也。以《吳地記》、《姑蘇志》徐貴子橋證之,從本圖作「鬼」為是。楊循吉《吳邑志》學道書院下作「徐季子橋」,不知何據。 案:徐季子橋南,今有井巷。《吳門表隱》云:「磨盤井巷路旁有古石磨盤一、古井一,皆宋時舊物,以鎮里中,不可移動。」原注云:引李誠記。 附近有清真觀,在玄妙觀東。元皇慶元年建,初為道院。至正十三年,賜今額。周伯琦記。清布衣朱襄寓此。事詳「碧鳳坊」條下。其所居巷名,即稱清真觀巷。 案:《吳邑志》所考頗近是於理,吳音「鬼」、「貴」、「季」均音近,若作「思」,則後人誤鑿耳。
喬司空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咍志引《吳郡志》、參《宋史》:「喬行簡,字壽朋,東陽人。嘉定十二年,自淮西提舉常平移浙西提刑,節制許浦水軍,又兼權平江府。尋除直秘合知鎮江府,仍兼提刑。十四年除司業,後拜左丞相。卒,諡文惠。行簡歷練老成,識量宏遠。居官,事無不言;好薦,多至顯達。」案:《宋史》以前,土著無喬氏顯達人物,疑此巷即行簡所居。特官工部,無考證耳。
崇義坊 《祥符圖經》著錄。 《吳地記》作「從義」。 《吳郡志》:「禪興寺橋南。」 馮《志》:「明漕運分司,在察院後崇義坊,即元海運千戶所改建,以待運司咱運。」
四通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吳郡志》:「紹興二十六年建。」 《姑蘇志》:「乘魚坊內。」 案:「魚」字,疑「鯉」字之誤。 《吳門表隱》:鴛鴦樓,在四通橋西,為戚氏書樓。名姬穆素徽居之,故名穆鴛鴦樓。穆名美,居秀野堂側。又有西樓,在通和坊溫將軍廟西,穆亦嘗居。
禪興寺橋 《吳地記》著錄。 《吳郡志》作「禪興寺西橋」,誤。當作「後橋」。 《姑蘇志》作「禪興寺後橋」,云:「郡城臥龍街。」。弆熙《志》:禪興寺橋,吳、長二縣合治。 馮《志》:「明行用實鈔庫,在禪興寺橋南,即元平準行用北庫。」。咍志:禪興寺橋題記,正書,後至元三年四月。
乘鯉坊巷 今俗名因果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乘鯉坊巷,俗名鸚哥巷。」 宣統《吳縣志稿》:「吳太守云先居虎丘,後移居因果巷。」案:太守寓宅,晚年在金太史場,所謂聽楓園者也。
乘鯉坊 《吳郡志》:「張馬步橋南。」 《姑蘇志》:「梁朝公主墓,在乘鯉坊,即傳法尼寺後大土邱也。相傳梁武帝女出降郡人孫瑒,寺其故宅也。尚祀之,稱為妙嚴公主。寺西路百步許,河濱有石馬,號石馬彙,即其神道。」 宣統《吳縣志》:「都南張公祠,舊在長洲縣乘鯉坊東。」 乾隆《志》:「都南張公,字尚豐,建昌軍南城人。端平朝進士。初任平江,倡義衛民,政績大著。尋遷興化軍,聞文信國公開督府勤王,率師以應。信國公師潰,公奮力拒戰,身受數創,猶刃十餘敵。被執,死。信國公哭之,有『絕域恥為吳地辱,封疆甘作守忠臣』之句。子洛居吳,因建祠。」
傳法寺 《吳地記》:「傳法尼寺,在縣西一里。唐大中五年置。後廢。梁乾化六年,重置為禪興寺。祥符二年,改今額。」 《吳郡志》:「傳法尼寺,在長洲縣西,舊禪興寺也。」 《姑蘇志》:「傳法寺,在乘鯉坊內。舊名禪興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相傳梁天監二年,刺史孫文舍宅建。或云孫瑒。瑒尚主寺,後有妙嚴公主墓。別有妙嚴寺,亦場所建。」 《吳門表隱》: 「王鏊《復禪興寺記略》:梁武帝女公主妙嚴,下嫁郡人孫場,並修梵行,異室以居。瑒居西,曰禪興;公主居東,曰妙嚴。址周各四千一百三十五丈。天監二年建。歿則葬於寺內。(顧震濤案語云:「公主墓,今在息園中。孫家園有大阜,疑即瑒墓。)其後,興廢並合不一。明正德丁丑,並廣化寺為學。寺僧恩露徙居興復云。」 《紅蘭佚乘》:「梁孫駙馬園,在閭邱坊。有古樹枵腹擁腫,風清月白夜,輒聞池中有彈琴聲。或以小石投之,樹孔中洞然有水聲。後有機匠沈阿蘭為小竊匿其中,遂為里人所去。」
妙嚴寺 《吳地記》:「妙嚴尼禪院,在縣西五十步,太平興國元年置。」 《吳郡志》:「妙嚴尼院,在長洲縣西北。」
弦歌里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俗名舊學前。」 盧全嘗:「學道書院,祠吳公言偃,在府城東北隅,今長洲縣學之南。」「至元二十九年,集賢學士閻公復,浙西廉訪使徐公琰,在吳議更爽皚山。長郡人祖宗震、金德修共買徐貴子橋高氏園第改創,奉安聖賢遺像,即今書院也。」案:書院原在武狀元坊普賢院故址,故曰改創也。 《吳郡志》:「常熟,一名琴川,奉『弦歌』之說也。」是弦歌里之名,一若始於元初者。然考盧《志•鄉都門》「樂安鄉仁壽里」之下,已早有「清波鄉弦歌里」之名,且《吳郡金石目》載財帛司廟前井闌題字,早在嘉定辛巳,其施主所居里巷已有弦歌里之名,是宋立學之後,已早有弦歌里之名也。遷言子廟於此里之南,不過因勢利導耳。《續吳都文粹》:「文學橋,在府治東北子遊巷口。舊名言偃橋,又名醋庫。宋慶曆五年,錄事夏秀建。明初,里人陳負重建,黃士毅銘。」案:醋、庫、可、過,一音之轉,未知孰是,頗疑北宋或在是。 馮《志》:錢慶增泳從孫,長六朝文,中年往來吳門,寓舊學前周氏祠。 又:錢近仁,昆山人。少孤貧,流轉至蘇城,於舊學前文丞相祠西數十步僦屋數間居之,以補履為業,得錢從人讀書。 宣統《吳縣志》:「周元公祠,在半十九都正一圖弦歌里,今名舊學前。」 《吳郡金石目》:「財帛司廟前井闌題字,嘉定辛巳四月,正書,在明澤橋北。中有稱『弦歌里』、『西果行』等名,不見於志。」案:《吳郡志》:「和豐坊,米行。」又著錄果子行橋。考《姑蘇志》:「和豐坊,西館橋西側。」宣統《吳縣志稿》云:「考《平江圖》,坊在西米巷口南。」「果子行橋,在西竺寺橋側。」 案:此與集祥里人義泉題記,疑即一井而二刻,宋人開井修井,例須一再而三四題記。此作嘉定辛巳,彼作淳佑庚戌,《吳郡金石目》分見二條下。《藝風堂金石目》有「淳佑」,無「嘉定」。金石著錄家藏有拓本,則備書之。否則,錄其一、闕其一,亦事理之常。同治《府志》亦有「淳佑」,而無「嘉定」。方志家著錄不周,則屬遺憾。拙纂宣統《吳縣志稿•金石門》,雖備錄兩刻,案語亦未能洞見此理,特為補正於此,以為桑榆暮景之收。考集祥里在宋、元吳縣境,弦歌里在長洲境,則兩刻雖在同一井闌,而異人異地,蓋兩次重修,各別施舍,考古者不可不明此例也。
縣東橋 《吳地記》、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縣橋,長洲舊縣治東,故又名縣東橋。」盧《志》:「俗云石底橋。」
縣前橋 范《志》著錄。 盧《志》:「長洲縣前橋,低不通舟,諺云:『長洲縣前,難過。』淳佑中,縣官改作,取韓吏部語,名『可過』。」 《姑蘇志》作可過橋。 橋闌青石有『己亥臘月,陳文庫造」字。
金獅子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皮市西。」
廣化寺 《吳地記》:「廣化寺,在縣西。梁貞明二年,錢氏置,為崇吳院。祥符二年,改今額。」 《吳郡圖經續記》:「廣化禪院,在長洲縣西。錢氏時大校舍所居以置,久而摧敝。自嘉佑以來,稍稍繕完,門廉嚴新有,藏院可以安眾。」 《吳郡志》:「廣化寺,在長洲縣西一十步。梁乾元三年,諸葛氏舍宅為之,名崇吳憚院。本朝大中祥符元年,改賜今額。中更兵火,夷為煨爐。都僧正清立,以醫藥利施一方,所得貲,不以厚其藏,而以建大殿,塑三世佛,大菩薩齋堂,十方佛殿。淳熙二年,其徒復以餘橐創經樓。龔頤正為之記。其略如此。」 《中吳紀聞》:「徐師閔,字聖徒,仕至朝議大夫,退老於家,日治園亭,以文酒自娛樂。時太子少保元公絳、正議大夫程公師孟、朝議大夫閭邱公孝終,亦以安車歸老,因相與繼會昌洛中故事作九老會。章岵為郡守,大置酒合樂會諸老於廣化寺,又有朝請大夫王琉、承議郎通判蘇溫與焉。公賦詩為倡,諸公皆屬而和之,以為吳門盛事。」 《紅蘭佚乘》:「廣化寺橋南堍有井銘,嘉定改元六月。」今案:此刻後歸蕭家巷寓公姚覲元,置齋前假山旁。近為其後人移去,不詳所在。
廣化寺後橋 范、盧、王三《志》及《吳地記》均著錄。。弆熙《志》以下不載。長洲縣《吳郡志》:「長洲縣,在府治之北三里。長洲縣分自吳縣,自唐以來為名邑。本朝王禹偁嘗為之宰,哦詠最多,邑望益高。縣有茂院,歲寒二堂,掬月、蟠翠二亭。」 盧《志》:宋縣治,在府治後東北三里。蓋本府所屬縣,惟吳、長洲二縣附於城,故縣治立於此。縣樓、知縣廳,紹興初重建。《祥符圖經》:「縣令廨舍,在州東北一里二十步。」 《吳郡志》:「蟠翠亭,仲並建,呂存中重修,龔頤正記。」 盧《志》:「淳熙五年,呂存中重修。」 《吳郡志》:企賢堂,在縣治。淳熙九年,知縣曾桌求王元之像於虎邱,繪之堂上。黃由之跋。 盧《志》:「茂苑堂,在廳事之東。紹興九年,石呈重建。中有百花亭、尊美堂、維摩丈室、錄野軒、錄筠庵。米友仁記。淳熙九年,曾桌繪王元之像以祀,改曰企賢,慶元中復舊名。」 又:「泰民堂,在縣圃。淳佑十年,龔渠建,取王元之詩命名。」 「芳秀樓,在廳事後。寶佑五年,李念祖建。」。咍志:「蓬齋,在長洲縣東北,進士周沔所居,與方子通為鄰。沔字朝宗。」「子通名惟深,本莆田人。父龜年,為屯田員外郎,卒葬長洲,家焉。授興化宰助教,歸隱故廬,部使守帥恒其廬訪之。宅在城東。
縣丞廳 盧《志》:「丞廳在縣治西,淳熙初重建,方杍為記。」
主簿廳 盧《志》:「《祥符圖經》云:『在縣西一十步。』紹興十七年,知縣尹機重建。慶元六年,黃士特白於知縣黃宜,復作新之。」 《姑蘇志》: 「主簿廳密邇縣西。」 《吳郡金石目》:「重修長洲縣主簿廳記,慶元六年庚申三月,長樂黃士特記。山陰孫應時書,行書。俊義盧璿隸額。在長洲縣學儀門東壁。」
資福廟 末詳沿革。說見西南隅飲馬橋「資福東院」下。 案:資福廟附近圓通橋,則寺廟兩名並立可知。如中街路仁風坊劉猛將廟之為吉祥庵,韓蘄王廟之為寶藏庵,轟金廟之為義金庵,忠烈廟之為白雲寺,包山廟之為隻園寺,靈官廟之初名上善庵,靈濟廟之在陽山澄照寺,此例極多,特不知資福何神,城東北隅圓通庵之源流何如耳。吳郡中之「圓通」,一為承天寺子院,一為東南隅之古圓通庵,均與此無涉。而資福廟,則飲馬橋亦有之,名曰資福東院。
圓通橋 案:本圖在南新橋西南側。范、盧、王三《志》均失載。
閭邱坊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宣統《吳縣志稿》:「雅園,在史家巷南,考功郎顧予咸築,即橙林小隱。水木淳泓、南池、遺意亭尤幽勝。予咸自記云:予家茲里,里中有曠土,俗呼野園。予拮據數年,粗成小築,易『野』為『雅』,從吳語也。其西橙林小隱,為予咸宅。今俱廢。」 「依園,在閭邱坊巷南,知新會縣顧嗣協所構,以與父予咸雅園相依得名。褚篆有記。園中有土蟣然,云是蕭梁時妙嚴公主墓,因築妙嚴台、妙嚴亭以彰之。復有話雨軒、暢軒、學詩樓諸勝。每集四方騷人韻士為勝會,金侃、潘繆、黃玢、(一作『份』,古『彬』字。)金賁、蔡元翼、曹基與之往還酬唱最多,時人目為『依園七子』。今園廢,有依園裏遺址,俗呼妙嚴墓為薛娘墳,因訛為薛家園。」 「秀野園,在閭邱坊巷依園東,庶常顧嗣立選元詩處。有秀野草堂、大小雅堂、因樹亭、野人舟、閭邱小圃諸築。嗣立以風雅負天下望,聚賓朋酬唱於此,極風流文譙之盛。葉燮、朱彝尊並為記。文點、禹之鼎、王原祁、黃玢為作圖卷。」「息園,在閭丘坊巷,即顧氏依園舊址。乾隆中,刑部員外郎蔣曰梁、戶部員外郎楊大琛先後居此。後錢盤溪購而葺之。中有妙嚴台。嘉慶十三年,浚池得古碣,是四至界牌,知唐、宋時尚有防護也。中有武肅王分祠,嘉慶十六年裔孫鋒建,慶保記。事亦見《履園叢話》。」
閭邱坊 《吳郡志》:「張馬步橋北。」 盧《志》:「朝議大夫閭邱孝終所居,故以表之。」 《吳郡志》:「閭邱孝終,字公顯,郡人。嘗守黃州。蘇文忠公在東坡時,與交從甚密。公後經從,必訪孝終,賦詩為樂。孝終既掛冠,與諸名人耆艾為九老會。」 《姑蘇志》:「孝終嘗知黃州,作棲霞樓,為野中勝絕。未幾,掛冠歸,與崇大年輩以耆德著稱鄉里。蘇軾云:『蘇州有二邱,不到虎邱即到閭邱。』其為名流推重如此。」 盧《志》:閭邱孝終宅,在張馬步橋北。又:信安郡王府,在閭邱坊,孟忠厚所居。有靜寄堂、清心亭、萬卷堂等,扁皆孝宗御題。後有藏春園。 《姑蘇志》:「孟忠厚,字仁仲,其先洺州人,昭慈聖獻太后兄子也。靖康元年,知海州。東京陷,忠厚持後書遺康王。王即位後,以保寧軍節度使判平江,改紹興浙東安撫使。忠厚遠避權勢,不敢以私干朝廷。」
院子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祥符寺東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今名祥符寺橋。
靈驚寺西橋 《姑蘇志》作靈駑寺橋。。弆熙《志》:「鶴舞橋北。」 《吳地記》、范、盧二《志》均著錄。
祥符寺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宣統《吳縣志稿》:「先機道院,一名軒轅宮,在祥符寺巷,宋元豐初建。」又:「隨安廬,在祥符寺巷,處士亢樹滋所居,自為記。」
祥符寺橋《吳郡志》著錄。 盧《志》:大街。 《姑蘇志》:「宋嘉佑四年建。」
祥符寺 《吳地記》:「大中祥符尼寺,在縣西北一里半。梁天監二年置。後廢。梁龍德二年,復置為福田寺。」 《吳郡志》:「大中祥符尼寺,在長洲縣西北,舊福田寺。」 宣統《吳縣志稿》:「祥符寺,即西竺寺,(《吳郡志》:舊保壽院。盧《志》:西竺尼院。)在祥符寺巷。(舊志作平權坊。)唐大中間,郡人司馬厚舍宅置。初名馬禪,為比丘尼所居。錢氏改實慶院。宋大中祥符初,改今名。明初,改為僧寺,嘉靖間廢。清康熙中,僧載中建大悲合。咸豐十年圮。同治中重修。」亦猶開源、報恩兩寺之易地重建也。
鶴舞橋 《吳地記》:「夫差女勝玉出葬日,仙鶴舞,引群鳴於市,因號橋曰鶴舞。或又云春申君所立也。」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案:謝氏《詩源》云:「孫吳時,二鶴集舞於此,飛至楓橋東化為鳳凰,因名其橋。」 《姑蘇志》:「鄭虎臣宅,在鶴舞橋東,居第甚盛,號『鄭半州』。四時飲饌,各有品目。著《集珍日用》一卷,並《元夕閏燈實錄》一卷,皆言其奢侈於饜飲也。當宋末,殺賈似道於木綿庵,即其人也。」 盧《志》:虎臣名景召。
故市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俗名袴子巷。」
西章家橋巷 盧《志》著錄作「莊家橋巷」。 王《志》著錄如此。 今訛「裝駕橋巷」。 盧《志•氏族門》:「嘉佑中,浦城章楶為蘇州教官,就居於此。故南北二族,楶居城北,號北章;惇居城南,號南章。其後二氏甚盛。」
西章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橋西南有小塔。 盧《志》:「大街。 《姑蘇志》:「祥符二年重建。」
皮市上。弆熙《志》:「自天妃宮直南至玄妙觀西,俱稱皮市上。」 今皮市街。
中路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今天妃宮橋。 案:《姑蘇志》稱「天妃宮前。大德元年建」。疑重建。。咍志:「天妃宮,在郡北中路橋。」 盧《志》:「即章楶家廟。子孫因權要侵其地,遂獻於官,以建廟。而立家廟於側。宋宣和五年,賜廟額『順濟』。紹興二十六年,封靈惠夫人,賜廟額『靈應』。元泰定五年,給帑重修。」 「天妃宮迎送神曲石刻,黃向撰,董復書,泰定四年七月。在郡北天妃宮。」「天妃宮碑,柯九思撰書。」「重建天妃宮碑,鄭元佑撰、書,至正二年。」俱見《續吳都文粹》。
縣後巷(未見著錄。) 今史家巷。
樂鼓巷 王《志》著錄。。弆熙《志》:「史家巷南小弄。」案:疑即今板壁弄。 宣統《吳縣志稿》:「吳中以善作樂器著,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無不備具。」今案:此第言鼓者,大約以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弗和,故以之為表率耳。
南新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作曹胡徐橋。 今曹胡徐橋。 今案:南新橋題記云:「大宋歲次辛巳嘉定十四年仲冬十一月朔十五日,重新改造南新橋。幹緣人蔣世榮、王浚謹題。都幹緣僧了操。」
花橋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西花橋巷。 《吳門表隱》:「山茶樹頭,在東花橋巷東,元人所植。(今在尼庵中。) 宣統《吳縣志稿》:「西圃,在西花橋巷,編修潘遵祁所居。吳嘉有記。」
花橋 盧《志》:「唐白刺史詩:『揚州驛裏夢蘇州,夢到花橋水合頭。』即此。」
東故市巷 王《志》著錄。 今西白塔子巷。 宣統《吳縣志稿》:「白鶴觀,在西白塔子巷鶴舞橋東。相傳宋時其地為信安郡王孟忠厚藏春園。」
東章家橋巷 同治《府志》:「潘儒巷,舊名潘時用巷,在獅林寺巷北。相傳宋章綜居此,故又名章家橋巷。元潘元紹又居之,宅甚廣,左右皆有別業,獅子林在焉。」 宣統《吳縣志稿》:「任晦園池,《松陵集》云:『吳有前涇縣尉任晦者,其居有深林曲沼,危亭幽砌。餘退公之暇,必造以息焉。』盧《志》陸龜蒙詩:『吳之辟疆園,在昔勝概敵。不知佳境在,盡付任君宅。』疑即辟疆故居。(見同治《府志》引。)或云即辟疆園,實在潘儒巷,今任敬子祠東。宋為任氏園,因建祠。元為潘元紹別宅。明屬徐姓、毛姓,後廢為民居。(見《吳門表隱》。」) 《喬夢苻散曲摭遺》輯得《殿前歡•裏西瑛(號懶雲窩)奉和》引厲鶚刻《小令六曲後記》云:歹「西瑛善吹簞篥,所居懶雲窩,在吳城東北隅,去天如禪師維則獅子林半里許。天如作《筆篥引》贈之。」厲氏又錄《太平樂府》所載裏西瑛原唱及貫雲石、衛立中、吳西逸三人和作於後。
東章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白塔子橋,舊名東章家橋。」 馮《志•金石門》:白塔子橋有「咸淳五年二月重建」字。 《吳郡金石目》:「常熟將仕郎朱□典重建白塔子橋記,咸淳五年三月初六日吉時,正書,在橋洞內。橋名不見於《平江圖》。」案:瞿氏未考章家橋源流,故誤會如此。
碎銀巷。弆熙《志》:「白塔子巷北。今謝衙前。」 錢穀《續吳都文粹》注:「謝衙前,明指揮翰宅,即潘元紹後圃。」
靈驚寺 《吳地記》:「靈鷲院,在縣北三百步。梁乾化三年,錢氏改為永光院。祥符中,改今額。」 《吳郡志》:「靈鷲寺,在長洲縣北。舊永光院。」 《姑蘇志》:「靈鷲教寺,在城東北隅。舊名永光院,又名東林院。梁天監中,僧永光建。」 明伍餘福《莘野纂聞》:「余家靈鷲寺橋之東陸氏,瀕河石岸有魚王石,桃花水漲,鯉千百來朝。後陸氏以築冰窨,重梵石岸,得一石半枕於河,長圓類鵝卵,所謂魚王石也。泄其靈,魚遂絕。」
靈鷲寺東橋《吳郡志》、盧《志》未載。 案:康熙《志》云:「善耕橋,白塔子橋北。」即此。 又案:「姑蘇志》:「仁壽橋,碎金巷東。」《元和志》:「醉金巷,白塔子巷南。」此橋不知今在何處。《藏書紀事詩》有顧肇聲(楗)者,其藏書處在善耕橋。《士禮居藏書題跋記》言:舊鈔《寒翠集》每葉闌外有「善耕顧氏文房」六字前鈐顧肇聲讀記印。
碎金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仁壽橋,碎金巷東。」案:橋毀於太平之役。 本圖未載其址。
任蔣巷 王《志》著錄如此。盧《志》著錄作「廟巷」。今名正作廟巷。 案:《後漢書》言任延為會稽都尉,能得士心。蔣漸避莽亂,徙吳中大皇里。是巷當以任、蔣兩廟得義。而方志顧以任侯為彥升,蔣侯為子文,未詳其朔。
任蔣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姑蘇志》:「嘉定十四年建。」《士禮居藏書題跋記》:「懷古書屋,在任蔣橋,顧若霖雨時建。孫珊聽玉遷華陽橋。」亦見《藏書紀事詩》注。 宣統《吳縣志稿》引《丁氏家乘》:「敦葦河房,在任蔣橋後河,建平教諭丁鋐即其父贈知縣、諸生開鄴墓旁建為廬墓所。」
西北街(未見著錄。)宣統《吳縣志稿》:「宗伯韓世能宅,在北街,左右皆有跨街牌坊。今名韓衙潭子河頭。」
香花橋 《吳郡志》未著錄。 《祥符圖經》作「報恩寺前橋」。 《姑蘇志》:「香花橋,在報恩寺前,一名永安橋。」 《寰宇訪碑錄》:「報恩寺香花橋記,正書,無年月。」 案:今碑尚在橋拱中。
報恩寺 《吳地記》報恩寺,在縣西北一里半。吳赤烏二年置。後周顯德二年重置。」 《吳郡志》:「報恩寺在長洲縣西北,即吳先主母吳夫人舍宅所建通元寺基也。支硎山亦有報恩寺。或云錢氏建,移額於此。寺有小院五:曰文殊,曰法華,曰泗州,曰水陸,曰普賢。有塔十一級。兵燼後,有行者金大圓募眾復建,僅能九級,所費計數十萬緡。寺有臥佛,北人多呼為臥佛寺。舊又有不染塵觀音像,高數丈。今復塑者,徒存其名云。」 盧《志》:「報恩賢首教寺,在今縣治東北,半居長洲縣界,即吳先主母吳夫人舍宅所建通玄寺基也。或云支硎山有報恩寺。後錢氏重建此寺,移額名之。舊有小院五:曰文殊,曰法華,曰泗州,曰水陸,曰普賢。今皆不存。舊建浮屠十一級。兵燼後,有行者金大圓募眾復建,僅能九級。寺有不染塵觀音像,高數丈。今復塑者,徒存其名。大殿後高閣五間,下有臥佛,人因稱為臥佛寺。」 《姑蘇志》:「報恩講寺,在城北陲,故呼北寺,即通玄寺舊基。吳越錢氏移支硎山報恩寺,改建於此。宋崇寧中,加『萬歲』,尋尊為賢首教寺。舊有子院,曰文殊,曰泗州,曰水陸,又有曰法華,曰普賢,今皆廢。浮圖十一級,兵燼後,行者金大圓募建九級。又有不染塵觀音殿。(宋邊知白記。)後殿七楹,下塑釋迦滅度像。(長六十六尺,高十二尺。張士誠據吳,以臥佛非祥,更造立像。)國初,僧復之,宋濂撰碑。宋張即之書『華嚴性海』四字,皆徑丈,刻榜猶存。」。咍志:法華院石壁經碑文,在報恩寺子院。 《宋高僧傳》:楚南,閩人也。髫齡投蘇開元寺曇藹師受訓。後詣姑蘇報恩寺專行禪定,足不逾閾二十年。乾符四年,蘇州太守周慎嗣請住寶林院。又請居支硎山。昭宗聞其道化,賜鹿胎衣五事。清光緒中,釋敏蟻著有《蘇州北寺報恩塔志》,士紳吳韶生為之敘錄。案:是書標題實不辭,當作《蘇州報恩北寺塔志》,或《蘇州報恩賢首教寺志》。且志以載寺廟沿革,非載一塔興廢,稱「塔志」不及稱「寺志」之善。 案:宣統《吳縣志稿•祠宇門》據舊志載:「韓公祠,在亨四圖沙河頭,祀明吏部侍郎韓世能,今廢。」《鄉鎮門》樂安下鄉仁壽里管圖一,亨四圖:(城內。)齊門下塘、臨頓路、(南至任蔣橋為止。)皮市街上岸、北園、花溪。則沙河塘在北園、花溪間,故祠圖有遙望北寺古塔風景也。。┘《夢窗甲稿•醉桃源•贈盧長笛》云 「沙河塘上舊遊嬉,盧郎年少時」,又云「吳苑草淒淒,倚樓人來歸」,與《丙稿•繞佛合•與沈野逸東皋天街盧樓追涼小飲》,朱祖謀《小箋》以為錢唐縣南五里之沙河塘。案:北寺塔北首亦有沙河塘。華陽橋韓氏世傳高澹遊簡繪《沙河塘祠宇圖》,為聽鍾樓主人韓是升作。合以吳人至今猶稱是地為沙河塘,而流入市中;時余嘗見之圖中,正繪北市古塔:鐵證確然。疑「吳苑草淒淒」,夢窗正顯言盧郎自少至老猶在蘇州沙河塘,而未歸錢唐家樓耳。
石塘巷 《姑蘇志》:「北寺東。」案:康熙《志》作「北寺北」,誤。
東石塘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作石塘橋。 同治《志》:「在報恩寺東。咸淳五年建,有石刻字。」
官沙巷 《姑蘇志》:「天妃宮前。」。弆熙《志》:「亦名官厙巷。」 李模撰《燼餘錄序》:「徐大焯,吳縣人。元初居桃塢慶雲里,即今官犀巷。」 《燼餘錄》:「城陷年前,慶雲里陳明叔家吉祥草,梅園書帶草廬中帶草,均長丈餘,披拂及簷。北兵至,兩家多自經者。太湖鼠千萬成群,登岸食稼,不知自來亦一奇也。」 又: 「慶雲亭,在東荷池東。亭額為岳少保手筆。兀术之難,梅、章園林,鞠為茂草,亭以偏東獨存。地接慶雲里,東皆農田。菜花黃時,士女如雲。文丞相微時,道出平江,嘗題亭壁,有『一片黃雲萬頃田,江南父老慶豐年』之句。時張少保尚隨某車府使令,適亦過此,兩賢相見自此始。」
狄勝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狄」作「迪」,訛。車闌巷 《姑蘇志》:「寶光寺西。」 案:即今石皮弄。北觀音院前(未見著錄。)
北觀音院 朱德潤《存復齋集•河西僧惠廣住觀音庵疏》:「觀音庵,在府治之北垣。」北新橋巷 王《志》著錄,作「新橋巷,齊門內」。
北新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誤作「北仙橋」。
洋澳橋巷(未見著錄。)今齊門下劑。 自盧《志》以下,均載「提舉淮浙澳閘司,崇寧元年置」,特未詳其署址所在,疑洋澳與有聯繫。洋澳橋 范、盧、王三《志》均失載。
華家橋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失載。
齊門路(未見著錄。)宣統《吳縣志稿》:「忠臣曹遜宅,在齊門路南。」
程橋 《姑蘇志》:「程橋二:一近婁門,一近齊門。」 《吳郡志》僅載程家橋一,與棧橋相次。
跨塘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同治《志》作「定跨橋」,誤。考本圖,定跨橋即今訛為「平化橋」者。淳熙癸卯,曹經撰橋記。 《吳郡圖經績記》亦著錄定跨橋。
北禪寺前(未見著錄。)今有寺前浜。
北禪寺 《吳地記》:「乾元寺,晉高士戴頤舍宅置。乾元初,蘇州節度采訪使鄭桂清書寺額,奉敕依年號為乾元寺。」 《吳郡圖經續記》:「大慈院,在長洲縣北。唐咸通三年,陸侍御以宅為院,號為『北禪』。祥符中,改今額。皮、陸有《北憚避暑聯句》,注云『院昔為戴頤宅,後司勳陸郎中居之』,即此是也。」 《吳郡志》:「大慈寺,在長洲縣北。皮、陸《集》云『晉戴顒宅也。至唐,司勳陸郎中居之」。後以為寺,號北彈寺。」 盧《志》:「北憚天台教寺,在今縣治北齊門內。」 《姑蘇志》:「北禪講寺,在齊門內,晉戴頤宅也。唐司勳陸郎中居此。後以為寺,號北禪院。案:《吳郡志》:『乾元寺,唐有之,今不知所在。然顧況以乾元寺為晉戴逵宅,而皮、陸《集》又以北禪寺為戴頤宅。』據此,則令北禪即古乾元寺。宋祥符初,賜名『大慈』。屢毀於兵。洪武中重建寺,有:大通合,趙孟頫記;觀堂,黃縉記;雨華堂;禁蛙池。」 《吳郡志》:「戴頤,字仲若。父逵,隱遁有高名。頤以父不仕,復修其業,自桐廬徙居吳,吳下士人共為築室,聚石引泉,植林開澗,少時繁密,有若自然。乃述莊周大旨,著《逍遙論》、《禮記•中庸篇》。三吳守將及郡內衣冠,要其同遊野澤,堪行便去,不為矯介。宋國初建,辟召並不就。文帝每欲見之,嘗謂黃門侍郎張敷曰:『吾東巡之日,當宴戴公山下也。』」 盧《志》:「晉高士戴顒宅,唐司勳郎中陸洿所居之,今北禪寺。花橋水閣,見白樂天寄馮侍御詩。今鄭大卿於此作水合,以追故事。」 《燼餘錄》:「大慈寺,在東北園,曰高士戴逵故居。逵子頤舍宅之半,為乾元寺。其半歸陸司勳。唐咸通中,陸亦舍為北禪寺。祥符中,兼有乾元之地,大起殿宇,敕賜今名。旁辟池亭,納皮、陸詩石,四圍栽樹,花木一時稱盛。遊人過章園、梅園者,必一至其地,因稱為東北園。建炎之難,為兀术偏將所據。東城老稚,盡數就戮。於此積薪焚屍,寺亦俱燼。」
安齊王廟 宣統《吳縣志稿》:「安齊王廟,在齊門內北園漁郎橋浜,神為安萬年。元末,張士誠破齊門,萬年拒戰死,故土人以為神明。洪熙初建。清同治中重建。又外安齊王廟,在齊門外東彙,祀後唐中書令安重晦,清初建,庚申毀後重建。」 案:內安齊王廟,已見於奉圖,則近志所言為不實。疑內祀安重晦,而外祀安萬年耳。
廟堂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北禪寺東橋 寺西橋 寺前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北禪寺巷(未見著錄。)吳郎橋巷(未見著錄。)
吳郎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盧《志》:「北新橋南。」 宣統《吳縣志稿》:「張瘦銅填宅,在吳縣漁郎橋。」「漁郎」即「吳郎」之音轉,蓋吳音「漁」、「五」均讀為兀嗯切也。
棧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北草場。」 案:《姑蘇志》以下不載。 棧氏,見《姓苑》。《池北偶談》:「章丘縣有棧姓。」張介侯《姓氏尋源》:「《賈子•五美篇》『機奇、啟章之計不萌』。機奇即棘蒲侯柴武子奇也,《淮難篇》作棧奇。《韓詩外傳》齊景公遊牛山事,有柴車。《晏子》作棧車。是柴、棧字通也。魏棧潛,當即棧奇之後。潛,任城人。胡三省以棧姓自潛始,非。」
平家巷。弆熙《志》:「齊門內。」 案:吳中向有平氏,而未甚顯達。方志自《節孝傳》外,未見平氏人物。
崇甫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同治《志》:「在北園,即油車浜。」《元和志》作「油車弄」。《吳門表隱》:「管園,在北園崇甫巷東北。(俗稱油車巷。)明管正心所作。」 《眩晻表》,唐進士科分無考。有崇穎,宋慶曆六年進士。有崇大年,字靜之,官知青田縣,徙知浦城,鄉人謐曰康諍先生,志有傳。
百家巷 盧《志》著錄。 《姑蘇志》:「以百口橋故名。」。弆熙《志》:「百口橋邊。」 案:俗名百家弄。 《吳門表隱》:「金錢松,在百家巷內松隱庵,元人手植。」
百口橋 《吳地記》、《祥符圖經》均著錄。 《吳郡圖經續記》:「百口橋,在長洲縣東。東漢之顧訓,五世同居,家聚百口,衣食均等,尊卑有序,因其所居以名之。」《吳郡志》:「百口橋,在長洲縣東。東漢顧訓,五世同居,族聚百口,衣食均等,尊卑有序,因其所居以名橋。俗傳子孫多,不能辨架上之衣。歲朝集會,子孫悉坐,依次行酒,三歲以上者並自知位次,不虧其禮,故俗又名試飲橋。」 盧《志》:「劉綺莊《集類》引《蘇州志》云:宋太原太守顧訓之五代同居,子孫富盛,闔門雍睦,家有百口,時人重之。前志云東漢顧訓所居,又名試飲橋。今迎春坊。」 明王賓詩:「百口橋邊春日斜,舊時開遍紫荊花。山東人說張公藝,此是中吳顧訓家。」 宣統《吳縣志稿》:「靈跡司廟,在普福寺西,即靈德庵址。舊在百口橋。」 《燼餘錄》:「簾影詞人,某氏女,工詞曲,為諸社冠。家富孤生,又苛擇婿,因是年二十尚未家也。庚戌,城陷被掠,以病見遺,為軍卒所得,鬻入青樓。班頭利其豔慧,不肯輕脫。遺黎慕其名者,窘於資,乃為嘉興李懶皮所贖。懶皮不識一丁,贅於李業米豆。至是,內家被毀,室人病痱,遂擁婦資買屋百口橋,實簾影故居,為尤姓軍官所鬻也。簾影入門,見瘞藏無恙,秘不言。久之,大婦益悍,懶皮益懶,乃與對天要約,發所藏四萬五千金歸懶皮,自取三千金別嫁劉仲高。劉亦名士,逾年死。李不一月大婦死,別買姬妾十餘人,氣焰益豪。才命相克,有如是哉!」
迎春坊巷 王《志》著錄。
迎春坊 《吳郡志》:「百口橋。」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著錄。 《吳門表隱》:「迎春坊,在北街華陽橋西。又百家巷內有迎春橋,宋時迎春於此。」 宣統《吳縣志稿》:「歸田園居,鄰拙政園。崇禎乙亥,王侍郎心一構。中有蘭雪堂、泛紅軒、竹香廊、漱石亭、迎秀閣、嘯月台諸勝,侍郎自為記。康熙丙子,曾孫遴汝命工柳遇為圖,沈德潛有記。今園已廢,而基址尚存。」
迎春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華陽橋西。」 乾隆《元和志》:「俗名周通橋。」
寶光寺前 今婁門大街。 宣統《吳縣志稿》:「韓宗伯宅,在婁門內直街。明萬曆中,祖黃岩知縣治始居此。有開雲堂,文文肅公震孟書額。寒碧齋、紺雪齋,皆董文敏公其昌書額。兵燹後,重修,築有[A085]軒、歸愚咫聞斗室。臨流構敞宇,遙望西山,作廬墓圖懸室中。清乾隆御題,有懷堂賜焉。」
程橋 今水浮香橋。 《吳門補乘》:程橋,一名水浮香橋。「浮」,一作「亮」。 《姑蘇志》著錄。 見齊門內「程橋」下。 范、盧二《志》失載。
寶光寺 案:今婁門內關帝廟。今寺在西北街,明時所遷。 《吳郡志》:「寶光院,在長洲縣東北婁門。」盧熊《志》:「寶光寺,在今縣治東北。」 《姑蘇志》:「寶光講寺,在城東北隅跨塘橋,本鬱林太守陸績故宅。宋紹熙間僧蘊仁,元至元間僧紹隆,先後重建。初,寺在婁門內,鬱林石在焉。(石今遷察院前。)洪武中,即寺馬車營,遂廢。其後,普熏庵僧善識舍本庵地改建於此,學士曾棨記。」 《吳郡金石目》:「東京啟聖憚院真身瑞象歷年記,元豐四年五月望日,正書,在婁門內小關帝廟。上鐫佛像,下刻記文。考北宋建都汴梁開豐縣,曰東京,則院在開豐,即以開豐石刻重摹者。」案:小關帝廟,即護國憚院。順治間,寶光寺毀後所改。
胡家橋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以下不載。 盧《志》載胡質所居,即程公辟南園故址,非是處也。案:胡安定公瑗,長蘇學,分「經義」、「治事」為兩齋,人才輩出,吳人德之。子孫至今猶世居齊門者。疑此橋即安定舊居。
楚勝橋 范、盧、王三《志》均失載。。咍志或作「做傘橋」。
斜路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今名迎春橋。
寺莊橋 (北禪)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以下不載。
東營街(未見著錄。) 今倉街。 案:宋代吳中軍制,以雄節為南營,全捷為北營,則中營為威果可知。考《平江圖》:威果二十八營在今倉街中。吳郡、姑蘇二《志》載威果二十八指揮在萬壽寺北,正與此相近,故校改「東營街」為「中營街」。嗣讀宣統《吳縣志稿》據舊志著錄顧亭橋在東營門口,則似倉街有東營而無中營。中營基巷反似係「東營」之誤矣。 又宣統《吳縣志稿》「清源妙道真君廟」條云:「一在葑門內西營,向在水中突起一阜。」考善教橋東南蘇家巷左近,今猶稱有尼僧蘭若之小巷,曰「尼蘭巷」,為吳音「二郎」之轉音。而《姑蘇志》則稱「二郎巷,在新造橋東南」。新造橋即善教橋之近名。 又案:西營疑即盧《志》「平羅倉」條所云「平耀倉,在營橋東。淳佑五年,魏峻以壯城廢營改創。」豈壯城指揮初設今壽星橋,本圖即稱營橋,而繼遷善教橋浮墩歟?又豈若威果二十八指揮在萬壽寺北,四十一指揮在城西南社壇東,而壯城亦一營在壽星橋,又一營在浮墩歟?
威果二十八營 《吳郡志•營寨門》:「禁軍,威果二十八指揮。」 盧《志》:「威果第二十八指揮,元額五百一十人,在萬壽寺北。」張香橋巷(未見著錄。) 今稱灣。
張香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荻樓雜鈔》:「昔有女子姓張名香,與所歡會此,故名。」 《紅蘭佚乘》:「今月明之夜,有兔,大於常兔,見於橋上,人捕之不得,殆兔仙也。所謂張香,想非恒人。不然,世之桑間濮上者頗多,何以得名耶?」
營南巷(未見著錄。)
平江路(未見著錄。)宣統《吳縣志稿•坊巷門》:「陸太僕世廉宅,在平江路徐家弄北口。有飛英堂,趙宦光書。」 案:徐家弄在傳芳巷南,一名徐家田頭。
華陽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通濟橋北。」 宣統《吳縣志稿》:「刑部尚書韓封宅,在北街華陽橋畔,繪《華陽新築圖》,中有種梅書屋,極軒敞。」 案:試飲堂在華陽橋,顧聽玉(珊)藏書處,見《藏書紀事詩》引黃莞圃(丕烈)說,所謂華陽橋顧氏者也。「試飲」典實,見「百口橋」條下。 石《志•金石門》:「華陽橋橋洞題記,慶元四年九月建。」 《吳門表隱》:「華陽橋橋洞碑,有『聖宋慶元四年戊午九月十三日戊申,鼎新重建華陽橋』。正書,二十二字。」
騎龍巷 今訛「東麒麟巷」。 《姑蘇志》:「張香橋南。」 同治《志》:「麒麟巷,舊名騎龍巷。」 《元和志》:「騎龍巷,俗名麒麟巷。」 乾隆《吳縣志》:「月駕園,在縣治東北麒麟巷內,為皇甫訪所築,後為詞人錢希言寓,有亭沼林石之勝。今為浚御史宅。」案:此疑為西麒麟巷故實,待考。
《藏書紀事詩》注:「顧於山(至)藏書處,在騎龍巷。」案:《藏書紀事詩》注常引黃蕘圃說,所謂「騎龍巷顧氏」者也。
三家村 宣統《吳縣志稿》:「三家村,在騎龍巷北。」 《吳門表隱》:「三家村,在平江路北。張士誠時,止存仰、胡、沈三姓聚族死守婁門。」 吳昌綬《龔定庵年譜》:「道光四年甲申八月,與吳縣貝碉香居士(墉)、江鐵君居士(沅)校槊唐釋宗密(即圭峰禪師,見裴休碑文中)《圓覺經略疏》二卷,庋版婁門內三家村善慶庵。」注云:「葉廷琯《鷗陂餘話》引徐貫時詩序云:沈子佩聲,世以醫名,所謂吳城壩頭沈氏。壩頭在城東偏平江里第二橋圯下之三家邨」。蓋宋代已有此名矣。 拙著《海粟樓藏書紀要》:「澈悟無隱兩禪師錄。三卷,嗣法門人了亮等集,嘉慶中平江婁門內三家村善慶庵刊奉。」葉廷琯《鷗陂餘話》:「婁門內有地名三家村,不知其名所由。昉近見徐貫時先生《一老庵遺稿•題沈生畫詩序》云:『沈子佩聲世以醫名,所云吳城壩頭沈氏也。壩頭,在城東偏平江里第二橋圯下之三家村。舊傳其先於宋靖康間,以侍醫從汴梁南渡。時吳人躪蹂之餘,室廬燹毀,人民鮮少。其始祖挈三家,擇此地居焉,村之所由名也。起屋萬間,凡經亂流尤無歸者皆依之。後以其術活人。其後益大。居旁舊有龍湫,築堰其上以壓之。龍一夕為之徙。吳人謂堰為壩。故稱壩頭云。』三家村之名,得此始知其緣起,可備志乘搜羅。惟壩頭之稱,則今土人知之者亦鮮矣。」 案:《表隱》說與徐貫時詩集小序略異,未知何說為確。特亂後荒涼,獨存氣節之士三家則可斷言耳。然廣夏蔽寒,煞是難事,徐氏萬間之說,頗疑言過其實。 (案:《一老庵遺稿》「萬間」作「人間」,屬下讀。)又案:仰氏,係屬希姓。吳越時有仰仁銓,宋時有永嘉人仰忻,均見《姓觴》,然未必居吳。 徐貫時言「沈氏祖先挈三家來此」,而《平江圖》則已著錄有仰家橋,《吳郡志》亦然。《吳地志》、《圖經續記》作於北宋,即無是橋、無是姓。盧公洪武《志》撰於元季,專考氏族一編,猶無是姓,則中原世家大族來此,猶近寒門單家也。惟南末橋名,究有是姓,則徐公之言較可信,或金人入侵後居此。張士誠時,子孫為之助戰耳。則兩說實可兼采。《吳門表隱》:龍潭,在三家村。(郡城中有十三處。)左右支河,時有萬鯉來朝之異,故東偏,橋曰「聚(今誤作徐)鯉魚橋」,里名「騎龍巷」。明洪武時,孽龍為患,殃民害禾。里士沈道基延承天寺名僧某驅之去,鯉不復聚,因建水神廟在潭前以鎮之。
徐鯉魚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張香橋西南。」 今訛麒麟橋。《吳門表隱》:「庫塔,在徐鯉魚橋北。康熙初,圯下有古井。」
奚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慶曆橋東側。」今名大羅家橋。 《吳門表隱》:宋善士奚仁三世居。曾孫愨,明初登榜。 案:建炎難,蔡隆興倡義掩埋國殤骸骨,或作奚公、奚婆,疑此即其所居。 又案:長洲縣西十三都有東、西奚莊,近志誤作「鞋莊」,則以鞋占作鞵,鞵、奚古同音而誤耳。聾者聽之不聞,輒作亦耶切,亦即奚之古音。知此理,可通《老子》希、夷、微三字之義。
富孫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慶曆橋東側。」 案:盧《志•名宦》有孫冕,吏畏而民愛之。吳中《人物志》有孫覲,隱洞庭西山之陽。舊志載富嚴愛吳中風物之美,留居不去。盧《志》亦載其曾孫元衡有德政。此橋富孫兩家,未撚誰屬。
東周太保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蘇巷倉西。」
中營基巷 盧、王二《志》未著錄。 今訛「中由吉巷」。。弆熙《志》:「胡廂使橋巷北。」 中營基見前。
魏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打急路橋東南側。」 案:了翁嘗寓吳。見前。
胡廂使橋巷 盧、王二《志》均未著錄。。弆熙《志》:「俗名唐巷。」今名胡廂使巷。 《姑蘇志》:「觀音庵,在貞三圖胡廂使巷。宋淳熙間,僧清一墾地得石像,因建。」 宣統《吳縣志稿》:「清源妙道真君廟,在平江路胡廂使橋南,名古太尉堂。」注云:「俗云灌口二郎神廟,亦曰楊山太尉堂。《吳門表隱》:管家園,在胡廂使巷北,與北園、管園均明管正心所築。子孫尚居之。 案:廂官以留後使臣為之,故曰廂使。先是,真宗持置廂吏,命京府統之。神宗熙寧三年五月,詔以京朝官曾歷通判知縣者,分治京城四廂,凡民有鬥訟事,輕者得以決遣。九月,詔許留後使臣一員,分左右廂勾管。繼又增城外南、北廂,旋又廢在城左、右兩廂。詳見《文獻通考》。蘇州為南宋陪都,體制當如京師、行在。《通考》言紹興中,臨安府先依開封例設四廂,旋亦廢罷其二。陪都規模當更狹隘,四廂之合並,南北之移城,實意中事。特國勢日蹙,百里廂制亦減為一,則恐為宋季制度耳。詳見前「北一廂」條。
東開明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范作開明橋,今分為南北二「開明橋」、考盧《志》引《祥符圖經》:「吳縣東、西橋左近,有開明橋。」注云:「即□禮門橋。」則西開明橋也。
丁香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弆熙《志》:「流真巷北」。 《齊民要術》:「雞舌香,俗人以其丁子,故呼為丁子香。」蘇恭《唐本草》:「雞舌香,樹葉及皮並似栗,花如梅,花子似棗核,此雌樹也,不入香。其雄樹,雖花不實,采花釀之以成香,出昆侖及交州、愛州以南。」陳藏器《唐本草拾遺》:「雞舌與丁香同種,花實叢生,其中心最大者為雞舌。擊破,有順理而解為兩向如雞舌,故名乃母丁香也。」嵇含《南方草木狀》:「蜜、沈、棧香、雞骨、黃熟、青桂、馬蹄、雞舌,八物同出於一樹也。交趾有蜜香樹,幹似櫃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欲取香伐之,經年,其根、幹、節各有別色也。」又曰:「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沈香,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其根為黃熟香;其幹為棧香;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其花不香,成實乃香,為雞舌香:珍異之木也。」
唐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胡廂使橋東側。」 唐氏氏族人物,見前。
流真巷 盧拿嘗作「劉真巷」。。弆熙《志》:「新橋巷北。」 同治《志》:「有柳氏貞女,故名。舊名流真。」案:俗名大柳貞巷。 宣統《吳縣志稿》:「陶鳧侍郎梁所居,在婁門內柳貞巷。見鳧薌自著《河詮樹館詩集》。」 《吳郡金石目》報恩寺塔磚殘字:「道義鄉大木巷內居孝男陸綱。」盧《志》大木巷與流真巷相次,今不知所在。
星橋巷 盧《志》著錄。 今大星橋巷,俗訛「大新橋巷」。茲據通利橋拱題刻正之。 宣統《吳縣志稿》:「月滿樓,在城東北隅,顧宗泰所居,自為記。」案:宗泰自記云:「樓在星橋草堂南,余祖所舊築焉。」又云:「是樓面城背市,僻在婁水之曲。」則為婁門星橋,而不在齊門新橋明甚。 又:「涉園,在婁門新橋巷東,保寧太守陸錦所築。園不甚廣,東近城垣,有小鬱林、觀魚襤、吾愛亭、藤花舫、浮紅漾碧諸勝,又有吟窩、陸宣公墓、柏重青碑。後為崇明祝氏別墅。今歸湖州沈中丞秉成,重加營構,改名耦園。」
朱馬交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通利橋橋拱石刻:「星橋、朱馬茭橋,年深坍壞,蒙運判府鄭侍郎助錢叁阡貫,提舉寶章判部趙郎中助錢貳阡貫,長洲判縣龔郎中助錢壹阡伍百貫,並係十七界會重行展闊建造。勸緣崇禧、上官右史,幹緣碧雲庵僧守常,淳佑十年十一月朔題。」據此,則「新」當作 「星」,「交」當作「茭」。《書•費誓》「峙乃芻茭」。《說文》「茭,乾芻也」,有糧料意,與「馬」字合。近人著作有稱朱馬交橋者,尚嫌附會也。 《太湖備考》:「出東山南湖,自茭田以西,繞至長圻,彌望皆是。夏秋刈之,南潯、震澤諸油坊買以飼牛,舟載不絕。」 通利橋拱石刻「交」作」茭」,本圖作交,其體例正與「薦行」之作「腐行」同。《吳地記》又有茭薦橋、茭草場。盧《志》引《祥符圖經》作「茭草局,在子城西三里」。而《橋梁門》又言「棧橋,北草場」。則知州西三里者為南草場,而北草場亦茭草之棧也,故曰棧橋。薦為茭類,信非無據。《尚書•費誓》:「魯人三郊三遂,峙乃芻茭。」《說文》:「茭,乾草也。」宋重馬政,為之設局立棧以儲之,可謂無微不至矣。獨惜秋高馬肥,不能與完顏、蒙兀兒之徒一決雌雄於疆場,為可恨耳。茭色紫,故美其名曰「朱馬茭」,惡紫奪朱,其義益顯。
眾安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案:此即通利橋洞中石刻所稱之星橋。今訛「大新橋」。
北張家橋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只著錄張家橋一。 同治《志》:「新橋,在眾安橋東側。」以地址考之,當即此。今訛「小新橋」。
南張家巷 盧《志》著錄。 今中張家巷。 《吳門補乘》:蔣乾,字子健。父嵩,金陵人。(事跡見《金陵瑣事》。)乾能畫山水,隱居蘇之虹橋,破屋半間,一介不苟,八十八年如一日也。江盈科為長洲宰,表其廬曰「東海冥鴻」。
羅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咍志:羅處約為吳縣令,著《圖經》。盧《志》:羅點為浙西提舉,浚澱山湖。舊志:羅隱中歲入吳,與陸龜蒙遊,甫裏猶有遺跡。其子塞翁,為吳中從事,善畫羊,以精妙卓絕著。是「羅」不知何屬。
熙寧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訛為「眾善橋」。 案:今俗名青石橋。
南張家橋 范、盧二《志》著錄。 《姑蘇志》只著錄張家橋一。
朱張巷 元時朱清、張瑄居之。「朱張」,古逸民姓名,疑元以前即有是名。 盧《志》著錄。 《姑蘇志》:「萬壽寺後。」 近人筆記謂「元起海運,朱清、張瑄主之,富甲一郡,同營廣廈於此,故名」。其說當非無據。廣倉學窘學術叢書編印《大元海運記》全文更可證明其說。馮《志•雜記》引《吳郡績志稿》記元代海運事,其首云:「元起海運,朱清、張瑄出焉。兩家第宅遍吳中,今朱張巷其故基也。」案:朱、張、顧、陸,本為著姓,未必自清、瑄始有巷名。 《圖經續記》:「朱氏墓碣,在吳縣西穹窿山旁。俗傳云:買臣之墓,非也。案:舊經云買臣家在嘉興縣界,不在此也。墓旁有碑,已漫滅,其字可讀者,云『一十六世,四百一十九年,居下邳。自平始三年避地,至會昌壬戌,凡八百四十二年,籍於吳。故邳村之名由下邳而來也。請序朱氏過江之祖(文闕)』。其後,大概序子孫官爵。此蓋唐時追敘朱氏過江之祖,石字湮泐,譜系不傳,惜哉。又案:《唐志》載朱氏世系:『漢司隸校尉禹,坐黨錮,誅子孫,避難丹陽。』丹陽朱氏之祖也。蓋丹陽亦有朱氏云。」 顧氏世系,略見「三老堆」條考證。 陸氏《姓纂》云:「本自芊姓,古天子陸終之後。」《世系表》:「雲出媯姓,田完裔孫齊宣王少子通,字季達,封於平原般縣陸鄉,即陸終故地,因以為氏。」《姓氏譜》云:「齊宣公支子達,食采於陸鄉,號曰陸侯。達生發,發生皋。皋適楚。賈,其孫也。子孫為吳郡人。」見《姓氏尋源》。 盧《志》孝張里,白氏《長慶集》云:「漢侍中張肱,避地渡江,始居於吳,故其子孫稱吳郡人。晉丞相嘉以孝悌聞於郡,故其新居號孝張里」。嘉之曾孫裕之,在宋為司徒。司徒之孫儔,在隋為吳郡都督,即擇之曾王父也。郡志人物條云「張邵子敷,因父亡毀瘠成疾,未期而卒,孝武旌其孝,名其所居曰張孝里」。二者必有一得。 乾隆《元和縣志》:「張檢討大受宅,在長元學宮之東。初,檢討父慶孫以名孝廉教授里中,大受鄉舉,後久不第,讀書於此。韓宗伯題其居,曰孝廉船。又有讀書亭、潮生合。其地近古匠門,又稱匠門書屋。」 宣統《吳縣志稿•山水門》:「南湖,一名張矢魚湖」云云。編纂者不得其說,心中輒疑為誤,又不敢刪去,主持者又不能決斷,加以詮釋,恐蹈蔑古之譏也。今案:季冬射魚,《小戴》、《呂覽》均作「嘗魚」,惟《淮南》不誤。然《呂覽•知度篇》「射魚,指逃邙欲發之,當也」,不韋並非不知射魚也。《說苑•正諫篇》「豫且射負中目」,亦如秦始自射海中大魚、漢武射蛟之類,兩事均見《本紀》,不可謂為郢書燕說。《周易》「井穀射鮒」,上云「井穀」雖不可得,而射魚之事則別有之。《焦氏易林》以操笱、搏狸、何弓、射魚同為非其器用,自令心勞,則東漢以後之夢想與西漢前不同矣。此文「矢魚」,為碩果僅存之方志資料,知魚國之法亦同中原,正不必執杜元凱「矢,陳也」之誤訓,強以牽纏《經》、《傳》兩字為一字。《經》作 「公矢魚於棠」,誅心之論也。《傳》文「遂往陳魚而觀之」,實記隱公拒諫飾非。明知人君不可恣馳騁弋獵之娛、畋漁遊觀之樂,而仍作「惟予言而莫敢違」之事,始之「如棠觀魚」,飾辭之;後之「陳魚而觀」,怙惡也。惟懸崖勒馬,卒不發矢,則比之桀紂,尚彼善於此耳。《經》文則直作誅心之論,即以矢魚志之。杜號專經,此解獨不按釋例,可謂自亂其例矣。此亦張家一重公案也,故附著之於此。
廟堂橋 范、盧、王三《志》著錄。報恩光孝寺前(未見著錄。) 今新學前。
光孝寺 《圖經續記》:「承天萬壽禪院,在長洲東南。錢氏時,中吳從事丁守節,即晉公之祖也。於其所居東南隅唐長壽寺之舊基,鉬荒架宇。祥符中,晉公請改賜今額。天聖初,辟為彈刹,高僧住持柑繼崇飾,最為閎廣。又有華嚴合。祥符中,有浮圖自京趨蜀刻造十六羅漢像,乃來錢唐布飾之,將還京師,至蘇感夢,遂留此閣下,郡中士民祈請數應。去年久雨,太守章公迎禪月像於郡廳致請,俄遂晴霽。」 《吳郡志》:「報恩光孝禪寺,在長洲縣東南,即舊天寧萬壽禪院也。徽宗時,以為祝壽道場。後即以為薦嚴之地,改今額。」 盧《志》:「萬壽禪寺,在今縣治東北,即書報恩光孝禪寺,又名天寧萬壽憚院。梁時置,為安國院。唐長壽二年,改為長壽院。宋大中祥符二年,丁晉公謂奏改為萬壽禪院。紹興七年,詔改為萬壽報恩光孝憚寺,為徽宗薦嚴之地,即今額也。寺門外有尊勝石幢二,周廣順三年癸丑所立,中吳軍節度上柱國邵思寶、周承禮等題名其上。」 《姑蘇志》:「萬壽憚寺,在府治東北。晉義熙中,西域僧法情建,名淨壽院。梁改『安國』。唐改『長壽』。宋大中祥符二年,丁謂奏改萬壽憚院崇寧中,詔加『崇寧』。尋改『天寧』。紹興中,改萬壽報恩光孝禪寺,為徽宗薦嚴之地。唐僧貫休嘗居此。休號禪月大師,故寺有禪月合。寺前,周廣順中所立尊勝石幢猶存。(吳越軍節度上柱國邵思寶、周承禮等題名。)元末兵毀。洪武間重建,宋濂記。」 《吳都法乘》:「法愔,西域人。義康中至中夏,與惠遠結社廬山。已而來吳,以念佛三昧、化導有情,吳人翕然皈向,建淨壽院居之院毀復建,即今萬壽寺也。」 《朝野類要》:「高宗皇帝中興以來,令諸州、軍各建置報恩光孝寺觀一所,追崇佑陵香火。」 案:貫休憚月阻,即在光孝寺中。貫休,婺之蘭溪人,俗姓姜氏。著《西嶽集》。自夢十五羅漢梵相缺其一,告之曰:「師之相是也。」遂為臨水圖足之。寓居萬壽寺甚久。後人蜀,署號禪月。今寺有憚月閣,以師得名也。見《姑蘇志》參《中吳紀聞》。 《五燈會元》:如墳,建寧魏氏,號證悟憚師,居平江萬壽寺。凡見僧,必問:「近日如何?」僧擬對,即拊其背,曰:「不可思議。」將示寂,眾集,復曰:「不可思議。」乃合掌而逝。
北軍寨 《吳郡志》:「忠順官寨,在報恩光孝寺後,淳熙二年建。」
臨頓里 《吳郡志》:「五柳堂,胡稷言所居,在臨頓里,陸龜蒙之舊址也。」 又:「如村,胡嶧所居。嶧父稷言作五柳堂,至嶧又取老杜『宅舍如村』之句,名其居曰如村。」 又:「胡稷言,字正思,則之侄。學古文宋景文公。以特奏補官為山陰丞,致仕。築圃鑿池,追陶靖節之風,種五柳以名堂。清修寡欲,延納後進。日晡後不飲食,客坐蕭然,具湯一杯而已,年八十餘卒。子嶧,字仲連,居五柳,松窗蓬戶,人以為隱君子。步趨言動,皆有尺度。賓嘉喪祭,率尊古法。用杜甫詩名所居曰如村,自號如村老人。累舉命官,終不仕。卒,年七十九。詩文簡古,如其為人。」 盧《志》:「鬱林太守陸績宅,門有巨石。初,績任鬱林,罷歸無裝,舟輕不可越海,取石為重。人稱其廉,號鬱林石。世保其居。見《唐史•陸龜蒙傳》。據此,即龜蒙臨頓所居也。」 《姑蘇志》:「績宅,在臨頓里。」 《吳郡志》:「陸龜蒙,字魯望,元方七世孫,賓虞子。舉進士,一不中,往從張搏。辟居松江甫里,多所論撰。雖幽憂疾痛,資無十日計,不少輟。有田數百畝,與江通,常苦饑,躬畚鍤之勤。嗜茶,置園顧渚山下,歲取租焉。不許與流俗交,雖造門不肯見,不乘馬,升舟設蓬席,齋束書、茶灶、筆床、釣具往來。時謂江湖散人,或號天隨子、甫裏先生。自比涪翁漁父、江上丈人。後以高士召,不至。孝蔚、盧雋素與善,及當國,召拜左拾遺,詔下而卒。光化中,韋莊表龜蒙及孟郊等十人,皆贈右補闕。(《唐書》。)龜蒙善為賦,絕妙,人有收得賦林,皆綴緝屬對,差次比擬,凡數首有題而未就,其用工如此。(《談苑》。)龜蒙與顏蕘、皮日休、羅隱、吳融為益友,性高潔,家貧思祿,與張搏為吳興、廬江二郡悴。著《吳興實錄》四十卷,《松陵集》十卷、《笠澤叢書》三卷。疾終。吳融為作傳貽史官,韋莊撰文,陸希聲撰碑文,顏蕘書。(《北夢瑣言》。」)《燼餘錄》:「吳雲公雅善詩詞,居城東之臨頓里,著有《香天雪海集》,傳誦一時。靖康國難後,披髮佯狂,更號中興野人,厭棄城市,往來於吳江李山民家。李即忠湣公諱若水之侄,避寇來吳,就館吳江,與雲公為僚婿,且同為歲寒社詩友也。」 馮《志》:「王昶,字琴德,與王鳴盛少時讀書吳中,同客臨頓里者四年。」
臨頓橋 《吳地記》、《祥符圖經》均著錄。 《圖經續記》:「在長洲縣北。臨頓者,亦吳時館名也。陸魯望嘗居其旁,皮日休贈之詩,以為『不出郛郭,曠若郊野」。今此橋民居櫛比,蓋此郡又盛於唐世也。」《吳郡志》:「臨頓橋,在長洲縣北。臨頓,吳時館名,取之臨頓宅者是也。又《吳地記》:吳王親征夷人,頓軍憩歇,宴設軍士,因此置橋。唐陸魯望常居其旁。」 馮《志》:「范提學允臨宅,在臨頓橋北。」 宣統《吳縣志稿》:「三千六百釣台,在臨頓橋北。」
顧家橋 《吳郡志》:「顧悌仕吳,為虎頭將軍,父亡五日,絕漿而死。郡人為之造橋。」石《志•津梁門》:「宋慶元二年重建。」《金石門》題記作「慶元三年十一月」。 《吳郡金石目》:「重建顧家橋記,慶元三年十一月正書,在橋側。橋在長洲縣境。記後列捐錢人街名。」盧、王二《志》均著錄。今訛「過駕橋」。《姑蘇志》:「鄒國公祠,初在城東顧家橋,五十三世孫孟潼以祖信安王府請於有司,改立為祠。裔孫文龍守之。(文龍之後不存,祠屬周氏,蓋孟之婿也。」)
布德坊 盧《志》:「葉少蘊舊宅在鳳池鄉,前有魚城橋。政和中,寓布德坊。」 《吳郡志》:「布德坊,顧家橋。」 盧《志》:「顧家橋東。」
資壽寺巷 王《志》著錄。康熙《志》:「濂溪坊巷,舊名資壽寺巷。」 宣統《吳縣志稿》:「資壽寺,一云尼寺,在城東隅,宋紹興間建。有正法堂。又有磚浮圖,靖康中邑人翁氏建。」據乾隆《吳縣志》引《姑蘇志》。 馮《志》:魏荔彤,字念庭,直隸柏鄉人,官江蘇常鎮道。去官,賃屋濂溪坊,杜門垂簾,點勘書籍。雍正四年還其里。 案《姑蘇志》:濂溪祠,在萬壽寺西濂溪坊內。正統元年,幾世孫淵等建。
仁王寺 《吳地記》:「仁王寺,在縣東南一里。唐天福四年,奏置為安吳院。祥符二年,改今額。」
《吳郡志》:「仁王尼院,在長洲縣東南,舊名安吳院。」 盧《志》:「仁王尼院,在今縣治東北,唐天佑四年置。」
苑橋 《吳郡圖經續記》:「苑橋、定跨橋,故傳皆闔閭苑囿遊憩之地。」今案:定跨橋,俗訛「蘋花橋」。 《吳郡志》:「苑橋,在報恩光孝寺之西。故傳闔閭有苑囿在其旁定跨橋下。長洲縣前,舊為闔閭故跡。縣前東南,故傳皆合閭囿遊憩之地。」
豸冠坊 《吳郡志》:「仁王寺前,直龍合范師道所居,以其出入台諫有聲故名。」 盧《志》:「范公之前已有豸冠市,蓋仿古也。」 《祥符圖經》、《吳地記》古坊著錄。 《吳郡志》:「范師道,字實之,天聖九年進士。累知廣德縣,縣淫祀,歲殺牛以祀神,一切禁絕之。擢侍御史,數以論事忤宰相劉沆,出知常州。復召為起居舍人同知諫院。會百官上尊號,乃言災異數出,而崇尚虛文,非所以答天戒。又言宮人多遷除,恐女寵因緣以害政事。上皆嘉納之。又言陳升之不當進用。出知福州。復人為三司鹽鐵副使。終直龍圖閣,知明州。有奏議二十卷,文集五十卷。子世京、世亮皆登科。」
丁晉公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今丁家巷。 《姑蘇志》:「俗名丁家巷,甫橋北。」 《吳郡志》:「丁謂,字謂之,長洲人。少與孫何善,袖文謁王禹僻,大驚重之,以為自唐韓愈、柳宗元後二百年始有此作。世謂之『孫丁』。淳化三年進士甲科。累遷夔州路轉運使。蠻酋為寇,謂諭以禍福,蠻感泣作誓刻石立境上,五年不得代。詔舉自代者,乃人為三司鹽鐵副使。大中祥符五年,參知政事。九年,請外,為平江軍節度使,知升州。天禧初,復參政,改樞密使,代寇準拜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司空晉國公。仁宗即位,進司徒侍中,為山陵使。授太子少保,分司西京。又眨崖州司戶參軍,在崖五年。累徙光州,授秘書監致仕、卒,年七十二。謂機敏有智謀,文字累數千百言。經覽輒誦,善談笑、為詩,至圖書、博弈、音律,無不洞曉。嘗建鄉郡節鉞,以至宰相。國朝吳人至相位者始於謂。又嘗為鄉里謂於朝,特免丁錢。鄉人至今德之,祠於萬壽寺。」 《吳門表隱》:「甫橋丁家巷,宋丁謂舊宅。南濠了家巷,有丁家園,為謂之別業。今道旁有青石坐椅、上馬石。」案:南濠丁家巷,在皇華亭西。見附錄。
慶源坊巷(末見著錄。) 今大郎橋巷。
大郎橋 大郎橋巷 坊巷、橋梁凡以人物名者,稱謂上必綴以姓,例如「周五郎巷」、「錢官人巷」是也。神名則不綴姓,例如「二郎巷」是也。二郎巷即二郎廟巷。此疑為大郎廟橋與大郎廟巷。《教坊記》曲名有《大郎神》,唐代釋者即以豔情故事解之,謂大郎係女子之夫,而「神」字全無著落矣。 《姑蘇志》:「丁晉公宅,在大郎橋,堂宇甚古,有層合數間臨其後,號晉公坊。」
慶源坊 《吳郡志》:「大郎橋東」。 盧《志》:「丞相丁謂所居,舊名晉公坊。今有丁家巷,嘉泰初易今名。」 《吳門表隱》:「兩面戲台,在大郎橋堍。或云明蒯侍郎祥所造。」
資壽寺 《吳地記》:「資壽尼禪院,在縣東南三百步,唐天福三年置。」 《吳郡志》:「資壽尼院,在長洲縣東南。」 盧《志》:「資壽尼院,在今縣治東北,唐天復三年置。」 《姑蘇志》:「資壽尼院,在長洲縣治東北,宋紹興間建,紹定初重修。有正法堂,張即之書。又有碑浮圖,靖康初邑人翁氏建。又有盧舍那合,僧居簡記。」 盧《志》:「萬華堂,在資壽寺後。舊藍師稷提刑所居,植牡丹至三千株,多得洛中名品,如玉碗白、景雲紅、瑞雲紅、勝雲紅、間金之類,無不有之。後以遊宦不能愛護,惟勝雲紅存焉。師稷字叔誠,開封府人。」 案:無著,平江資壽寺尼,號妙總禪師,《徑山語要》云丞相蘇頌孫女。《泉南雜志》云蘇頌女遂昌,《雜錄》云張循王女孫。
寺東橋 今師婆橋。 《吳郡志》著錄萬壽寺東、資壽寺西二橋。盧《志》承之。於此均不合,疑有誤字。
藍家巷 盧《志》著錄。 今鈕家巷。。弆熙《志》作「鑾駕巷」。顧家橋之訛「過駕橋」,是其例。 《吳門表隱》:「吳武真宅,在鈕家巷。」 韓洽《重修張武安君廟碑》:「夷考鳳池,始於周宣王時,有鳳集於泰伯十六代孫吳武真家,故名。」案:今鈕家巷附近屬鳳池鄉。 宣統《吳縣志稿》:「鳳池園,在鑾駕巷。(俗呼鈕家巷。)顧都憲湃自中州歸,得顧氏舊圃重修治之,益擅名勝。湃自有記。今其東歸陳大業,名仍其舊,其中歸王資敬,其西歸大學士潘世恩。」 又:「潘文恭公世恩第,在鈕家巷,即鳳池園之西偏,有鳳池亭、糾翠居、梅花樓諸勝。公子曾沂繪《臨頓新居圖》。孫郎中儀鳳即居宅對岸,築養心園,歸安吳雲有記。」
丁晉公廟 在藍家巷,後廢為土穀神祠。清初,分長洲縣設元和縣,為元和縣城隍廟。迭見乾隆以來府、縣志。 《紅蘭佚乘》:「鳳池園,在蕭家巷。園極大,池亦廣。今分售其地,為三姓所有,即元邑神廟亦其餘地。」
錢都衙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作「吳赤烏年建」。不知何據。《吳門表隱》:鄉厲壇,今俱廢。惟鳳池鄉厲壇,在錢都衙橋北首尚存。
九曲牆巷 一名周將軍巷,亦名蕭家巷。 盧《志》著錄作「蕭家巷」。《姑蘇志》誤分為二。 盧《志》:「閑貴堂,在醋坊橋東,本蕭氏雙節堂也。既為周虎所得,遂易今名。後有台,環以古桂數千本,名曰『淩霜』。宅又有陂陀,立亭其上,曰『已高』。其地稱九曲牆巷。」 宣統《吳縣志稿》:『咫進齋,在蕭家巷,歸安姚方伯覲元罷官後寓此。子慰祖。父子皆好藏書,有晉石庵。覲元在蜀得晉枳陽府君神道石闕題刻,攜以東歸,顏其藏書之室也。」見繆荃蓀荃孫《雲自在寵筆記》。 《紅蘭佚乘》:『蕭王墓,在蕭家巷,蓋齊梁時貴人葬地,因居民造屋掘得古碑而知之。近年又聞掘得碑,云唐相盧公之墓,未知何人。」
雪糕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紅蘭佚乘》:「昔張孝子搏雪為糕以奉親,所居在蕭家巷,祠亦在焉。其事詳見《廣新聞》。(蕭家巷陳氏園池中,即張孝子葬處。」)。咍志:粉糕,屑糯粳各半為之,有多種,總名曰粉糕。《姑蘇志》:「《楚辭》有櫃敉,注曰:吳語之膏環,亦曰寒具。」《言鯖》: 「今之粉餻,古已有之。《周禮•籩人》:『修篷之實,糗餌,粉餐。』注曰:糗餐者,宜米屑蒸之,似棗栗之味,今餌髓也。《方言》:餌謂之糕,亦謂之餈。」 案:吳中舊志又有雪糕、花糕、生糖糕、糖松糕、焦熟糕、甑兒糕、蜂糕、重陽糕、百果糕、夾餡糕、緣苴糕、雲片糕、脂油糕、火炙糕、馬蹄糕、海棠糕、上頭糕、定勝糕、烏米糕、神仙糕、喜糕(即蜜糕。)及壽糕、年糕諸品。
資壽寺後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著錄「資壽寺橋二」。。弆熙《志》作「資福橋」。
大樹巷 盧《志》著錄。。弆熙《志》以下作「大儒巷」,云「以明王敬臣得名」。舊志:昭慶寺,在城東北隅大儒巷。天曆元年,宣政院阿咱剌建,奏賜額,虞集記。至正九年,建旃檀合。巷中有仁孝里,大約亦以敬臣得名。 宣統《吳縣志稿》:「遵義知縣王節湣公佐聖宅,在大儒巷。」 又:「韓崇宅,在仁孝里,中有寶鐵齋。」
兵馬使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錢都衙橋北。」 舊志有兵馬都監廳舍,在州衙東偏。本圖稱「使馬院」,並已移西偏。又兵馬監押廳舍,在州衙西偏,有二所,均見《樣符圖經》。本圖稱「南北省馬院」。此兵馬使橋又不在州衙左近,且無公署,殷因夏禮,損益不可知矣。
積慶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雪糕橋北。」
顯子巷 盧《志》分南、北。《姑蘇志》同,惟別出顯子巷。 盧《志》:「仁美坊,南獻子巷口,表右史上官渙酉所居。」「靜庵,上官渙酉元之所居,王遂為記。中有采菊堂,董槐為記。」。咍志:洽隱園,亦名惠蔭園,在南顯子巷,少微真人韓馨隱居於此。康熙間毀,園中諸勝惟小林屋存焉,韓是升有記。後為安徽會館皖山別墅,益葺而新之。
蘇軍巷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案:在南顯子巷東,今其半名南石子街。 宣統《吳縣志稿》:「寶樹園,在臨頓里石子街北,高士顧其蘊所居。本為明歸湛初米丈堂,胡汝淳得之,改為洽隱山房。清初圮敗,及歸其蘊,重事締構,以多植山茶佳種得名,李雯為之記。其蘊本復社中人,明亡後絕意仕進,日與尤侗、沈荃、宋實穎輩飲譙賦詩,以寄其志。其孫秉忠築安時堂於宅中,並有結蘅草廬、澄碧亭、芥圃諸勝,韓騏為之記。庚申亂後,安時堂歸機織局,園亦荒廢,俗稱顧家花園,今猶存殘沼一區。」
迎春巷 盧《志》著錄。 今縣橋巷。案:迎春巷一名初春巷。明萬曆中,有初亭者嘗任吳縣主簿,見《職官表》,特不知同居此里之春氏為何許人耳。 宣統《吳縣志稿》:「高士徐波宅,在懸橋巷,明季棄家入鄣山讀書,以其宅與外孫許眉叟,有圓嬌仙館,精雅宏敞。子陶村太史集家居不仕,以著書自娛。曾孫也秋進士大鋐,杜門授徒,又營來鶴亭、碧梧龠諸勝。後歸諸生祝壽眉,葺為祝園別業。」原案:許眉叟,清初時變易姓名為沈洽,入吳邑庠,後復姓許氏,見葉廷琯《鷗陂漁話》。 又:「鄭敷教宅,在縣橋巷。」 又:「舉人朱綬世居縣橋巷,後移居幽蘭巷,(古名句闌巷。)蔣子延繪圖以贈。越二年,又移居孔副使巷,即明少司空孔鏽墨池園之一隅。子延又為之繪第二圖。綬皆自記之。」墨池園,詳「孔副使巷」條下。 今案:子延,名寶齡,字霞竹。《志稿》一稱子延,一稱霞竹,疑若二人,殆未知琴東野屋主人名字解詁。 又:「百宋一廛,在縣橋巷,黃主事丕烈所居。丕烈於嘉慶七年遷居於此,構專室儲所有宋槧奉書,名之曰『百宋一廛』,乞顧廣圻賦之,而自為之注。又於其中重理舊籍,成《百宋一廛書錄》一卷。今為潘氏松鱗義莊,蟻術齋其故址也。」
天宮坊 《吳郡志》:「迎春巷。」 盧《志》:「天宮寺西南。」 《祥符圖經》、《吳地記》著錄。 《續吳都文粹》:「西夏鄔密公聽雪齋,在天宮里,陳基記。」 宣統《吳縣志稿•第宅園林門》案云:「《吳郡志》『天宮坊,迎春巷』。《平江圖》繪天宮坊即跨今圓轎巷西口,則天宮里即圓嶠巷也。鄔密公不知何許人,可補《流寓傳》之闕。」 《聽雪齋記》:「西夏鄔密公寓第,在吳門天宮里。其東偏有屋六楹,樸而不陋。公即南榮為小齋,西為壁,北為戶,疏其東南,以楮承之,中無長物,左右琴書晏如也。歲方冬,公端居肅容,虛心無為,與造物者遊。俄聞中庭桂樹間索索然有聲,起而視之,則積雪在地皓然矣。公因援琴鼓之。客有候公於門者,公揖使坐,且謂之曰:『客亦知好此乎?』客曰:『僕東海之鄙人也,何足以知之?雖然,公所鼓《白雪》之曲也。僕不敏,請為公和之。』客逡巡就席,因歌曰:『白雪兮交下,美人兮獨處。歲晏兮何所娛,撫《陽春》兮容與。陽春兮遲遲,白雪兮飛飛。彼美人兮勞我思,巾余車兮往從之。端余居兮正余襟,若有聞兮青桂林。桂樹兮後凋,撫《白雪》兮逍遙。』歌已,筆於壁以記之。時至正十四年十二月也。」見《夷白齋稿》。 《輟耕錄》:「平江路達魯花赤西夏六十,卒於至正十六年。」
陸家巷 盧《志》著錄。 今名錄葭巷。 案:《姑蘇志》:「大聖庵,在城西南隅陸家巷。」疑非此。
天宮寺 《吳地記》:「天宮院,在縣東北五十步。唐景福元年置為武平院。祥符中改今額。」 《吳郡志》:「天宮禪院,在長洲縣東北,舊武平院。」 《姑蘇志》:「天宮寺,在城東北隅。唐景福元年,僧淡然建。」 乾隆《吳縣志》:「唐光祿大夫許台宅,在臨頓路東。景福五年,舍為天宮寺。」 《吳門表隱》:「天宮寺,在錄葭巷,唐光祿大夫許台舍宅建,初名武平院。門前直街名初春巷,南口有天宮坊。寺前橋底有古井。山門有脫沙聖帝、裸裎周將軍、騎牛金剛。寺內有紫砂夾石,甚高。竹葉寶塔、拜墊石、卸甲韋陀,皆宋時物。大殿鐵藥師佛,明正統間僧弘演墾土所得。傍列十二藥乂大將,頗偉異,萬曆十四年僧通泉所壕。」 《紅蘭佚乘》:「淡泉,在天宮寺善財房。蔣竹浦封翁云:汲以烹茶,清寒鉗澈,可比天平山白雲泉。」
天宮寺前橋 《姑蘇志》著錄「天宮寺橋二」。《吳地記》著錄一。 范、盧二《志》均著錄。天宮寺西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今俗名小日暉橋。
通利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宋淳佑碧雲庵僧守常募建星橋朱馬茭橋石刻,在通利橋拱中。考見「朱馬茭橋」下。南新橋巷 盧《志》著錄,作「曹胡徐橋巷」。
眾善橋 《吳郡志》訛作「眾喜橋」。 盧《志》:「即徐胡橋。」 潘志萬《金石補編》:「天慶觀石柱題字,『平江府長洲縣道義鄉眾善橋南街東居住,奉道弟子朱振並妻張氏四七娘家眷等』。」 案:此為眾善橋南北向之確證。若以盧《志》所云徐胡橋,即以眾善橋為曹胡徐橋,則不倫矣。
胡廂使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通利橋北。」「胡廂使」考證見前。
白塔子巷 今東白塔子巷。 盧、王二《志》均著錄 《紅蘭佚乘》:「白塔在臨頓里白塔子巷,有白塔雕刻佛像,今在人家壁中。」 《吳門表隱》:「小獅林,在白塔子巷褚氏宅內,為宋鄭虎臣舊宅,多美石。曾鑿池得古硯,因名天硯堂。諸生元圭孝友能文,以六王著名。」 宣統《吳縣志稿》引《補乘》、《表隱》云:「獅子林,在城東北隅潘儒巷。元至正間,僧天如維則延朱德潤、趙善良、倪元鎮、徐幼文共商疊成,而元鎮為之圖,取佛書『獅子座』名之。近人誤以為倪雲林築,非也。中有獅子峰、含暉峰、吐月峰、立雪堂、臥雲室、問梅合、指柏軒、玉鑒池、冰壺井、修竹谷、小飛虹、大石居諸勝。湖石玲瓏,洞壑宛轉。上有合抱大松五株,又名五松園。元末潘元紹居之。康、乾南巡皆屢幸。後為衡州知府休寧黃興祖居第,子殿、撰、軒亦居此。」 《履園叢話》:止園,在東白塔子巷。中有懷雲亭,乾隆間沈太史世炎所築。後歸周勖齋太守,復拓而廣之,改名樸園。有一峰名『歸雲』,甚峭。其東為蔣氏種梅亭,今歸潘氏,為古香亭。
打急路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弆熙《志》:「胡廂使橋北」。 今俗名保吉利橋。 「迮家園,在保吉利橋南。古名笮里,吳大夫笮融所居。」見《吳門表隱》。。咍志:大乘庵,在東白塔子巷,宋咸淳五年僧了然建。
靈鷥寺東橋巷(未見著錄。) 今獅林寺巷。 《吳郡金石目》:「第一泉井題記,存『第一泉』及『大宋國肯宋開慶』數字,餘不可辨。在郡城獅林寺,正書。」
慶曆橋 范、盧、王三《志》均著錄。 《姑蘇志》:「修真道院,在慶曆橋南。」。弆熙《志》:「打急路橋北。」
章家橋巷 明潘時用巷,今潘儒巷。舊志未見著錄。 《吳門表隱》:「潘儒巷,舊名章家橋巷,因宋章弶宅故名。」 又云:章鯨故宅,在潘儒巷。元潘元紹居之。宅甚廣,前後左右皆有別業,獅子林在焉。明初富民潘時用尚居之。入清朝歸黃氏。 《中吳紀聞》:「章氏本建安郇公之裔,徙於平江者有二族,子厚丞相家州南,質夫樞密家州北。兩地屹然,輪奐相望,為一州之甲,吳人號南、北章以別之。」 道光《府志》:黃軒,字日駕,休寧人,授川東道,兄騰達,字雲衢,官至禮科給事中,善書,工詩文。黃氏兄弟自其父卜居吳門獅子林,更其名日涉園。
周通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大弘寺前。」
卷五•城外
[编辑]城池
府城 《越絕書》:「吳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陸門八,其二有樓。水門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東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闔廬所造也。吳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與伍子胥城,周九里二百七十步。小城東西從武裏面從小城北。邑中徑從閶門到婁門,九里七十二步,陸道廣二十三步;平門到蛇門,十里七十五步,陸道廣三十三步;水道廣二十八步。吳故陸道,出胥門,奏出土山,渡灌邑,奏高頸,過猶山,奏太湖,隨北顧以西,度陽下溪,過歷山陽、龍尾西大決,通安湖。吳故水道,出平門上郭池,入瀆,出巢湖上歷地,過梅亭入楊湖,出漁浦入大江,奏廣陵。吳故從由拳辟塞度會夷,奏山陰。辟塞者,吳備候塞也。」案:舊本《越絕書》「故」均作「古故」,茲從校勘家涉形近而誤復例,各刪一「古」字。 《文選•吳都賦》李善注引《越絕書》:「吳郭周匝六十八里六十步。大城周匝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水門八;陸門八,其二有樓。名門者,車船並入。昌門,今見在銅柱石填地。」 《吳地記》:「闔閭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築。大城周圍四十二里三十步,小城八里二百六十步。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象地之八卦。《吳都賦》云:『通門二八,水道陸衢』是也。」《吳郡圖經續記》:「闔閭城,即今郡城也。舊說子胥伐楚還師,取丹陽及黃瀆土以築,蓋利其堅也。郡城之狀如亞字,唐乾符三年刺史張傳嘗修完此城。梁龍德中,錢氏又加以陶甓。」 《吳郡志》:闔閭城,吳王闔閭自梅里徙都,即今郡城。闔閭委計於伍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築大城,周圍四十七里。陸門八,以象天之八風;水門八,以法地之八卦。築小城,周十里。門之名,皆伍子胥所制,東面婁、匠二門,西面閶、胥二門,南面盤、蛇二門,北面齊、平二門。唐時八門悉啟,劉夢得詩云「二八城門開道路」,許渾詩云「共醉八門回畫舸」。今惟啟五門。八門,《吳地記》所紀而不載葑門;《續經》載葑門,而謂「平門一名巫門,與赤門二門皆不在八門之數」。蓋考之於今者如此。方故吳時,東門不開,欲以絕越也。梁吳均《吳城賦》曰:「古樹荒煙,幾百千年,云是吳王所遷。東有鑄劍殘水,西有舞鶴故廛。縈具區之廣澤,宕姑蘇之遠山。仆本蓄怒,千悲億恨。況復荊棘蕭森,叢羅網蔓。亭梧百尺,皆歷地而生枝;階筠萬丈,或至杪而無葉。不見春花夏熏,惟聞秋蟬冬蝶。水魅晨定,山鬼夜驚。不知四海九州,乃復有此吳城。」 盧《志》:「羅城,按《吳地記》:『周圍四十二里三十步。』《吳越春秋》云:『闔閭元年作。』舊《圖經》云:『乾符三年,因王郢之亂,刺史張搏重築。梁龍朔二年(四月)磚甃,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里外有濠。』《寰宇記》云:『今闔閭城周圍三十里,水陸十有二門。』政和中修治,於諸故門雖已廢塞,皆刻名於石以識之。宣和五年,又詔重甕。淳熙中,知府謝師稷以郡中羨餘錢四十萬緡繕完,遂為壯觀。開禧中,半已陵圮,而池隍亦多為菱蕩稻田所侵。時史彌遠提舉常平,有意興繕,及為相奏請其事,賜錢三萬,米二萬。知府趙汝述、沈皞相繼經度,以嘉定十六年正月蕆事,明年二月畢工,為一路城池之最。寶佑二年,趙汝曆仿淮郡女牆之制再增葺之。開慶元年,有旨增築。元初,既定江南,凡在城池,悉許夷堙,故民雜居遺堞之上,雖設五門,蕩無關防。至正壬辰,他郡盜起,始詔天下繕完城郭。時監郡六十、太守高履實董其事,(謇奉:六十,蒙古人名,見前『天宮坊』條西夏鄔宗公聽雪齋事跡考證。)乃於所隸州、縣定役徒,分丈尺,聚磚石。築壘工畢,周遭開濠,深廣有加。因掘土姑蘇驛下,得石鐫『胥門』二字,於此又辟為胥門,凡為門有六。至張士誠入據,增置月城等項。及歸我朝,再加修築,高廣堅致,度越疇昔。至今一切修築,不勞民力。官量見數:自西閶門南至胥門,得六百三十九丈五尺;自胥門南至盤門,得三百八十八丈七尺;自盤門東至葑門,得一千一百二十八丈;自葑門北至婁門,得八百六十四丈二尺;自婁門北西至齊門,得五百八十丈,自齊門西至閶門,得八百九十二丈二尺五寸。總計四千四百八十二丈六尺五寸,而為一萬二千二百九十三步九分,計三十四里五十三步九分。濠塹深闊不等。」 《姑蘇志》:今城為亞字形,「南北一十二里,東西九里。城內大河三橫四直。各門上為畫樓,周循雉堞,每十步為鋪舍。內外夾以長濠,廣至數丈。門皆有釣橋,以通出入。方故吳時,東門不開,欲以絕越也。唐時八門悉啟。宋初,惟閶、胥、盤、葑、婁、齊六門。(《寰宇記》云:『水陸十有二門。』後胥門又廢,迨元而復。(各有水陸門,惟胥無水門。)今因之。門置官軍,晝夜守衛啟閉,而鑠鑰蘇州衛掌焉。」
閶門 《吳地記》:「閶門,亦號破楚門。吳伐楚,大軍從此門出。陸機詩曰:『閶門勢嵯峨,飛閣跨通波。』又,孔子登山,望東吳閶門歎曰:『吳門有白氣如練。』今置曳練坊及望館坊,因此。」(望館,《姑蘇志》望舒。)《吳郡圖經績記》:「閶門,故名閶闔門,吳王闔廬時有之,或云魯匠般所製也。有高樓閣道。吳兵後由此出伐楚,改曰破楚門。吳屬楚,復曰閶門。」 《吳郡志》:「閶門,《文選》注:『吳王闔閭立閶門,象天閶闔門。』《吳越春秋》曰:『城立昌門者,象天通閶闔風也。』《南史》及傳記中,或書作『昌門』,蓋字之訛。《吳越春秋》又曰:昌門亦名破楚門,吳伐楚自此門出也。』孫堅母夢腸繞昌門。俗傳昌門魯班所造,又傳楚封春申君於吳,號雲破楚,改曰昌門,亦非是。小說或謂名望齊門,乃與齊門相犯,非是。陸機《吳趨行》云:『吳趨自有始,請從閶門起。』《文選》注引《吳地記》:『昌門者,闔閭所作,名曰閶闔門。高樓閣道。』案:陸機所賦此門,在晉之時,樓閣之盛如此。本朝承平時,門上亦有樓三間,甚宏敞。蘇舜欽嘗題詩於上。今廢。」 盧《志》:「閶門,西門也。在胥門北。案《吳越春秋》:閶門以象天門,通閶闔風也。闔閭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閶門,以通天氣,因名破楚門。《越絕書》作『昌門』。陸士衡詩云:『閶門何峨峨,飛合跨通波。』唐人亦屢見於題詠。宋承平時,有樓三間,甚宏敞。蘇舜欽嘗題詩其上。《續記》云,此門舊有李陽冰篆額。建炎中門廢。寶佑二年,趙汝曆始復見之。俗說昌門魯班造;又云楚封春申君於吳,諱破楚之名,改曰閶門;或謂望齊門:皆不足據。又說孔子與顏淵登東山望吳閶門,亦謬論也。」 《姑蘇志》:「《越絕書》別有楚門,以為春申君所造,楚人從之,故云恐即破楚門耳。」 盧《志》:「浩然堂,在閶門之南。慶曆間,虞部郎中曹炎將漕兩浙時所葺。蘇子美撰記。」 馮《志》:總抽分竹木場,在閶門。洪武四年設。
胥門 《吳地記》:「本伍子胥宅因名,石碑見存。出太湖等道,水陸二路,今陸廢。門南三里有儲城,越(疑作吳。)王貯糧處。十五里有魚城,吳王養魚處。門西南五里有越來溪。」 《吳郡志》:「胥門伍子胥宅在其旁。《吳地記》云:『石碑見在』。今亡。此門出太湖道也。今水陸二門皆塞,而新姑蘇台、館乃據其上。」 盧《志》:「胥門,西門也,在閶門南。《越絕書》云『姑胥門』。又云:『胥門外有九曲路,闔閭造,遊姑胥之台,以望太湖。』據此,則取姑胥山為名。今有胥門塘,通太湖。《吳地記》:『胥門水陸二路,今陸路廢。』其後水陸二途皆塞。紹興中王喚作驛館據其上,亦號姑蘇台。《祥符圖經》: 『伍胥家於此,後以諫死,抉目懸於門,因名。』《續記》云:『夫差伐齊,胥門巢將上軍。蓋以所居為號。』案:城門皆闔閭、子胥所作,二說後出,豈足為據。又《吳越春秋》云『吳懸伍胥頭,以懼越車』,怪妄尤不可信。楚門,案《越絕書》:『春申君所造,楚人從之,故云。』又《吳越春秋》:『閶門,亦名破楚門。』」 《姑蘇志》:「案子胥云『懸目東門』,而此門在西。又,門名即子胥所命,亦不應以己居稱。要之前說(謇案:闔閭遊姑胥山說。)近是。」 案:張籍故居在胥門。籍詩云:「共踏長安街裏塵,吳州獨作未歸身。胥門舊宅今誰住,君過西塘與問人。」《姑蘇志》:「此詩籍贈陸暢者,觀此則籍為吳人可知矣。」
盤門 《吳地記》:「盤門,古作蟠門,嘗刻木作蟠龍鎮此壓越。又云水陸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盤門。又云吳大帝蟠龍,故名。門內有武烈大帝廟,在祀典。東南二里,有後漢破虜將軍孫堅墳,又有討逆將軍孫策墳。」 《吳郡志》補注:「門有樓。寶慶三年秋大風雨,樓門俱壞。紹定二年冬,郡守李壽朋新作之,規制視舊有加。」盧《志》:盤門,西南門也。陸廣微云:「以水陸紆回屈曲,改字為盤。」又云:「嘗有龍潛伏於此,以鼓仗擊逐之。」即今五樓門是也。《續志》云:「舊有樓,吳說題額,視寶佑新作諸門最為宏壯。」陸廣微又云:「吳嘗刻木作盤龍以厭越。」故《祥符圖經》云「或名蛇門」者,皆非是。 吳夢窗《丙稿》有《滿江紅•甲辰歲盤門外寓居過重午》一闋。 盧《志》:盤隱在盤門里運河之陰,郡人黃由之別墅。
葑門 《吳地記》:匠門南三里又有葑門、赤門。赤門東南角又有紡嶼門,(《吳郡志》引作作鮮魴。)吳曾魴鱮見,因號,並非八門之數也。 《吳郡圖經續記》:「封門者,取封禺之山以為名。封山故屬吳郡,今在吳興。方言謂『封』曰『葑』。葑者茭土摻結,可以種殖者也。其事或然。」 《吳郡志》:「今但曰葑門。葑門,陸路嘗塞,范文正公開之。今俗或訛呼富門。」 盧《志》:「封門,東南門也,又云葑門。案:梁簡文帝《石像銘》云『望葑門而一息』。《圖經》云『取封、禺二山名』。韋昭曰:『山在吳郡永安縣。晉改武康,屬吳興。今東南有朝宗蕩,通吳松江。』《續記》云:『方言謂封曰葑。吳有葑田,謂茭土摻結,可以種殖者也。』舊志引《史記正義•吳世家》『吳東門』解云:『闔閭城無東門。《吳俗傳》:伍胥見夢越軍,令從東南入。越乃回向三江口岸,築壇祭子胥,開渠自羅城東開門入吳,至今猶名示浦門曰鱄孚。』又《伍子胥傳》『吳東門』解亦云:『東門,鱄門,謂孚門也。今名葑門。越軍開示浦,子胥以濤蕩羅城,開此門,有鱄孚隨濤入,故名。』顧野王云:『鱄,又名江豚,欲風則湧。』據此,孚、封音相近也。《埤倉》:『蜉、匊魚也。』《說文》:『匊魚,出樂浪番國。一名江豚。多膏少肉,有兩乳。』縛與蜉同。(示,音奇。鱄,音鋪。解,音浮。匊居六反。)陸廣微亦云葑門一名鱄孚門,今有浮墩,非八門之數。又云赤門今葑門,非也。門裏今有龍舌垛,見朱長文詩。此門陸街中或湮塞,范公希文辟以便往來。至今但曰葑門。(吳音又訛為傅。)舊此與婁、齊二門俱未有樓,賓佑二年新作。景定末,風壞婁、齊二樓,咸淳初重建。」 馮《志》:明抽分竹木場,在葑門。洪武四年設。 吳夢窗《乙稿》有《夜合花•自鶴江入京泊葑門有感》一闋。 南朝劉敬叔《異苑》記張汛與徐秋英冥配事,云「住蘇州烏門,門前有倒棗樹者是也。後得返生,訪之,果然。生子即在冥中時一索而得者也,命名曰天賜。後其地即號曰天賜莊」。則葑門在魏晉南北朝時實稱烏門,疑取烏鵲以為名。錢竹汀《十駕齋養新錄》謂:「三代無以烏字為色者,色惟用玄黑緇墨之類。烏衣、烏鵲,魏晉人語。」則葑之稱,其在唐以後耶?吳音讀「葑」如「夫」,疑即從「烏」沿誤。封禺之說,疑望文生義。
婁門 《吳地記》:「婁門,本號翏門。東南秦時有古翏縣,至漢王莽改為婁縣。東南二里,有漢吳郡太守朱梁墳,本名肇,避後漢和帝諱改為梁。今吳郡朱氏皆梁之後。塘北有顧三老墳,見存。」 《吳郡圖經續記》:「其東曰婁門者,婁縣名也,蓋因其所道也。秦謂之翏,(留。)漢謂之婁。今之昆山,其地一也。」《吳郡志》:「婁門,秦婁縣所置,又謂之翏,今謂之昆山。昆山縣東北三里許,有村落名婁縣,蓋古縣治所寓也。」 盧《志》:「婁門,東門也。《越絕書》云:『昌門到婁門九里七十二步。』案:秦婁縣所置,故名。今昆山縣東北三里許,有聚落尚名婁縣,即故邑也。顧夷《吳地記》:『松江東北入海,為婁江。』今此門東指古婁江,則名縣之義蓋以此耳。陸廣微別作『翏』,未知何據。」
齊門 《越絕書》:「齊門。闔廬伐齊,大克,取齊王女為質子,為造齊門,置於水海虛。其台在車道左,水海右,去縣七十里。齊女思其國,死葬虞西山。」 《吳地記》:「齊門北通昆陵。昔齊景公女聘吳太子終累,闔閭長子,夫差兄也。齊女喪夫,每思家國,因號齊門,後葬常熟海禺山東南嶺,與仲雍、周章等墳相近。葬畢,化白龍衝逃邙去,今號為母塚墳。門東二里,有廬江太守闕臻墳。」 《吳郡圖經續記》:「北曰齊門。齊景公女嫁吳世子者,登此以望齊也。」 《吳郡志》:「齊門。齊景公與吳戰不勝,以少女嫁吳太子終累,所謂『涕泣而女於吳』者。終累,闔閭長子,夫差兄也,早亡。齊女思家,吳王於此作九層飛合,令女登以望齊,故名。」(原注:出陸廣微《吳地記》。) 盧《志》:「齊門,東北門也。《越絕書》云『闔閭伐齊,取齊女為質子,為造齊門,置於水海虛。其台在車道左、水海右』。《吳越春秋》云:乏闔閭十年,既破齊,齊女為質於吳。吳為太子波聘之齊,女少,日夜號泣成病。闔閭乃造北門,名曰望齊門,令女往遊其上。女思不止,病益甚,曰:死必葬我虞山之顛,以望齊國』。所謂『涕泣女吳』即此事。舊志引陸廣微《記》作『太子終累』及『九層飛合』事,非是。」 乾隆《長洲縣志》:趙執信,字伸符,號秋穀,寓居齊門。以詩名,兼以書著。 王君林論予歸安程氏拓吳中石墨,其一文曰:「平江路蠡口奉佛陸營舍此柱,所冀壽山高聳、福海彌深者。」案:蠡口在齊門外。
(附)蛇門 《吳地記》:「蛇門,南面,有陸無水,春申君造,以禦越軍。在巳地,以屬蛇,故號蛇門。前漢梅福,字子真,為南昌尉,避王莽亂政,得稱仙,棄妻子,易姓名。有人見福隱市卒,即此門也。」《吳郡圖經續記》:「曰蛇門者,為其於十二位在巳也。又云以越在巳地,為木蛇北向,示越屬吳也。」 《吳郡志》:「《吳地記》謂『有陸無水』,即與陸門八之說相迕。然今巳位正是漕河通過,安得無水?但門已廢,不可考爾。」 盧《志》:「蛇門,東南門也。案《吳越春秋》:『闔閭立蛇門以象地戶,欲並越,故立蛇門以制之。吳在辰,其位龍也,故小城南門上反羽為兩鯢鱙,以象龍角。越在巳,其位蛇也,故南大門上有木蛇,北向首內,示越屬於吳也。勾踐歸國,夫差送於蛇門之外,群臣祖道。」《洛陽舊經》云:『初,吳於陵門格南上有蛇象而作龍形,越勾踐作雷門以勝之。』《樂書》又謂『越擊鼓雷門,而蛇門聞』者,妄也。」「紹興間,胡舜申謂『東南長生之水由此門入,不可阻塞』。乾道初秘合沈度,淳熙二年修撰韓彥古,皆欲辟之,不果。寶佑中,寓公列言於郡,趙與[B170]力請諸朝,適有建康之命。咸淳中,朝請大夫周符復以上言。時黃萬石委官按視,亦會改除,與乾淳間事政同,識者為之惋惜也。(鯢,大兮切,大魚似鯰,四足。見《玉篇》。《吳地記》:『春申君造,以禦越軍。』此不足據。《祥符圖經》翠石盤門即蛇門。」) 盧拿嘗:「姑蘇城隍神,乃春申君也。」案:《史記》春申君初相楚,後請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因城故吳墟,以為都邑。《吳地記》扒云「春申君嘗造蛇門,以禦越軍」。其廟食於此,也固宜。
匠門 《吳地記》:「匠門,又名干將門,東南水陸二路,今陸路廢,出海道,通大萊,沿松江,下滬瀆。闔閭使干將於此鑄劍,采五山之精,合五金之英,使童女三百人祭爐神、鼓橐,金銀不銷,鐵汁不下。其妻莫邪曰:『鐵汁不下?』曰:『有計?』干將曰:『先師歐冶鑄劍之穎不銷,親鑠耳以,然後成物。吾何難哉?可女人聘爐神,當得之。』莫邪聞語,投入爐中,鐵汁出,遂成二劍。雄號干將,作龜文;雌號莫邪,作鰻文。餘鑄得三千,並號作龜文劍。干將進雄劍於吳王,而藏雌劍,時時悲嗚,憶其雄也。」 《吳郡圖經續記》曰:「將門者,吳王使干將於此鑄寶劍。今謂之『匠』,聲之變也。」 《吳郡志》:「匠門,又曰干將門。《續經》止曰『將門,吳王使干將鑄劍於此,故曰將門。今謂之匠,音之訛』。此門本出海道,通大海,沿松江,下滬瀆。今廢。」 盧《志》:「匠門,東門也。《越絕書》、《吳地記》:又名干將門,水陸二路,今陸路廢,出海道通大萊城,沿松江,下滬瀆。闔閭使干將於此置冶鑄劍。門南有封門、赤門,門東南又有鱄孚門,皆非八門之數。今外濠葑、婁之間,猶有匠門塘,其旁有歐冶廟、干將墓。或云將門,聲之訛也。」 《姑蘇志》:「或但云將門,意聲之訛,或省稱也。」 《紅蘭佚乘》:「婁、葑之間有匠門塘。匠門一名干將門,其東有歐冶廟、干將墓,此門之所以名匠也,載張楚門筆記。嘉怯凇醜秋,干將坊浚井得巨人骨,或云干將埋骨處。若其墓在匠門,安知井中之非莫邪骨耶?案:張氏考匠門極是。莫邪自投於火,骨何以存?則張氏一言以為不智矣。
赤門 《吳地記》:「匠門南三里有葑門、赤門。有赤欄將軍墳,在蛇門東。陸無水道,故名赤門。赤門東南角又有魴鱮,吳曾魴鱮見,因號,並非八門之數也。」 《吳郡圖經續記》:「南有赤門,北有平門,蓋不預八數。」 《吳郡志》:赤門、平門,《續經》謂不在八門之數。今猶有赤門灣,近葑門。《吳地記》又云「又有葑門、赤門、栗門、魴孚門」。葑、赤已見上,魴孚之類,皆無所據。 盧《志》:「赤門,正南門也。《續志》云:石:『南方屬火,故在午位。」今郡治南城下有大溝,號水溝頭。外濠水從此屈曲,北入星橋、祝橋,出淨河橋而東流。近年此道堙塞,乃自祝橋而西,出燕家橋矣。即古赤門水道也。至今盤、封之間有赤門灣,乃誤指蛇為赤,蓋承府圖而然。《祥符圖經》云:『赤門外有澹台湖。』」 宣統《吳縣志稿》:東吳下鄉顏安里二十九三圖,有赤門壇。
平門 《吳地記》:「平門,北面,有水陸通毗陵。子胥平齊,大軍從此門出,故號平門。東北三里,有殷賢臣申公巫咸墳,亦號巫門。西北二里,有吳偏將軍孫武墳。西北三里,有醬醋城,漢劉濞作。東北三里,有潁川太守陸宏墳。」案:申公,疑涉楚巫臣而誣。此墳疑即巫臣塚。 《吳郡圖經續記》:「平門,故謂巫門,巫咸所葬也。」 《吳郡志》:「平門,一名巫門,巫咸所葬。巫、平字畫相近。」 盧《志》:「平門、巫門,北門也,並見《越絕書》。今有平門塘。」
附子城 《越絕書》:「吳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廣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門三,皆有樓,其二增水門二,其一有樓,一增柴路。」 昭明太子《文選》,李善注《吳都賦》引《越絕書》:「大城中有小城,周十二里,亦有水陸門,皆闔閭宮,在高平里。」 盧《志》:「子城周一十二里,高二丈五尺五寸,厚二丈三尺。今譙樓西小石橋,是子城泄水溝,石上所刻隸書,云有『唐乾符二年七月十四日建』,並勾當料匠等姓名。據《越絕書》云『吳小城門三,皆有樓,其一增水門,其一增柴路』。今呼為柴巷。」 《姑蘇志》:「子城在大城內東偏,相傳亦子胥所築。周十二里,高二丈五尺五寸,厚二丈三尺。歷漢、唐、宋皆以為郡治。張士誠僭竊時為太尉府,繼經敗毀,城夷圮略盡。今獨存南門頹垣,上置官鼓司更,覆以小舍及列十二辰牌,按時易之,郡人呼為鼓樓。城四面舊有水道,所謂錦帆涇也。今亦多淤,其東尚存故跡,稱為潦股。」 案:《姑蘇志•古跡門》云:「錦帆涇,即舊子城濠也。世傳吳王嘗作錦帆以遊,故名。在大街西,貫樂橋南北市,直抵報恩寺。」是不獨子城四面水道稱錦帆涇也。
驛館
高麗亭 《吳郡志》:「高麗亭二:一在閶門外,一在盤門外。舊高麗使人入朝,作此亭以館之。今猶存舊名。」 盧《志》:「《續記》云:其後高麗入貢,又於城中辟懷遠、安流二亭,及盤、閶之外各建大館,為賓餞之所,即范《志》所謂高麗亭是也。」。咍志:「通波新館,在閶門外,舊名高麗亭。宋元豐七年,詔京東、淮南築高麗館以待朝貢之使。嘉熙中,趙與[B170]以《圖經》舊有通波亭,改作此館,以修故事。」又:「清嘉館,在盤門外。宋嘉熙中,趙與[B170]建。館之東有吳越時八角大井,刻『開寶五年』。(案:《圖經續記》云『近歲高麗人來貢,又於城中關懷遠、安流二亭,又盤、閶之外,各建大館,為賓餞之所』。疑即此二館,城中二亭,不可考矣。」)
接官亭葑 門外。官宇
贍軍務 《宋史•兵志》:紹興四年,御前軍器所言:「萬全雜役額五百,戶部糜給有常法。比申明裁減,盡皆遁逃。若依部所定月米五斗五升,日不及二升;麥四斗八升,斗折錢二百,日餐錢百,實不足贍。」詔戶部裁定,月米一石七斗,增作一石九斗。五年,宣撫使韓世忠言:「本車調發,老幼隨行。緣效用內有不調月糧,不增給日請,軍兵米二升半、錢百、效用米二升、錢二百,乞日增給贍米一升半,庶幾戰士無家累後顧憂,齊心用命。」詔分屯日即陳請。十三年,詔:「殿司諸統領將官無別供給職田,日贍不足,差兵營運,寢壞軍政。可與月支供給:統制副統制月五百五十千,統領官百千,正將、同正將五十千,副將四十千,準備將三十千,皆按月給。既足其家,可責後效。若仍前差兵負販,從私役禁軍法,所販物計贓坐之,必罰無赦。州縣知而不舉,同罪。」 案:據此,則各州縣自當有贍軍務以專司其事矣。 盧《志•糜祿門》:宋咸平二年,興復唐制,而天下郡邑之吏皆得職田,以供祭祀。慶曆定制,數亦如之。自知府事而下至縣官、兵宮,各有差。監瞻軍酒庫,二百六石一斗三升五合。 案:此疑即本圖之監酒廳,是贍軍之費出於酒稅也。 又《宋史•職官志》:「紹興後,常平錢多取以瞻軍。」則知餘錢亦可贍軍也。
齊升院 《吳郡志》:「在盤門外高麗亭東一里。紹熙元年,提舉常平張體仁創建,撥沒官田供院,為常住貧民死而家不能津送者,則與之棺後焚瘞焉。」 乾隆《志》:「染香庵,在婁字二圖,明萬曆間僧寄浮建。庵左向有廣孝阡,係洪武三年設。崇禎七年,巡撫張國維給帖修復。」案:此處疑即盧《志》漏載本圖所繪之婁、葑間一處漏澤園。
漏澤園 盧《志》:「一在盤門外,齊升院屬常平司。一在齊門外,屬本府。又紹熙元年,提舉張體仁創於城西南隅,施邁為記。先是,崇寧三年,指揮置漏澤園,取德澤下漏泉之義。又紹興十四年十二月,奉旨命臨安府措置庵屋,募僧人主管,月給常平錢五貫,米一石。埋瘞及二百人者,申朝廷降給紫衣一道。繼準指揮,令諸路州軍一體措置施行。」 《宋史•食貨志•賑卹門》:「崇寧三年,置漏澤園。初,神宗詔開封府界僧寺旅寄棺柩。貧不能葬,令賜幾縣各度官不毛地三五頃,聽人安厝。命僧主之,葬及三千人以上,度僧一人,三年與紫衣。有紫衣與師號,更使領事三年,願復領者聽之。至是,蔡京推廣為園,置籍瘞人,並深三尺,毋令暴露,監司巡歷檢察。」 案:盧《志》漏載本圖所載婁、葑之間一處,疑在今匠門塘附近。
吳縣尉司 教場 盧《志》:「尉廳,《祥符圖經》云:『在縣南七里盤門外。』案:尉司舊在教場西北隅。紹興十四年,趙伯建移於今所。慶元三年,趙希實重修。有范希文、石曼卿所書韓文公《伯夷頌》。開禧初,羅相改創廳事,以伯夷聖之清,因作師清堂;又有軒屋,下臨大路,舊名『排青』,有羅相手植柏,後改『平遠』,黃震又改『柏台』:皆景定三年重修。教場在其西。」 《宋史•職宮志》:「建隆三年,每縣置一員,在主簿之下,奉賜並同。至和二年,開封、祥符兩縣各增置一員,掌閱習弓手,戢奸禁暴。凡縣不置簿,則尉兼之。中興,沿邊諸縣間以武臣為尉,並帶兼巡捉私茶、鹽、礬,亦或文武通差。隆興,詔不許差癃老疾病年六十以上之人。邑大事煩則置二尉。紹熙中,詔恩科人年六十不差。嘉定十三年,詔極邊縣尉,獲盜受賞班改,歲以二員為額。」
長洲縣尉司 教場 盧《志》:「尉廳,《祥符圖經》云:『在齊門外,去縣三里。』《續志》云:『在齊門外緣塘一里許。』淳熙十一年,曾復重建。廳西有台,下臨塘岸,扁曰奇軒。」
祠廟
白龍母廟 《吳郡圖經續記》:「龍母廟,在吳縣陽山。郡中嘗於是祈雨而應,民所欽奉。」 《姑蘇志》:「靈濟廟,祀白龍神,在長洲縣陽山澄照寺。初,廟在山顛,太平興國中移建於山南曹巷,熙寧九年又遷於此。建炎間,主僧覺明重修。紹興二十九年,賜今額。乾道四年,奏封龍母為顯應夫人。今載祀典,春秋祠之,祝文:『托育著靈,變化不測。興雲致雨,普濟萬物。』」 《吳郡志》:「陽山靈濟廟,在澄照寺旁,白龍母廟也。無碑碣可考。有僧祖照者,以父老相傳,述其事於壁云。東晉隆安中,山下居民繆氏家有女及笄,出行,風雨暴至,天地陡暗,避於今所謂龍塘之側。俄有一白衣老人語女曰: 『氏族為誰,居何所?』女答姓繆,指山之西,曰:『我家舍於陽山三峰之下,家有父母。』老人曰:『天色如此,吾無所歸,欲假館待旦而前,可乎?』女曰: 『當告父母。』老人強之再三,遂首肯。語竟,遽失老人所在。女歸有妊,父母惡之,逐出丐食鄰里。明年三月十八日,至今所龍塚之上,產一肉塊,居民怪之,棄水中,倏焉塊破,化而為龍,天矯母前,若有所告。其母驚絕於地。即有風雨雷電,飛沙折木,咫尺不辨人物之異。既開霽,但見白龍升騰而去,眾乃厚葬其母。自後累降巫語,始祠之於山顛,而雨陽失候,祈禱必應。太平興國間,建廟於山南曹巷。熙寧九年,遷於澄照寺之東隅。建炎間,主僧覺明復一新之。相傳龍子分職瀟湘,每歲是日必歸山間,風雨淒冷,人以為龍子誕日云。過是,山中方有春意。其去也,或有變怪之狀,見於雲間。紹興九年六月某日,奔雲璦鍵,起於是山,俄頃盲風驟雨大作,龍自郡城過,卷去女牆數百丈。居人余氏家小亭,吸入雲中。及有負販者,被吸復墜而無傷焉。又云,昔有白鬚老人至鎮江江步買船,自云從長沙來,與船人錢十千,無付五千,餘錢約至蘇州陽山看親處還。登舟即令篙工悉睡,日暮抵許市,上岸去,蓋已三百六十里矣。舟人至山下尋覓,值風雨大作,避於廟中,於像前得錢五千,方悟神龍之歸,乃以錢設僧供,辭謝而去。(胡偉《記》云:紹興三十三年正月二日也。見盧《志》。)比歲祈龍母屢應,大吏以聞,紹興二十九年四月,詔賜靈濟廟為額。乾道四年告下,封顯應夫人。」 盧《志》:「胡偉碑云:『寺前有廟,龍母在東,龍子在西,佛殿西有仙泉。唐天成二年,鱗物時見。紹興十二年,通判楊杭帥縣官致禱,鱗物遽出,大雨傾至。紹興中無錫唐大受、郡人沈鉉虔奉祀事。四年五月立碑,偉為製文。』本朝載在祀典,每歲一祀,官為致祭。乾道四年,姚憲奏封顯應夫人。其後加八字妃。」又「案羅春伯《見聞錄》:『吳中三月十九日必有風雨,俗傳白龍生日。余以淳熙十三年丙午至吳門,是日果風雨。丁未十五六間大晴,意謂不驗矣。已而果然。范至能云,五代時陽山邢氏女子未嫁,忽有老翁來通之,後產一龍飛去。其母驚死,鄉人立廟陽山。後有人見龍於湘中,云吾生於陽山,敕為龍於此。每春二月即歸,至三月十九日即去。其來去之日,必大風雨,有物橫亙數峰之間,日光照耀,鱗甲如銀盤,或如牛形而長,下至僧舍飲水;或見小蛇玉色,宛延其母塑像或寵帳間。去日,若喜則晴雲數片,一小蛇隱隱而去;否則風雨,或大風揚沙,掀簸屋宇、木石、人物、城壁。嘗有賣糖者為所挽,有糖數百瓶,空中撞擊,其糖飄揚,兒童拾而食之,數日不盡。嘗挽去城磚數十丈。又有賣糕人,忽並所立石板為所挽上,後有士人上書責之,云何為損物害人,稍無所傷。潭州瀏陽有龍潭,即陽山白龍也。因母怖死,謫居此處。旁有道悟禪院。每有司禱雨,主僧人院先投文潭中,則回旋而下。否則,乘流而出。若拒絕者,殊有靈應。他如吳人所云海鹽縣乍浦陳山有龍湫,歲三月十八日,吳之陽山及此多雲霧、晦冥、雷雨之變。俗傳白龍以是日生於陽山,而歸藏其母而遊焉。故有祠事甚嚴。』崇寧三年,詔號顯濟廟。宣和五年,封龍為淵靈侯。紹熙元年,加封廣惠龍母為慶善夫人。三年,知海鹽縣李直養新作龍殿,時廟僧夢神人告以迎龍淮上。事具廟碑。高郵率頭湖,在興化縣東十里,湖心有白龍潭。俗傳龍之去來不常,去則浮苴滿湖,來則泓澄澈底,人以此為驗。今平江陽山寺有興化白龍祠,即此龍別居也。其遇徙而南,則有迅雷甚雨,岩壑晦冥,楝宇震動,寺僧習知,遂嗚鍾鼓集梵唄,設祭於祠。常有小蛇宛延供具之間,及其來歸,湖水暴漲。邑人高望之,但見水光橫陳於葭葦之上,四旁村舍漁舟皆見目前,如百步之內,人謂龍歸湖矣。翌日,有經湖來者,言湖中已無寸草,率以為常。紹興初,承楚義軍大破金人於此湖,因名得勝。」 《吳郡金石目》:「重建陽山西白龍母廟記,李起撰文,王炎書,鄭羽題。蓋寶佑改元高彥博立石,行書,見舊拓本。所述龍母事跡與《郡志》所載略同。」
寺觀
修和觀 《吳郡圖經續記》:「太和宮,在盤門外,其地乃唐宰相畢堿之別業也。瑊之子師顏及其子宗逸,避巢寇之亂,徙而家焉。有戴省甄者幼孤,從其母嫁畢氏。宗逸無子,省甄嗣之。後省甄人道,居開元觀。開寶二年,請施祖莊為宮,錢氏賜額曰太和,乃與弟子吳玄芝主其締架焉。王元之嘗記其事,仍有詩留題。」《吳郡志》:「修和觀,在盤門外五里,舊太和宮,政和中改賜今名,紹興間道士宋至仁復建。」 戒庵老人《績吳郡志》:「修和觀,始於唐神德起運九年,丞相畢誠舍別業創建。祖師戴省真甄開山。開寶間賜額太和宮。政和中改賜今額。洪武二十四年,歸並玄妙觀。及屋宇聖像不要歸並,許令留存。」 盧《志》:「修和觀,在盤門外五里,舊太和宮,宋政和五年改賜今額。」 《姑蘇志》:修和觀,錢氏神德啟運九年,賜額太和宮。切畢堿未嘗為相,為相者畢誠也。堿與誠兄弟爾。然王元之記亦以為堿,未知孰是。
橫塘寺 《吳地記》:「楞伽寺,在縣西南二里,梁天監二年置。」 《吳郡圖經續記》:「楞伽寺,在吳縣西南橫山下。其上有塔,據橫山之巔,隋時所建,有名記存焉。白樂天及皮、陸有詩載集中。寺旁有巨井,深不可測,井有石闌,闌側有隋人記刻。楊素移郡橫山下,嘗居此地。又有寶積、治平,二寺相聯,皆近建也。」 《吳郡志》:「寶積寺,在橫山下,亦名楞伽寺。山頂有塔。隋人所書塔銘碑石全好,字畫秀整,絕類虞、褚,大抵隋人書法,兼傳晉宋間造意,甚可珍,今錄之。」 盧《志》:「治平寺,縣西南一十二里,臨石湖之北。寶積寺,去縣西南一十二里,在楞伽山下,亦名楞伽寺。」 《姑蘇志》:治平教寺,在上方山下。梁天監二年僧法鏡建,舊名楞伽寺,宋治平元年改今名。寺旁有石井,隋人刻字。蓋楊素移郡橫山時也,洪武中,歸並寺一。寶積寺,在橫山下,隋大業四年僧永光建。 案:據《姑蘇志》所稱,及《圖經續記》所言,則范《志》以寶積寺為楞伽者,有舛訛。 《輿地碑目》:「治平寺,在吳縣橫山下。山巔有塔,隋所建,石記存焉。旁有巨石闌,闌側有隋人記刻。」 《吳郡金石目》:近代金石家謂「治平寺王以成題記,文刻於塔盤」。誤,乃刻於井口之圓石板,因譌為盤耳。文曰「大隋大業七年辛未歲七月甲申朔二日乙酉造,邑主王以成」,凡二十四字,八分書,徑六寸許。 歸安吳氏兩暈軒藏張叔未廷濟跋拓本云:「塔盤,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毀於火,此刻遂亡。」 馮《志•金石門》:「楞伽寺重修大井記,廣明元年僧茂乾記。」
楓橋寺 《吳郡圖經續記》:「普明撣院,在吳縣西十里楓橋。楓橋之名遠矣,杜牧詩嘗及之,張繼有《晚泊》一絕,孫承佑嘗於此建塔。近長老僧慶來住持凡四十五年,修飾完備,面山臨水,可以遊息。舊或誤為封橋。今丞相王郇公頃居吳門,親筆張繼一絕於石,而『楓』字遂正。」 《吳郡志》:「普明禪院,即楓橋寺也,在吳縣西十里,舊楓橋妙利普明塔院也。(孫覲記。) 」盧《志》:「寒山禪寺,去城西十里,舊名普明禪院,在楓橋。人或稱為楓橋寺。」 《姑蘇志》:「寒山禪寺,在閶門西十里楓橋下,舊各妙利普明塔院。宋太平興國初,節度使孫承佑建浮圖七成,嘉佑中改普明禪院。然唐人已稱寒山寺矣。相傳寒山拾得嘗止此,故名。然不可考也。紹興四年,僧法遷重建。洪武中,僧昌崇重修。」
半塘寺 《吳地記》:「半塘法華院,在縣西北七里十步,東晉時置。」 《吳郡志》:「半塘法華院,在長洲縣西北七里彩雲橋西。寺有稚兒塔,晉道生法師有誦《法華經》童子,死葬此。義熙十一年,商人謝本夜泊此岸,聞誦經聲,旦尋求,見墳上生青蓮華,郡以聞,詔建是塔,號法華院。紹興七年重修,鳩工之始,夜聞塔中誦經聲,數夕不絕。」魏憲有《重修塔記》。 《姑蘇志》:半塘壽聖教寺,在九都彩雲里。寺有稚兒塔。宋治平間賜今額。紹興七年重修。 石《志》:其旁有龍壽庵,元僧善繼血書《華嚴經》藏其中。 《虎邱志》:敕賜半塘壽聖院碑,常柳撰並書,咸淳六年七月。
雲岩寺 《吳郡圖經續記》:「雲岩寺,在長洲西北九里虎邱山,即晉東亭獻穆公王珣及其弟瑉之宅,咸和二年舍建精廬於劍池,分為東西二寺,寺皆在山下。蓋自會昌廢毀,後人乃移寺山上,今東寺皆為民疇,西寺半為榛蕪矣。寺中有御書閣、官廳、白雲堂、五聖台,登覽勝絕。又有陳諫議省華、王翰林、葉少列、蔣密直堂真堂。寺前有生公講堂,乃高僧竺道生談法之所。舊傳生公立片石以作聽徒,折松枝而為談柄。其虎跑泉、陸羽井見存。比歲琢石為觀音像,刻經石壁。東嶺草堂亦為佳致,惜已廢壞。」 《吳郡志》:「雲岩寺,即虎邱山寺,晉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瑉之別業也。咸和二年,舍以為寺,即劍池而分東西,今合為一。寺之勝,聞天下,四方遊客過吳者,未有不訪焉。」 盧《志》:「虎邱寺,去縣西北九里。大中祥符間,名雲岩寺。蓋晉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瑉之別業也,咸和二年舍以為寺。」 《姑蘇志》:虎邱禪寺,在虎邱山。宋至道中重建。景佑中,建御書合。紹熙中,宗達建藏殿,張浚記。尋皆毀於兵。元後至元四年,僧普明重建,黃縉記。永樂初重修,楊榮記。 葉夢得《避暑錄話》:「虎邱山,晉王珣故居。珣嘗為吳國內史,故與其弟瑉皆卜居吳下。舊傳宅在城內日華里,今景德寺即是,虎邱乃其外第爾。珣與瑉分東西二宅,本在山前,後舍為寺,號東西寺。今寺乃在山顛,下瞰劍池。父老以為會昌末寺廢,其地歸於民。今為田者,猶能指其故處。大中初,乃復遷於上,則非復珣、瑉之舊矣。寺之西,亦有小院,謂之西庵,蓋但存其名。余大父故廬與景德寺為鄰,自虜入寇,景德寺皆焚,而虎邱偶獨存,其勝概猶為吳下第一也。」 《續高僧傳》:僧若,僧璩之兄子也。少而廉靜,邑里推之。住虎邱東山精舍。 又:智琰,字明璨,姓朱氏,吳郡吳人。陳亡,削跡虎邱。
西庵 《吳郡圖經績記》:「西庵禪院,在虎邱西,本屬雲岩,後別為院。蓋亦古西寺之地,近歲頗增葺。」 盧《志》「宋和靖先生尹肅公祠堂,在虎邱西庵。公洛陽人,程門高第,以篤行稱。紹興中,辭禮部侍郎,退而讀書於此者才一歲,榜所寓曰三畏齋。嘉定七年,知府陳芾、通判丁始繪像祠之,黃幹為記。』 《續高僧傳》:僧旻,姓孫氏,家富春,吳大帝之後七歲出家,住虎邱西山寺。寺朽壞日久,並皆繕改。
叢家庵 《氏族譜》:「堯時有叢枝,見《莊子》。今山東文登縣多此姓。《池北偶談》謂係金日彈後,其子孫遷文登縣之叢家峴,因氏焉。明有叢蘭。」
張家庵 案吳中舊稱「朱、張、顧、陸」。南宋循王開府復增賜第,此稱張家,似非閥閱。意者漢晉舊家,子孫分居南北張家巷者之香火院歟?
利濟院 閶、葑門外各一處。乾隆《蘇州府志》:利濟教寺,在閶門外南濠姚家巷,宋紹興間僧道隆建。明洪武初為叢林寺。成化六年毀,二十六年僧弘毅大心淨心募建,有石阿羅漢十八軀,亦燔於火,尚留二尊,每有靈異。(見楊循吉《利濟寺重建記》。)又有白牡丹。(楊亦有詩。)清康熙三十九年,御賜扁額。 《吳門表隱》:「南濠利濟寺十八石羅漢像,經火僅存二尊,甚稱靈應。」 《紅蘭佚乘》引《猞園雜志》云:「南濠利濟寺有關壯繆像,為本寺伽藍。寺僧設齋,常為人所盜食,因移像監齋,後以為常,忘歸故處。一夕,僧聞辟戶聲,連呼不應,明日視之,像已復位。凡兩度,遂不敢動。」 案:葑門外利濟寺未詳。
通濟院 盤門外,未詳原委。橋梁盤門外
短橋 《吳郡志》、盧《志》著錄,云見《祥符圖經》。《姑蘇志》亦著錄。
堰橋 《吳郡志》著錄作「諶橋」。盧《志》作隁橋,云見《祥符圖經》。《姑蘇志》亦作隁橋。 案:作「堰」、均是。作「諶」非。 《姑蘇志》:「清隱庵,在盤門外舊堰橋南。」
虹橋 《吳郡志》作「峰橋」。 盧《志》:「虹橋,跨運河上。開禧二年重造,更名『如京橋』,周虎書,三大字刻其下。虹音絳,俗書作夅。」 《姑蘇志》:「重建如京橋記,朝請郎葉挺撰,開禧丙寅四月。」
新橋 吳門橋 《吳郡志》:「新橋,在盤門,分為三橋者,制度甚宏。」而又著錄吳門橋,與本圖合。 盧《志》:「新橋,即吳門橋。《績記》云: 『盤門南出,徒行趨諸鄉至木瀆者,每以舟濟運河。又當兩派交流之間,頗為深廣,自昔未有為梁者。章岵為郡,有石氏請出錢造橋,橋復分為三,往來便之。』紹定中重建,環以三石洞,尤為壯偉,號吳門橋。」
胥門橋 《吳郡志》著錄,云見舊經。 盧《志》亦著錄。閶門外
虹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虹橋,閶門外。初,木為之,元時郡人鄧文貴易以石,後復以木。俗名釣橋。成化六年改名永濟。」(元虞集、黃縉均有記。)
山塘橋 《吳郡志》、盧《志》、王《志》均著錄。 宣統《吳縣志稿》:「藝芸書舍,在閶門外山塘,汪觀察士鍾藏書處。堂宇軒敞,樹石蕭森。堂中懸楹聯『種樹似培佳子弟,擁書權拜小諸侯』,阮文達公隸書。郡中藏書家,自康雍間碧鳳坊顧氏、賜書樓蔣氏後,嘉道時以黃丕烈百宋一廛、周錫瓚香嚴書屋、袁廷檮五硯樓、顧之逵小讀書堆為最。其後盡歸士鍾,嘗編《宋元書目》,顧廣圻序之。咸豐庚申以前,書已散失,經史佳本往往為聊城楊以增所得。兵燹後遂廣蕩然無存。」
渡僧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度僧橋,跨運河,咸淳十年重建。」 《姑蘇志》:「釣橋西北。」 《吳郡金石目》:「改雜諫僧橋石刻,咸淳十年十月。文云『九卷洞橋』者,卷、環古轉聲。『潛尚書』者,為潛說友。後題上高都料作頭及監董、讚助、幹緣、勸緣、撰疏等名。」 貝子木致葉調生函中稱:木瀆鄉官琢成大牌坊座,建造在閶門渡僧橋堍,極其巍煥,上鐫「民不能忘」四字,署「合郡紳民敬頌忠王榮千歲德政」。
彩雲橋 《吳郡志》:「半塘寺前。」 盧《志》:「彩雲橋,在半塘寺,政和元年重建。」
楓橋 《吳郡志》:「楓橋,在閶門外九里道傍,自古有名,南北客經由,未有不憩此橋而題詠者。事具楓橋普明院。」盧《志》:「楓橋,去閶門七里。《豹隱記談》云:『舊作封橋,王郇公居吳時書張繼詩,刻石作楓字,相承至今。』天平寺藏經多唐人書,背有『封橋常住』四字朱印。知府吳潛至寺賦詩,云『借問封橋橋畔人』,筆史言之,潛不肯改,信有據也。翁逢龍亦有詩,且雲寺有藏經,題 『至和三年,曹文乃寫,施封橋寺』,作楓者非。熊嘗見佛書,曹氏所寫,益可信云。又楓涇橋通魯般塘,即此。」《姓氏尋源》:「封姓,望出渤海,本姜姓,炎帝之後。《姓苑》:『封姓,夏時封父之後。』澍案:《唐書》封氏世表:『炎帝裔孫钜為黃帝師,胙土命氏。至夏後之世,封父列為諸侯,即封丘。』是封以地為氏者。《路史》云:『钜為黃帝師,胙土命氏,而為封钜。』是封钜即《山海經》之钜封也。夏有封父,至周失國,有封氏、钜氏、巨氏。漢時越雋夷有封姓,封離是也,見《漢書》。後魏是賁氏後改為封氏,見《官氏志》。南北朝勃海多顯者,見南、北《燕錄》。」 案:今松江尚有封姓子孫。近儒封文伯為張錫恭外孫。錫恭學《喪服禮》,其較著者也。 又案:「江楓漁火」似指景物而言,與橋無與。就景物言,蘇頌《圖經》:「《本草》曰,《爾雅》謂楓為欇欇,言風至則欇欇而鳴也。」李時珍引《說文》「枝弱善搖,故字從風。」吳下十月,有天平山看楓葉之舉,載顧論祿《清嘉錄》。其脂甚香,名白膠香,梵書謂之薩闍羅婆香,流入地中千年,化為虎魄。故不論橋之究稱楓與否,楓樹仍是江村寒山寺一帶之景物也。 《吳郡志》:「三瑞堂,在閶門之西楓橋,孝子姚淳所居,家世業儒,以孝稱。蘇文忠公往來必訪之,嘗為賦三瑞堂詩。姚氏致香為獻,公不受,以書抵虎邱通長老云:『姚君篤善好事,其意極可嘉。然不須以物見遺,惠香八十罐卻托還之,已領其厚意,實為他相識所惠,皆不留故也。』」。咍府志:「孫武子宅,在楓橋西南孫武子橋側。」 馮《志》:「一枝園,在閶門楓橋,段玉裁寄居於此,中有經韻樓。」 又:「竹柏樓,在楓橋西沿塘,乾隆中袁廷檮母韓氏守節處。當時題詠甚富,有《霜哺遺音集》。」 宣統《吳縣志稿》:「顧文學廣圻宅,在楓橋。中有思適齋,歙縣程瑤田書額。其孫河之亦居於此。」 又:「勁節樓,在楓橋北。道光間,徐子雲德源母陸氏守節撫孤處。咸豐初,郡守平翰題扁,後毀。石渠有故址碑記。」 馬鋪橋、白蓮橋均在附近。《藏書紀事詩》注:靜怡小築在白蓮裏,余蕭客門人朱邦衡藏書處。邦衡侄奐,字文遊,亦喜藏書,延蕭客館之其家滋蘭堂。 又:研六室在馬鋪橋,周錫瓚仲璉及子漱六藏書處。見劉禧延《研六齋筆記跋》。 宣統《吳縣志稿》:「汪大紳縉居楓江。」今案:韋光黻《聞見闡幽錄》云:「余於丙午遷居馬鋪橋,因思先輩汪大紳曾居是里,而其室不能訪焉。」據此,則《志稿》尚可增「馬鋪橋」三字。 馮《志》:「漁隱小圃,在江村橋。先為處士王庭魁小停雲館。庭魁字岡齡,能畫,藏棄名跡頗多,最愛文氏翰墨,故以『小停雲』名其館。後歸袁氏廷,改葺漁隱小圃。袁枚、王昶皆有記。中有貞節堂、竹柏樓、紅蕙山房、楓江草堂、吟暉亭、五硯樓等十六景。」 《吳門表隱》:「義士顏佩韋宅,在江村橋。」
半塘寺前橋 附近有星橋。《吳門表隱》:校詞讀畫齋,在白堤星橋南,諸生戈載所築。載孝子,宙襄子,世居楓橋,父子並有文行。道光壬辰移此。 案:志載宙襄所居曰「廣居」,在寒山寺東,自為記。
洞橋 《吳郡志》、《姑蘇志》均著錄。 盧《志》失載。
便山橋 《吳郡志》:「虎邱寺前。」 盧《志》:「在虎邱山前。」 附近有斟酌橋,又有青山錄水橋。馮《志》:亮溪漁舍,在虎邱斟酌橋,朔州知州蔣深別墅,從孫恭萊為記。 又:一榭園,在斟酌橋。嘉慶中,任太守兆炯以薛文清祠廢址改築。後為孫觀察星衍所得,改名憶獻園。中有授書堂,後為其大母許太夫人節孝祠。其左即孫武子祠。 《藏書紀事詩》注:千墨庵在山塘,為貝墉簡香所居。墉為廷女夫,好藏書及金石書畫之屬。
齊門外
虹橋 《吳郡志》著錄。 盧《志》:「齊門外。虹橋即大寧橋。」 《姑蘇志》:「太寧橋,齊門外釣橋。」婁門外
虹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虹橋,婁門外釣橋,宋慶元中建。」 《吳門表隱》:蔣忠烈公若來宅,在婁門外接待教寺(一名勝感寺)東。有玉蘭堂,存玉蘭五株,甚古。案馮《志》:「接待教寺,宋嘉定間僧海梵建。」乾隆《元和縣志》作「淨梵」。咸豐十年毀。 《婁關小志》:月湖別業,在婁門,孝子莫存義所建。徐沂記云,孝子授徒養親。舊地歲久圮為徑路,今名莫家弄,在北塘周和山南。
葑門外
斜橋 《吳郡志》、盧《志》均著錄。 《姑蘇志》:「斜橋,安里橋旁,今圮。」安里橋 范、盧二《志》均著錄。 《姑蘇志》:「在葑門。」
山
虎邱山 《越絕書》:「闔閭塚在閭門外,名虎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丈五尺,桐槨三重,墳池六尺,玉鳧之流、扁諸之劍三千,方圓之口三千,時耗、魚腸之劍在焉。十萬人築治之,取土臨湖口。葬三日,而白虎居其上,故號為虎邱。」 《吳地記》:「虎邱山,避唐太祖諱改為武邱,又名海湧山,在吳縣西北九里二百步。闔閭葬此山中,發五郡之人作塚,銅槨三重,水銀灌體,金銀為坑。《史記》云:『闔閭塚在吳縣閶門外,以十萬人治塚,取土臨湖。葬三日,白虎踞其上,故名虎邱山。』《吳越春秋》云:『闔閭葬虎邱,十萬人治,經三日,金精化為白虎蹲其上,因號虎山。』秦始皇東巡至虎邱,求吳王寶劍。其虎當墳而踞。始皇以劍擊之,不及,中於石。(遺跡尚存。)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於虎翏。唐諱虎,錢氏諱翏,改為遊墅。劍無復獲,乃陷成池,故號劍池。池旁有石,可坐千人,號千人石。其山本晉司徒王珣與弟司空王瑉別墅。咸和二年,舍山宅為東西二寺。立祠於山。寺側有真娘墓,吳國之佳麗也。行客才子多題詩墓上。有舉子譚銖作詩一絕,其後人稍稍息筆。」 《吳郡圖經續記》:「虎邱山,在吳縣西北九里。舊經載之已詳。《吳越春秋》、《越絕書》之類皆以為闔閭所葬,有金精之異,故名虎邱。然觀其岩壑之勢,出於天成,疑先有是邱,而闔閭因之以葬也。晉王珣撰山銘云:『虎邱,先名海湧山。』又云:『山大勢四面周嶺,南則是山徑,兩面壁立,交林上合,升降窈窕,亦不卒至。』蓋得其實。褚淵嘗歎曰:『今人所稱多過其實,今睹虎邱逾於所聞。』故傳以為江左邱壑之表云。舊傳秦始皇求劍,地裂為池。《太平寰宇記》云:『山澗是孫權所發,以求闔閭寶器。』是非未可必也。澗側平石,可容千人,故為之千人坐,俗傳因生公講法得名。」 《吳郡志》:「虎邱山,又名海湧山,在郡西北五里,遙望平田中一小邱。《吳地記》云:『去吳縣西九里二百步,高一百三十尺,周二百十丈。』比入山,則泉石奇詭,應接不暇。其最者,劍池、千人坐也。劍池,吳王闔閭葬其下,以扁諸、魚腸等劍各三千殉焉,故以劍名池。葬之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山名虎邱。唐避諱,曰武邱。劍池,浙中絕景,兩岸劃開,中涵石泉,深不可測。王禹僻序蘇文忠公軾詩形容甚工。千人坐,生公講經處也,大石盤陀數畝,高下如刻削,亦它山所無。又有秦王試劍石、點頭石、憨憨泉,皆山中之景。好事者云:『天下名山,所見不及所聞,獨虎邱,所聞不及所見也。』其故事載傳記尤多。晉王珣《虎邱記》曰:『山大勢四面周回,嶺南則是山徑,兩面壁立,交林上合,蹊路下通,升降窈窕,亦不卒至。』珣又為銘序云:『武邱山,先名海湧山。』《吳越春秋》曰:『闔閭死,葬於國西北虎邱,穿土為山,積壤為邱。』餘見雲岩寺及《往跡》、《考證》、《塚墓》等門。」 盧《志》:「顧野王《虎邱山序》云:『高不抗雲,深無藏影。卑非培樓,淺異棘林。路若絕而復通,山將斷而更綴。抑巨麗之名山,信大吳之勝壤也。』御史中丞沈禮明等遊山賦詩並書屋壁。梁郡守謝舉有《虎邱山賦》。宋何求及二弟點、胤,陳顧越,唐史德義,並隱此山。紹興中,洛人尹避地山中,書堂存焉。有東西二寺,即王珣別館,皆在山下。(隋著作王劭《諸州舍利感應記》:『虎邱山寺,其地是晉司徒王珣琴台。』他書未之見。)今雲岩寺踞其上。山半大石,坡陂數畝,高下如刻削。因其僧竺道生於此說法,號千人坐石,他山所無。白蓮池、虎跑泉亦生公遺跡。陸羽泉,即藏殿側石井。(俗名觀音泉。)試劍石,因大石中裂故名。及望海樓、真娘墓,皆有古人賦詠。陸友云:『虎邱有清遠道士養鶴澗。』未詳所在。案:虎跑泉之名,見《續圖經》,而此山不著,惟路側有憨憨泉,恐即虎跑泉。今橫山自有<麵含>々泉,在寶華寺。」 馮《志》:「蔣氏塔影園,俗呼蔣園,在虎邱東南隅,蔣重光所築別業。有寶月廊、香草廬、浮蒼閣、隨鷗亭諸勝。園本程氏故居,蔣有之,蓋襲塔影之名,非舊址也。沈德潛有記。嘉怯鄴年,任太守兆炯即塔影園改建白公祠,中有思白堂、懷杜合、仰蘇樓,今廢。」 又:「西溪別墅,在虎邱山下塘,甫裏先生祠之側,先生三十四世孫肇域所築。錢大昕有記。」 宣統《吳縣志稿》:「塔影園,即海湧山莊,在虎邱便山橋南數武,上林苑錄事文肇祉所築。後顧苓雲美居之,更名雲陽草堂。中有松風寢、照懷亭、倚竹山房諸勝。」 又:「汪編修琬宅,在閶門外陸宅巷,(案:即國子監祭酒陸完所居,今稱陸國子巷。)有城西草堂,旁為苕華書屋。又有別業在虎邱,曰邱南小隱,中有乞花場、山光塔影樓,今為編修祠。」 《虎丘志》:「諫草樓,處士姜實節構,為其父貞毅先生埰之影堂。樓東有思敬居、改過軒、巾箱閣,為實節讀書處。」 僧讚寧《宋高僧傳》:僧瑗,字辨空,俗鬱氏,高平昌邑人。年十三出家,依虎丘寺慧岩法師為弟子。後詣江寧融禪師學心法。勤行精進,常披一衲,不計寒饑。 宣統《吳縣志稿》引《姑蘇志》、參康熙《志》云:「清順尊者,宋初魏庠守郡,奏改虎丘律寺為憚,迎尊者至寺為開山祖。後有圓悟禪師說法,張浚稱其『法明正因,超卓奇特,真古佛語』。」《志稿》又有案語云:「順,前志誤作頒,今從馮《志》。」 今案:從馮《志》作「順」是也。道光石《志•金石門》、《吳郡金石目》、《虎阜石刻僅存錄》附《舊佚今存錄》《舊佚錄》暨顧湄、陸肇、顧誥祿三家《虎丘志》均作「劍池石刻之一,長老清順題名。」今原刻具在,是其鐵證。 宣統《吳縣志稿》引《五燈會元》:紹隆,和之含山人。九歲謝親,居佛慧庵,逾六年,得度受具。又五年,荷包謁長盧信禪師,得其大略。遂由寶峰依湛堂,客黃龍叩死心,次謁圓悟。後歸邑,住城西開聖。建炎之擾,乃結廬銅峰之下。郡守李公光延居彰教,次徙虎丘,道大顯著。紹興丙辰,亦微疾而逝,後塔於寺西南隅。又元淨,雙溪人,繼住虎邱,與紹隆皆勤禪師法嗣也。
陽山 《吳郡圖經續記》:「陽山,在吳縣西北三十里,一名秦餘杭山,一名四飛山。有白堊可用圬墁,潔白如粉,唐時歲以供進,故亦曰白磋山。《吳越春秋》云:『越王葬夫差於秦餘杭山卑猶。』蓋即此山也。今澄照寺、白蓮院在其下。」 《吳郡志》:「秦餘杭山,即陽山也。越入吳,夫差晝夜馳走達於秦餘杭,饑得生稻而食之,曰:『是公孫聖所言,不從火食,走幸惶耶?』呼公孫聖,三呼三應,夫差大懼。有頃,越兵大至,遂擒之。」 盧《志》:「秦餘杭山,即陽山也,在縣北三十里,一名四飛山,一名白磋山。《郡國志》云:『一名萬安山」。《戰國策》云:『越王以散卒三千,禽夫差於幹隧,在吳縣西北。』《史記正義》云:『幹隧在萬安山西南一里。』又云:『夫差棲於姑蘇山,轉戰西北,敗於幹隧,在蘇州西北四十里,萬安山有遂山。』《吳越春秋》云:『越王葬夫差於此。』《越絕書》云:『秦餘杭山,越王棲吳夫差山也,去縣五十里。有湖水,近太湖。』又云:『越敗吳於秦餘杭山,禽夫差。』《祥符圖經》云:『山出白磋,每歲官取萬餘斤,為錢唐寶興監鑄錢之用。又可圬墁,潔白如粉。』《續志》云:『下有澄照寺,謝濤讀書處。又有白蓮院、白龍洞。』」 《姑蘇志》:「陽山,一名秦餘杭山,一名萬安,在城西北三十里,高八百五十餘丈,逶迤二十餘里。以其背陰面陽,故曰『陽』。亦云四飛,以四面視之,勢若飛動也。大峰一十五,而箭缺為絕頂。(相傳秦皇射於此,故其下有射瀆。)《戰國策》云:『越王以散卒三千,禽夫差於幹隧。』今萬安山有遂山,即其地也。箭缺下有文殊寺。寺內石井,大旱不涸。有白龍洞。嶺西有龍母塚。東北有白鶴山,以丁令威宅名。山產白塔,亦名白墡嶺。又名白蓮峰,以下有白蓮寺也,今名澄照寺。其前有龍湫,白龍廟在焉。自此一支東北過金芝嶺,曰管山。(亦曰罐山。)山北,大石湧出如蓮花,上有雲泉庵。西為陽抱山。西北彭山、溫山、圖山,皆近太湖。其北竹青塘。又北曰雞籠山。又北曰甑山。(山頂有七竅,如瓦甑,故名。)東南有象山,即福壽山,盤回不絕,至南瓜山,過爬石嶺而北,曰北瓜山。又徐侯山,在陽山西北十里,一名卑猶,一名徐杭。《吳越春秋》:『越王乃葬吳王以禮於秦餘杭山卑猶。』即此山也。(《越絕書》云:『夫差塚,在猶亭西卑猶位。』索隱曰:『猶亭,亭名。『卑猶位』三字,共為地名。』)其下有沈尤村。其西南出錦峰、南山、玉遮,東南則鳳現嶺。過嶺為鳳凰山。(晉太康二年,掘地得石鳳故名。)又南為賀九嶺。(相傳吳王於此慶賀重九,崖壁有『賀九嶺』三大字。)過東南則為花山。」 《吳地記》:「餘杭山,又名四飛山,在吳縣西北三十里。有漢豫章極守陸烈墓。東二里,有漢山陰縣令陸寂墳。山有白土,如玉光潤,吳中每取以充貢,號曰石脂,亦曰白堊、白磰。東三里,有夫差義子墳十八所。」
澄照山 陽山中之一峰,白龍廟在此。
何山 盧《志》:「何山,在縣西南一十五里,有廟。」 《姑蘇志》:「何山,在獅山北一里。其地舊名鶴邑墟,故山名鶴阜山。因梁隱士何求、何點葬此,改今名。其坡有資福寺。(范《志》以笮萼山為鶴阜山」,案范《志》:「鶴阜山,亦名窄山。世傳禹治水時,令童男童女人太湖,引出此山,欲以填水,至鶴邑墟不肯進,因此以名。或云即師子山。」是訛認師子、何山為一矣。 《吳郡志》:「何求,字子有,其先廬江人。何氏過江自司空充,並葬吳西,為吳人。求除中書郎,不拜,隱居般若寺,足不逾戶,人莫見其面。宋明帝崩,出奔國哀,除永嘉太守。求時寄住南澗寺,不肯詣台,乞於寺拜受,見許。一夕,忽乘小船逃歸吳,隱武邱山。齊拜大中大夫,又不就。弟點仕梁。」 又:「何點,字子皙,求之弟。居喪幾之滅性。真素通美,博通群書,善談論,無所與屈。世以點為孝隱士,弟胤為小隱士,士大夫多慕從之。兄求卒於武邱,點菜食、不飲酒三年,腰帶減半。宋、齊之間,累詔不就。嘗患渴,累歲不愈,後在吳中石佛寺講所晝寢,夢一道人,形貌非常,授丸一掬,夢中服之,自此而差。時人以為淳德所感。」
窄山 《吳地記》:「窄山,在吳縣西十二里。吳王僚葬此。山中有寺,號『思益』,梁天藍二年置。」《吳郡圖經續記》:「窄山,在吳縣西南一十五里。《圖經》云,形如師子。今以名山也。酈善長以為窄嶺山,云:『俗說此本在太湖中,禹治水,移進近吳。又東及西南,有兩小山,皆有石如卷笮,雲禹所用牽山也。太湖中有淺地,長老云,自窄嶺山麓。自此以東差深。』蓋閭巷之談云。《吳地記》云:『吳王僚葬此山,山旁有寺,號曰思益。』樂天嘗遊之。」 盧《志》:「窄崢山,在縣西南十五里,俗因其形名為師子山。《吳地記》云:『吳王僚葬此山,傍有思益寺。』案:《越絕書》:『榨雄山,故為鶴阜山。禹遊天下,引湖中柯山,置之鶴阜,更名莋雄。』又云:『莋雄山南有大石,古為墜星,去縣二十里。』《水經》云:『吳國西十八里有窄嶺山。俗說此本在太湖中,禹治水移進近東。又西南有兩小山,皆有石如卷笮,雲禹所用牽山也。太湖中有淺地,長老云,是窄嶺山蹠。自此以東差深也,言是牽山之溝。此山去太湖三十餘里。』 前志云:『禹治水時,令童男童女入太湖,引出此山,欲以填水,至鶴邑不肯進,因名鶴阜山。』山上有石巷。兩小山,令右曰鈴山,左曰索山。朱伯原謂牽山之事,蓋閭巷之談,因古書所載姑存之。熊案:鶴邑即鶴阜,豈《越絕》所謂灌邑歟?」 今案:「雄」,疑為「雒」之誤。 《姑蘇志》:「窄崢在金山東,俗稱獅子山,以形名。」「山南有大石,相傳為墜星。山右有土阜,曰鈴山,左曰索山,皆以獅子名。山南頂上有巨石二,如樓,云是獅山兩耳,自元以來鑿石且盡。」
高景山 盧《志》:「高景山,在縣西北三十里。《越絕書》作『尚頸』。」 《姑蘇志》:「高景山,在定山、羊山北三里。自天平來,漫衍數里,至此而止。《越絕書》作高頸山。其西麓,對花山、覺林。厓穀盤拱處,曰金盆塢,宋魏文靖公墓在焉。其南為斜堰嶺。」
華山 《吳地記》:「花山,在吳縣西三十里。其山蓊鬱幽邃。晉太康二年,生千葉石蓮花,因名。山東二里有胥屏亭,吳王闔閭置。」 《吳郡圖經續記》:「華山,在吳縣西六十里,於群山獨秀,望之如屏,長林荒楚,蓊鬱幽邃。或登其巔者,見有石如蓮華狀,蓋亦以此得名。或云晉太康中,嘗生千葉蓮華也。老子《枕中記》謂可以度難。蓋岩穴深遠,宜就隱也。舊有興教院,院據山半,近歲改為禪刹。」 《吳郡志》:「華山,在吳縣西六十三里。老子《枕中記》云: 『吳西界有華山,可以度難。』父老云山頂北有池,上生千葉蓮華,服之羽化,因曰華山。長林森天,荒楚蔽日。《輿地志》云:『山上有石鼓,晉隆安中嗚,乃有孫恩之亂。』比年有土人張氏,買此山以葬,開鑿岩石甚奇勝。山半有大壑,曰天池,最佳處也。』 盧《志》:「華山,在縣西六十三里。」 《姑蘇志》:「花山,舊名華山,去陽山東南五里。山石峭拔,岩壑深秀。相傳山頂有池,生千葉蓮,服之羽化,故名。《續圖經》:『或登其顛,見有狀如蓮華。』老子《枕中記》云:『吳西界有華山,可以度難。』疑即此也。山半有池,在絕巘,橫浸山腹,逾數十丈,故又名天池山。」「上有石屋二間,四壁皆鑿浮圖像。又有龜巢、石秀屏、虎跑泉、蒼玉洞。紹興中,張漢卿嘗居此,號就隱山。」
南峰山 北峰山 盧《志》:「支硎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所謂南峰、東峰,蓋山之支隴。又有中峰、北峰,皆一山也。晉沙門支遁道林嘗息於此。相傳道林冬居石室,夏隱別峰,所遺故物有鐵柱杖、鐵燈籠之屬。有放鶴亭、馬跡石,皆因之得名。今石上雙跡類蹄涔者,後人以小塔識其處。其碧琳泉、待月嶺、南池、新泉,自昔著稱。或云平石為硎,山有平石,故因支遁以『支硎』為號。」「山中有楞伽院,即古報恩寺基。吳越時觀音院也。又天峰院,即唐支山院,五代南峰也,及中峰、北峰院,皆在焉。《寰宇記》云:『定山,在縣西二十一里。』案:楞迦院石記云:『乾德二年,當州奏帖付蘇州西封定山龍宮里報恩寺,敕賜觀音院。』豈定山即支硎之別號耶?又案:道林在吳縣土山墓下,集同意者合八關齋。時道士白衣凡二十四人,道林作詩三章。考之《越絕書》:『土山者,春申君治,為貴人塚次,去縣十六里。』疑即道林齋會之地,去支硎為近。古今名號不同,當俟知者。案:《王篇》『吳有臨硎山』。(硎,苦耕切。)《吳都賦》云:『右號臨硎」。豈即支硎耶?『蘇州西封』,謂在州之西境。『道士』即沙門,謂學道之士。《祥符蘇州圖經》云:『定山,在浙江中。』又引謝靈運詩為證。案:錢唐江中定山,又名浙山。與此定山不同。讚寧《高僧傳》:剡縣漢州山西北有支遁嶺、養馬坡、放鶴岑。」 《姑蘇志》:「支硎山,在龍池山東北,以晉支遁嘗居此,而山多平石故名。山有石室、寒泉。遁詩云:『石室可蔽身,寒泉濯溫手。』相傳遁冬居石室,夏隱別峰也。泉上刻紫岩居士虞廷臣書『寒泉』二字,徑丈。又有放鶴亭、馬跡石,皆以遁得名。山有南峰寺及中峰、北峰二院。『北峰』,宣德間移於雞窠嶺,『中峰』,在寒泉上,又名楞伽院。『南峰』,一名天峰,即唐支山院也。有碧琳泉、待月嶺、南池、新泉、馬坡。(本名養馬坡。諺云馬婆泉者,誤也。)坡南有石門,乃三巨石直上幹霄:西連危峰,東臨絕壑,中猶根臬然。又有牛頭峰,在寺門之下。東趾有觀音寺,故又云觀音山。」 又:「定山,在支硎西。相傳支遁創報恩寺於其麓,於此禪定故云。(舊志疑定山即支硎之別號,非也。)其旁又有羊山,與長洲縣分界也。」 《梁高僧傳》:支遁,字道林,年二十五,釋形入道。初居餘杭山,後來吳住支硎山。嘗於吳縣土山墓下,合道俗二十四人為八關齋。性好鶴,嘗鍛其羽畜之,視有懊喪意,遁曰:「既有淩霄之姿,何肯為人作耳目近玩?」養令翮成,使飛去。又好養馬。或曰道人畜馬不韻。曰:「貧道重其神駿耳。」今有石室、放鶴澗、馬跡石,皆其遺蹤也。 《宋高僧傳》:道遵,字宗達,吳興張氏,年二十,詣天竺義威律師受戒。後學天台「一心三觀」法門,廣寫《法華》。開經院於姑蘇支硎山,傳教門人。靈翰、法感、道圻、猶子、靈源,皆支硎禪師善弘禪法。 《五燈會元》:南峰雲辨禪師,平江人。初謁穹窿圓,忽有得,遂通所見。圓曰:「子雖得入,未知當也,切宜著鞭。」乃辭扣諸席,後參圓悟。值入室,才踵門,悟曰:「看腳下。」師打露拄一下。悟曰:「何不著實道取一句?」師曰:「師若搖頭,弟子擺尾。」悟曰:「你試擺尾看。」師翻筋斗而出。悟大笑,由是知名。一日入城,與道俗行至十郎巷。有問:「巷在這裏,十郎在甚處?」師奮臂曰:「隨我來。」 惟廣彈師卓錫南峰,上堂一問一答,如鍾鳴谷應。見乾隆《吳縣志》。
天平山 《吳郡圖經續記》:「天平山,在吳縣西二十里,巍然特高,群峰拱揖,郡之鎮也。林木秀潤,瞻之可愛。遊者陟危磴,攀巨石,乃至山腹。其上有亭,亭側清泉泠泠不竭,所謂『白雲泉』 也,自白樂天題以絕句,范文正公繼之大篇,名遂顯於世。有卓筆峰、臥龍峰、巾子峰、五丈峰、石龜、照湖鑒、毛魚池、大小石屋,蓋因好事者得名。」 《吳郡志》:「天平山,在吳縣西二十里。此山在吳中最為{山酉}崒,高聳一峰,端正特立,《績圖經》以為吳鎮,不誣也。山皆奇石,卓筆峰為最。山半白雲泉,亦為吳中第一水。比年有寺僧師壽,搜采岩巒,別立數亭,皆奇峭。又於白雲之上石壁中,得一泉如饞,尤清冽云。」 盧《志》:「天平山,在縣西二十里,巍然特高,群峰拱揖,郡之鎮也。其林木亦秀潤可愛。山皆奇石,環形異狀,可喜可愕。其卓筆峰為最峰,高數丈,截然立雙石之上,附著甚臬兀,若將墜者。餘者如屏、如矗,或臿、或倚,備極奇怪。飛來峰高二丈,上銳下侈,微附盤石,剛臨崖谷,茲其異也。大石屋三面壁立,覆以二大石。小石屋一石覆之,又小岩有蓋,斜蔽其頂。(俗云頭陀。)又有五丈峰,亦閣石上。及臥龍峰、巾子峰、飛來峰、照湖鑒、毛魚池,皆山中奇跡。寺後山頂正平,望湖台即遠公庵遺址。山半有亭,乃白雲泉所出,為吳中第一水。別有石壁中一泉如線,尤清冽。它如龍門、穿山洞、蟾蜍石、龍頭石、靈龜石、釣魚石,皆奇。山下有雲寺,宋參政范魏公奏請賜名,及公之先瓏在焉。山東有翁家山、雞籠山。」 《姑蘇志》:山有古松,蟉糾如蓋者,曰華蓋松。南趾有白雲寺,范文正公祖墓在焉。西有筆架峰,其後群石林立,名萬笏林。 乾隆《吳縣志》:「法遠,廬陵人,生王氏。年十九遊并州,從嵩憚師受具戒,再歷諸方。皇佑初,天平山為范文正功德寺,請之開山,遂往天平。擬班固《九流》作《九帶》,敘佛祖教義,博采先德機語,參同印證,學者傳之。歐陽修造其室,因與客棋,遠坐傍。修請為說法,有『從前十九路,迷悟幾多人』 之句。修嘉之。所著有《偈語妙蜜》,號柴石野人。少與遠觀領公輩遊蜀,屢受橫逆,以智悅之,眾謂其諳吏事,又號遠錄公。」
白坡山 未詳。
赤山 《姑蘇志》:秦台山,在天平之右,與笏林相鄰。「其南則羊腸嶺,嶺右為白羊山。嶺之南為赤山,長可數里,土石多赭色,洪武初詩人楊基家其下。」 又:「仰天山,在赤山之東。」
明因山(即橫山) 《吳地記》:「明因院,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晉天福九年置,後改為薦福院。」 《吳郡圓經續記》:「明因禪院,在橫山下,廣陵王元尞墓在其旁,故曰『薦福』。昔義懷禪師居此終焉。院有藏經,故傳廣陵姬媵所書。」 《吳郡志》:「明因禪院,在吳縣西南橫山下,即薦福山感慈憚院也。」 《姑蘇志》:宋僧璿玠、惟廣重建,淩民瞻記。 《吳地記》:「橫山,又名據湖山,在吳縣西南十六里。中有朱植墳(《吳郡志》引作朱桓,或形訛或避宋諱也。)及晉門下侍郎陸雲墳。」 《吳郡圖經續記》:「橫山,在吳縣西南。《十道志》云:『山四面皆橫,蓋以此得其名也。』又名踞湖山。(踞,或作據。)山中有陸雲墓,今未審其處也。觀是山,鎮此邦之西南,臨湖控越,實吳時要地。隋開皇中,嘗遷郡於橫山東,亦以是山為屏蔽也。山周圍甚廣,環以佛刹,如薦福、楞伽、寶華、堯峰之類,皆在焉。薦福寺旁有五塢,皇佑間,節度推宮馬雲與山人仇道名之曰芳桂、曰修竹、曰飛泉、曰丹霞、曰白雲,蓋因其物象云。」 《吳郡志》:「踞湖山即橫山也,在城西南十五里,以其背臨太湖,若箕踞之勢然。錢氏有國日,造寺於山下,曰薦福寺。至今里人不以踞湖名山,或以寺名名之。山有五大塢,《圖經》又名五塢山。五塢舊名不雅,皇佑五年,節度推官馬雲三遊此山,求其林澗之美、峰壑之秀、雲景之麗、泉石之怪,因其物象,各以美名名五塢。踞湖即總五湖之眾名為六題焉。」 盧《志》:橫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隋志》有之。 《姑蘇志》:後人又以堪輿家言稱為九龍塢,山中舊有朱桓、陸雲、顧野王墳。
靈岩山 《吳地記》:胥屏亭東二里有館娃宮,吳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今靈岩山是也。山上有池,旱亦不涸,中有蓴,甚美,夏食之則去熱,吳中以為佳品。 《吳郡圖經續記》:「硯石山,在吳縣西二十一里。山西有石鼓,亦名石鼓山。《越絕書》云:『吳人於硯石置館娃宮。』揚雄《方言》:『吳人呼美女為娃。』蓋以西子得名耳。《吳都賦》云『幸乎館娃之宮,張女樂而娛群臣』,即謂此也。山頂有三池,一曰月池,曰硯池,曰玩華池,雖旱不竭。其中有水葵,甚美,蓋吳時所鑿也。山上舊傳有琴台。又有響屟廊,或曰嗚屐廊,以梗梓籍其地,西子行則有聲,故以名云。下有石室,今存,俗傳吳王囚范蠡之地。山相連屬,有並村,其山出石,可以為硯,蓋硯石之名不虛也。嘗登靈岩之巔,俯具區,瞰洞庭,煙濤浩渺,一目千里,而碧岩翠塢,點綴於滄波之間,誠絕景也。或曰晉陸玩施宅為寺,即靈岩寺也。」 《吳郡志》:「靈岩山,即古石鼓山,又名硯石山。董監《吳地記》案:《郡國志》曰:『吳王離宮在石鼓山,越王獻西施於此山。山有石馬,望之人騎。南有石鼓,嗚即兵起。亦名硯石山。又有琴台在其上。』《越絕書》云:『吳人於硯石山作館娃宮。』吳人呼美女為娃,故《三都賦》云:『幸於館娃宮,張女樂而娛群臣。』今吳縣有館娃鄉。又云:『硯石山有石城,去姑蘇山十里,闔閭養越美人於此。』上有兩湖,湖中有蓴,充貢。案:此即今靈岩山。以上皆董監所記。今案:《吳越春秋》、《吳地記》等書云,闔閭城西有山,號硯石山,高三百六十丈,去人煙三里,在吳縣西三十里,上有吳館娃宮、琴台、響屟廊。山上有西施洞、硯池、玩月池。山頂之池有葵蓴,夏能去熱,秋則去寒,吳中每年曝乾供進。其池至旱不竭,葵蓴今不復采。琴台下有大偃松,身臥於地,兩頭崛起,交蔭如蓋,不見根之所自出,吳人以為奇賞。比年雷震,一枝已瘁。山下平瞰太湖及洞庭兩山,滴翠叢碧,在白銀世界中,亦宇內絕景。山前十里有采香徑,斜橫如臥箭云。梁天監中始置秀峰寺,今為顯親崇報禪院。」盧《志》:南有石射堋。周益公遊琴台,下視川原華麗,太湖數百里悉在眼中。《姑蘇志》:「靈岩山,在天平山之南,一名石鼓山。又有石馬,望如人騎,館娃宮在焉。西施洞、響屟廊、香水溪、吳王井,皆其跡也。其詳互見《古跡》。山巔有琴台,刻字猶存,又有硯池、玩花池。山頂別有石池,相傳生葵蓴,今不復見。靈岩寺在焉,近毀,惟一塔存耳。」 乾隆《吳縣志》:「宗秀,生不血茹,七歲持佛號,隱靈岩有年。晚遊名公門,未嘗及利。天聖中,丞相東平、清和二公奏賜紫方袍,號定惠大師。」又:宗本晚居靈岩寺。 先是,元豐五年,詔辟相國慧琳、智海二禪刹,召本為開山。既至,宣見於延和殿,問道賜坐。帝升遐,召本說法,賜金欄衣,加號圓照禪師。有旨任便雲遊州郡,不得抑令住持。 又:懷深生壽春,自號慈受叟。住靈岩三年,作偈示學人云:「醍醐與毒樂,萬味同一口。美惡盡消融,是故名慈受。」
穹窿山 《吳郡圖經續記》:「穹窿山,在吳縣西六十里。舊傳赤松子食桂寶石脂,絕食仙去,嘗於此山采赤石脂。《吳都賦》云『赤鬚蟬蛻而附麗』,謂此也。」 《吳郡志》:穹窿山,吳中山最高深處。(赤松子,秦穆公魚吏也。)有寺名福臻。 盧《志》:「穹窿山,在縣西南六十里。《越絕書》云:『由鍾窮隆山者,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子胥死,民思祭之。』又云:『漢武帝元封元年,陽都侯歸義由鍾。』(由鍾未詳。)故《吳都賦》云:『赤鬚蟬蛻而附麗』,謂此。晉陽泉《五湖賦》云:『穹窿紆曲。』蓋此山實峻而深,其形如釵,郡之鎮也。山有福臻寺。《初學記》引董監《吳地記》:『穹崇山東,兩領相趨,名曰銅領。』陸龜蒙亦云,太湖中穹崇山有銅闕。熊案:窮隆、穹崇,即此山也。案:《神仙傳》:『赤鬚子,豐人也,秦穆公主魚吏,食柏實赤脂,後去之吳山。』 (《吳都賦》注但云『後去之吳』,不云『吳山」。)《寰宇記》:『涇州吳山縣有吳山,在縣西,亦名吳嶽。』《漢志》吳山作沂縣。古文以為『岍』。《國語》謂之西吳。豈說者以吳山訛為吳郡之山,遂以赤鬚為赤松耶?」 《姑蘇志》:「穹窿山比陽山尤高。《五湖賦》云:『穹窿紆曲』。蓋此山實峻而深,形如釵股。《吳地記》:『兩嶺相趨,名曰銅嶺。』《越絕書》謂『古赤松子取赤石脂處』。又《神仙傳》:『赤鬚子,豐人,秦穆公魚吏也。食柏實石脂,絕穀,後往吳山升仙去。』即穹窿山也。山高而平,其頂方廣可百畝。中壘石為寵,名國師庵。半山有泉,名法雨,四時流不絕,下注石堰,可以灌田。山東嶺下有盤石,高廣丈許,相傳朱買臣讀書其上,後人號為讀書台,穹窿寺在焉。其北有紫藤塢、百丈泉、海雲庵。西址有白馬寺。」
黃山 盧《志》:黃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隋志》有之。諸峰高下相連,俗稱筆格山。案:隋末王世充破劉元進,坑其眾於黃亭澗,即此地也。 《姑蘇志》:「黃山,在茶磨山北四里,胥塘之北。諸峰高下相連,俗稱筆格山。《隋志》載王世充破劉元進,坑其眾於黃山亭碉,疑即此山。其西,山之半有二石洞,深可三四丈,俗名虎洞。」 《嘉泰續燈錄》:智圓禪師住穹窿山。上堂云:「福臻不說憚,無事自高眠。有問祖師意,連濁兩三拳。且為甚麽惱,惱亂老僧眠。」
高峰山 《姑蘇志》:胥山,在太湖口。今太湖口為胥口,其外為胥湖。南有高峰山。 盧《志》:胥山南有高峰院。
治平山 《姑蘇志》:「楞伽山,一名上方山,在吳山東北。其頂有浮屠,五通廟在其下。東南麓有丁家山,唐人丁公著父喪,負土作塚故名。其北為寶積山,寶積寺在焉。其北為吳王郊台。東北為茶磨嶼,以其三面臨水,故云嶼,俗云磨盤山。東南麓有普陀岩。岩前石池深峻壓絕,石梁跨其上,兩崖壁立,羅木交映,特為奇勝。」案:餘詳見「橫塘寺」下引《姑蘇志》。 盧《志》:「楞伽院石記:乾德二年,當州奏帖付蘇州西封定山龍宮里報恩寺,敕賜觀音院。」 《百城煙水》:「楞伽院古碣云,唐景龍間賜額『報恩』,又名報恩山。」《吳郡西山訪古記》:「楞伽寶塔記,正書,陽文,有『宋太平興國三年戊寅歲,重修楞伽寶塔』等字,在上方山塔中。」。咍志:楞伽寺重修大井記,廣明元年僧茂乾記。 《橫山志略》:「唐席謙,梓州明肅館道士,精於弈,來遊吳。治平僧海雲酷嗜弈,聞謙名,掃榻迎之,與之較。謙殊不經意,海雲思索甚苦,竟日不能勝一局。後海雲病,謙辭歸蜀。杜子美有詩云:『席謙不見近彈棋』。」 《宋僧傳》:甄公,姓魯氏,江陵人,應州舉三上中第,未釋褐,與沙門談玄理,乃願披緇掛錫於蘇之楞伽山。時白居易守郡,欽其談道,堅請出主流水寺。太和三年化去,年九十。
洞庭東山 盧《志》:「莫厘山,在縣西七十里。顧夷《吳地記》云:『莫裏山,《洞庭記》云本名胥毋(毋音無)山,即東山也。相傳以為莫厘將軍,因以名山。或謂西山亦有將軍峰,號吳猛者。故兩山少有文士。』」 《姑蘇志》:「莫厘山,相傳莫厘將軍所居,一名胥母,(音無。)以其在洞庭之東,稱東洞庭山。其山周圍八十里,視西洞庭差小,而岡巒起伏,廬聚物產,大略相同。所不同者,西石清而潤,東石黃而燥;西宜梨,東宜枇杷;西有兔無難,東有雉無兔耳。山有九寺,法海、翠峰、靈源最勝。」 乾隆《吳縣志》:洪禪師居東洞庭翠峰寺,僧問:「如何是翠峰境?」師曰:「只聞鸚鵡語,不見報春來。」「如何是西來境?」師曰:「堪嗟立雪僧。」 又:惠顯禪師居東洞庭翠峰寺,僧問:「宗風嗣阿誰?」顒曰:「開門東嶺上。」云:「恁麽則五祖嫡子也?」曰:「猿嘯老松枝。」 又:慧月禪師住洞庭,得法於穀隱。僧問:「未及見穀隱時,如何?」曰:「步步登山遠。」「見後如何?」曰:「驅驅信馬蹄。」
洞庭西山 《吳郡圖經續記》:「包山,在震澤中。山有林屋洞,昔吳王嘗使靈威丈人入洞穴,十七日不能窮,得《靈寶五符》以獻,即此洞也。《水經注》云:『山有洞室,入地潛行,北通琅耶東武,俗謂之洞庭。』魯哀公元年,夫差敗越於夫椒,蓋即此山也。或曰太湖中別有夫椒山,蓋與此山不遠,可以通稱。湖中之山,有謂之大雷者、小雷者、三山者。昔人或號為三山湖。舊傳震澤有七十二山,惟洞庭山最巨耳。樂天嘗泛舟洞庭,著於篇什。陸龜蒙、皮日休有太湖詩二十篇。如神景宮、毛公壇、縹渺峰、桃花塢、明月灣、練瀆、投龍潭、孤園村、上真觀、銷夏灣、聖姑廟、崦裏、石版之類,皆在此山。蘇子美云:『洞庭民俗真樸,歷歲未嘗有訴訟至縣吏庭下。』以桑梔、甘柚為常產。每秋高霜餘,丹苞朱實,與長松茂木,相差於岩壑間,望之若金翠圖繪之可愛云。」 《吳郡志》:「洞庭包山,即洞庭山也。傳記所載,多與洞庭相雜。《吳地記》云:『在縣西一百三十里,中有洞庭,深遠世莫能測。吳王使靈威丈人入洞穴,十七日不能盡,因得禹書《郡國志》。洞庭山有宮五門,東通林屋,西達峨眉,南接羅浮,北連岱嶽。東有石樓,樓下兩石,扣之清越,所謂神鉦。昔有青童,乘獨飆飛輪之車,尚傳至此,其跡上有天帝壇山。山有金牛穴,吳孫權令人掘金,金化為牛,走上山,其跡存焉。吳王闔閭作水精宮於此,尤極水府之珍怪。』《元中記》云:『吳國西有具區,澤中包山有洞庭入地下,潛行通琅砑東武。《淮南子》云,斷修蛇於洞庭。《左傳》云,哀公元年,夫差敗越於夫椒。今太湖東別有夫椒山,下有大洞天宮,潛通天嶽。』又云:『包山上舊無三斑,謂蛇虎雉。侯景亂後,乃有虎、蛇。』《五符》云:『林屋山一名包山,在太湖中,下有洞,潛通天嶽,號天後別宮。夏禹治水,平後藏《五符》於此。吳王闔閭使靈威丈人入山,所得是也。』《真誥》云:『包山下有石室銀房,圍百里。又有白芝隱泉,其水紫色。《元中記》云,吳國西有具區,中有包山洞庭,地下潛通琅邪東武山。山穴道一名椒山。哀公九年,越敗吳夫差於夫椒,即此是。又名洞庭山,吳大帝時,使人行二十餘里而返,雲上聞波浪聲,有蝙蝠如鳥,拂殺火穴中,高處照不見顛,左右多有道人馬跡。禹治水過會稽,夢人衣元纁,告治水法,在此山北鈿函中,並不死方。禹得藏於包山石室。吳人得之,不曉,問孔子云:王居殿,赤烏街集庭,此何文字?曰:此禹石函文也。《元中記》又曰,吳西具區澤中包山,有洞庭室。《戰國策》曰,越王散卒三千,擒夫差於幹隧。吳郡西北有地名下隧是也。句曲山聞有靈府,洞庭四開古人請為天壇之靈區,天後之便闕,清虛之東,林屋之隔遝,眾洞相通,七塗九便,四方交達。天曠者,林屋洞中之真君,住在太湖包山下,靈威丈人所入得靈寶符處也。』又云:『包山下有石室銀戶,方圓百里,中有白芝,亦名林屋山。』今洞庭山在太湖。湖中有東西二山,西山最廣,林屋洞及諸故物悉在焉。東山有柳毅井,為古跡。房琯云:『不遊興德、洞庭,未見山水。』興德,杭州寺也。林屋館,即洞庭。前代蓋有宮觀,非今龍宇處也。」 盧《志》:「周處《風土記》云:石:『包山洞穴,潛行地中,無所不通,謂之洞庭地脈。』道書云,林屋洞是十大洞天之第九洞,一名左神幽虛之逃詿。有三門,同會一穴。內有石門,為隔凡,一名雨洞,一名陽谷。洞向東,更有丙洞,中有石室銀房,石鍾石鼓,金庭玉柱,又有白芝隱泉、金沙龍盆、魚乳泉、石燕。(或云是蝙蝠。)洞側有神景宮,唐時歲遣使投龍醮祭,及毛公壇在焉。漢王瑋玄、韓崇、劉根,梁楊超遠、葉道昌,唐周隱遙、唐若山,皆於此學道。《玄中記》云:『山上舊無三斑,謂虎蛇雉。侯景亂後有虎蛇為害。』所出弓弩材、絲綿、甘橘、椒茶、梔子等。山最高者,縹緲峰,望之意其一島而重岡復嶺,四野廣袤,雞鳴犬吠,中設井邑,仙庭佛刹,鍾磬相聞,最為勝絕。唐房琯云:『不遊興德、洞庭,未見山水。』信非溢美云。興德,杭州寺也。」《姑蘇志》:「洞庭山在太湖中,一名包山,以四面水包之,故名。或又謂包公嘗居之。(陶隱居云:包公為句容人鮑靚。)又名林屋山。山周迥一百三十五里,遙望一島,而重岡復嶺,茂林平野,鍾梵相聞,間巷井舍,不異市邑。即其地,如人區別境。其諸峰皆秀異,而縹緲峰最高。登其顛,則吳越諸山隱隱在目。又有上方、下方、石公、龍頭、金鐸、(相傳吳王藏金鐸於此。)渡渚(吳王嘗於此渡軍。)諸山,雖皆山之支隴,而逶迤起伏,靈棲邃構,隨之高下,各擅勝處。有名叢凡十有八,而林屋洞、毛公壇、桃花塢、消夏灣、崦裏諸跡,尤為奇勝。所產柑橘特佳,所謂洞庭柑也。」 乾隆《吳縣志》:志勤歷遊四方,光化中至西洞庭水月廢寺,結廬居焉。天佑間,刺史曹以「明月」名其院。又:道原,西洞庭人,學佛水月寺。嘗對御演法,賜錦衲,還住持東洞庭翠峰寺,嗣明受大師。
(附)三腦堆 案:三腦堆,疑即「三老墩」之音轉。《吳郡圖經續記》:「顧三老墳,在婁門外塘北,蓋顧綜墳也。綜字文緯,吳人。辟有道,歷御史大夫尚書令,殿上三老。漢明帝襲三代之禮;正月上日踐辟雍,嚴設几杖,乞言受誨焉。吳丞相雍,其裔孫也。綜於《東漢書》無傳,事見顧況所撰廟庭碑銘,云『刊石婁門,德輝不滅』。碑亡。」 《姑蘇志》:「三老顧綜墓,在婁門外塘北,與朱梁墳相直。」 「塚」為東部韻,「墓」為魚部韻,魚陽無何不貫,而東通於冬、侵、緝,故為琴。 《方言》:「楚人謂塚為琴。」皋陶琴之名是其例。琴、岑疊韻,東又通於之、蒸,故墳又曰陵。隊、脂、淳與之、蒸通轉,墳之為音斯得墩,與「原」亦隊、淳部也。「堆」字亦入是部,且東又通於支、清而為京,「九原」之作「九京」是也。今淮北稱古墓曰「孤堆」,壽州楚器出土地「李三孤堆」 是也。三老堆之「堆」字準此。
古跡
越城 《吳郡志》:「越城,在胥門外。越伐吳,吳王在姑蘇,越築此城以逼之,城堞仿佛具在,高者猶丈餘,闊亦三丈,而幅員不甚廣。《史記正義》『吳東門』解,引《吳俗傳》云:『子胥亡後,越從松江北開渠至橫山東北,築城伐吳。』據此文,即今越城,正是舊跡。」 盧《志》:「越王城,在吳縣西南胥門外。一云越城,又云句踐城。越伐吳,越王在姑蘇築此城以逼之,城堞仿佛具在。」
吳城 《吳郡圖經續記》:「魚城,在吳縣西橫山下,遺址尚存。蓋吳王控越之地,宜為吳城。謂之魚城,誤也。橫山之旁,岡勢如城郭狀,今猶隱隱然。」 《吳郡志》:「魚城,在越來溪西。吳王遊姑蘇,築此城以養魚。」(引《吳地記》。) 《姑蘇志》:「周益公《南歸錄》云:『魚城在田間,基厚而方,其高二丈,博倍之,為田百二十畝,土極細,故久不壞。』」 盧《志》:魚城,在縣西二十五里橫山下,越來溪西,吳王養魚處。《吳地記》云:「胥門西南二十里。」舊《圖經》云:「養魚城,今屬練墟趙氏。」
琴台 《姑蘇志》:「琴台,在靈岩山。」
姑蘇台 《吳郡志》:「姑蘇台,在姑蘇山。舊《圖經》云:『在吳縣西三十里。』《續圖經》云:『三十五里。一名姑蘇,一名姑餘。』《史記正義》云:『在吳縣西南三十里,橫山西北麓姑蘇山上。』《山水記》云:『闔閭作春秋遊焉。』又云:『夫差作台,三年不成,積材五年乃成。造九曲路,高見三百里。句踐欲伐吳,於是作柵楣,嬰以白壁,鏤以黃金,狀如龍蛇,獻吳王。吳王大悅,受以起此台。』《越絕書》云:『闔閭造九曲路,以遊姑胥之台。』『柵楣』之義未詳。此『楣』,所謂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吳王將起台,子胥諫曰:『王既變禹之功,而高高下下,以罷民於姑蘇,吳民離矣。』弗聽。《洞冥記》云:『吳王夫差築姑蘇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詰屈,橫亙五里,崇飾土木,彈耗人力,宮妓千人。台上別立春宵宮,為長夜之飲,造千石酒鍾。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龍舟,舟中盛致妓樂,日與西施為嬉。又於宮中作海靈館、館娃閣,銅溝玉檻,宮之楹榱皆珠玉飾之。』《吳地記》云:『闔閭十一年,起台於姑蘇山,因山為名。西南去國三十五里。夫差復高而飾之。越伐吳焚之。』又云:『闔閭十年築,經五年始成,高三百丈,望見三百里,造曲路以登臨。吳王春夏遊姑蘇台,秋冬遊館娃宮,興樂華池、南城之宮,又獵於長洲之苑。』太史公云:『余登姑蘇望五湖。』案:五湖去此台尚二十餘里。《越絕書》云:『夫差伐齊,越范蠡、泄庸帥師屯海道江以絕吳路,敗太子友,遂入吳國,燒姑胥台,徙其大舟。』《續圃經》考之傳記,謂『闔閭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器不雕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而《吳越春秋》言闔閭盡遊蘇台,此台始基於闔閭,而成於夫差,庶可以合傳記之說云』。」 《紅蘭佚乘》引《漂粟手牘》引《緝柳編》:「姑蘇台者,吳王齊玄所造也。昔吳王壁羽嘗與楚戰,種弗利而百姓疲敝,王將卒,有六甲晝見吳之分野。王訓其子齊玄曰:『烏乎!主疇罔欲保厥國,民疇弗欲保厥家,強國罷民,國卒越弱,率予多事於楚邦。厥民底疚,天式示象,六甲晝見於我吳,陰陽靡已罔分,節候靡已罔配,政教靡已罔布,農時靡已罔授。侯逞於式師,敵北我克,尚匪仁君,逞民悴焉。攸往利。余疾屬鯛漸,爾惟保太王之統緒,無底式墜。余於地下懷爾勳。從茲以往,爾姑蘇我民乎?烏呼!罔違余言,國乃昌,子孫其吉,民又而或匪後。』言訖屬纊。太史籍之,藏於玉牘。齊玄於是起姑蘇之台以志之。後十餘世,巫臣復通吳於上國,而楚人懼。」 今案:「姑」、「沽」音近,「姑蘇」猶九河之云「胡蘇」,散盤銘文屢言「大沽」是也。「湖蘇」,正吳地水雲鄉,本地風光耳。《緝柳編》之說甚鑿,此亦一篇《偽古文尚書》也。 又案:《紅蘭佚乘》壁羽,一作闕羽,六甲星名,在紫微垣。「齊玄」二字,見《禮記•文王世子篇》古者太子「齊玄以養」也。二君在壽夢前,故不著於《春秋》。然究其實,則不可考矣。
川
太湖 《吳地記》:「太湖,按《漢書志》云『《爾雅》十藪,曰吳越之間有具區』是也。郭璞云:『今吳縣西南太湖即震澤也。中有包山,去縣一百三十里。其山高七十丈,周回四百里,下有洞庭穴,潛行水底,無所不通,號為地脈。又有大小二雷山。』又《越絕書》曰:『太湖周圍三萬六千頃,亦曰五湖。』虞翻云:『太湖有五道之別,故謂之五湖。』《國號》曰:『吳越戰於五湖,在竺澤一湖耳。』張勃《吳錄》云:『五湖者,太湖之別名,以其周行五百里,以五湖為名。』周處《風土記》曰:『舜魚澤之所也。』《揚州記》曰:『太湖,一名震澤,一名洞庭。』」 《吳郡圖經續記》:「太湖,在吳縣南。《禹貢》謂之震澤,《周官》、《爾雅》謂之具區,《史記》、《國語》謂之五湖,其實一也。吐吸江海,包絡丹陽、義興、吳郡、吳興之境,其所容者大,故以『太』稱焉。《書》云:『三江既入,震澤底定。』三江者,中江、北江、南江也。歷丹陽、昆陵者為北江,即今之大江也。首受蕪湖,東至陽羨者為中江。分於石城,過宛陵至於具區者為南江。三江在震澤上下,而皆入於海。震澤之流有所泄,是以「底定」。今二江故道中絕,故震澤有泛濫之患,理勢然也。所謂五湖者,蓋所納之湖有五也。郭景純《江賦》云:『包五湖以漫漭。』言江水經緯五湖,而包注震澤也。舊傳五湖之名各不同。《圖經》以謂一曰貢湖;二曰遊湖;三曰胥湖;四曰梅梁湖;五曰金鼎湖,又曰菱湖。酈善長以謂長塘湖,貴湖,上湖,滯湖,與太湖而五。韋昭雲,胥湖,蠡湖,洮湖,漏湖,就太湖而五。虞仲翔云,太湖東通長洲松江水,南通烏程霅溪水,西通義興荊溪水,北通晉陵湧湖水,東連嘉興韭溪水,凡五道,謂之五湖。陸魯望以謂太湖上稟成池之氣,故一水五名。又為仙家浮玉北堂,故其詩曰:『嘗聞咸池氣,下注作清質。至今涵赤霄,尚且浴白日。』又云『構浮玉宛與昆閬』,正謂此也。湖中有山大小七十二,洞庭其一也。其大雷、小雷山相去十里,其間謂之雷澤。或謂舜之所漁,非也。又有三山,白波天合,三點黛色,陸士龍贈顧彥先詩云:『我家五湖陰,君住三山陽』,是此山也。」 《吳郡志》:「太湖,在吳縣西,即古具區、震澤、五湖之處。《越絕書》云:『太湖周回三萬六千頃。』《禹貢》之震澤。《爾雅》云:『吳越之間巨區。』其湖周回五百里,襟帶吳興、昆陵諸縣界,東南水都也。」 《姑蘇志》:「太湖,在郡西南三十餘里。《禹貢》謂之震澤,《周禮》謂之具區,謂之五湖,《左氏》謂之笠澤,其實今之太湖也。五湖之稱不同。張勃《吳錄》云,周行五百里故名。虞翻云,太湖東通松江,南通霅溪,西通荊溪,北通滯湖,東連韭溪,凡五道,故謂之五湖。陸魯望云,太湖上稟咸池五車之氣,故一水五名。今湖亦自有五名:自莫厘山之東與徐侯山相值者,中為菱湖;(周回三十里,西口闊二里。)莫厘之西北與菱湖連者,為莫湖;南連莫湖東逼胥山者,為胥湖;(二湖各廣五六十里。)長山之東,曰遊湖;(周五六十里,西口閥二里。其東岸即樹裏。)長山之西北連無錫老岸,曰貢湖。(周回一百九十里。《洞庭實錄》云:禹治水嘗駐於此,故名。)別有金鼎湖、(吳王泛舟,鼎沉於此,故名。)梅梁湖、(吳時進梅梁,至此舟沉失梁,故名。)東皋裏湖。其浸則通謂之太湖。案:此則五湖為太湖明矣。然《周禮•職方》:『揚州,其藪具區,其浸五湖。』則五湖當別有所在。而范蠡乘舟入五湖口,司馬遷登姑蘇而望五湖,實又指此,蓋不可考。其大三萬六千頃,東西二百餘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周五百里,占蘇、湖、常三州,北有百瀆,納建康、常、潤數郡之水,南有諸瀆,納宣歙、臨安、苕、書諸水,東南之澤,無大於此。其東浚入於河,為三江。」
運河 《吳郡圖經績記》:「運河出震澤。《傳》稱『吳城邗,溝通江淮』。《國語》亦云『夫差起師北征,闕為深溝,通於商魯之間』。蓋由此河以通江北也。隋大業六年,敕開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郡八百餘里,面闊十餘丈,擬通龍舟,巡會稽。陸士衡詩云『閶門何峨峨,飛合跨通波』,樂天詩云『平河七百里,沃壤兩三州』,皆謂此水也。歲旱或淺淤,故常加浚治,乃得無阻。」 盧《志》:「市衢舊有運河,堙塞之後人皆聚閭而居,開鑿為難。嘉定間,郡守趙彥橚自錦帆涇終始,橫從四出,凡開一千一百餘丈,闤闠之地,樓宇下瞰,掩映可觀。唐人詩有云:『夜市賣菱藕,春舡載綺羅。』復其舊矣。謝南有《重浚河記》。」 《姑蘇志》:「運河,一名漕河,南自嘉興,由石塘北流經郡城,又北繞白公堤,出望亭,入無錫界。」
(附)錦帆涇(本圖有圖無題榜。) 《吳郡志》:「錦帆涇,即城裏沿城濠也。相傳吳王錦帆以遊。今濠故在,亦通大舟,間為民間所侵,有不通處。」 盧《志》:「錦帆涇,在府治官街西,縱貫樂橋南北市郭,俗傳吳王錦帆遊樂於此。嘉定十年,趙彥橚疏浚,以達運河。」 《姑蘇志》:「錦帆涇,即舊子城濠也。世傳吳王嘗作錦帆以遊,故名。在大街西,貫樂橋南北市,直抵報恩寺。」 楊循吉《吳邑志》:「今案:市郭之中,徒杠相望,無容掛帆,范說是也。趙彥橚疏浚此涇,以達運河,橫從四出,凡開一千一百餘丈。教授謝南作記,其文不存。」盧《志》:「舊志云:『錦帆涇即城裏沿城濠也。相傳吳王為錦帆以遊,今濠固在,亦通大舟,間為民間所侵,有不通處。』今之市河,南自憩橋,北出香花橋之西,乃昔之新河,即錦泛涇也。蓋自古沿河無民居,兩岸栽植花柳,春時映水如泛錦。故鄭虎臣《閏燈實錄》引《圖經》載杜荀鶴詩曰:『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亦以錦泛涇夾映花柳而云。今俚俗乃指此為錦帆涇,相承既久,莫知其非。蓋『帆』乃『泛』音之訛耳。使錦帆果曾遊此,則小橋櫛比,檣桅起倒,不亦勞乎?觀此,則其訛不待辨而可見矣。」
長蕩 《姑蘇志》:沙盆潭之東繞出虎邱之北,曰長蕩。 又:「自胥塘北流經南濠至閶門釣橋,與北濠山塘水彙,曰沙盆潭。」
常熟塘 《吳郡圖經續記》:「常熟塘,自齊門至常熟百餘里,皆有涇浦入□□□。蓋驪其渠以泄水則有涇,引其流以至江則有浦,其名甚眾,而昆湖、陽城湖之水皆賴以泄焉。」 盧《志》:「常熟塘,自齊門北至常熟凡百里。唐元和中,郡守李素命長洲宰李歎、攝常熟令李仲方分任董役而成,紀功立碑,劉允文撰,劉苑書,元和四年二月也。」 《姑蘇志》:「雲和塘,本名元和塘,郡守李素所治,成於元和四年,故名。後譌『元』為『雲』,今但呼常熟塘。南連運河,北入常熟界。」 案:南沙縣,係本吳縣,司鹽都尉署吳時名沙中。晉罷鹽署,立為縣。隋廢。今江蘇常熟縣西北五十里有南沙鄉。 《南沙陳故衛將軍墓誌銘(並序)》:「君諱和,衛姓,平陵人也。□兀僻讎來南沙,遂家焉。君少孤眈,有脅力,抱風木之悲,裏馬革之志。侯景竄穌□入海,君預毀港上船,不得渡,遂被拴司徒王僧辯知之,召為前鋒將軍。會高祖、僧辯不睦,知有變,稱病歸里,耕鑿以終,年四十二。於太建二年歲次庚寅十一月,葬於河陽郵引鳳池上。銘曰:『蒼天不吊,靳與壽考。黃土無情,長埋忠孝。樹茲碩德,終焉食報。』」石舊藏海虞沈氏師米齋。
至和塘 《吳郡圖經續記》:「昆山塘,自婁門歷昆山縣而達於海,即婁江也。」「塘之兩岸,又為六塘、四十四浦、六十四浮,接引湖澤,乃昔人所以泄具區之暴流,備民疇之灌溉也。」 盧《志》:「至和塘,自郡城東屬於昆山,亙七十里,北納陽城湖,南吐松江,舊名昆山塘。由唐以來修築未備,至和中調民興役,始遂克成,故號今名。淳佑中水,復大修之,詳見鄭霖《重修昆山塘記》。」 《姑蘇志》:「至和塘一名昆山塘,成於宋至和間,故名。」「其西,自郡城婁門東行,經沙湖,又東入夷亭,諸水或南或北並東入吳淞江。」
楊城湖 盧《志》:「陽城湖,在長洲東北,與昆山合界。」「包湖、傀儡蕩與陽城湖三水合為一,在昆山西北。」 《姑蘇志》:「昆山之水皆自陽城湖而入。湖界長洲、昆山之間。其西納雲和塘、尚澤塘,南納吳涇、真義浦、黃浦、朱昌涇,又通大虞浦、梁裏浦,北納張茜涇、上元涇。」 案:本圖作「楊」,不知何據。疑隸變,「楊」、「揚」通用,「陽」亦如之,猶「丹陽」之為「丹楊」耳。
湖天蕩 盧《志》:「黃天蕩,在長洲。」 《姑蘇志》:「黃天蕩之東為獨墅湖,為王墓湖,為朝天湖,三湖連綴,中微隘如川,其實一水也。」 案:「黃」本圃作「湖」。 又案:作「湖」非也。宣統《吳縣志稿》引馮《府志》云:「黃天蕩,在城東葑門外,即朝天湖,亦曰皇天蕩。唐乾寧三年,楊行密救董昌,遣兵與錢繆兵戰於皇天蕩,敗之,進圍蘇州,即此。」馮《府志》文當然從石獨學、雅爾哈善、盧騰龍三《志》,而追溯及於范、盧、王三《志》,則名自作「皇天蕩」,別稱自作「朝天湖」。《平江圖》兼兩者而定名曰「朝天蕩」,不為無本。朱君錫梁深刻時,嘗以見詢,當時愧不能決,朱君遂就諧聲定曰「湖天蕩」,百密一疏,千慮之一失也。惟此考之薩蒲,實導源於葉郋公、朱梁公兩家之深刻,則不能以一眚掩大德耳。 馮《志》:「獨墅湖,在葑門外東南十五里,北連金雞湖,西接王墓湖、朝天湖,南通尹山湖。每遇風波,幾至斷渡,東南最險處也。」又云:「一作瀆墅,或作獨樹。」今案:當以獨墅為確。
胥口 《吳郡志》:「在木瀆西十里,出太湖之口也。上有胥山。舟出口則水光接天,洞庭東、西山峙銀濤中,景物勝絕。」 盧《志》:「《吳地記》云:『在姑蘇山北十二里,因胥山得名。』周益公《遊山記》云:『太湖東邊兩山對峙,南曰胥山,北曰香山。中有水,曰胥口。』」 《姑蘇志》:「三江之外,其支流一派東出香山、胥山之間,曰胥口。胥口之水,自胥口橋東行九里轉入東、西醋坊橋,曰木瀆香水溪在焉。又東入跨塘橋與越來溪會,曰橫塘。由跨塘橋折而南,為走狗塘、荷花蕩在焉。」
赤門灣 盧《志》:「赤門灣,在葑門外。」 案:盧《志•城池門》自言府圖有訛,與此文矛盾。
燕塘彙 案:宋孝宗御賜通神庵碑:「穰衣何真人卒葬燕塘之原。」案:圖中燕塘彙,本臆斷為在今東西彙之間,讀碑至此,始覺尚不武斷。 又案:閶門外有燕塘村,或為燕塘彙上遊來源,文人好事,書成「雁蕩」,而水之脈絡源流不可見矣。
石家彙 《姑蘇志》:「普利庵,在葑門外,宋淳熙間僧永寧建。」 石《志》:「海慧庵,在葑門外古石家彙東,即普利庵廢址。」 馮《志》:「明河泊所,初在石家彙南,又遷於葑門外華家橋西,仍其名。」
淳熙十五年二月普利庵石礎題字,今在寶林寺大殿廢址。考寶林講寺,宣統《吳縣志稿》謂「在城西北隅專諸巷東。初為庵,元至正間僧圓明開山。明洪武初,歸並廣化寺。宣德二年毀。正統十二年重建,賜寺額。清康熙癸丑重建大殿,丁巳浚龍池,建伽藍五聖殿」。則賓林開山,正普利頹廢而海慧未興之交,無怪柱基之移動矣。光福實相教寺井闌之移北憚寺門左,亦事同一律也。
塚墓
程宅墳 案:《吳縣志》載宋代吳中程姓三人。其一程俱,其文典雅閎粵,為時所稱,見馮《志》引乾隆《吳縣志》。其二程若筠,善畫,嘗召京師。然程俱係流寓,不得有墓在吳中。若筠係道士,不得有巨墓。惟師孟公辟,《宋史》稱其累領劇鎮,為政簡而能嚴,罪非死者不以屬吏,發隱摘伏如神,得豪惡不逞者必備痛懲艾之,所部肅然,洪、福、廣、越為立生祠云云。按師孟既係土著,又積功德,此皋如睾如之壙,謂為公辟墓,庶乎近之。而府、縣志乘據《橫山志略》稱「湧泉書院,在橫山下,中奉宋程師孟主,有石隙湧水成泉,故名。程氏先隴在焉」。《吳郡志》則云:「湧泉院,在橫山下,舊為程師孟光祿香火院。比年其家不振,伐木毀屋,以其地賣為劉孝韙侍郎墓。」而此則圖列婁門,在東北隅郭外,其殆師孟子孫喬木回春,或南宋別有巨室程姓,而方志佚其事歟?如此望若丘陵之巨墓,決非無名人物也。
- 怀疑侵犯版权文章
- 25%
- 王謇
- 239年 (提及)
- 1346年 (提及)
- 1240年 (提及)
- 1252年 (提及)
- 185年 (提及)
- 1038年 (提及)
- 854年 (提及)
- 1186年 (提及)
- 1006年 (提及)
- 1174年 (提及)
- 1070年 (提及)
- 1224年 (提及)
- 1128年 (提及)
- 1179年 (提及)
- 1160年 (提及)
- 1011年 (提及)
- 1053年 (提及)
- 1246年 (提及)
- 993年 (提及)
- 1244年 (提及)
- 1577年 (提及)
- 1376年 (提及)
- 1181年 (提及)
- 717年 (提及)
- 925年 (提及)
- 1230年 (提及)
- 1012年 (提及)
- 1822年 (提及)
- 193年 (提及)
- 1148年 (提及)
- 1173年 (提及)
- 1227年 (提及)
- 1229年 (提及)
- 1374年 (提及)
- 1085年 (提及)
- 1209年 (提及)
- 1479年 (提及)
- 1264年 (提及)
- 1432年 (提及)
- 1469年 (提及)
- 1144年 (提及)
- 1266年 (提及)
- 504年 (提及)
- 749年 (提及)
- 775年 (提及)
- 1206年 (提及)
- 1238年 (提及)
- 1185年 (提及)
- 1029年 (提及)
- 1103年 (提及)
- 1109年 (提及)
- 1127年 (提及)
- 970年 (提及)
- 1001年 (提及)
- 198年 (提及)
- 1196年 (提及)
- 503年 (提及)
- 1197年 (提及)
- 1198年 (提及)
- 1270年 (提及)
- 1274年 (提及)
- 861年 (提及)
- 1110年 (提及)
- 1507年 (提及)
- 1222年 (提及)
- 1130年 (提及)
- 1373年 (提及)
- 1435年 (提及)
- 1015年 (提及)
- 1375年 (提及)
- 1118年 (提及)
- 1154年 (提及)
- 1353年 (提及)
- 1187年 (提及)
- 1193年 (提及)
- 1360年 (提及)
- 1329年 (提及)
- 398年 (提及)
- 1024年 (提及)
- 1098年 (提及)
- 729年 (提及)
- 1223年 (提及)
- 1025年 (提及)
- 1040年 (提及)
- 1163年 (提及)
- 1698年 (提及)
- 1638年 (提及)
- 1563年 (提及)
- 1086年 (提及)
- 838年 (提及)
- 1176年 (提及)
- 1190年 (提及)
- 1207年 (提及)
- 1102年 (提及)
- 860年 (提及)
- 1263年 (提及)
- 1183年 (提及)
- 1194年 (提及)
- 1636年 (提及)
- 1157年 (提及)
- 1537年 (提及)
- 1075年 (提及)
- 1107年 (提及)
- 1113年 (提及)
- 1106年 (提及)
- 1068年 (提及)
- 953年 (提及)
- 1235年 (提及)
- 851年 (提及)
- 961年 (提及)
- 874年 (提及)
- 1192年 (提及)
- 1195年 (提及)
- 1225年 (提及)
- 1232年 (提及)
- 1135年 (提及)
- 982年 (提及)
- 1560年 (提及)
- 1686年 (提及)
- 975年 (提及)
- 1646年 (提及)
- 1674年 (提及)
- 1860年 (提及)
- 1871年 (提及)
- 1653年 (提及)
- 1580年 (提及)
- 1188年 (提及)
- 1268年 (提及)
- 909年 (提及)
- 1702年 (提及)
- 1342年 (提及)
- 1205年 (提及)
- 999年 (提及)
- 766年 (提及)
- 768年 (提及)
- 1739年 (提及)
- 751年 (提及)
- 919年 (提及)
- 1216年 (提及)
- 977年 (提及)
- 894年 (提及)
- 1220年 (提及)
- 1161年 (提及)
- 1213年 (提及)
- 1236年 (提及)
- 1151年 (提及)
- 1178年 (提及)
- 1145年 (提及)
- 1169年 (提及)
- 1126年 (提及)
- 1096年 (提及)
- 1184年 (提及)
- 1269年 (提及)
- 1189年 (提及)
- 1210年 (提及)
- 1069年 (提及)
- 973年 (提及)
- 1170年 (提及)
- 1073年 (提及)
- 1105年 (提及)
- 1027年 (提及)
- 1895年 (提及)
- 1054年 (提及)
- 1271年 (提及)
- 804年 (提及)
- 1164年 (提及)
- 1008年 (提及)
- 1654年 (提及)
- 1043年 (提及)
- 1094年 (提及)
- 1156年 (提及)
- 1009年 (提及)
- 1295年 (提及)
- 1146年 (提及)
- 1065年 (提及)
- 1287年 (提及)
- 1312年 (提及)
- 1219年 (提及)